基于《悉尼协议》的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标准体系研究
2022-06-15方玲玉胡伏湘
方玲玉,胡伏湘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2.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1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建设教育强国。2019 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一、建设专业群标准体系的时代背景
(一)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务服务人才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动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经贸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华为、中兴、大疆、海康威视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走在前面,而与之匹配的现代商务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非常缺乏。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际化进程受阻的关键时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务服务人才培养十分关键。无论本土特色还是国际视野,高水平认证标准缺失是人才培养的最大瓶颈。从国际视角来看,目前通行的专业认证标准大多集中在工科专业。服务类专业显然有别于工科类专业,在国际上缺乏同类先进标准的情形下,借鉴《悉尼协议》框架精神,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现代商务服务类专业标准体系,不失为弯道超车的明智之举,更是彰显四个自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高水平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是新职教创新发展的新使命
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纵观国内外职业教育现状,尤其是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标准体系及质量文化缺失。实现大职教转型到强职教,让广大学子从有书读、能就业,升级为有机会选择高水平学校和专业、有能力赢得高品质就业、有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更是建设高水平一流特色专业群的使命。
(三)现代商务服务人才培养过程面临质量标准升级的新挑战
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对应国家在2019 年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标准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主要指高职专科专业目录财经商贸大类中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是高职院校规模最大的专业群体。但与工科类专业工作技能显性、业务流程清晰、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不同,商务服务类专业主要聚焦分析思考、判断决策、综合反思等思维技能、智慧技能、隐性技能培养,这类“动脑能力”的培养存在随意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成效难以固化,质量不易测评,技术性偏软[1]。随着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商务服务业互联网大数据的转型升级加快,有效应对新商业、新零售对智能型商务服务人才的新需求,彻底摆脱学非所用、学无所用、学好学坏差别不大的困境,升级人才培养标准,是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面临的紧迫课题[2]。
(四)《悉尼协议》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式
中国的职业教育经过20 多年的发展,高职院校数量已超过1400 所,学生规模和专业门类居全球第一,但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还没有充分满足社会各界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期望,招聘难、用人难仍然是企业的困境。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岗位面向及毕业要求、细分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描述、专业群组群逻辑、教育教学模式的针对性、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传授、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大多局限在国内同行借鉴、经验参考的层面。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更多的是考核教育者本身(教师队伍水平)和硬件环境(资源占有率、实习实训条件、图书等),对受教育者的重视程度偏低,学生质量只作为次要因素,特别是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和与兄弟院校的横向比较等的缺失,导致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受到质疑。《悉尼协议》虽然是针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类专业教育认证体系,但其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倡导持续改进和尊重专业个性的四大核心理念以及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反馈评价等具体目标,对所有专业的内涵式发展都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以国际化人才培养协议作为参考,设计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的标准体系,对构建标准体系框架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实现课程体系的规范化和教学过程的标准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悉尼协议》融入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标准的机理分析
(一)《悉尼协议》的主体内容
《悉尼协议》是针对工程教育而制定的认证体系,工程教育来源于工程项目,用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等。工程项目的特点是:一是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包括功能模块、性能参数、技术指标,政府注重的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宏观指标,企业更加关注工程项目的盈利模式和潜在能力等微观财务目标。二是有约束条件,包括已有资源、质量要求、基本资质。三是注重结果,工程项目大多是一次性事业,以最终成果是否达到合同规定款式为主要指标,以售后服务和维护升级为辅助指标,其方案是个性化设计,通常不会批量生产。四是包括施工图和进度表,工程项目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寿命周期长,需要严格按照预期进度进行,原则上不允许大面积修改设计方案。五是分工合作,一个工程项目可以分成多个子项目,明确不同的任务和责任人,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明确的组织联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典型的工程类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建筑工程、路桥工程等,随着行业跨界融合的进一步深入,一些跨学科的专业也在不断涌现。现代商务服务类专业与工程类专业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些交叉专业,如管理工程、物流工程、金融工程,运用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成为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二)《悉尼协议》与现代商务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契合点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获取的渠道十分广泛,远不局限于课堂传授这个途径,对一个问题的解释,也许存在多种答案,老师所掌握的答案未必就是最佳的。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时,学生超过老师、师生角色互换并不奇怪,即使在课堂,老师也未必是绝对权威。因此,按照大数据思维模式,传授方法比灌输知识更重要,提供思路比给出答案更重要。教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者,需要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课堂秩序、有效引导学习和思考、善于创设情境、懂得评估和优化方案,是导师,是团队的组织者,是项目实施的合作伙伴,是课程方案的设计师,而非标准答案的制造者。
(三)《悉尼协议》对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标准制定的影响分析
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对接的是现代商务服务技术及服务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是根据学校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优势专业或者特色专业为核心,按照行业基础相同、技术相近、岗位相关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组群逻辑将3~5 个专业融合而形成的专业集合,通常包括经济管理类、商务类、信息服务类专业。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面向的产业数量多、结构复杂,细分岗位众多,产业链很长,对各类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专业群标准时,首先考虑的是其核心要素[3]。一是梳理出重点服务现代商务服务产业链的哪些技术或领域,面向哪些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二是考虑当前基础及发展目标、专业群核心专业及专业构成,特别是核心专业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是群内可以起引领作用的专业,通常是示范性特色专业、传统优势专业、对接国家战略产业的重点建设专业。三是群内专业的组成结构,不仅要考虑职业岗位的相近性,在产业链中位置的相邻性,也要考虑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践基地的共享性,规模相当、软硬件环境接近,才能同步发展,形成专业群的集聚效应,提升团队作战的能力。其次是要考虑支撑要素。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合理配置好专业群的基础性资源和各专业的差异化资源,以核心专业为依托,完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开发专业群课程平台,形成紧密连接的有机整体,而不能是离散的个体。还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以系统论的观点,建立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内容在《悉尼协议》中均能够找到相关条款,能为专业群标准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三、借鉴《悉尼协议》的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标准体系设计
(一)专业群组建的两种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的方式主要有2 种模式[4]:一种是以院组群,另一种是跨院建群。前者是以同一个二级学院为基础,以省级以上示范性特色专业为核心联合其他专业组成专业群,通常由学校的优势专业或者重点支持院系承担,群主就是院系主要负责人,这种模式集专业群和行政职能于一体,方便人、财、物的统一调度,也有利于学校的管理。而跨院建群的一般做法是,将学校的优势专业强强联合构成专业群,其主要目的是争取国家“双高计划”立项或者获得相应的省级荣誉。这种模式会给后面的建设带来较大的麻烦,各个专业分布在不同的二级学院或系部,甚至跨越专业大类,其资源的共享程度低,师资、设备、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协同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按照专业群培养目标重新组建一个新的院系,则原来二级学院的核心专业被抽调出来,其他专业办学质量必遭重创,也会挫伤其他教职工的积极性,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下滑,得不偿失,因此,这种做法很少有学校采用。基于以上考虑,在制定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标准时,不仅需要以质量标准作为主体,还需要建立以专业群教学标准和专业群治理标准为两翼的支撑标准。通过这种互为支持的标准体系,保证专业群人才培养计划按预定路径推进和预设目标的实现。
(二)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标准体系的设计
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标准以质量标准为主体,以专业群教学标准和专业群治理标准为支撑,形成标准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标准体系
借鉴《悉尼协议》认证规范的核心理念和条款,按照现代商务服务业产业链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链的技能要求,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目标、毕业标准、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作为专业群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由岗位标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标准和思政育人标准等部分组成。为了实现质量标准,建立专业群教学标准和治理标准,将其贯彻到教学和实践过程,倒逼学校层面的管理和治理现代化,通过监测、评价、反馈和改进等推动持续改进,全方位保障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
专业群教学标准是实现质量标准的细化方案,是实施专业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涉及专业多,课程复杂,内容交错,技术技能量化考核难度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来保障教学质量,包括教材标准、课程标准、技能标准、竞赛标准等。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支撑和依据,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新型活页式、立体化、微课视频等新业态教材的实践教学体系比较丰富,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商务服务活动提供了互动机会。在选用教材时,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首选国家规划教材、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国家一级出版社教材,确保优质精美的教材进课堂,这就是教材标准的重要内容。技能标准和竞赛标准需要与行业企业联合编写,对接岗位技能和职业技能竞赛有关规程及“1+X”证书制度的相关要求,在掌握服务行业相关岗位技能的基础上,有组织有选择性地参加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提升实战能力。
不管是以院组群还是跨院建群,专业群都不具备行政职能,也不能独立存在于行政体系之外。作为专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专业治理标准配置和调度校内外资源,与各职能部门紧密合作,这就需要设计专业群治理标准,从制度层次规范专业群的建设过程。该标准通常包括群内外资源调度机制、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验(训)室建设标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相关组成部分,以保持专业群建设进程的高质量发展。
(三)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标准的实施方案设计
《悉尼协议》不仅提出了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认证的具体标准,更是通过这些指标,指明了三年制高校专业建设的方向。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确定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框架,以是否通过作为结论,通过校企双方协同诊断,持续改进,确定离预定目标还存在哪些差距,并不强调人才培养结果的优秀等级和创新性。《悉尼协议》提出的专业建设范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管理、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改进措施、毕业生跟踪反馈及社会评价,共七项一级条目,各学校相关专业的建设途径应立足系统工程理念,对标各条目要点,查找问题,制定并实施适合本专业的解决方案。在此框架下,结合产业需求和群内专业的特色,设计出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一体两翼标准体系的实施方案。
在培养目标方面,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定位于服务本地经济发展,面向现代服务业,面向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培养“互联网+”商务模式的操作执行、运营策划、决策咨询方面的专业人才。成立专家委员会,聘请商务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教育专家担任委员,设计课程体系,引入国内外标准和行业规范,开发核心课程的教学标准,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参考课程考核评价,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建立定期反馈与动态调整制度。
优质生源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标志[5],是质量标准顺利实施的入口关。做好宣传是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官网官微、新闻舆论、新媒体等平台,宣传专业群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典型人物的事迹,发挥校友会的积极性,让社会广泛了解学校、熟悉专业设置,从而让更多的考生填报职业院校,扩大优质生源的比例。新生入校后,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引导,安排学业导师,带领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岗位,参与项目设计,让他们熟悉工作环境,调整好心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爱好,通过学习共同体、项目小组和学生社团等形式,分层培养,让企业介入培养过程和评价环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长成才情况,避免以分数论成败的弊端。
把好学生的毕业关是落实《悉尼协议》的重要环节,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需要参照工程类专业的培养过程和考核途径,对标质量标准,通过教育大数据平台,从教学标准和治理标准两方面细化考核内容,综合评价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信息能力、表达能力等),专业能力(知识转换、专业操作、技能提升)和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尽量做到量化和客观,既有终结性考核,也有过程性数据,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评价。特别是毕业设计和项目实践的考核,需要学校老师和企业专家一起,立足于实际应用,系统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运用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好毕业前的最后一道关,消除凭印象赋分的随意性。
课程体系是达到培养标准的核心内容。首先要有大量的市场调研,根据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将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的课程划分为平台课、核心课和实践课等模块。专业群平台课有经济学、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基础课程,也有一定的社科类课程,通过讲座或者线上学习的方式进行;核心课根据专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分别设计;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不能低于50%。毕业设计环节要聚焦商务企业的问题,根据实习单位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并在本单位试点试用,并取得成效。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企业验收并提供成效证明。
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三教”改革的主体。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应配置足够的专业教师,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库,缩小行政班编制,采用项目团队、学习共同体、云班级等形式实现因材施教。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的机制,一师一企业、一生一项目,充分依靠合作企业,做到骨干上讲台、项目进课程、流程进教材,让师生在全过程真实环境中,提高技术应用和研究水平,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硬技能。
持续改进是保证专业群标准体系不断优化的过程化手段,需要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和教师质量反馈监控机制。针对现代服务专业群专业课程,各主要教学环节要设置明确的质量要求,落实到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考核、企业点评等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运用大数据和课程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定期考核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诊断和改进教学方法,纠正偏离,确保预定轨道的正常通行。
同时还要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一定时间范围的毕业生跟踪反馈系统,邀请社会有关各方参与跟踪评价,对培养目标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顺利达成进行定期测评,运用综合评价结果优化教学标准和实施过程。校友是对历届毕业生的总称,是一个信息丰富、知识密集且与母校有着特殊感情的群体,办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友工作以后的成就,关注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和成长成才情况,是职业院校发展潜力的重要补充。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庞大,转型升级迅速,人才需求规格变化快,因而要在毕业生步入社会后一个较长时间限度内,安排专人跟踪他们适应岗位并成为单位骨干的路径。与雇主和校友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对在校培养质量的反馈,掌握社会的用人需求及学校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管理信息系统,随时收集来自相关各方的反馈意见,将政府部门、社会对毕业生的反馈进行统计汇总,及时将反馈结果运用到专业质量标准体系改进和教育教学过程,从而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实现人才培养过程评价闭环管理。
四、结束语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是专业群组建的基本逻辑,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面向新型商贸活动价值链培养胜任相关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本研究从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悉尼协议》对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以专业群质量标准为主体,以专业群教学标准、专业群治理标准为两翼的标准系统。但《悉尼协议》是针对工程类专业的国际规范,与面向服务的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标准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虽可以借鉴,却不可以直接套用,其内化过程必定是需要从管理层到执行层的全方位认同并付诸行动。标准只是导向,执行到位才是关键,特别是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需要专业群内外达成共识,才能实现预期目标,这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