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估

2022-06-15卢琳琳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个体化医护人员科室

卢琳琳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湖南郴州 423000

在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下,医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对其护理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1-2]。分析当前科室医护人员工作现状,其综合技能水平及护理管理质量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亟需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其护理管理水平,使患者感受到优质的管理服务[3-5]。该院针对医护人员主要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虽可保证科室、病区护理管理工作的常规开展,但在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养水平和管理效果等方面,该管理理念仍存在一定欠缺。为提高科室管理水平,需转变管理理念[6-8]。随着对医学管理理念研究的不断深入,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在许多科室中得以运用并取得较好成效,能够不断充实医护人员营养管理知识,及时发现科室管理风险,带动提升管理水平。基于此,该文选取该院2020 年3 月—2021 年4 月15 名科室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究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5 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于2020 年3—9 月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于2020 年10 月—2021 年4 月采取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观察组)。15 名医护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3~32 岁,平均(27.84±0.87)岁,研究期间未出现人员变动。

同时选取98 例妊娠期糖尿病参与研究,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均纳入49 例,对管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对照组患者年龄22~36 岁,平均(29.75±0.97)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3~35 岁,平均(29.63±0.9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拟定科室管理现状评估机制,依据管理需求制订常规管理计划并明确管理方案内容,遵循常规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同时加强随访管理。

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①完善个体化营养组织架构:由该科室高年资且具备管理能力的医护人员为组长,其他医护人员及营养师为组员构建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小组。组内共同研讨制订妊娠期糖尿病病情评估方案及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计划,同时制订科室管理红线,组长负责统筹规划护理管理工作,根据管理标准对组员护理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杜绝触碰管理红线,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落实。②加强医护人员个体化营养管理水平: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妊娠期糖尿病病情评估方法、护理管理注意事项、管理服务技巧等。在培训后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系统考核,若有人员未通过考核则再次强化培训,确保所有组内医护人员均通过考核管理。③以科室管理制度为约束强化管理效果:依据该科室护理管理特点及相关标准指南,完善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在开展科室护理管理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降低管理工作不良事件发生率。④加强营养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在管理期间,以营养师为主导对医护人员所制订的营养管理方案进行评估,对方案中的不足及时调整,科学优化护理管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遵循医院自拟护理管理效果评分量表,从知晓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要点、遵守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制度、科学制订营养管理方案及遵守科室管理红线4 方面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每项评估分值为0~100 分,分值越低代表管理效果越差。②利用该院自拟管理质量评分量表对管理质量进行评估,量表指标维度包括风险识别管理、管理沟通技巧、无菌操作规程及护理管理专业度。每项指标分值0~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管理质量越优。③利用该院自制管理办法评分量表对两种管理办法从可行性、可评价性、有效性及科学性4 个角度进行评估,问卷总分100 分,每项指标0~25 分,分值越高说明医护人员对该管理办法接受度更高。④管理服务满意度由医院自拟满意度调研问卷综合评估,问卷分值0~100 分,根据不同分值区间划分满意度等级:85≤评分≤100 分为十分满意;50≤评分<85 为基本满意;评分<50 分为不满意,患者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基本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管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管理效果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管理效果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管理效果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管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管理办法评分比较

观察组管理办法评分各项指标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管理办法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管理办法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管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管理服务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管理患者的服务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孕产妇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来院就诊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加大了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对科室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9-10]。医护人员护理管理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是影响科室管理质量的关键要素,应当重视医护人员管理,为提升管理效果奠定基础[11-12]。常规护理管理是该院对医护人员开展管理的主要模式,科室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但在提高医护人员营养管理方面效果并不明显,以至于科室管理效果难以实现质的突破[13-14]。所以需转变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法,全面提升科室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模式作为新兴管理理念,意在提高医护人员营养护理管理水平,熟知更多营养管理方面知识,强化管理理念及管理实操技能等方面掌握情况,提高科室管理效率[15-16]。

该文为探究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管理效果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办法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观察组所实施的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在保证科室管理工作日常开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医护人员营养管理方面综合素养水平提升[17-18]。在管理期间,科室高年资医护人员起带头作用,构建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小组,组内明确医护人员护理管理职责及具体工作任务,同时制订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制度,对医护人员护理管理工作加以约束,降低工作差错事件发生概率[19-20]。与此同时组内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营养管理、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等相关知识及实操技能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知识储备,进而带动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果。另外,在护理管理过程中,营养师对所制订的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保证护理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全面提高护理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科室医护人员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管理,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养水平及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管理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评分更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医护人员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