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低段语文随文识字方法的有效运用

2022-06-15郝丽丽卢敏莉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4期
关键词:随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郝丽丽 卢敏莉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传统的生字教学以集中识字为主,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不符合低年级儿童认知规律,于是随文识字应运而生。本文对随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随文识字 教学方法

引言

小学低段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事物感兴趣,而传统生字教学过于枯燥,那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他们对识字的厌烦感,从而对识字产生抵触。课程标准要求低段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且部编版语文教材文章简单,可读性、故事性、趣味性强,适合随文识字。这种识字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本文以部编版语文一、二年级课文为例,浅谈小学低段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一、备好功课,重视预习

良好有效的预习是学好课文和习得生字的基础。随文识字模式下课堂教学中识字容量大、速度快,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充分有效地预习。第一,每篇文章后面双线格里的生字拼读两遍并组词,注意读准字音,区别清楚易错字,找出生字的部首。第二,四会字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读,还要掌握它们的音序、部首和结构并组词。第三,读课文之前,要将所有生字在文中圈画出来。第四,在充分读好生字的基础之上,自由朗读课文,每篇文章至少读三遍,初步在文中感知生字。在这样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课文和生字就显得轻松很多,而且能够提高识字的效率、容量和速度。

二、开门见山,随题识字

在导入环节,部分生字随着课题的引入出现,教师则因势利导,开门见山,在课题中直接引导学生识字。如在导入《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学生直接在课题中学习“葫”“芦”这两个生字。首先教师引用“葫芦”的图片,使学生直观理解词义。紧接着介绍“葫芦”是一种草本植物,草字头,形声字,记住字形。再指导学生读这个词,注意读好轻声。这样“葫芦”二字音、形、义的教学都已完成。最后顺势导入课题,过程流畅,识字有趣,学生们也兴趣浓浓地进入课文学习。

三、利用媒体,直观识字

低年级儿童更易感知具体直观的事物,所以利用直观的图片或视频识字,更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部编版教材课文中一般配有大量的插图,它们是根据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来编排的。这些插图一般具有形象性、童趣性,深受小学生的欢迎,所以教师要充分地用好这些插图资源。例如对于《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藤”字的学习。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了解“藤”的样子,再将插图打印出来,上课时直接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们直观感知什么是葫芦藤。无须过多解释,学生们就了解了“藤”的意思。再由葫芦藤拓展到丝瓜藤、南瓜藤,加深印象,帮助识记汉字。识字直观又有趣了,学生自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

再如,同一课中的“谢”字的学习。“谢”重在理解字义,但学生们一般只知道“感谢”的意思,而这里是“凋谢”的意思。此时的语言略显苍白,甚至有些词不达意,学生也不易理解。教师直接用一张葫芦花凋谢结出小葫芦的图片来解释,直观形象,学生们一下子了解了“谢”的字义。如此,一张简单的图片胜过精妙的语言,而且趣味横生,课堂气氛活跃,产生乐中识字,事半功倍。

此外,直观的视频也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识字印象更为深刻。如对于《大禹治水》一课中“泛滥”一词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泛滥”的意思,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知“泛滥”导致的灾难,直观感受痛苦,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一段短短的视频效果良好,学生们不仅认识了“泛滥”,还理解了课文,有利于后面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四、创设情境,趣味识字

隨文识字就是把生字放入一定的语境中去识字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创建富有趣味的语言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让其身临其境地感知。这种情境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词义,还进一步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掌握了课文内容,从而增强了学生们的识字能力,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更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和心理规律。

比如在教学《四个太阳》中的“香、甜”两字时,教师首先根据课文展示果园里各种果子成熟的照片,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食欲。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水果实物如橘子,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并问味道如何,学生自然回答甜。随之因势利导教学“甜”,并解释用左边的舌头舔一舔右边的甘蔗,味道就是“甜”。再让他们闻一闻,学生们发现橘子不仅吃起来甜,闻起来还很“香”,由此引入“香”的教学。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生动有趣,学生们学得不亦乐乎,生字记得更牢。在教学“尝”时,教师直接请学生吃一吃,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也达到了识字目的,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自主性。

五、生动直观,动作识字

浅析小学低段语文随文识字方法的有效运用2022年5月中第14期(总第114期)生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想要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方法很重要。动作识字是随文识字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生字词放入具体可感的情境和画面中去,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表演,在表演中学习生字,理解意思。

在学习《要下雨了》中的“伸”字时,教师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学着小白兔,先弯着腰,再直起身子、伸伸腰,在动作表演中感受“伸”。再如《小猴子下山》中的“掰、扛、扔、捧”,这些字都与手有关,教师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这些字。两手使其分开就是“掰”,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橘子,让学生掰一掰。又如对于《玲玲的画》中拟声词“啪”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钢笔拿起,使其重重地落在讲桌上,让学生注意听声音,学习拟声词。这些动作表演,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而且活跃了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可谓一举三得。

综上,基于实践,随文识字是一种既能激趣又很高效的识字方法。它大大地优化识字方法,提高了识字效率,节省了识字时间。将生字放在情境之中,既便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而且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提高了语言的实践机会”,增强了阅读理解能力。此外这种方法还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使其主动识字。随文识字将是生字教学的必然趋势,但也需要教师花足工夫备好课,认真研究,创意设计教案,搭建学习支架,给学生呈现一节节生动有趣而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何杏英.从具体课例中辨析合理运用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J].教学交流,2019(2).

[2]龚正雪,陆述兰.小学语文低段随文识字教学研究策略[J].读与写,2019(7).

[3]张芹.试论随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假如》为例[J].语文教研,2017(7).

[4]余小鹏.例谈随文识字中“寓解于境”——以《荷叶圆圆》一课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5).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随文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三部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