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形义巧结合,学汉字趣无边
2022-06-15计丽
计丽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也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础。所以,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遵循儿童认字识字的规律,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发展儿童的智力。字理识字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之一。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并适当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其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字理识字 构字规律 识字兴趣
引言
对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认识、会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是学习的基础。汉字是世界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是有根有源的。因此在教学汉字时,跟学生讲字的本源理趣,学生通过音、形、义的综合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更能牢固树立汉字不可替代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什么样的识字教学方法和途径,能让学生愿意识字、乐意识字、提高识字效率、爱上汉字呢?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
(一)方法较简单
部分老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刻板传统的方式,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但这些方式不仅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使学生自发地学习汉字。而这种识字教学方式却成了一种普遍的教法,同時教学参考书中的指导也多为汉字笔画和结构的分析,并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
(二)关注较片面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过于强调识字量,没有重视到学生的识字效率。那么,教学究竟有没有达标,学生是不是都认识了这些生字呢?已经学过的生字,学生是否都能熟练掌握了呢?虽然教师多次强调,但仍然有部分学生不认识这些生字,教师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达成。
二、字理识字教学的妙处
(一)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远远大于抽象思维。字理识字一般是先出示图画,然后再出示古体字,到最后才展示现代的汉字。字的呈现从直观具体再到演变抽象,符合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特点。
(二)顺应汉字构形的规律
我们知道,汉字绝无仅有,她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文字,与表音文字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要顺应汉字的构形规律,在象形的基础上,领会指事、会意、形声的构字之妙。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根据字理教孩子识字,是正本清源的做法,不仅让学生把握了汉字形成的本质特性,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习汉字机械识记、一知半解、含糊不清的问题。
(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字理识字法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等,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自成小组,画一画、演一演。形象直观的图画,童真朴实的动作,童言无忌的语言,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机械为灵动,变繁杂为单纯,让孩子们喜闻乐见、乐此不疲。
三、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依据字理教好象形字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追本溯源,找准汉字的源头,特别是教象形文字的时候,要选择字的原始面貌。今天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教师要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语言帮助其分析图像、字形、字义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加以区别。例如,最常见的“日”字,我们可以展示其甲骨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告诉学生圆的中心一点就像太阳的光芒。接着,出示“日”字不同书体的演变过程,将图形与字形紧密关联,学生看得明白,记得深刻,而且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联想。
(二)从形旁入手教好合体字
怎样利用字理教好这些合体字呢?只说字形结构不行,学生的识字能力低下,回生率高,容易写错别字。我们知道如果是形声字,这个字的偏旁就是表义,而另一部分则是表音的。而会意字的教学可以变得更有趣,如“品”字的教学,可以这样问学生:“人是怎样尝出茶水的好坏呢?”学生自然想到慢慢地喝,所以“品”是三个小口;如课文中的“二木林,三木,二人从,三人众”,就是以这样的方法教学的。因此,老师要根据字理抓好合体字的教学。
(三)依据字理判断同类词
编著字典、词典的专家,让汉字在工具书中比较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系统,即部首。教师在教学合体字的过程当中,要科学指导学生使用字典和词典,以熟字带生字,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将同类部首字进行归类整理,对字义进行分析联想的习惯。这样,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课外,学生都知道每一个汉字都有许多的兄弟姐妹和朋友,汉字具有类属性。因此,在教学“三点水”旁汉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觉跟随老师,找到“江、河、湖、海、洋、流”等与水有关的字。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都知道了部首“三点水”的表义类属,都知道这类字是与水有关的。
四、字理识字教学的原则
(一)要符合汉字的构字理据
汉字的基本构成因素是音、形、义,只有三者有机地互相联系,互相沟通,才能达到能辨字音、会写字形的效果。在教学“告”这个字的时候,通常我们都说“一口咬掉牛尾巴”,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因为它是用牛羊祭祀祷告的意思。
(二)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其认知规律是梯级递进、螺旋上升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在讲解字理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实践性,比如说一些假借字,无须讲解。如稻谷的谷,其本义是山谷,可以借助图片,就不用再详细教学了;化后蕴含新字理的简化字,也无须浪费时间。
音形义巧结合,学汉字趣无边2022年5月中第14期(总第114期)(三)要遵循多种方法兼容性原则
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其方法有许多。有一些可以通过语言描述的,比如说“血”这个字,从皿,一像血型;有些可以借助图片显示;还有的可以借助歌谣去认识字,比如说冤枉的“冤”,可以编成这样的歌谣:小小白兔真可爱,秃宝盖来把它盖,不能动来不能跑,不知何时受迫害……
(四)要符合实际的目标
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常识,尊重规律,充分发挥字理识字教学的优势,扬长避短,放缓识字坡度,降低识字难度,增强识字效度。注意字理识字不是唯一的识字方法,不能铺天盖地滥用,要与其他识字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五、字理识字教学的实践
(一)有条不紊分类教学
实际教学,一般分为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每个单元的园地里面都安排了集中识字任务,其中有些字,我们可以根据字理进行教学。比如说一册书的“册”,在古代竹简用线串起来就表示这是一本书册;一支铅笔的“支”本来是一枝,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木棍,一枝树枝,这个可以运用偏旁串字法来举一反三。而阅读文本中,一般采用随文识字。
(二)目标明确侧重教学
在进行字理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突出重难点,并非所有的生字都要依次讲来,可以就其中的某一个生字,进行举一反三。
结语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适当借助多媒体,多做演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营造趣味横生、轻松愉悦的识字情境,将机械无趣、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汉字,转化成一个个具有生命源头、体现生命活力的快乐精灵。这样,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