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拆迁居民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2022-06-15张洪福
张洪福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大范围的农村拆迁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农村拆迁户。然而,农村拆迁户在安置上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由于突然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环境,拆迁户们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表现得很难适应。经过相关的理论研究,分析农村拆迁户在适应城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社区和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以期帮助安置居民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生活。
关键词:农村拆迁;社会适应;安置居民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5-0034-03
由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居民拆迁安置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大量农村居民需要改变原有熟悉的生活环境,转变原有习惯的生活方式来适应新的城镇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村居民的失地数量在不断增加,2000—2030年,国家计划征用农业用地约366.67万公顷,近8 000万的农民要完成从农村到城镇的空间转移。农村和城镇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差异,农村居民在进入城镇以后,从开放式的生活居住环境转为封闭式的生活居住环境,从前的邻里关系在城镇变得奢侈,部分农民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于在心理和行为上并未完全适应新的生活居住环境,再加上没有经过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调节和消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文化震惊,使得农村拆迁居民在适应方面困难重重。所谓社会适应,指的是个体逐渐接受现有社会的道德规划和行为准则,对于环境中的社会刺激能够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反应的过程。农村拆迁居民进入城镇生活后的社会适应问题对于推动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能否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城镇生活,对于拆迁居民个人来说也是实现美好幸福生活的关键。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关于农业用地拆迁的研究多是集中在涉及征地补偿、拆迁评估以及利益纠纷等拆迁前或拆迁中的问题,鲜少有涉及拆迁后问题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乡村振兴”大背景,对农村居民搬移城镇后由于各种不适应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期促进农村拆迁居民更好更快地融入城镇生活。
一、农村居民拆迁后的社会适应问题
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转移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而转移的方式之一就是进行农村征地拆迁。近些年来,由于大量的农村征地拆迁,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纠纷问题,據不完全统计,我国近年来共发生了大约7 000多万件有关城镇问题的纠纷,其中大量涉及征地拆迁,由此引发的诸多冲突与矛盾逐渐演变成令人头疼的社会问题。农业用地拆迁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而当自身利益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或保障的时候,拆迁问题也显得十分棘手,因此在拆迁问题上也引发了许多流血事件,着实令人震惊。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由于拆迁前的各种矛盾凸显,为居民在被拆迁后搬到安置区的社会适应问题埋下了一定的伏笔。
(一)生活成本增加,生活负担加重
在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多是来源于井水、山泉水等免费水源,而在进入城镇生活以后,所有的生活用水都是需要购买的;此外由于家里电器的增加,用电量也在激增;从前还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以种植自己日常所需的蔬菜瓜果,如今搬入城镇只有通过购买才能获得所需,由此产生的生活成本远远高于拆迁前的水平,生活负担在无形之中也随之加重。其实很多居民在土地未被征收之前,依靠种植一定的经济作物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家庭的收支是基本平衡的,而进入城镇以后就业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家庭收入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对于许多没有固定收入的家庭来说,拆迁款只能解决燃眉之急,长此以往基本的生活都很有可能难以维持。
(二)居民情感联系薄弱,风俗文化销匿
从人际交往方面来看,在农村,茶余饭后的串门、聊家长里短是村民们进行感情联络的主要方式之一。邻里之间的互相麻烦,加深了村民之间的情感交融,而进入了城镇以后,邻里也只是邻里了,大家互不串门,互不打扰,大家的交流减少甚至零交流,已经习惯了农村情感交流方式的居民容易因此产生焦虑感,居住的幸福指数明显下降。在农村,聊家常、打麻将是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搬到安置区后,陌生的邻居,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一些简单的事也变成了一种奢望。从前,小朋友们可以在田埂上、河水边、山林上自由地穿梭游玩,而如今搬入城镇以后,陪伴小朋友们的只有电视、电脑与手机。而在风俗人情方面,本是展示农村生活面貌的体现,但进入城镇以后由于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使得一些风俗人情也逐渐消失,由于环境的限制,一些传统习俗也不能像在农村一样浓重,传统习俗的传承也面临着危机。
(三)居民社区认同度总体不高
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后,对于社区认同总体来说是处于消极状态的。由于进入了一个新环境,原有的村委会组织被现在的社区组织所取代,社区组织的工作方式与村委会组织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别,在一段时间内居民很难适应这种新的社会组织,而社区组织也在一段时间很难适应新的群体。由此导致一些社区工作难以展开,同时社区治理者对于社区的宣传和建设又不够有力,这更加深了居民对于新社区的认同感低下的程度。
(四)居民就业质量不高,社会保障缺失
从农民转变为小区居民,原有的耕地不复存在,生计转换成为居民面对的首要问题,将会长期困扰着小区居民。因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群体一直处于弱势,竞争力较小,才有了“要了你的地,却不要你的人”的尴尬局面,再加上城乡劳动力就业背景、文化水平等的差异,大多数居民并没有进行过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层次低、流动性频繁、收入水平低,尤其是四五十岁年龄的群体,难度更大。许多居民比较散漫,常常无所事事,以为依靠拆迁款来度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也许在进入小区的前几年可以依靠拆迁款度日,但终究有花完的时候,一旦这些钱款用完,再加上大部分居民没有固定工作、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又没有购买社保,或许会导致后续的生存存在困难,并最终演化成群体性事件,引发社会危机。
(五)失地农民社会公德缺位,道德冲突严重
由于在农村大多数都是独家独户的生活方式,公共利益在他们的意识之中还没有完全形成,同时也很少有公共利益需要他们去维护。简单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单纯的利益关系,也很少有需要大家维护的公共利益,市民公德在他们的意识之中还有些模糊。但进入了城镇,大家需要集中居住,难免会产生利益交互关系,拥有着共同的活动场所,共同的社区组织以及共同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各住户之间的利益休戚相关,上楼厕所漏水会影响下楼居民的生活,公共管网破坏会影响全社区居民,垃圾随处乱扔。再加上外来人口不断增多的趋势,封闭观念在农村村民的思想中普遍存在。集中居住要求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德,这对缺乏此种生存环境的安置社区居民来说无疑是个严峻挑战。加上失地农民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虽然住在高楼里,但他们的“市民意识”还没有觉醒,“共同体”观念不强,无法从思想上转变角色,适应自己“新市民”的身份。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社会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都是巨大的,这需要很长的适应期,绝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可以促成的。
二、提升失地农民社会适应能力的措施建议
(一)转变发展模式,完善拆迁安置相应政策
改变政府主导模式,实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如果单纯地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更好地促进城镇化的建设,但是长此以往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与资金压力,并且导致政府与农民之间产生矛盾,无法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引发社会危机,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实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使土地从资源向资本的转变,可以使农民能够获得资金收入,并且有机会从事非农行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满足日常的生活开支。
(二)适当地增加征地补偿
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就是土地,而现在唯一的生存资源不复存在,但他们的谋生技能还是从事农业行业,但进入了城镇,由于没有了土地资源,只得从事非农行业,但相对城市就业群体来说,农民在城市从事非农行业其竞争力是大打折扣且薪酬较低,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生活收入来源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基层政府应适当增加征地补偿,一是弥补他们由于土地被征用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二是很多农产品都需要购买获得,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三是这样也能使农村拆迁居民更好地适应城镇新生活。同时,政府也可以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土地补偿措施,例如改变货币补偿的单一形式,改为货币补偿与技术补偿相结合,即在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后,给予拆迁户们生活技能的培训。同时,政府应发挥主体性作用,与当地村委会协商,留出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大家的集体资产,农民以部分土地补偿款进行入股,以此获得经营向收入。
(三)发挥主体作用,解决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更多针对青壮年,政府应该发挥主体性作用,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搬迁居民的再就业。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居民们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一技之长,满足自身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所需。同时,政府要积极帮助居民们树立正确的就業观与择业观,提供各种便利性措施鼓励居民们自主创业,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拓宽居民们的就业渠道。
(四)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
拆迁居民要认同自身对社区的价值,居民要在社区公共事务中行使自身的参与权与决策权,发挥主体优势,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要提高自身对社区的适应能力。居民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认识到居民间还有乡土生活的共同记忆根基,交流沟通更容易,彼此因互助而建立的友谊还在。此外,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传统社区文化中汲取营养,将其代入安置社区的建设中,以开放的心态在社区中生活交往,让自己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五)完善拆迁安置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社区的长远发展,是社区得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基础设施越完善,社区越能更好地开展各项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满足居民的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这也是其他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拆迁安置社区要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宣传栏等基础设施,为社区服务提供必备场所。社区服务不仅包括社区的公益性服务和福利性服务以及一些商业性的便民生活服务。另外,还包括社区内各种企事业组织所提供的后勤保障服务。社区服务在协调和配置社区资源的过程中,将组织与个人以及组织之间联系起来,通过满足居民的各种需要发挥其整合作用。
(六)与传统习俗相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在祭祀方面,引导居民进行文明祭祀,指定固定场所,集中居民进行烧纸钱活动,一方面既保留了传统,另一方面又保护了环境,避免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对于婚丧嫁娶,过去在农村实行大操大办,但显然在城市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进行,因此社区要提倡尽量节俭或在家宴请,没必要大肆铺张,增加多余的经济负担。要定期举办文娱活动,加深邻居们的情感交流,使得社区居民对于城市有更多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参与感。
三、总结与建议
拆迁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面对突然的拆迁安置,显然是没有做好准备的。无论是生活方式、就业方式还是价值观念都还没有完全转变,况且转变难度也较大。而我们要做的不是要求他们快速转变,而是给予他们一定的社会支持,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城镇的生产生活。在农村拆迁安置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物质层面,生活成本增加,生活负担加重;居民就业质量不高,社会保障缺失。在精神层面,居民情感联系薄弱,风俗文化销匿;失地农民社会公德缺位,道德冲突严重;居民社区认同度总体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的建议有:从政府角度来说,转变发展模式,完善拆迁安置相应政策;适当增加征地补偿。从社区角度来说,完善拆迁安置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开展多重形式的文化活动,与传统习俗相融合。从个人角度来说,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提升自身的社会参与度。
参考文献:
[1]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4).
[3] 王晓露.农村拆迁——安置居民的生活适应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2017,(12).
[4] 张雨山,张思源,夏龙.农村拆迁安置社区文化重塑困境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
[5] 李佳佳.拆迁安置社区农村居民的社会认同研究——以豫南C社区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
[6] 赵芸,闵丽,张振珍,贺金花.农村拆迁安置居民生活适应问题的实证研究[J].吉林农业,2012,(9).
[7] 王雪漫.城镇化进程中石河子六宫村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6.
[8] 黄小强.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洛阳市伊滨区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