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2022-06-14黄金敏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劳动技能

黄金敏,何 涛,毛 平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场合、多角度阐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新时代青年学子要深刻理解劳动、劳动者、劳动精神之间的关系[1]。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体系,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学龄阶段开展劳动教育,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2]。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教育系统内劳动教育内容和教育的方式,为全国大中小学有效开展落地劳动教提供了行动指南。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有着不同的类型特征。教育部201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公布结果,2019年高职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占13.4%,位列各专业大类第二名[3]。开展好医药卫生类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分析专业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建立课程劳育模型,探索专业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对全面落实《意见》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意见》明确规定:“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对医药卫生类专业而言,开展三种类型劳动既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又是培养具有良好“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五术融合”医药卫生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生活性劳动有助于学生健康卫生习惯的养成

医药卫生类人才要有“道术”,即好医道,时刻铭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为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医学誓言。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生活性劳动主要包括个人生活类和社会公德类两种情况。个人生活类含卫生习惯养成,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衣物洗理与内务整理;社会公德类含实验实训室常规消毒,清洁校园,垃圾分类等。这两种生活性劳动,既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卫生习惯的养成,又有助于共同创建健康卫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对学生保持良好身体素质和降低环境、行为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生产性劳动有助于学生精益求精医术的培养

医药卫生类人才要有“学术”和“技术”,即学养深厚和敢于创新,方法娴熟和技术高超。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就是要强化其技术技能培养。生产性劳动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1+X”职业资格考证,做到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形成对专业发展的理性认识,培养其职业能力,强化其热爱劳动的感情。生产性劳动不仅有助于医药卫生类学生掌握临床必备技术技能,也有利于其精益求精医术的培养。

(三)服务性劳动有助于学生救死扶伤意识的树立

医药卫生类人才要有“艺术”和“仁术”,即有情有义、医德高尚、关爱病人、敬畏生命的职业操守。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以及“三下乡”等系列服务性劳动,可增强学生的诚实劳动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职业观,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与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牺牲精神。服务性劳动有助于医药卫生类学生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也有助于其救死扶伤意识的树立。

二、高职院校专业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劳育模型

2021年4月21日,在全国高教处长会议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强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生从中收益最直接、最核心和最显效。”劳动覆盖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相关领域,劳动既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又具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正确的劳动观形成,不是一门课程、一堂课程可以解决的,需要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全领域课程融入劳动教育理念与思想,全面推行劳动教育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高职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一般在校学习两年,校外实习一年。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属性特点,通过系列“劳动+”活动,建立课程劳育模型如表1 所示。强化德技并修与工学结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全方位推进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表1 高职院校专业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劳育模型

(一)以思想政治和通识课程树立劳动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磨炼的主渠道与主阵地。高职院校可在大学一年级,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在劳动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劳动教育育人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性,对大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正确劳动观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4]。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开展。课程包含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的主要类型、劳动安全保障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等内容,促使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在思想意识层面切实认知和领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道理及其重大意义。

(二)以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劳动技能

专业教育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脑力劳动,学习过程是一种劳动教育。专业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就业劳动技能的掌握,也是劳动的根本需要。理论课程重在阐明工作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原理和发展方向等;实践课程重在通过技能训练,提高工作劳动的熟练度与精准度,培养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产教融合是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根据专业发展开设课程,传授劳动知识,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育专业劳动技能,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并将学生输送到专业的劳动岗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以实习实训和就业指导强化劳动实践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在不同阶段开展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和上岗前全面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是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最基层的“工学结合”模式,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效。

另一方面,通过入学教育的职业规划、顶岗实习的技能培养和企业课堂的创业培养等,强化学生的就业指导,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体会劳动之艰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坚定诚实劳动与辛勤劳动信念;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参与专升本、征兵入伍、三支一扶以及创新创业等创造性劳动。

三、高职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思想政治+劳动教育

可邀请国医大师和抗疫天使等开展“述救死扶伤,赞生命至上”专题辅导讲座,讲述中国传统医学事业发展及现代医学的进步,分享李时珍、屠呦呦、钟南山、裘法祖、张伯礼以及陈薇等医学大咖的心路历程、技能学习的艰苦生涯、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精神,传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正能量,引起医药卫生类专业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兴趣与思考,激发其学习热情,坚定其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可使人生更出彩,国家更富强的信念。

(二)健康宣教+劳动教育

可利用周末或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普通百姓健康知识调研,了解普通百姓饮食健康、运动健康、卫生护理以及合理用药等基本情况,分析普通百姓健康知识与文化水平、职业岗位和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进社区、进企业开展“高血压疾病健康饮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讲)”“流行性感冒合理用药(药学或临床药学专业学生主讲)”“轻度肥胖健康运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主讲)”和“女性生理周期卫生护理(护理专业学生主讲)”等健康知识宣教,让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人民日常生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让其自觉形成劳动意识,职业意识,提高其综合职业素养,夯实其职场竞争基础。

(三)健康评估+劳动教育

利用在校课余时间或健康纪念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血压血糖测定,宣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危害和防治科普知识;组织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开展青年学生口腔智齿、龋齿和矫正等健康普查,强化公众对口腔卫生的关注;组织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开展面部皮肤健康评估,宣传化妆品选择,面膜的正确使用,面部按摩技巧等。在劳动中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锻炼操作技能,体现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效结合。

(四)志愿服务+劳动教育

利用周末或见习期,组织医药卫生类学生开展义务献血与导医导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宣讲血液形成机制和义务献血对患者血液使用安全的重要性,倡导“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还可调查普通群众“就医难、就诊难”的主要根源,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指导和服务患者信息化挂号、打印报告单、取药等。通过系列志愿服务,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并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考的独立性以及体会的深刻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职业证书+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合”,在保证毕业证的同时,结合培养规格,在校期间组织开展各种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服务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须的基本能力。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护理专业)、光电仪器操作培训(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心肺复苏(各医药卫生类专业)、医药商品购销(医药营销专业)以及口腔修复体制作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等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通过学生个人的智力劳动和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提升其高质量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劳动教育《意见》《纲要》精神,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需要统筹解决办学过程中“有劳动无教育”与“有教育无劳动”的问题,强化劳动技能考核评价,既重视传统业态劳动,也重视新业态或新形态劳动[5]。高职院校要精准实施课程劳育模型,全面做好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通识课程教育、专业理论实践教育、社会志愿服务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通过生活性劳动“养”习惯,增强学生劳动意识;通过公益劳动“显”情怀,培养学生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通过生产劳动“砥”品质,锤炼学生劳动品质和意志;通过专业劳动“长”本领,提高学生专业劳动实践技能。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劳动技能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