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2-06-14王攀攀
王攀攀
(衢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衢州 32400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育人是所有课程内在蕴含的基本价值。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2],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教育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支撑。2020年10月,《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指出:“整体推进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高效的课程育人体系[3]。”
一、开放大学教学及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一)开放大学的教学特点
1.学生来源多样,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开放大学学生为成人学习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无法像在校生一样每天在学校接受教育,只能在工作与生活之余进行学习,工学矛盾相对突出。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同一专业学生职业相对集中,专业认同感强,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实践技能,但理论知识欠缺。在学习目标上,知识学习的功利性较强,希望通过考试获取文凭、提升职场竞争力的动机强烈。由此可见,开放大学教学需要适应学习主体多样化和学习多样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需求,及时掌握学习进程中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做适应性建设,以保证教学质量。
2.教学形式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为主
与普通高校以面授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开放大学采用以学分制为基础,个人自学和面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形式。开放大学根据专业和学习者需求特点,建立立体式、网络化的远程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集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形成性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为一体的网络学习资源库。其中,既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提高学习质量,又需要建立起完备的课程辅导系统,有效融合导学、督学及学习支持,提高线下面授质量,切实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3.评价标准复杂多样
开放大学具有显著的“低门槛”特征,其教学评价同样应有别于一般普通高校。目前对开放教育的评价主要基于学生的平时学习行为和终结性考核来进行,即根据科目不同,按比例根据学生的形成性考核任务完成情况、到课情况、线上话题交流、小组讨论情况、期末考试、课程论文等来确定成绩等次。如何更新教育观念,适应网络自主学习模式需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评”的评价模式,形成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数字化题库建设完备,可供学习者实现随学随考个性化学习评价服务,必将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尚欠缺一套科学、有效和可操作的开放大学质量标准体系,是当前开放大学建设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4]。
(二)开放大学课程思政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5]。”开放教育教学普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但线下师生和生生交流时间较少,无法像普通高校建立稳固经常的情感纽带。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在开放大学系统上下有文件要求、政策支持和相关培训支持。但在对浙江某地区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开设是“很有必要”或“有必要”,也有近30%的教师认为可有可无;对于学校对“课程思政”的推进,62%的教师感觉到学校“非常重视”,25%的教师感觉到学校的重视程度一般,10%的教师认为存在形式化倾向,约3%认为“不重视”。
2.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普遍不高
在课程思政逐渐得到重视的背景下,开放大学线上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线下导学面授均作出了思政元素融入要求。调查数据显示,34%的教师尝试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课程教学中;61%的教师曾将课程思政元素部分融入课程;5%的教师基本没有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但对学习者的调查结果显示:觉得方法适当,融入效果好,乐于接受的仅31%;能感受到,但认为教学内容对专业学习和就业没有帮助的有43%;认为内容脱离实际,对教学有负面影响的有13%;没注意到的有13%。说明专业课教师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水平较低,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和应用效果有待提升。
3.评价体系难以反馈思政效果
如果说考评方式单一是目前思政课程评价体系的痼疾,那课程思政的评价更是难以捉摸。尽管目前广泛关注课程思政建设,但与之相配的评价体系却一时难以跟上。限于专业课程要求,大多数课程考核仍沿用已有的评价体系,思政融合的要求成了缺乏评价反馈的形式累赘。部分课程会在考卷的最后一题设置案例分析,难以真正起到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多数学生表示成绩及格即可,对于考卷最后设置的题目往往随意应答或直接放弃,思政效果反馈的渠道效果不明显。
基于开放大学教学特点和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学前教育专业专门培养幼教工作人员,专业课程亟需贯彻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发挥应有的育人效果。
二、基于职业精神培育的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
学前教育学课程是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具有丰富的思政资源。它包含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等基本职业理念和爱国情怀、人际交往能力、遵纪守法、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等隐性思政内容[6],对价值观传递有丰富的价值。本课程开设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第二学期,是学生学习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前设基础理论课,也是学前教育学生“幼儿教师”身份自我认定的基础课程。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科学价值观念的确立,对其他课程的思政影响力的彰显具有强大效应,承载着为幼儿教师开启学前教育职业梦想旅程的责任。因此,贯穿始终的职业精神培育,自然成为本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有力抓手。即在牢牢把握课程育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学生需求现状,运用开放大学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到知识技能传授、专业态度和价值观塑造同向同行,塑造幼儿教师的教育梦,奠定幼儿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定基础。
(一)一以贯之,设计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一是自上而下演绎。结合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体系,对接思政工作要求,深入挖掘本课程的思政意蕴;二是自下而上归纳。对照幼教岗位需求,采用面向幼儿园管理部门、幼儿教师、幼儿访谈和观察来确定幼教岗位的人才需求,结合学前教育学生现实情况和学习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
通过两个不同方向探索的反复交叠,确定幼儿教师职业精神是贯穿学前儿童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过程与教育方法等教学内容的主线。如严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涵盖了“爱岗敬业”“教育情怀”“爱国守法”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和开放包容精神是现代幼儿教师行业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
在目标体系中明确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为:以专业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主线,通过知识传递、能力锻炼和素质提升三个基本点的确立,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学知识结构,力图让学生不仅能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技能,而且能回归生活态度。涵养个人“小德”,国家、社会“大德”,塑造“四个自信”,建立职业责任与担当,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成就一个幼儿教师的教育职业梦。具体目标为:①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全面、简要地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为从事学前教育打下理论基础;从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效益和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出发,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掌握学前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原则,并能用它指导幼儿园的实际工作。②能力目标。通过对学前教育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掌握不同年龄的幼儿应用差别化教育方法,增强课程设计与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相关案例的学习与分析,掌握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操作技能,学会做事。③价值观引领目标。清楚并确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学观;用情、用心和用力激发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热爱;逐步养成创新、包容与协作的职业精神,做有情怀与肯投入,且能钻研的好老师。
(二)巧设专题、链接融入思政元素
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涵盖思政工作要求的所有内容,为避免思政教育概念泛化问题,杜绝课程思政“生搬硬套”“一刀切”,应针对课程特点进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在人工智能的大形式下,教师应着重研究如何利用好课堂,改变教学思维,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上[7]。根据学前教育学课程情况,为其设置“幼儿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这样一条主线,按内容类型将学前教育学课程内容整合为学前教育理论、学前教育基本要素、学前教育保教实践和学前教育公共关系四大专题,针对每个专题特征挖掘提炼相应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鉴往知来,触摸学前教育理论,对应章节包括学前教育学概述、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相应思政元素包括历史观、科学观、爱国情怀、教育情怀等;教学相长,认识学前教育基本要素,对应章节包括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幼儿园教师,相应思政元素包括儿童观、教师观、权利意识、师德师风、权益意识和法制精神等;精心打磨,成就有温度的保教实践,对应章节包括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幼儿园的环境设计,相应思政元素包括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学习精神和工匠精神等;同向同行,凝聚家园、社会合力,对应章节包括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和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相应思政元素包括人际沟通、临场应变、开放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并行,分别满足两类学习需求。线上依托雨课堂设计课前导学,为学生提供细致的指导,结合国开学习网、教材及配套练习实现知识点连缀,奠定知识基础。用系列微课和微信推文补充拓展,为学生情感共鸣和自主学习铺设连接通道,引导专业成长和价值观内化。线下缩减面授辅导次数,实现课堂翻转,精心设计专题研讨内容,便于实现情感交流、话题讨论和职业情感的提升启迪,深化幼儿教师角色认知和专业价值观提炼。具体教学过程如表1 所示。
表1 “教学相长,认识学前教育基本要素”专题
本专题设计以学生情感发展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为主线,基于雨课堂的课前导学、基于网络的线上自学和基于情感互动的面授教学相结合三位一体,最终实现德育期望的教学设计。
一是基于雨课堂的课前导学。雨课堂是清华在线研发的一项用于教学的新技术,它基于PPT开发,只需安装一个增强插件即可实现通过微信向学生手机实时推送PPT,进行随堂测验和发送弹幕等功能,使用非常方便。依托班级群,制作导学课件,在课前向学生推送。课前导学围绕当前热门话题展开,触动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联通,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并将课程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在课前介绍,将基础知识及其获取途径传递给学生,较好地提升面授课效率。
二是基于网络的线上自学。线上学习是开放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本课程的线上教学主要包括:线上知识平台保障基础课程知识体系构建。国开学习网提供本门课程各章节详尽的课程辅导,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课程知识体系。多形式线上学习平台满足个性学习需求。浙江学习网、精品微课和中国大学MOOC 等线上平台,构建强大的线上综合教学平台,为学生系统自学和碎片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③师生交流平台保障沟通。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是促进学习与解决问题,完成核心价值观传递的重要环节。本课程依托班级微信群进行实时、多向交流,在互动中强化思政元素价值的辐射。
三是基于情感互动的面授教学。面授时间主要进行课堂翻转,不再重述具体的知识内容,将重点放在情感沟通、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问题讨论上。结合本专题师生角色认识和师幼关系构建精选有启发意义的微信推文分享至班级群,并完成原创文章分享,激发学生参与分享热情,真正将课堂教学中的职业精神、教育情怀融入幼教工作。
(三)丰富渠道,契合职业精神示范
一是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做好课堂内外与线上线下结合。根据联通主义观点,开放教育学生作为成人学习者,其学习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能力,能接触并运用丰富的社会化媒体来进行。这种特性就要求教师要能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8],结合网络媒体资源因材施教,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以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与学习全过程的自觉参与性。强化教师学科专业水平和信息化素养,通过雨课堂将课前预习、课后思考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利用热点事件热点新闻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充分覆盖碎片时间。提升教师专业教学及课程深度开发能力,对学前教育学课程进行精心规划,通过知识链接、讨论设计将线上线下打通,找准育人角度和切入点,充分缩减时空距离。
二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的学习对象职业集中,主要是幼儿园教师、保育员、管理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幼教事业的成人学习者。得益于国家人口政策和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本专业的就业率一向居高,甚至很多学生专科还未毕业,就已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相比其他专业,本专业学生动机明确,专业认同感较高,专业意识比较强。在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中主要运用混合教学法,将课堂讲授的切入点设定为社会热点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去查阅深究。如将“燃灯校长”张桂梅、悬崖教师夫妇事例引入,通过课件、微视频进行共情体验,将感性认识与教育情怀链接,上升到思想、文化层面进行巩固。设计讲授角色互换,让学生上讲台展示,形成同伴影响,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中心实现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最后形成问题反思,进行讨论分享。
三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基于就业、考证与考核等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尤其在钢琴、声乐、舞蹈和绘画等专业技能方面技能精湛。也表现出对专业技能的重视,知识学习的功利性较强,希望通过考试和获取文凭的动机强烈。学前教育本质上是一项面对活生生个体的育人事业,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人文素养,即使靠死记硬背取得教师资格证,难以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课程思政的融入在于情感体验和行动训练,本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就是增强实践性与活动性,通过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最终实现情感性和体验性。
(四)立体考核,做好教学评价
学前教育学课程考核以文字教材和考核说明为依据,通过期末考核、形成性成绩、思政价值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掌握、了解本课程内容的程度进行检验。课程总成绩由形成性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难以被直观量化,但通过其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的测量,课程思政实施的群体效果可以客观呈现。主要可以通过量化评价、质性评价和行为观察三种方法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对网络平台学习情况包括国开学习网学习时长、浙江学习网学习记录以及mooc 课程参与等的统计进行。质性评价对于非“道德因素”如智力、思维状态、逻辑和分析等能力可以通过对网络平台与面授课堂交流,主要是话题参与度、讨论和情境模拟情况来判定。行为学观察则主要通过典型案例、情境训练来观察学生的职业精神、师德师风和学习创新等多方面表现进行考量,由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考评来完成。
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主要参考期末课程知识考核成绩。终结性考核设置大分值应用分析题目,侧重知识的分析应用和价值观判断。
三、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反思
(一)专业协同,提升师资队伍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在开放大学系统上下有文件要求、政策支持和相关培训及技能竞赛。关于学校对“课程思政”的推进,许多专业教师感觉到了学校“非常重视”,也有一些教师尝试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但在实施过程中,超过半数的教师表示在将课程思政元素部分融入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还存在设计能力不足、效果不佳等问题[9]。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课程思政的融入更多地表现在教案设计和技能竞赛中,景观化现象依然存在。为切实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针对各专业的课程思政研讨和培训仍需加强,为师资队伍从过去的“授业解惑”转向“传道”提供底气,真正实现“引路人”的价值。
(二)一课一策,基于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
大思政格局背景下,开放大学人人都是思政工作者,但各课程实施中育人效果却千差万别。究其根本,专业差异、课程差异客观存在,思政元素的挖掘没有标准化的模式可以套用,一课一策,找准育人角度,针对课程特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才能保证课程思政的说服力。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紧贴课程特点和面向对象将职业精神培育作为课程定位,挖掘和理清了幼儿教师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和家国情怀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并将情感价值观的引领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将学前教育学的教学过程自然变成为国育人、科学执教和人文情怀于其中的课程教学,实现学前教育教学中师德师风与人本情感的培育和价值传递,发挥思政引领润物无声和春风化雨作用。
(三)贴近学生,线上线下营造育人环境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信息接收范围早已突破传统教学世界里的课堂、教材和教师三个中心,充分利用新型教育教学手段,营造线上线下育人环境才能实现育人效果。基于雨课堂的课前导学对于调动学生兴趣,指导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提升学习效率等方面十分有效。它可以为难以参加课堂面授的学生提供详尽的自学指导,也能为参与课堂面授的学生增强学习的深度。此外,要善于利用热点事件与热点新闻,将其与课程内容链接,及时提升课程思政元素的丰富性,用案例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便于理性知识内容的传授。情感点的选择与渲染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爱岗敬业情感产生,情境训练和课后反思能起到进一步强化作用,将高尚的师德师风和教育情结内化于心。许多学生在课程结束,甚至毕业后仍能就学前教育工作的心得继续参与交流。
(四)改进考核,打造育人效果的反馈出口
课程考核作为课程的最终环节,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课程更新与完善的起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精心设计的考核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师范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评价才能更加立体全面展示育人效果。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评价通过对考核方式进行优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这既能给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态度、团体协作和参与效果等一个反馈出口,也能通过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考核,结合案例或者社会热点进行相关知识判断分析,研读学前教育理论观点发现问题解决借鉴等,检验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