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媒体中心”到“用户中心”:国内数字新闻视野中用户评论研究的文献分析

2022-06-14张岩松孙少晶

新闻爱好者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献分析

张岩松 孙少晶

【摘要】在数字新闻环境中,评论作为重要的用户参与行为,已经成为新闻业界和学界无法忽视的现象。尽管在国际学术界对用户评论已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关注,但国内却对当前的研究状况知之甚少,缺乏对中文语境中相关探索的知识性汇总。通过对国内现有的98篇新闻用户评论研究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发现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探索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实证研究的增长打破了过往重思辨的研究传统。然而,中国学者对于该现象的概念界定并未形成共识,处于“以新闻媒体生产为中心”和“以用户生产为中心”的连续体上。

【关键词】数字新闻;新闻用户评论;文献分析

现有数据表明,2014年美国九成以上的新闻网站都提供了用户评论新闻的机会①,有55%的美国人曾在网上发表过评论。而截至2016年,中国网民获取新闻资讯、传播热点事件的渠道主要是社交应用、专业新闻资讯客户端或网站,其中有近九成(88.4%)受访者希望成为“认真阅读者”,还有近三成用户追求变成“积极评论者”②。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业界和学界已无法忽视新闻用户评论这一现象,它不仅可以被视为个体传播行为的表达,还可能产生诸多的影响[1],这种双重性质使之成为专业新闻学有机的组成部分。

一、研究方法和资料

为了研究当前中国学界在用户评论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本研究首先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选取了98篇中文文章。为了保证论文的质量,选择期刊来源为北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数据库检索未设起始时间,截止时间是2021年12月。通过关键词确定相关文章后,又对文章进行了逐一阅读③,并删除未将新闻用户评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或是对讨论对象定义不明的文献。

在选择标准上,本研究聚焦的用户评论现象,主要是基于由传统新闻工作所生产的新闻文本的用户话语参与形式,并构成新闻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厘清的是,虽然对社交媒体中的受众参与研究与新闻用户评论研究的界限是模糊的,但二者仍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内对于社交媒体中的话语参与研究,主要是自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之后,尤其是政务微博的受众参与研究成为公共管理、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门之一。此类研究所关注的用户评论参与主要是对特定事件的反应,它更倾向于与官方机构互动,而新闻工作并非其互动对象,有鉴于此,本文不将其列入文献的考察范围内。

本研究对这98篇学术文章进行系统回顾,综合现有研究的趋势、主题、理论基础等,具体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围绕新闻用户评论的文献趋势是什么?

二是新闻用户评论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为何?

三是围绕新闻用户评论的相关文献讨论了哪些主题及重点是什么?

二、新闻用户评论研究趋势概述

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国语境下的用户评论现象,大致始于2005年前后,这与国内一些新闻网站上线“跟帖”功能相关,比如在2003年网易新闻页面上不仅能发表评论,还允许用户与其他用户评论进行互动。而到了2010年前后,伴随国内社交媒体和新闻网站评论区逐渐建立,相关的文章数量也显著增加。这种增长既源于数字新闻研究领域的确立和相关概念的逐渐明确,也得益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

在选取的98篇文章中,已有多个领域对用户评论展开研究,其中绝大多数(n=75)发表在新闻传播学相关期刊上,此外有10篇在社科综合类期刊、5篇在图书情报类期刊发表,还有8篇分布于政治学、教育学、地理学等刊物。研究内容除了涉及新闻传播学领域,还涉及健康、教育学等领域。这表明在当今媒介化的社会中,公众对于特定领域新闻的评论文本和反映,已经成为该领域理解公众认知态度的重要资源。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类来看,实证类研究有38篇(占39%),综述类研究有4篇,理论类文章有5篇,其余51篇(占52%)被归类为思辨类文章。这些思辨类的文章偏重于描述用户评论的特征或存在的问题,或对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然而从整体来看,此类文献对所提观点缺乏相应的依据,也不对相关的预测因素加以挖掘和解释,所提出的对策也并非基于传播效果的实证探索。不过,根据各年份发展情况,实证类文章的数量逐年增长,国内研究人员越来越注重采纳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相应的研究问题。

在实证类研究中(n=38),研究方法较为多元,包括内容分析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其中,内容分析法最受欢迎(n=16),其次是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分别有6篇采纳这两种研究方法。另外,18%(n=7)的研究使用了一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被用来考察新闻文本或用户围绕新闻的评论内容,例如社交媒体上的新闻框架、我国网络用户参与新闻阐释的特征。另外,采纳实验法的研究主要用来测量媒介效果,譬如网络媒体报道和在线评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机制,或者在线评论对负面新闻感知的影响等。

现有研究中明确采用理论框架的研究数量为31篇,在解释用户评论等参与行为上“公共领域”(n=6)是传统的基础性理论,研究者还采用了一些其他理论框架,如“编码/解码”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或互文性理论等。一些思辨类的文献中也涉及“公共领域”“舆论”等理论及概念,但并未将现象讨论与理论深入勾连,缺乏对理论的验证和补充。

三、新闻用户评论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在中文语境中,研究者使用了不同术语来描述新闻的用户评论现象,如网络新闻评论、新闻跟帖、新闻网络舆情等。当前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围绕该现象开展讨论,本研究首先梳理了过去的界定工作。从评论的主体来看,中國学者主要在“以新闻媒体生产为中心”和“以用户生产为中心”之间界定用户评论。一方面,研究者认为媒体所生产内容对用户参与起主导性作用,其始终是二者对话的议程设置者;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强调用户“解码”的反议程设置能力,它与媒体生产内容相交互,共同影响阅读者的认知和态度,其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越了媒体内容。基于此,本文认为当前对用户评论的概念界定工作,处于“以新闻媒体生产为中心”和“以用户生产为中心”的连续体上。

在最初阶段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仍以传统媒体作为主体,认为它与传统新闻评论相联系,是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翻版或延续[2]。对于线上评论形式,划分出了网页新闻评论专栏、即时跟帖评论和网络论坛三种[3],并认为其主要是“媒体在互联网上为网民提供的就新闻和社会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的场所”。或从媒介管理角度将跟帖视作“新闻的衍生产品”,以利于新闻媒体的线上竞争和品牌化运作。基于传统媒体作为评论主体的认识,多数早期文献指出评论应发挥正确引导舆论、沟通政府和群众的功能。

之后有研究者引入西方学界出现的“公共/公众新闻”④“公民新闻”⑤“参与式新闻”等概念,尝试从学理角度确立用户的主体身份,并试图将线上的新闻评论现象纳入这些概念范畴中。张羽等通过辨析公民新闻和公共新闻的概念,提出公民新闻概念的特点之一在于公民在事件报道和传播中的地位从被动参与到积极主导,可对“公开报道的事件主动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李岩进一步指出这种新闻类型不仅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相关公共事务话题,鼓励人们发表个人见解或回应自己赞同或反对的观点”,而且最终“能够形成某种一致意见,反馈到公共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这延伸到对评论者的界定,其根据James Carey论述的“公众是聚合在一起讨论新闻的陌生人”,将线上参与评论的用户称为“网络公众”,他们围绕新闻的讨论过程是“一种公众新闻的实施过程”。当然,此后也有研究从实证角度验证了用户评论的重要性,比如在“使用与满足”框架下,发现用户评论除了能够呈现舆论、提供娱乐外,还拓展出了如影响情绪、开展社交等四个维度的传播功能,因此研究者认为这种用户的话语参与形式从新闻“衍生品”发展成了重要的内容产品,甚至重构了“传统话语秩序和权力”。

应该说,在勾连西方学界概念的探索中,中文研究也处于对用户评论现象“理想化的期待”中,而闫岩的批判性反思[4]通过区分公民新闻和公共新闻,指出二者根植于不同的社会权力体系,前者的草根主义理念和后者的精英主义理念并不相容。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民新闻被认为“是对媒介精英主义传统和媒介商业主义传统的双重反拨”,但乐观估计这种反拨则忽略了“传统新闻规则和秩序的传承性和抗变性”。其对公民参与“幻象”的描述,提示研究者在观察新闻的用户评论时,不应局限于简单地以用户被赋权来解释这一现象,而应将其置于新闻生产整个过程加以看待,理解新闻工作与用户评论之间复杂的博弈过程。

继社交媒体之后,新兴传播平台也成为网民意见信息生产的阵地,在这不断被丰富的数字化参与的新格局中,学者重新思考新闻的定义,认为它“从一种机构特权转变为一个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各种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集体和众多个人都存在于这个生态系统当中”[5]。在中文语境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刘鹏提出了“用户新闻”概念,试图摒弃之前“把专业媒体作为新闻业的主体,用户置于辅助地位的”界定方式[6],突出这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活动”,即“用户通过留言、评论、转发新闻,不断将新的事实信息、价值判断、情感代入其中,新闻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变形,而且往往成为二次传播的内容被整合进去,传播链条交叉套叠,不断形成新的‘新闻包裹’”[7]。因此,今天不再只是专业媒体构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而是“具有去中心化、去精英化和反控制特点的用户新闻生产与再生产”,这使得“事实与观点、立场与情绪混杂缠绕”。在此背景下,新闻学研究也开始从传统的以专业媒体为中心的视角向围绕用户的视角转变。

从“受众”向“用户”转变的二十多年间,相较于第一个十年对用户新闻参与各种“幻象式”的提法,第二个十年的研究整体上渐渐将用户视作数字新闻的有机部分,正如常江等[8]研究者在梳理从在线新闻到新闻博客,再到移动社交新闻的生产模式变迁中,用户完成了从“通过评论功能实现与生产者的交互”到“用户生产内容在新闻业日趋合法化”,再到“用户间形成的信息网络和情感网络取代以机构为中心的新闻传播结构”的过程。从理论角度来说,有研究者从媒介融合的角度,认为用户评论现象形成了“以用户-媒介互动为核心的用户模式”,这种模式下所生成的是一种“互文性商品”,结合了媒介产品和用户的二次加工,这是一种新型的媒介融合;陈鹏[9]使用“公众新闻”概念来描述“由公众而非专业新闻机构进行的新闻内容生产”,它是当今中国新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囊括了从用户的评论到自生产内容。

四、研究主题的分类和研究重点

聚焦于用户评论的研究,有两条主要的研究流:第一条研究流关注评论本身的特征、问题及相关的管理对策,第二条研究流考察了能够引发评论的预测因素和评论所产生的影响。其中,不断兴起的数字媒介技术及所推动的公共意见的情绪性表达,使情感维度成为研究图景中不容忽视的组成力量。

(一)研究主题分类

1.用户评论本体:特征、问题和管理对策

关于用户评论的特征,初期研究对新闻用户评论特征的总结较为泛化,包括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多样性、表达民意性等[10]。后来研究者通过实证方法对一些特征加以验证,比如关于多样性的特征,语言学研究人员[11]通过分析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的网络即时评论,看到网民在新闻直播平台的情感和事实表达,以及多元的提问、回应和建议过程,因而他们认为即时评论呈现出“多维、多声的对话互动模式”。还有研究发现借言(比如通过对诗句的篡改、冒充权威发表言论等)和强势的语势现象突出。

相比探索用户评论的一般性特征,其存在的负面特征更为研究人员所关注。比如因隐蔽性、匿名性以及传统“把关人”功能的削弱而带来的公共舆论失范现象:粗俗语言频现等文明程度低问题、语言偏激和暴力问题、偏离新闻主题的“歪楼”问题、评论之间缺乏交往性问题等。还有研究者聚焦网络新闻跟帖存在的特定语意问题,比如污名化、地域歧视等。目前用户评论中的价值观问题在国内也较为突出,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有关阶级类的内容,如对底层的“侮辱性评论”;二是民族和宗教相关的“非历史、情绪化的评论”;三是性别对立的问题,尤其是攻擊女性的评论。在经典的“公共领域”理论框架指导下,中国学者也不断地探索评论内容的理性程度、议题的扩散程度等问题,多数思辨类文章认为用户评论缺乏理性,有学者将评论中非理性表达分为“围观式、盲目性、情绪化和极端化”四类[12]。但这在其他研究中并未得到一致性的结论。还有研究分别检视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网民跟帖语言表达的理性程度和对事件信息关注的全面程度,发现后者相比前者呈下降趋势,以此推断“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场景加剧了群体极化”。

2.新闻用户评论的预测因素及影响

在这条研究流上,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具体什么因素会引发用户对新闻的评论行为;第二,用户对新闻的评论会产生哪些效果。

在预测因素的探索方面,许多新闻传播研究学者将新闻特征作为重要的预测变量。周懿瑾等[13]研究者较早以实证研究方法开展探索,通过对移动新闻阅读用户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某新闻客户端中四成用户主动跟帖,而参与跟帖讨论的主要因素是“新闻内容引发跟帖欲望”,另外的因素还包括“其他网友的评论引发跟帖欲望”“希望引导大家有正确的认识”及“希望自己的观点有人认可”,这一调查确认了新闻本身的特征对用户评论的影响。而围绕新闻本身,也开展了不同维度的研究。比如金鸿浩[14]通过内容分析法探索能够成为备受用户关注的网络新闻类型,主要有反常新闻与低俗新闻、常规新闻(时政、娱乐等)、社会新闻、涉外新闻和民生新闻,而这些热点新闻中接近半数的情感倾向为消极情绪。同样也有研究者讨论了不同新闻议题下意见环境的特征,认为“民主政治”议题的意见环境以“反对媒体意见”为主,但由于群体压力大而意见种类少。另外,“社会”“经济”和“国防军事”议题影响下的受众意见也各有不同。

就用户评论的影响而言,新闻传播领域更加关注评论与公众舆论及公共领域的关系问题。例如赖胜强[15]基于沉默螺旋理论,从意见相符性和评论文明性两个维度探讨评论内容对舆情传播意愿的影响。乐观的学者认为大量跟帖可修正或否定传统媒体报道的内容,继而影响受众对事件的立场和评价,而这能够补充和完善传统媒体报道的不足,甚至校正和扭转媒体的舆论误导。不过,也有研究提供了批判性的思考,比如閆岩[16]在启动效应理论框架下,以控制实验法检视读者对负面新闻及新闻评论的感知判断,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新闻内容,人们不同程度受到了新闻评论的影响,而且“读者倾向于使用与所阅读的评论一致的语气和诉求”发表评论。该项研究验证了情感启动效应,这种效应使人们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随声附和。这从某种程度上否定了用户评论空间作为“天然的意见交锋的公共领域”的观点。

(二)以情绪维度作为研究重点

在国内现有文献关注的多元维度中,“情感/情绪”维度成为近几年的研究重点。在38篇实证研究中,42%的论文探讨了情绪元素(n=16),这与当前国际新闻学界的研究关切相一致。在早期相关研究中,虽然缺乏收集一手资料的实证研究,但已有很多研究者注意到用户评论中“存在着大量情绪化的言语和表情符号”[17]。姚江龙等[18]较早开始关注用户评论的情绪维度,强调跟帖行为的核心在于网民的情感表达。其通过对社会类新闻和时政类新闻的跟帖分析,指出情感表达中的“悲情”“质疑”“戏谑”和“宣泄”四种特征。这一维度的研究数量逐年增长,研究者一方面关注评论内容本身及相关新闻文本所包含的情感/情绪元素,另一方面则将情绪视为中介变量,探索其对新闻内容和行为之间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视频在人们日常生活信息获取中扮演越发不可忽视的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新闻视频文本的用户评论的情绪面向。有研究者从新闻视频弹幕中观察用户情感体验特征,包括情感体验的倾向性、情感效价的表达程度和情感体验的交互性。[19]和之前探讨传统新闻文本类似,也有研究聚焦视频新闻标题和内容的情绪设置,发现负面标题引发更多评论数量,带有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的内容也与评论数量成正相关。[20]

此外,一些研究并未直接分析评论包含的情感/情绪元素,而检讨情感卷入对评论行为的预测力,或是评论内容引发的情绪对新闻议程设置的影响等。譬如在对《人民日报》“东突暴恐事件”报道的用户评论的民族志考察中,研究人员指出“恐怖情绪通过转发或评论行为”,构建了某些地区消极的地理意义,并被进一步“传染”给其他人[21]。

在现有的情感维度的文献中,多数研究关注的是负面情绪,为了操作化的便利,研究者倾向于将表达不满的、非理性的话语归类为负面的情绪状态。然而正如李良荣等[22]所指出的,在对待网民质疑制度和追问真相时,不应一概简化为非理性的、负面的,而应辨清其基本态度。

五、结论

基于对国内数字新闻视野中用户评论研究领域的整体梳理,发现虽然近年来实证研究数量逐渐增长,但采用规范研究方法的研究仍旧不足。思辨类文章多数只是围绕该现象进行简单定义,或引入“公共领域”等理论名称,但并未将现象与理论深入勾连,二者间并未开展有效的对话。同时,当前对围绕用户评论现象的界定探索停留于简单的定义,对概念用语的使用也较为随意,这就造成了现象描述和概念术语的不一致,致使不同学者难以形成对话。有鉴于此,综合性地分析新闻文本与读者评论,考察新闻文本生产中的不同元素(如发文机构性质、文本特点等)与评论所呈现的公众意见(如情绪效价、内容特点等)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理解当前我国网络社会中的传播格局和趋势。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闻创新的受众体验研究:以新闻可视化为例”(19YJC860004)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https://mediaengagement.org/research/survey-of-commenters-and-comment-readers/。

②该报告是对全网38482名用户的大规模精准问卷采样,全文可见腾讯媒体研究院公众号。

③具体的检索词包括“网络新闻评论”“新闻用户评论”“新闻跟帖”“网络留言板”“用户新闻”“公民新闻”“新闻网络舆情”“网络新闻参与”。另外,随笔、会议论文、毕业论文等未纳入,同时剔除了长度少于两页的论文等。

④早期围绕新闻用户评论的文献,多引用了Jay Rosen关于“公共/公众新闻”的讨论。

⑤英文为citizenjournalism,主要强调由公众发起的独立于传统主流媒介机构的新闻采集和报道。

参考文献:

[1]Zerback T, Fawzi N. Can online exemplars trigger a spiral of silence?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xemplar opinions on perceptions of public opinion and speaking out[J]. New Media & Society,2017,19(7):1034-1051.Lee E J. That's not the way it is: How user-generated comments on the news affect perceived media bias[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12,18(1):32-45.

[2]殷瑜.占領网络媒体舆论导向的制高点:浅论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性[J].新闻界,2005(2):118-119.

[3]张羽,赵俊峰.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61-165.

[4]闫岩.公民新闻:参与的幻象[J].新闻与写作,2015(6):57-62.

[5]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胡泳,沈满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4.

[6]刘鹏.“全世界都在说”:新冠疫情中的用户新闻生产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0(9):62-84.

[7]刘鹏.用户新闻学:新传播格局下新闻学开启的另一扇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5-18+126.

[8]常江,何仁亿.数字新闻生产简史:媒介逻辑与生态变革[J].新闻大学,2021(11):1-14+121.

[9]陈鹏.公众新闻生产如何改变新闻业:基于新闻规范、观念与文化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12):63-67.

[10]胡文雄.网络新闻评论分析[J].当代传播,2005(5):103-105.

[11]杨建新,王雅琪,李平艳.多声协同互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网络即时评论话语特征研究[J].外语研究,2020(6):43-49.

[12]袁婧,黄德林.论网络新闻评论中受众的非理性表达与引导[J].新闻战线,2017(8):53-54.

[13]周懿瑾,吴暖暖.移动网民新闻阅读的特征、使用习惯和动机[J].新闻记者,2013(10):64-70.

[14]金鸿浩.虚拟社会中网络舆情的现状研究:基于360个网络热点新闻的文本分析[J].电子政务,2013(3):8-17.

[15]赖胜强.意见相符性与评论文明性对网络舆情传播行为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1):47-55.

[16]闫岩.人云亦云:在线评论对负面新闻感知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5(3):52-66.

[17]唐红,王怀春.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特点及功能[J].新闻爱好者,2011(23):72-73.

[18]姚江龙,汪芳启.网络新闻跟帖中网民情感表达分析:以网易新闻跟帖为个案[J].编辑之友,2013(11):68-71.

[19]陈忆金,梁锦玲,古婷骅.新闻视频弹幕用户情感体验特征分析[J].图书与情报,2021(4):75-83.

[20]王朝阳,于惠琳.新闻短视频传播中的情绪偏好效应:基于梨视频社会板块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3):42-55.

[21]安宁,朱竑.“东突暴恐”事件的批判地缘政治分析[J].地理学报,2015(10):1650-1663.

[22]李良荣,傅盛裕.网民新闻评论呈现社会主流价值观:以近半年来两起“跨省”事件的论坛跟帖为例[J].新闻记者,2011(6):4-7.

(张岩松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孙少晶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传播与数据科学实验室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会长)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文献分析
血糖指数与血糖负荷相关饮食文献计量学分析
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针灸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康复作用中的应用概况
慕课在中国研究进展情况的文献分析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1例肺结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报告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消癌平注射液临床安全性评估
骆越文化研究文献分析
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借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