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观点表达叙事化语态的生成逻辑探析

2022-06-14胡沈明张俊亚

新闻爱好者 2022年5期
关键词:叙事权力

胡沈明 张俊亚

【摘要】作为社会表肤的“舆论”是建立在公众观点表达基础之上的,而言语方式反映社会结构,因此,理解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居于其中语态及其互动,均可通过观点表达的言语方式阐释。通观当前自媒体的运营,叙事化已成为观点表达的主要范式,其内容呈现出“宏大叙事”,目的呈现出“关系维护”、形式呈现出“动态对话”的特征。这既与宏观上用户从“关注内容”向“关注与时间和空间的连接”转变相关,又与中观上信息传播的个体化、碎片化以及场景化相关,微观上与自媒体参与政治内容生产相关。宏大叙事结构及其背后的关系维护表明,通过连接时空,自媒体正在构建自身的合法化、权威化和神话色彩。

【关键词】观点表达;叙事;话语生态;权力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民众公共表达提供了无限可能,从而催生出多元的观点表达样式和内容:碎片化表达与成文表达、文字表达与视觉化表达、叙事化表达与逻辑表达、理性思维与极端思维等共存于网络空间之中。在事实、观点和情感三个要素中,不同网络表达个体或群体选择不同的组合样式为己所用。碎片化一方面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另一方面也制造出流行于网络的“梗”,呈现出强烈的情感共鸣特征;传统新闻评论一方面塑造社会理性交往秩序,另一方面维护社会价值秩序,起到社会“定盘星”的功能,表征着社会治理的方向。然篇幅较长、叙事化特征明显的言论表达形式亦找到了其生存空间,在某些时候甚至备受欢迎。这种明显有悖于民众碎片化观点表达和接受的本能、有悖于媒介发展趋势、有悖于社会治理需求的表达方式,何以获得生存空间?这是否意味着:在碎片化表达现象的背后,“逆碎片化”的逻辑一直存在?

一、新闻评论中的观点与叙事

观点与叙事是整个社会表达体系中的一体两面,或者更准确地说,叙事服务于观点表达和情感维系,是一种更为隐性的说服和修辞手段。叙事与观点直接表达在表达体系中所占分量与交往场景、交往手段以及交往目标密切相关。在人际交往语境中,观点表达往往与叙事相互配合,共同维护交往空间,叙事提供交往的材料,而观点表达则暴露自我,让交往更深。单纯的叙事则仅仅完成信息传播,无法完成关系交往;单纯的观点表达易使双方的角色固化,形成非对话性交往,容易枯燥。而在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语境中,叙事则与社会权力运行密切相关。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文字尚未产生,唯有靠口语传播,流传下来的文学形式往往偏向于叙事。进入近代以来,随着政论的出现,评论的批判性渐浓,独白的特性渐显,强烈的批判性使得评论重视说理,叙事开始退化。进入民国以后,伴随着大众报纸的出现,述评开始兴盛,叙事成为搭建观点表达的重要框架逻辑,“报道评论类述评”逐渐成为主流[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始,媒体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2]功能得到增强,述评相对减少。改革开放后,随着受众主体性增强,媒体的经济功能得到强化,述评又开始增多。

进入网络时代之后,随着事实类信息和观点类信息的增多,信息之间的横向联系逐渐减弱,于是以建构“空间”和“时间”联系的网络述评开始大规模出现,如凤凰网的“评中评”,各类媒体的“一周述评”“媒体札记”等。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交往场景随时而变,交往内容因场景而定,信息高度碎片化,两类表达模式并存:一方面是信息传播场景化、碎片化、个体化特点愈加显著,另一方面则是完整表达的叙事倾向突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操作和接受模式同时存在。

二、观点表达叙事化语态的表现

叙事由故事和话语组成,故事包括背景、人物、行动和事件[3],早期学者们多关注叙事所带来的“时间”联系,20世纪后期人们对叙事中的“空间”联系[4]开始关注。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一方面推动连接,使得群体出现强联系,但社会的弱联系加剧,个体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缺乏宏观视野,具有勾连“时间”和“空间”能力的叙事成为媒介社会的一种重要链接方式,叙事的凸显表明主体及其行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一种相对重要的位置。

(一)叙事内容:“宏观建构”取代“微观抓取”

传统新闻评论叙事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现象的描述,二是故事的引入,最终服务于评论的论证。通过场景构建、关键人物的选择以及恰当情节的支撑,叙事补充了观点表达,进行了社会价值引导。在社会关系相对不复杂的时代,这种小场景叙事能给人们以确定性。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空间范畴无限拓展、社会关系相对复杂,微观叙事使得人们更加迷茫。此时,观点表达需更加明了,需要拓展敘事的主体、情节和关系,于是观点表达开始广泛关注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国家关系、信息关系等。从理论层面来看,人们的观点表达已无形之中进入到结构分析视野,结构要素、结构要素间的关系以及关系之间的演变发展成为表达的核心,由此建构出观点表达的宏大感,人们以宏大包容其他人的观点,努力建构出自我观点表达的合理性。

表现在新闻评论的文本中,就是人们放弃简洁而有效率的表达,往往通过多重事件的探讨进而传递出表达者想要说出的观点,着重梳理清楚“内在关系”,而非一味地追寻结果或是批判,在多样故事叙事中呈现出反效率特性。以阿里-腾讯互通事件为例,前媒体人西坡认为两者互通是“小玩家的灾难”,并用经济学理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处罚书以及“资本的无序扩张”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以发现,不管其观点落在何处,叙事、以小见大是主要策略,“预先洞察式创意”代替传统的叙事要素建构逻辑,并且叙事结构紧密,快速完成定制化的组合与观点的精准匹配,实现观点快速输出。

(二)叙事目的:“关系维护”重于“价值引导”

“人与人连接的本质在于关系的建立”[5],话语表达是维护社会关系的关键,表达者站在何种立场、处境以及表达用词、视角都展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传统的观点表达侧重内容本身的呈现、讲究客观事实,用词中立,常用数据、名言警句、典型案例等完成逻辑论证,凸显观点立场,其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实现价值引导。作为“社会空间的一种新形式”[6],自媒体虚拟社区是基于一定的应用平台进行人际交流和互动结成的社群聚合,是由“共识形成的想象中的交往住所”[7]。这一特性也就决定着作为观点表达的主体,要时刻把握关系的建构。

在具体的观点表达中就是表达主体直接加入观点表达,不加论证,纯以感觉和经验行文。在语言风格上,更加个性化、主体化。通过“我认为”和“我觉得”等方式传递观点,表明自身的观点与立场,使得文章更加具有“代入感”和“统摄感”,出现这种个体主观判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读者心存疑虑,但此方式也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让读者在质疑中对接下来的内容进行阅读。在叙事策略上,实现社交化的“我叙事”,抛弃传统的无法感知、遥远模糊的“他者”。这种叙事策略較好地实现了观点与叙事结合,实现了情感联系,凸显了观点的可信性。“我”在评论中的出现证明了另外一种观点表达逻辑,即传统大众传播“弱关系”已逐步被“粉丝”与“偶像”间的“强关系”所代替。

(三)叙事形式:“动态对话”多于“静态传输”

传统的观点表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落后于时代发展,虽然在故事报道、事件分析时蕴含一定的细节故事,但阅读效率并不高,存在话语表达仅限于特定场域,且说教意味浓厚,表达者与接收者边界明显,呈现一种静态式传输,传受双方互动较少。而自媒体时代的观点表达,通过多重故事讲述、图片元素引入、观点倾向明显的标题设定等方式,实现观点表达、场景设定和关系维护、保证有价值的观点与读者对话,展现见解和态度。

除去多元故事的场景搭建外,图片本身也具备讲故事的能力,直接作用于受众的认知,在视觉中完成信息的“共鸣与对接”。最为重要的是,自媒体观点表达的事实判断以及鲜明的倾向性,不仅体现在文本的整体逻辑中,也存在于标题设定中。在标题中,注重非常态信息编码或偏正结构式的判断。非常态信息编码主要与传统新闻评论的标题相对而言,传统的标题更加注重客观、公正以及价值判断,而在自媒体的标题中,通过鲜明的话语立场、严重的警告提醒等方式完成标题设定。另外,偏正结构的设定,让观点立场更加鲜明,如《没人可以承受确定性毁灭的后果》《互联网大厂需要新的确定性》等。

三、观点表达叙事化语态的生成

论证源自于知识传授,主客体关系明确,效率优先,而叙事则出于说服,其建构出来的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其效果明显,就此而言,表达主体与接受主体间的关系直接决定表达的方式。就现实境况而言,表达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主要由媒介技术变革引发。

2009年以后,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以“微”“短”“快”等特征打造新的传播生态,完整的叙事逐渐削弱,有学者甚至开始质疑社交媒体的叙事功能,认为“叙事转向数据库”[8],并指出“高度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网络,不需要叙事的框架结构”[9],但叙事作为人类生而有之的实践活动,并没有消失,而是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一)时间碎片化推动超长表达

作为反映“物体运动的周期变化”[10]的时间,具有连续性与整体性的特点,体现出事物的客观存在。然而社交媒体的碎片化特点消解了时间的整体性,时间可以或被压缩或拉长或均分,模糊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界限。这种不受整体限制的时间,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重组,实现不同时间段的信息聚合。时间整体性的消解打破了时间的精准控制,时间对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体失去约束感,工业社会所塑造的“时间文明”传统被极大消解,人们陷入对媒介内容的消费之中,无法自拔。此时,传统以关注特定内容“媒介使用”惯习开始向“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的关注连接本身[11]的媒介使用惯习转变,长文以及随之而来的叙事化表达成为标配。

(二)空间场景化实现具身参与

信息技术打破了物理时空的壁垒,基于社交媒体所形成的虚拟场景成为人们交往的主要空间场景。相较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拓展了渠道的内容生产能力,摆脱了物理场景层面真实时空的束缚,众多虚拟连接的媒介时空观逐渐形成,扩大了人类交往空间,场景成为继内容、形式、关系之后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场景意味着信息表达“场景画面感”与内容、形式以及关系相匹配,传播呈现出“沉浸式、交互式、想象式”的形态,大众媒体参与感得到提高,具身参与成为新的传播形态。

具身参与的现实表明,基于主客关系思维而形成的传统传受关系不再符合当前的传播语境,新的人人参与的对话关系开始发展壮大。在对话场景中,事实以及对事实的叙事不仅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而且成为维护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

(三)用户节点化催生宏大叙事

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结构发生重大改变,由原来的线性结构转向网状结构,也使得用户获得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权利,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用户,用户不再是“不定量的多数,而是具有清晰存在感的节点”[12]。用户节点化的特性,影响着信息表达逻辑,每个用户都在根据个体意愿来传播信息,并实现信息生产者、传播者以及消费者三者角色多重身份赋予。因此作为节点化的用户不再局限于封闭的环境中,而在开放的网络中寻找相关信息并建构对事件的认知与框架,实现多元传播主体共同建构更大范围的“群体叙事”[13],以高度创造性和解释性“创造完整的叙事体验和更大的叙事体系”[14]。

四、观点表达叙事化的意义与价值

托马斯·库恩认为“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本质是价值观的转换”,新的媒介叙事必然创造出全新的思维逻辑,进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因此,媒介观点表达叙事范式的转换实质,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新的价值观念的呈现。

(一)表达者:维护关系与价值竞争成为核心

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时空所限制的固定关系结构,实现虚拟空间用户连接,生成和维护新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处于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成为社会资本,必要时可最终转换为经济与文化资本。这就使得表达者在观点表达中更加注重观者视角,减少教化文本,打造平等对话,实现关系维护。关系的维护必须要有良好的价值观念,价值决定着内容的质量。在自媒体发展早期,分享成为成败的关键,于是出现了以吸引流量为主的“标题党”“病毒式”信息传播;其后,随着社交媒体进入家庭以及熟人社会中,以人文故事为主的“精神鸡汤文”,主打教人做人,其介入社会关系,使得分享得以进行。再后来,以“咪蒙”为代表的“非虚构”叙事方式[15],完成替人表达的功能,得以在朋友圈中传播,然其分裂社区的逻辑容易使社区观点极化、冲突加剧,最终只能为社区所不容。

(二)内容生态:重构公共理性打破不确定性

当前,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完成群体之间的连接,可以自主形成任何话题的观点表达。但由于社交网络的低门槛进入,言论观点不尽相同,言语表达过于网络化,容易造成思维混乱,观点极化严重。而自媒体观点表达的叙事化倾向,以相关事件为出发点,以共通性故事、理论化知识为内容讲述,側重信息功用的挖掘,能有效改变以往情感化观点表达,一定程度上降低极端言论的生成,并且观点表达隐藏于故事之中,让读者在故事中“抓取”观点,提高读者认知能力,改善二元对立的观点传播。事件本身不再是故事的消费对象,内在问题的反思成为当下重要的任务,这有助于推动公共理性的发展与建构。

(三)用户效用:体验价值与使用价值双重满足

传统的媒体叙事模式,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与公共价值,这一特性使得公众始终处于接收层面,无法实现真实有效的互动与实践。如今,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传统的“传-受关系”变为集体协作式传播,且“公众在整个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越发增强”[16],公众以“生产者的思维和身份进入互联网叙事语境”,在故事中实现情感填补、知识补充以及事件认知,共同搭建叙事模式。这种媒介叙事的范式转换,终将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逻辑,用户也可以在点赞、转发以及互动中完成叙事,也在彼此的互相连接中形成更大的叙事整体。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网络评论发展变迁研究”(项目编号:XW20101)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情感视角下圈层舆论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AXW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刘英翠.话语与生态:民国报刊新闻述评的文体流变分析[J].国际新闻界,2020,42(07):128-14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78.

[3]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6.

[4]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7(11):25-35.

[5]蔡骐,岳璐.网络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建构的路径、模式与价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9):143-147+152.

[6]Judith S Donath.Identity and Deception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M].Routledge,2002:37.

[7]A.R.Stone.Will the Real Body Please Stand up?.Cyberspace:First Steps[M].MIT Press,1991:81.

[8]Manovich,L.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M]. The MIT Press,2002:194.

[9]Hermida,A.Twittering the News:The Emergence of Ambient Journalism,The Future of Journalism[M].Poutledge,2013:217.

[10]吴国盛.时间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5-196.

[11]周葆华.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J].新闻大学,2020(03):84-106+120.

[12]彭兰.移动时代的节点化用户及其数据化测量[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6-82+131.

[13]范明.论互联网群体叙事的意义流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153-157.

[14]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69.

[15]曹林.扩张、驱逐与维权:媒体转型冲突中的三种博弈策略——以兽爷、咪蒙、呦呦鹿鸣争议事件为例[J].新闻大学,2019(6):19-31+121-122.

[16]朱逸,赵楠.数字化社交情境下的价值共创要素模型探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70-78.

(胡沈明为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俊亚为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王 谦

猜你喜欢

叙事权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民营金融权力榜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略析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质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