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视角下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

2022-06-13程方昭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供给社区

程方昭 杨 惠

(1.福建开放大学 终身教育服务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3;2.数字福建终身教育大数据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终身教育研究理论认为,终身教育体系要面向全民、贯穿人生全程、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可以为人们根据需要方便地获取学习和教育机会创造条件。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二者除了内涵存在共性的地方以外,参与主体单一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等多个客观因素,导致了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供给资源重合等问题,从供给侧角度研究二者的融合发展,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推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高效发展,对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内涵

(一)社区教育内涵

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不同时期社会和社区发展的需求,社区教育的工作重点和内容也随之变化。一是以青少年校外教育为主的阶段。最初的社区教育定位于青少年校外教育,即支援学校的“第二课堂”,通过社区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以终身教育为主的阶段。社区教育围绕社区和学校互动发展,成立街道、乡镇社区学校,并且将社区教育的对象从中小学生扩展为全体社区成员[1],社区教育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教育功能和开展形式不断丰富[2],内涵不断更新、拓展和深化。三是融入社区治理阶段。城市化引发基层社会的空间开放而碎片化、人员流动而原子化,社区教育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中日益彰显重要作用。2000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发布的《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社区教育的内涵,即“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3]。

(二)老年教育内涵

传统的老年教育主要是养老教育和休闲教育,为了提升老年人精神生活、减轻退休后边缘化和孤独感的教育活动,包括针对老年人兴趣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等,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快乐生活为宗旨,带有公益性质。新时代老年教育内涵之一是老年群体为适应改变或预期改变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一方面,老年人有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并且老年人的经验、智慧和技能是社会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有必要保障老年人接触、参与并融入社会、适应技术和社会变革的受教育权利,助推老年人“再社会化”,比如老年智能技术应用教育、旅游出行教育等;另一方面,老年阶段客观上是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阶段,主观上是从工作状态向退休状态转变的阶段,老年人需要逐渐适应自身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变化,接受例如老龄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等。老年教育内涵之二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提供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活动,使老年人能够在自主选择的方向上继续发展自己、创造价值并达到自我实现。开展的教育内容包括老龄潜能开发教育、专业技能或领域知识的老年培训等。综上,老年教育的发展内涵可以概括为“按老年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为所属社会承认的老年人所提供的非传统、具有老年特色的终身教育活动”[4]。

(三)共同基础和概念交叉

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之所以容易被人们混淆,或理解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主要与二者概念上的交叉与内涵的部分重合有关。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都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教育学习提高人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强调学习者的自愿学习和主动选择。此外,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发展都在强调满足个人受教育的需求和权利,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促进素质提高、能力增进以及社会进步。

除了二者内涵本身存在共性的地方以外,参与主体单一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等多个客观因素也导致了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重合现象。社区教育原本是面向各年龄段的人群提供服务,涵盖青少年、上班族、老年人等,但因为学生学校课业密度和压力较大、职场人士工作繁忙,而老年人退休后闲余时间丰富并且精神生活匮乏,最后变成社区教育的主要参与者还是老年人;另外,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组织管理模式多是政府主导,8小时岗位作息节奏使得工作时间内安排的活动参与人群只能以老年人为主,客观上限制了其他社会活跃人员的参与。

二、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成为生活方式与基本能力

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学习社会,生产结构正转向更多地使用知识而不过分依赖于物质资本投入,个人、国家和地区收入增长越来越取决于在知识生产中的创造、管理、传播和创新能力。同时,这也是一个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各个领域的社会,表征信息的数据其发展速度不断更新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加之互联网的全球链接,个人和家庭对知识的获取正在大量跨越城市、省份甚至国界,人们在新的文化多样、行为模式不同、价值取向相异的虚拟世界中学习并适应着。终身学习需要社会创造环境和条件,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融合发展可以更高效地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服务,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激增的需求,呼唤高效的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流动人口素质提升和教育培训的需求激增,同时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社区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日益加剧,老年教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需求的急剧增加,势必产生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问题,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发展存在供给资源重合的问题,二者融合发展是解决供给不均的有效路径。通过融合可以更高效地为农村妇女提供法律基础、农村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为空巢老人开展送教入户服务等丰富精神生活的教育活动,通过为民众及老年人提供更加均等的学习机会,保证他们个人发展、自我实现和获得幸福的公平性。

(三)大数据时代,为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融合创造条件

5G商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推动着教育生态、教育环境、教学方式和教育治理的深刻变革,大数据理念快速融入教育领域,教育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为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和教育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各种线上资源的开发和服务的提供,推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真正实现人人能学、随时随地可学的愿景,也为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数据治理和互联网传输对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可以拓宽服务群体和辐射区域,提升学习资源的效用,缩小区域间的教育水平差距。

三、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供需分析

(一)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供给分析

国家自2015年开始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供给是其发展之基,供给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协同整合是其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供给领域,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需求层次以及利益相关者,公共服务长期面临“效能低下”的困境,即政府在终身教育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资源投入上,并没有带来服务效能的长期增长。

1.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供给结构分析

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供给指一切可供社区与老年教育教学活动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供给,一是显性供给,如教育网络体系和机构、教育队伍、软硬件、经费保障、课程建设、公益服务等;二是隐性供给,如政策法规、精神指引、教育内涵、文化传统、归属协同、学习氛围等。教育供给结构可有资源种类结构、分布区域结构、建设主体结构、供给数量和质量结构等不同视角和维度。

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目前呈总量丰富却供给不均的现状。以在线教学资源供给为例分析,一方面,各省级的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资源平台,资源总量均较为丰富、类型也较为多元,主要包括课程、文本、视频、音频、课件等。同时,各基层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机构开发、建设和拥有的教育供给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对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发展的投入与重视程度、区域地理位置差异和民众教育需求差异,教育供给在不同维度上均不平衡,包括区域不平衡、资源类型不平衡、数量及质量不平衡等。为满足教育服务对象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多元、个性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需求,仍需持续致力于教育供给的数量丰富、属性多元、形式多样。

2.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供给质量分析

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服务对象广泛、教育内容全面、教育周期跨度大,势必要求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供给方式相对单一、粗放,从供给主体角度看,有什么样的师资和条件就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供给规模化发展和学习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匹配,未能很好地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未能及时捕获新时代的新趋势新动向,未能为社区居民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与路径。例如,目前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仍主要以德育与公民素质、美育与艺术鉴赏、体育与健康养生、地方特色与文化等为主,针对特定行业的职业技能模块、新一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明显较少、专业度不深不透。

尽管目前各地已经在积极探索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文化以及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的资源,但总体来看,这些资源的数量还是太少、受益面也较窄,教育服务对象根据不同年龄、经历、爱好、特长、素质、信息素养和职业发展需求多维度选择教育的途径、内容和技术支持还有待探索。

(二)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的需求分析

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作为国家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为社区群体和老年群体提供非学历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有限的供给条件下,二者融合发展的需求日益凸显。

1.终身教育视域下的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融合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知识储备、文化素养、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终身教育成为新时代个人和国家的重要选择。通过终身教育,实现学习与生活的和谐统一;从个体学习的阶段朝着知识共享的方向发展,促进全社会教育资源重新配置,实现教育的合理化分工。对国家而言,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打通学校、社区、企业各个环节,构建一个多元教育体系,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其中每个环节都举足轻重,尤其是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受其普惠性、广泛性的影响,对广大非学历群体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不仅在概念上存在交叉,而且重点服务人群均是老年人[5],因此以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融合发展为抓手,宣传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是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域协作、全面普及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需求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初见成效,农村居民对于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需求程度不断加深,图1展现出近几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增长趋势。一方面,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为社区群体和老年群体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现代意识教育和文化娱乐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极大地丰富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科技兴农、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也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在农村这个极具社区性的领域内广泛传播开来,对于农村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农村教育资源和相关工作人员均不足,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二者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图1 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趋势

3.社区治理视角下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需求

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培养社区成员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集体意识,尤其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成为社区治理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必然趋势。社区教育具有普惠性、公益性、多样性的特点,既为广大社区群体提供无差别教育培养,保障了社区居民受教育权的公平性,也为社区居民提升公民素养、提高技术水平提供广泛渠道。老年教育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和互动的机会,甚至培养有强烈重新就业意愿的老人继续实现自己的职业成就。在社区治理维度下,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供给资源、服务对象重合度更高,二者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构建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运行的长效机制,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支持国家治理的同时,发挥教育属性,实现教育体系与社区体系的融合互惠,为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

(三)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的供给效率分析

从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供给主体看,一方面,供给主体多元,纵横成网,虚实孪生。供给主体随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垂直深入而纵深配套。目前,各省份均基本建立了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等五级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体系。对新型多元“学习场”的探索,有助于激发各级各类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机构的活力,丰富教育供给总量。另一方面,多元主体低水平重复投入和建设的浪费现象依然普遍。供给主体涉及的单位和机构太多、形式多样以及多头管理的无序等,造成了基层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供给的重复、叠加和低效。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融合发展,既可以改善供给主体重复投入建设的问题,也可以减轻基层人手不足的压力。

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看,通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推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顶层设计,出台类似“公共数据及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的鼓励性和支持性政策制度、指引性标准等,健全共享机制,可以有效提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教育资源综合利用度看,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解决组织和机制上多头管理、分散办学、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等现状,形成部门之间的合力,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文化、体育、科研等设施及辖区内的各类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闲置资源,改善师资缺、场地紧、设备少、经费低的普遍常态,提升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供给的综合利用率。从线上资源供给方面看,在教学对象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约束下,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融合发展可以避免各自的信息平台、服务平台等存在“注意力争夺”现象,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内容品质优化、运营模式创新等,进而提升线上资源的利用率。

四、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借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理念,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效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6],因此,可以从补足政策供给、优化经费供给结构、规划共建共治共享共用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优化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供给,促进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融合发展。

(一)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供给

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均存在多头部门管理的现象,学校之间尚未形成层级领导关系,管理体制松散,容易存在权责不清、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等问题,难以统一协调管理,不利于形成稳定、有效的长期发展机制。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融合首先需要在政策层面完善顶层设计,形成一致的目标,通过制定有效的组织机制、管理制度、经费投入等保障措施,把政策规划转化为具体责任,明确实施路线,将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融合发展从规划层面落实到行动计划,有效推进政策落地,进一步通过各项任务的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二)完善和创新经费筹措机制,优化经费供给结构

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资金投入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学费收入现阶段占比较低,社会资助和自筹经费更是微少,经费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亟须构建政策制度生态环境,通过立法明确经费来源、投向和适用范围,同时创新多渠道、长效、稳定的经费筹措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筹资工作,优化经费供给结构,保障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在发展相对均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动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融合。

(三)规范师资队伍管理,健全共建共治共享共用长效机制

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和支撑,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供给充足、相对稳定的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师资队伍,是保障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有效融合的软性基础。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融合的途径之一就是在社区或者村居开设老年大学分校,将师资、学习资源、培训资源配送至基层,如此就需要更加充足的师资供给。目前,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教师主要是以兼职为主,教师队伍不稳定,亟须建立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师资准入制度和从业资格认证标准,完善师资库,健全师资共建共治共享共用的长效机制。同时,需要推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专业化培养体系建设,才可能长期稳定、持续、高质量供给师资,提高专职教师比例,为基层输送稳定的师资,促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融合。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供给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