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学院服务学习型城市创新路径
——以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为例

2022-06-13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受访者办学学院

周 丹 陈 静

(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北京 100013)

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社区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办学基础和社会基础。面向“十四五”和教育现代化2035,在发展终身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社区学院既面临着发展窗口期,也进入了教育教学改革深水区,在这一历史发展节点上,在巩固已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社区学院服务学习型城市发展路径势在必行。

一、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简述

(一)20年前的新起点

1994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大学改建为金山社区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社区学院。1996年,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试办社区学院;1999年9月,北京市第一所社区学院——朝阳社区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自此,我国在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陆续成立或试办社区学院,并逐渐推广到全国。全国各地的社区学院,大多是在整合本地区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成人教育中心、成人中等教育机构等基础上组建,将原有的办学内容进行整合、拓展、优化和补充,社区学院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实行“多个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北京市区的社区学院均在区职工大学和广播电视分校的基础上,以学历教育为基础成立社区学院,而郊区县则以成人教育中心或广播电视大学分校为基础建立社区教育中心。上海的社区学院建设在与北京两类社区学院改制的基础上,吸纳了高职院校的力量,同时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了独立事业建制的浦东新区社区学院,专门从事社区教育指导和研究工作[1]。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社区学院已遍布城市和县区,逐渐探索并形成了各自明显的办学定位、区域特色和发展模式,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功能定位探索

回顾社区学院的发展历史,它是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综合改革的新需求应运而生的,开辟了终身教育大发展的20年。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各地方政策发展阶段不一致,加上各省市、县(区)成人机构配置基础有所不同,使得各类社区学院(或社区教育中心)在实际办学中的功能定位有所差别。

在社区学院成立初期,办学定位和功能定位一直是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和社区学院探索解决的问题。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希望通过社区学院建设来解决经济发展中成人技能型人才专业化培养问题;在一些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更多地希望社区学院重点解决城市社区教育工作研究与指导、开展面向城市居民和在职人员的文化提升培训,进而加快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问题;而有些地区则通过社区学院的建设,推动当地成人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等。上海市教委发布的社区学院办学指导意见提出,“社区学院要成为区域内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的重要载体、区域内职业培训的整合平台、区域内社区教育的主要场所和区域内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中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社区学院的功能定位概括为“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非学历教育为重点、以社区教育为特色”三位一体发展思路。

在社区学院发展中期,依托社区学院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业内的共识。2006年1月颁发的《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了上海市社区学院要在社区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龙头。北京市在2012年提出了社区学院作为区域性的城乡居民学习服务中心、社区工作者培训中心、社区教育工作指导中心、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心和教材开发中心的“五个中心作用”以及成人教育机构、区域学习资源统筹机构、市民终身学习管理机构“三个基本定位”[2]。在这一阶段,各地社区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和覆盖群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实践。

进入“十三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各地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也随之调整,上海提出了“多元发展”“三教融通”的改革思路,将学历教育、培训和社区教育作为办学核心,开展多元结构发展。201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促进社区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指出社区学院是推动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力量,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学院建设应着眼于服务市民学习的教育机构、统筹区域学习资源的协调机构、市民学习成果的管理机构等三个基本功能,建设集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教学、服务与管理于一体的新型社区学院,成为市民身边的大学[3]。社区学院的办学功能日益扩大,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程度越来越高。

二、“十三五”时期社区学院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

(一)社区学院发展现状行业内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判断,开展了面向北京市与社区学院业务相关的市区两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科研院所和社区学院各层级人员共计68人的同行定向问卷,并面向朝阳社区学院400余名不同层次学员学习需求问卷。

1.定向同行问卷

在定向问卷中,68名定向受访人员,包括北京市市区两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科研院所相关人员25人,社区学院院级领导7人,社区学院专技人员28人,社区学院管理岗人员8人,人员名单选定着重于受访人员基于各自工作角度,确保在政策站位、理论引领、区域定位、一线执行等不同层面对问卷中的16个问题作出客观判断。

在问卷中,围绕社区学院发展现状的相关问题结果如下:

在问题1“对过去20年社区学院的办学情况总体评价结论(单选)”一项中,有58名受访者选择了“办学内容不断丰富,办学领域不断延展,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有19名受访者选择了“已经在本区域的教育服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有6名受访者认为社区学院“依然保持原有的办学模式,没有大变化”。

在问题2“对过去20年里制约社区学院发展的重要原因判断结论(多选)”的选择上,有37人次受访者选择“政策不到位,无法大刀阔斧的改革”;有37人次受访者选择“发展定位不清晰,发展重点不明确”;有45人次受访者选择“办学体系和管理机制相对落后,无法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有5人次受访者选择“其他”,并提出“内生动力不足”“政策、定位、资金、人员都需明确”“没有国家层面的法律保障”“工作界限模糊”等原因。

在问题3“以往的办学过程中,社区学院与区域发展的融合程度判断(单选)”的选择上,有53名受访者认为“有一定的结合,黏性不足”;有11名受访者认为“服务区域能力强,有深度融合”。

在问题4“社区学院现阶段业务短板(多选)”的选择上,以选择人数多少依次排序的业务分别为现代公民教育、青少年课外实践教育、家庭教育、在职人员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

在问题5“认为社区学院未来发展的主要压力来源(多选)”的选择上,有47人次受访者认为主要压力来源于“内部办学与管理”;有45人次受访者认为主要压力来源于“外部政策”;有29人次受访者认为“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同行竞争”也是压力来源之一。此外,受访者还提出,师资力量薄弱与人员结构不合理、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也是制约社区学院发展的原因。

在问题6“认为今后的区域教育格局中社区学院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单选)”的选择上,31名受访者认为“有必要”;35名受访者认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问题7“认为职业院校对社区学院的发展是否有冲击(单选)”的选择上,41名受访者认为“有冲击,但社区学院的优势无法替代”;18名受访者认为“有冲击,职业院校的办学优势更明显”;6名受访者认为“没有,完全没有业务交叉”;3名受访者认为“有冲击,且会被替代”。

从问题1和问题6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有85%的同行对社区学院的办学情况给予肯定评价,同时还有27%的受访者认为社区学院已经在区域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说明了北京地区社区学院办学情况得到本领域从业人员的认可,受访者对社区学院的发展前景充满积极判断和信心;从问题2和问题3的结果看,受访者对社区学院发展过程中掣肘性问题也趋于接近,办学体系和管理机制相对落后、办学定位不清晰、发展重点不明确是北京市各社区学院的共性问题,同时,部分受访者提出制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深入分析,如人才队伍问题、发展理念问题、行政机制问题等,同时有的受访者提出,制约原因还包括“社区工作政策、定位、资金、人员都需明确的指导意见”“没有国家层面的法律保障”“工作界限模糊”等。从问题4的结果看,这一结果恰好与处于转型发展期的社区学院业务变化相吻合,社区学院正在从传统的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向广义上的终身教育服务人群聚集,现代公民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家庭教育和在职人员培训是推进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从问题5和问题7的受访结果看,外部政策和内部管理是社区学院未来发展的主要压力,且两个方面的选择人数基本相当,这说明社区学院需要进行自身办学能力建设,但办学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持续的、相当长的过程,在需要社区学院的管理者有恒心、有毅力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校内政策发展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从选择外部政策的占比也说明,现阶段社区学院的发展急需外部政策的扶持,尤其在当前转型发展时期,外部政策的引导将会加速和助推社区学院转型。

总体来说,当前北京市社区学院面临的共性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一是外因方面是社区学院身份地位有待明确和加强,虽然试办20年,但社区学院的身份一直未得到合法化,未进入高等教育序列,成为政策和管理的真空地带,影响和制约了社区学院的发展;二是内因方面主要是社区学院服务区域新经济形态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无论从办学模式到人才培养都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和需求,缺乏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

2.服务对象需求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同时开展了面向社区学院现有各业务服务对象进行问卷调研,累计收回问卷642份,其中在社区学院参加过学习的受访者622人。

在学习满意度方面,通过本次问卷中问题6“您对朝阳社区学院给您提供的学习服务是否满意”可以看到,凡在社区学院进行学习的各类学员对社区学院的学习支持服务满意率较高,达到98.5%,在第13题开放性问题“您对社区学院由哪些期待”中对社区学院的学习服务给予充分肯定,形成了较高的学员基础,并希望通过更丰富的课程、更完善的硬件条件、更优质的师资、更多的办学地点、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让社区学院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说明社区学院具有很好的办学基础、办学口碑和社会期望值。

在有关学习方式方面,通过本次问卷问题8“在朝阳社区学院的学习中,如果有多种方式,您喜欢哪种学习方式(多选)”,可以看到,选择线下学习的比例约占到80%,其中,有31%的受访者选择面授、21.7%的受访者选择现场参观学习,14.2%的受访者选择外出调研,12.3%的受访者选择学习小组和社团。有20.11%的受访者同时选择线上学习。从问题9“在线上学习中,您喜欢哪种学习方式(多选)”的受访结果看,选择社区学院直播间学习者占比50.79%,同时有44.48%的学习者选择其他开放式免费学习平台,有3.58%的受访者选择付费学习平台。由此可以看出,更多的成人学习者对在社区学院的学习方式更倾向参与线下学习,通过社区学院线上学习活动的推广,学习者对线上学习形式有一定的接受度,但对付费线上学习的接受程度不高。

在有关学习目标与内容需求方面,通过对问卷第10、11、12等三个题目进行调研,即“社区学院作为百姓身边的大学,您对社区学院提供的哪种学习类型比较感兴趣”“如果近期可以来朝阳社区学院学习,您的学习计划是什么”“你希望今后朝阳社区学院为您提供哪方面的学习支持服务”,在本次受访人员中,在职在岗人员占本次受访人数的82.27%,退休人员占17.13%。从学习目标需求看,以学习促进工作提升的人数占到50.77%,包括提高工作能力、就业、创业等方面。以学习促进个人生活品质和素养提升的人数占到26.85%,在选择学习特长服务社区的21.3%受访者中,退休人员50人,占36.4%,社会工作者51人,占37.2%。反观110名退休人员受访者,以学习促进自我提升(48人)和回到社区做志愿服务(50人)的人数基本相当;在学习兴趣方向上,短期岗位能力培训、短期文化生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互动式学习体验中心和证书培训均排名前五位。除了常规培训需求以外,共有219人选择互动式体验中心,说明受访者对新的学习形式具有一定的参与热情;在具体的学习内容选取上,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心理减压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健康养生课程、家庭教育课程和岗位能力提高课程。通过上述调查,说明很大一部分受访者希望通过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等学习方式提高个人社会竞争力,学习目标明确。同时存在一部分比例受访者,希望通过学习提升个人素养,参与社会服务,体现了学习需求的多样性。

(二)“十三五”社区学院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在“十三五”期间,各地社区学院的重点职能领域各有侧重,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得益于各自差异化定位走出了发展困境,以此为契机完成了转型发展和业务扩张,成为区域公共教育资源服务重要载体,形成了社区学院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为成人继续教育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在终身教育体系中获得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以北京市社区学院为例,北京市八所社区学院在学历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学、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中小学校外角度等方面积极探索,促进本区域内各种教育类型融通,逐步成为本区域城教融合的重要枢纽,为区域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打下了基础,在丰富首都多元化教育形式、不断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服务“首善之都”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支撑。

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作为北京首家试办社区学院,也是现存的社区学院中全国的第一家,其业务格局和服务架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现以“十三五”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的服务架构和服务能力介绍为代表,以期对“十三五”期间的社区学院发展现状有基础性判断。

在朝阳社区学院学历教育领域,面对生源数量锐减的局面,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强与企业对接,探索校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多渠道合作开发新专业。新增学历专业7个,开展定制化培养,对接一线需求,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混合式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大背景下,确保学历在校生规模保持稳定。

在非学历培训领域,在“十三五”期间,朝阳社区学院根据全区委办局、行业及社会需求,提供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技能人才、幼儿园师资、财会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定制、社会文化生活休闲等六大项目群培训。作为北京市职工继续教育基地,累计组织完成各类培训项目372个,培训班次902个,培训学员11.95万人,共34.85万人次,为各级各类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在社区教育领域,以朝阳区教委为主导,以朝阳社区学院为主阵地,以街乡为延伸,联动区民政局、区文化委、区残联等多家区内单位和社会组织,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多元协作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在人才队伍、学习基地、品牌建设和物化成果等方面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

在家庭教育领域,朝阳社区学院深入开展实践研究,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建设,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体系,扎实推进家庭教育骨干队伍建设、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朝阳区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和课程资源建设与推动等工作,覆盖全区0—3、3—6、6—12、12—18岁青少年家长及学校。

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通过“十三五”期间持续发展,朝阳社区学院搭建起面向终身教育各年龄群体、基本满足区域内重点人群的学习支持体系,成为具有示范性的区域枢纽型学习服务平台,搭建起学历教育、非学历社会培训、社区教育和文化传承教育等三大业务板块构成的终身教育学习服务体系框架。其中,学历教育板块实行社会生源标准化培养和企业订单培养两种人才培养模式;非学历社会培训板块以在职干部和教师岗位能力提升、行业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培训等三类业务为主体;社区教育和文创传承教育板块以社区居民文化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和传统文化体验与传播为核心业务开展,从而向区域经济社会不断提供多类型、广覆盖的多元化终身学习服务产品。

三、社区学院转型发展路径建议与对策

(一)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夯实主体功能

在推进城教融合、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推进成人教育与区域的协同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面向未来,社区学院要在现有办学基础上,打破自身体质和机制的壁垒,树立大教育观,进一步夯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

朝阳社区学院应围绕服务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朝阳区区域功能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成人教育深化改革,推动并实现成人教育服务布局与区域产业布局协同、成人教育服务产品与区域、行业、产业需求协同, 集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社会培训、社区教育和文化传承教育于一体,将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三种特点贯穿到教学改革与教育服务中。这既是新时代成人教育走出象牙塔、开展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社区学院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教育服务品牌”的必然目标与方向。只有在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资源配置,以自身改革与创新推动办学能力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区域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关注自身改革,优化布局,寻找教育领域内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既有交叉也有融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社区学院的学历和非学历业务与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业务范围较为相似,但由于面向对象有一定的领域区分,仅在学历领域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在非学历培训领域各有侧重发展。而随着近两年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社区学院与职业院校在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培训方面出现共存共生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表1 继续教育领域中的三种类型学校业务布局对比(表格来源:自建)

未来的教育服务呈现产业链模式,只有提供可拆分、可重组、可衔接、可互补的教育服务产品,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社区学院要在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资源与平台建设、质量与评估督导等方面开展一体化设计,促进教师、教学、管理和学习产品的融合,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社会培训的融合、推进非学历社会培训与社区教育和文化传承教育的融合,形成三教融合生态圈,互为促进、互为补充,打造核心竞争力。

社区学院用敢于打破原有的业务架构和板块条款切割,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业务布局,重新调整业务布局和岗位设置,在保留原有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基础上,对教学部门和业务部门进行整合,教务处和项目管理处作为学历和非学历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校级管理标准、审核计划和合同、质量监控等工作。围绕社区学院终身教育重点领域,建设二级学院,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区域融合于一体全方位推动工作,确保校内优质资源最大集合。

建立社区治理学院,设置社会工作者学历专业,开展社区教育研究与指导、社会工作者队伍培训、社区治理研究等。深入开展校社融合,打造区域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基地,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服务。

建立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设置艺术教育专业,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通过青少年校外培训、青少年素质教育师资培训等工作,推广教育研究成果,服务朝阳区各中小学素质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老年教育学院,设置若干老年学历专业,开展老年教育研究、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与实践,通过老年社会培训与公益服务、老年艺术团等活动,协同区内相关单位开展老年教育服务和老年教育队伍建设。

建立职业教育学院,围绕新业态和朝阳区建设,改造现有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开设区内定制专业,将学历提升、岗前培训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融通发展。

建立政府治理学院,开展人力资源研究和政策追踪研究,重点打造干部培训基地,开发校本特色培训课程,打造金牌讲师。

建立家庭教育学院,开展家庭教育的基础性研究和实践研究,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育生态变化,开展系统性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和政策咨询工作。

建立文化传承学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工作室建设,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园区建设,以市民文化素养提升和在京外人员人文交流为两条业务主线,培养品牌项目。

通过二级学院整合布局,实现对内的人员整合,确保服务对象聚焦,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服务内容不断深入和拓展。同时,实现对外的组合拳优势,加强区域内深入协同,避免多头对接和浅表对接,以校内业务融通推动服务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能力,以校内核心业务驱动办学能力提质增效,助力高质量办学发展。

(三)关注外部资源整合,创建教育园区,开展特色办学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未来社区学院的核心功能,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石。在未来发展中,社区学院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教育服务,积极参与市场化经营与竞争,同时按照教育产品性质进行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形成政府+市场运作的模式,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提高办学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良性的市场运营机制和队伍激励机制。

应拓展社区学院与所在区域的企业合作,资源整合,抓住国家职业提升计划等有利契机,主动对接区内企业,形成企业集聚服务圈,制订可复制、可延伸的技术人员培养方案和支持服务方案,解决“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拓展面向企业人员的专项培训,推进教育服务产业的融通能力,加强教育产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黏性,实现校企共赢局面。

建议探索实施新型教育园区管理模式,以现有办学资源和区域内某一行业资源为依托,以理念创新为总纲,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模式创新为目标,以路径创新为手段,探索具有现实意义的面向某一领域人才队伍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新型教育园区是学校、学员和产业等三方融合的资源枢纽与平台,既是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具有面向学生与产业发挥双向教育服务和双向融通功能,以新型教育园区建设为带动,促进学校、人才与产业间的相互融通,以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为带动,促进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以教学服务平台和资源建设为带动,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板块融通。社区学院可利用办学条件,转化为相关领域的企业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和小微型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新型教育园区要发挥行业服务功能,在校企共建新专业中,以新专业建设为撬动点,进一步完善教育服务功能,成立以政策解读、信息发布、行业培训为主体以及以“校企合作申请政府项目,开展面向企业的招工、培养等定制化项目”为近期目标的业务群,搭建面向产业和行业的信息、资源与教育服务集聚平台。

新型教育园区要发挥人才培养功能,以行业研究中心、专业教研中心和职业培训中心为核心,搭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面向学历学生和在职人员两类人群,通过搭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展基于不同目标的学习模式,培养符合行业和岗位需求的专门人才。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框图为基准,校企合作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学历教育课程模块和非学历个性化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均对应企业岗位职级。学历教育学生直接参与学历教育模块化培养,毕业后进入企业就业。在职人员既可以选择学历教育模块化课程,也可以选择非学历个性化校企定制模块课程,非学历个性化课程模块为校企联合定制的职业标准化培训,具有行业准入功能,为转岗和职位晋升搭建学习平台,在提升学历需求的情况下,可兑换相应毕业学分。两类培养对象的学习过程均计入个人学分银行,作为终身学习记录。

新型教育园区建设将充分发挥校企融通功能,推动“学、服、创、赛”新型育人环境,通过开展一系列企业服务活动,为学生创设场景式学习环境;通过各类优质资源集聚,促进产教融合,为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原动力;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和竞赛活动,挖掘潜在人才资源,由企业导师进行跟踪指导,使潜在人才资源反作用于创意产业,达到双赢的目标。

(四)关注服务需求,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延展办学深度

1.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创新发展型组织

根据教育部近期出台的相关文件要求,对于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将根据现有办学情况,或注销或转型为职业院校,或转型为培训机构。过去20年,社区学院通过转型发展,尤其是北京市社区学院,已经在终身教育领域获得一席之地。立足“十四五”面向未来发展的20年,社区学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但同时也拥有转型发展的机遇和长期积累的社会资源。为了寻求下一个20年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学院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进行自我革命与创新,突破常规与老路,谋求一体化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应与社区学院顶层设计、改革相配套,切实抓好队伍转型,通过业务发展带动队伍发展。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特长,搭建个人成长平台与空间,激活校内人员管理机制,打造一支具有专业视野和队伍引领能力的管理干部队伍、一支能策划会组织懂教学的复合型专业技术队伍。

2.紧密追踪需求变化,聚集重点服务人群,打造核心产品

在以往的终身教育服务中,社区学院在服务人群体量上已经达到一定的历史规模,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工作经验。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更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重点问题,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定位,切实推进成教融合,基于现有的业务板块做精做深,推动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在学历人才培养领域,紧密围绕新业态、新产业、新布局,寻求新的人才培养定位,例如,朝阳社区学院要围绕朝阳区数字经济核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中寻找生源增长点,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消费中寻找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在非学历社会培训服务领域,进一步推动培训工作专业化建设,搭建教、学、训、评一体化培训工作体系,提高训前课程开发能力、培训标准化实施能力、训后持续跟踪能力建设,深度参与到区域重点培训人群的阶段性提升与建设中。

在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领域,重点开展相关领域教育政策前沿、实践研究、教育指导和决策咨询能力建设,形成区域内具有核心影响力的教育研究中心和指导中心。

经历二十多年的耕耘与发展,社区学院从无到有,已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从办学定位摸索到办学体系日益完善,且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社区学院已经成为教育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提高,社区学院只有不断自我修正、自我优化、自我完善,才能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受访者办学学院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初等教育学院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