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中的应用
2022-06-12杨伟铭吴薇赵彩琼
杨伟铭 吴薇 赵彩琼
摘要]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0年9—12月参加中医骨伤科学的2017级中医学专业9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8名、对照组48名。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总成绩采用期末理論考试成绩与平时考查成绩相结合。使用包括课堂学习体验量表、学习性投入量表和学习方式量表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总成绩[(88.76±9.56)分]高于对照组总成绩[(82.61±7.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课堂学习体验量表和学习性投入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高[(60.00±5.38)分vs.(48.00±6.92)分;(85.00±6.10)分vs.(60.00±8.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学习方式量表评分,[(52.00±8.81)分vs.(54.00±4.6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式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伤学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274;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2)14-0168-04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i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G Weiming WU Wei ZHAO Caiqiong
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hybrid teaching i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ethods A total of 96 students from the Class of 2017 major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o participated in learning TCM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8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8 in the control group by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hybrid teach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The total score integrated the final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score and the usual examination score. Classroom learning experience scale, learning engagement scale and learning style scale were used for teaching evaluation.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88.76±9.56] points)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2.61±7.31] poin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ores of classroom learning experience scale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sca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60.00±5.38] points vs. [48.00±6.92] points, [85.00±6.10] points vs. [60.00±8.32] poin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arning style scal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52.00±8.81] points vs. [54.00±4.63] points,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in TCM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is conducive to stimulat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autonomous learning,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and enhanc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CM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3ED46A11-AA02-4529-9B03-7843E14A4B3B
[Key words] Hybrid teaching; Formative evaluatio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reform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骨与软组织伤病的临床学科,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使学生对骨伤科的疾病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培养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的实际工作,具有较高人文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中医专门人才。传统的骨科教学采用课堂老师讲授,灌输式教学为主,强调专业知识的记忆,缺乏知识运用与临床思维的培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1-2]。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是目前国内外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3-4]。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中,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借助课题组建立的“三维一体病例资源库”及“数字化骨科资源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案,转变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模式、优化学习资源、优化学习方式,努力打造高校教育“金课”,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5]。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9—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参加中医骨伤科学的2017级中医学专业96名学生。
1.2 方法
本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学生均由相同的老师授课。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中医骨伤科学课程共20次课,40学时。
1.3 教学实施
1.3.1 试验组 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
①课前预习:教师将学习资料、微课视频等内容通过微信发给学生;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后,需通过问卷星完成课前预习题,以此来了解学生课前预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②课堂教学:首先针对课前预习测评结果,结合课前预习中同学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架构,掌握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内容。随后,使用课题组建立的“三维一体病例资源库”及“数字化骨科资源库”,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學生分为小组进行专题讨论,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讨论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并根据学生困惑的问题,及时点拨。下课前预留10 min时间,进行知识点掌握测评和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对本章节的认识不足之处,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贯穿于全部教学之中。
③课后复习:教师发送本节课的拓展性学习内容,供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相关内容和重点难点。
1.3.2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包括学生自行课前预习、老师课堂讲解课本知识、学生课后复习。对照组的教学方式与试验组相比,以传统课堂教学即老师讲学生听为主,不要求学生使用线上的相关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1.4 教学效果评价
1.4.1 考核成绩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考查成绩(期中测试、课堂小测试)占40%。期末理论考试侧重于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考核;平时考查内容侧重于临床诊疗思路的考核,以临床病例分析,技能操作为主。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1.4.2 问卷调查 使用包括课堂学习体验量表、学习性投入量表和学习方式量表进行调查[6]。以上量表均在课程结束前1周进行测评。
课堂学习体验量表,测量学生对课堂教学各方面情况的感知和看法,包括同伴合作、教学组织、良好教学和共通能力发展。学习性投入量表,测量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投入的精力和努力程度,包括教师互动投入、主动学习投入、同伴互动投入和时间精力投入。学习方式量表,测量学生的学习动机及采用的学习策略,包括时间管理、主动学习、内在学习动机、机械学习和外在学习动机。
每个条目的评分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1、2、3、4分。每个因子的得分为其包括的条目评分的总和。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上学年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考核成绩
两组学生均参加期末理论考试和平时考查。试验组学生成绩在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教学体验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笔者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克伦巴赫α检验得知:问卷课堂学习体验量表、学习性投入量表、学习方式量表的信度分别为0.813、0.798和0.836,具有较高信度。
本研究主要通过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问卷内容效度的衡量指标。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问卷“课堂学习体验量表”的3个因子;问卷“学习性投入量表”的4个因子;问卷“学习方式量表”的5个因子的均值和影响因素总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三个问卷效度良好。
试验组的课堂学习体验量表和学习性投入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学习方式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混合式教学优势凸显3ED46A11-AA02-4529-9B03-7843E14A4B3B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具备了技术上的保障;而教学对象是思维活跃、自学能力强、兴趣广泛的00后学生,采用以往的线下教学方法,往往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热情低下,无法满足“金课”的要求[7]。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加强线上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8]。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偏重于教师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积极性差。这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操作演示,学生在课后如果没有及时巩固练习,往往会逐渐遗忘操作规范和细节。而使用混合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参与度,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中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点进行掌握和理解。学生课前登录慕课平台进行预习;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多用来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课后则利用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点的回顾,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线上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解答学生的疑问,增进师生情谊,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9]。
因此,本研究在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慕课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初步掌握学习内容;课堂则注重对问题的解答、思维的培养及动手能力的提高。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和主观教学评价等均高于对照组学生。
3.2 结合中医骨伤学学科特点,守正创新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骨与软组织伤病的临床学科,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学科、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熟悉、了解骨伤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使学生具备骨伤科常见病的初步的临床诊疗能力。
骨伤科教学内容包括解剖结构、受伤机制、手术入路选择及操作等多个方面,涵盖内容较多,涉及复杂组织结构,因此对学生的解剖学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初学者难度较大。这与目前中医骨伤科学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教学资源、教具单一,课堂智能化程度欠缺有关。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性知识的传授;只注重最终结论传授,而不注重探索过程的训练。如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都是纸面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经常会造成学生眼高手低,无法很好的胜任即将面临的臨床工作。
而本项目采用混合式教学,借助课题组建立的“三维一体病例资源库”及“数字化骨科资源库”,有效的改变了这一现状。“三维一体病例资源库”,收集整理临床中典型病例、复杂病例的症状体征影像、影像学资料、术中影像资料及预后情况等完整资料,用于教学,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该疾病,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诊断思路和临床思维。“数字化骨科资源库”,建立动态三维图像医学影像,实现多角度、多维度观察解剖结构,模拟临床实践,打印3D骨骼模型,进行骨科疾病的干预评估和手术模拟操作,使学生可以在身临其境的交互视景中实现临床诊疗思维的反复训练。与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相比,其很好地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习相关的三维解剖模型、发病机制视频、手术操作模拟系统等学习资源推送给学生;课堂形象展示各种病变的发生过程。让教学的资源从传统二维医学影像过度到动态三维图像,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让学生实现立体观察解剖结构,提高了学生对骨伤科疾病诊疗的直观认识,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和科研兴趣[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量表和学习性投入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种混合式教学是受到学生喜爱的。在本项目的统计中,两组的学习方式量表评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方式量表主要测量学生的学习动机及采用的学习策略;说明仅通过一门课的教学的改变是较难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产生明显的影响。更说明本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去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策略。
3.3 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客观真实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指标,这种评价方式忽略对学习过程的管理。部分学生虽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或者未能取得好成绩,均不能代表该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是否真正掌握[12]。而利用形成性评价通过学习的全过程、多方位,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能最大程度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反馈;及时的肯定学生好的表现,提醒促进学生进行反思,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13-14]。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有优缺点。在本项目的研究中,将两者均纳入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以期更全面、真实的反应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小组汇报、课程小论文、作业、案例分析报告、随堂测试、课堂提问与讨论发言等。考核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好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重点考察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兼顾综合分析和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对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教学形式如何进一步改革,对高校教学提出巨大挑战。面对挑战,思变才能求进。对新形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实质上是一场“教学反思”[15]。混合式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的应用,重构教学内容,重现临床场景,重视思维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学过程师生平等,充分互动交流;让学生进行模型操作、模拟等环节,课堂气氛活跃。采用形成性评价,针对教学的难点重点内容,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混合式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的应用,是以“以学生为中心”,打造“金课”的探索,有效的提升课程内涵,提高教育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3ED46A11-AA02-4529-9B03-7843E14A4B3B
[I] 刘维,蒋文功,朱桂平,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临床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6):48-49.
[2] 谢小波,钱丹丹,钟粤醒,等.混合式教学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30-133.
[3] 郝蕾,卢蔚起,吴健瑜,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1):32-34.
[4] 张怀南.我国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1):12-18.
[5] 王运武,黄荣怀,彭梓涵,等.打造新时代中国"金课"培养"卓越拔尖"人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4):379-384,388.
[6] 郭建鹏.翻转课堂与高校教学创新[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299-301.
[7] 李硕,杨莹莹,陈适,等.中国医学院校微课建设的发展与思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38(10):1492-1494.
[8] 李雯雯,李小玲,赵荫环.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内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5):518-522.
[9] 崔艳秋,郑焱,黄海霞,等.微课应用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10):998-1001.
[10] 漆白文,袁莹.数字化虚拟可视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185-186.
[11] 杨森,许建中,罗飞.数字骨科技术在临床型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9,20(9):71-74.
[12] 李婷,刘燕,高莉晶,等.形成性评价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國高等医学教育,2017,2:77-78.
[13] 陈芳芳,张京伟,谢哲,等.混合式教学结合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 40(10):784-787.
[14] 陈洪苹,钟镝,尹德春,等.医学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及其应用现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3:41-42.
[15] 张晓东,刘敏,杭爱武,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探讨——以中药学课程为例[J].中医教育,2020,39(4):10-13.
(收稿日期:2021-10-27)3ED46A11-AA02-4529-9B03-7843E14A4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