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2016-11-16陈娟
陈娟
【摘要】形成性评价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针对的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涉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以及成绩、情感等多个方面。所以,形成性评价也可以视为是围绕这一过程进行的持续观察,是一种带有发展性特点的评价模式。此种评价模式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并使其学会自我调控、感受学习乐趣、强化信心。本文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和目的要求,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此种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形成性评价 实施策略
一、前言
当前,依旧有不少的学校在沿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此种评价模式的弊端在于其以教学结果为主要的评价对象,其中很少涉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结果的局限性十分明显。为了打破上述局面,当前的教学评价中应尝试以形成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以实现动态的过程评价,使教学评价在改进教学方面起到更大的正面作用。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策略
1.以“争先创优”的形式进行评价。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同和教师的称赞,高中生也是如此。所以,在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时候,教师可尝试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使其主动参与到评价当中来,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而调动其积极性。为此,建议教师尝试以下对策:第一,要求每位学生都建立一个词汇手册,并在日常学习中摘录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句子或者词汇、短语。第二,每周最后一节英语课开展词汇手册的评比活动,根据每位学生词汇手册中内容的书写情况和积累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书写规范、积累数量多或者质量高的学生,应给予一些奖励。第三,在确定优秀手册的过程中,应尝试使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以帮助后进生明确自己的不足。这种做法能够使积极的学生带动不积极的学生,有助于班级学习氛围的改善,并在无形中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2.以材料再利用的方式进行评价。英语学习中,学生往往要阅读大量的材料,但很多时候这些材料的利用效率都比较低,学生往往只关心其中有用的信息,在做完阅读理解之后,便再也不会翻阅这些资料。对于这种情况,本文认为教师可将这些材料合理的利用起来,将其作为教材的补充,为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其词汇量、提升其写作能力提供帮助。在这方面,教师可参考以下做法:首先,教师在练习讲评结束后,应带领学生对材料进行回顾,并将其中写的比较好的句子整理出来。对于其中的生词,教师要分类处理:对于重要词汇,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其使用方法;对于相对来讲不太重要的词汇,应要求学生识记。其次,在日常进行口语锻炼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出一些从材料中获取的生词,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如果学生使用正确,必须给予表扬,但如果学生运用错误,教师则要注意采取委婉、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纠正,使其掌握正确的用法。最后,在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要求他们使用一些从材料中整理出来的短语和句型,以锻炼其写作能力。这个过程中对于用词错误的学生,教师应秉持鼓励和引导的原则,尽量不要批评。
3.以比赛的形式开展评价。教师评价对于学生心理影响极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多关注学生表现以及其态度,而不是将最终结果作为唯一依据。然而,在现实中却有很多教师对此不以为然,在评价学生时表现出语言简单粗暴等问题,致使学生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因此而消沉。这种情况不仅反映出个别教师的素质存在问题,同时也是传统思想地位牢固的表现。要想防止教师评价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就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并控制好自己的言行,通过评价,为学生带去正面影响。举例来讲,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尝试进行一些比赛,并在过程中抓住时机鼓励踊跃参与和表现较好的学生,通过此种形式来增强其学习兴趣。具体方法为:第一,教师给出单词,比如person。第二,要求学生根据person列出与其有关的词汇。为了使学生明白规则,教师可以personal为例进行一个示范。第三,对于学生提出的相关词语进行一个总结,并专门对提出数量较多以及全程积极参与的学生进行表扬,以延续其学习热情。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会发现记忆单词的乐趣和规律,还会因此改观对英语学习的看法。
三、结语
与传统评价法不同,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评价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除了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之外,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好习惯。所以,当前的英语教学评价中有必要以形成性评价模式来代替终结性评价,以放大评价结果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对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作了阐述,希望可为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带去启示。
参考文献:
[1]金旭球.主题式学习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6,38(03):72-77.
[2]陈秋仙.论形成性评价在中国的文化适可与挪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03):80-90.
[3]李青.形成性评价在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4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