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思维导图的开展探寻
2022-06-11陈颖
陈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教育的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借用信息技术创建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思维导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单化梳理,加深知识的记忆点,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夯实语文基础,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点
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它将图像、色彩的记忆相联系,表达发散性思维,同时它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注重图文并用技巧,以网络树状的形式直观展示知识点,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改进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它通过图形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对信息进行分类,通过构建放射性立體结构,将各个节点的知识进行链接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可以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记忆、阅读等方式开展多思维层次的交流。思维导图有利于提升图文知识,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思维导图的探索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思维导图的探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思维导图模式,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在预习中找出文章所讲的重点知识,通过自己的整理和归纳制作简易的思维导图。在制图中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发挥个性,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详细讲解文章内涵,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例如,在对课文《爬山虎的脚》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进行学习,首先,按照原文的自然段进行阅读理解,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并通过对爬山虎的形态、生长习性进行了解,制作出思维导图的主干;同时对各段的内容进行整理,提取关键字词,再次增添枝干,比如生长位置、叶子形态、脚等;其次,让学生讲讲自己是如何绘制思维导图的,通过和别的同学讨论,找出不同之处,教师要全过程进行引导和协助;最后,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感悟,对思维导图的空白部分进行添加,例如,爬山虎顽强生命力、热爱大自然等。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探索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思维导图可以梳理写作框架,使小学生在写作前就知道写作的主题,主题就是思维导图的“根”,怎么写,从哪几个方面写,就是思维导图的“主干”。有了“根”和“主干”就可以添加“枝叶”。通过对作文材料的梳理,绘制出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写作,体现了文章的整体性,还不容易偏题。例如,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教师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首先,选取一些和秋天有关的形象,如颜色、果实、团圆、古诗词等。其次,根据这些主干选取关键词,在这期间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根据完成的思维导图进行创作。思维导图的构建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提升写作技巧。
三、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应用
首先,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学生接触世界的方式,学生接触的知识变得多而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学着新知识忘记旧知识的习惯,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思维导图为学生学习打开了一个新天地,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打开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其次,运用思维导图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为创造课堂学习环境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围绕信息技术展开讨论与沟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亲亲家乡》这一教学内容时,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你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美景”,可以通过下载的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于是一张张“家乡美景”就诞生了。最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的信息整理,通过思维导图这一新方法抓住信息中的重点,将思维导图和传统的文字罗列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思维导图研究工作,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思维导图这一方法有效融合,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构建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涵。这一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