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分析
2022-06-11张德全
张德全
数学是一门抽象与逻辑相结合的学科,但小学生受到思维能力以及智力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数学思维。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其思维意识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相对较为困难。数学作为重要学科之一,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其理解能力。因此,为了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教师就需要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兴趣能引导人的活动,学习兴趣对学习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具备逻辑思维,还需要学生对抽象数字进行具体想象,但大部分小学生往往不具备此种能力,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建立生活化教学环境,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激发求知欲望,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以长度单位学习为例,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让学生以自身某一部位长度为标准,测量课桌长度、课本宽度与同桌身高,测量结束后,教师随机挑选一名学生,询问同桌身高。随后,教师要教学生正确认识格尺,并将长度单位通过格尺在身体部位上展现出来。
二、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将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更注重知识点传授,没有注意到枯燥的专业知识会削弱学生探究兴趣,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开展自我学习。小学生理解事物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展,但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学生对相同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也不同,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100以内的加法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带两串颜色不同的手链,将其中一种颜色看作十位数,另一种颜色看作个位数。在学习“36+2”时,先将36分成30与6,在两串手链上分别数出3个珠子与6个珠子,随后进行加法运算,个位数对应个位数,十位数对应十位数,将6和2对齐,在代表个位数的手链上再数2个珠子。最后,一串手链代表30,另一串手链代表8,得出结果为38。
三、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重点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一方面要将数学知识进行延伸,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求知欲。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可以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大部分内容相同,但无论是何种版本的教材,其更新速度都较慢。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应将所学版本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相对比,重点讲解教材间重复的内容,并为学生介绍课外内容。例如,可选择一位数学界的代表人物,将其生平故事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向往。另一方面要改变知识点教学方式,利用课堂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知识点讲解完成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可开展角度大小比赛。将学生分为两组,教师将两把格尺摆成任意角度,并举起给学生观看,学生要根据角度的不同,在教室中找出与之对应的锐角、直角、钝角物品,找出物品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四、组织开展生活实践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小学生的好奇与玩耍心理,将数学知识融入活动中,带领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开展实践活动,能拉近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也能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使数学知识更加实用化。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将平面图形构思成立体图形,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掌握同一物体的不同面。教师可准备四个毛绒玩偶放在讲台上,按照物体正面、左右两侧以及后侧,将学生分为四组,每个人准备一张白纸,按照玩具的不同面进行绘画,创作完成后,由学生对作品进行投票,每组选出一个获胜者,将玩具作为奖励送给学生。
五、结语
總而言之,我国教育制度正在进行全方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规范,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数学课堂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王晓艳.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及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9(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