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分析
2022-06-11梁粉荣
梁粉荣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而学生学习难度较高。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因而其在学习中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为了保证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探寻数学知识,数学教师需积极探寻有效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与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因而在课堂学习中常常会出现学习兴趣维持较短的情况。与其他知识相比,数学知识更为抽象,若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将会影响其学习效果。
(二)教学情境创设不合理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有所改变。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并不重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情境创设不合理,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内容不合理
教学内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数学教师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其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
(一)依据学生兴趣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教师需为学生创设一个科学、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数学教师可将学生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开展“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时,可依据学生兴趣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教师可提前准备几个跳棋,每4个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要求学生计算本班学生可以划分为几个小组,最后剩下几名学生。通过此方式,学生可以准确地计算分组数量、剩余学生数量。
(二)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外界信息接收能力较强。多媒体设备可直观、生动地将知识展现给学生。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图片、动画等,以直观的方式将知识展现给学生。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数学图形、概念公式等数学知识教学中,多媒体设备具有独特优势。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数学知识以生活实例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刺激学生视觉、听觉系统,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及理解程度。
(三)利用图示、教具进行教学
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不够强,因而,相较于抽象知识,小学生对形象知识的掌握度更高一些,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理解能力为其设计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图示或者事物,通过这些图示或者事物讲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如,在讲解“认识角”一课时,教师若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为学生讲解与“角”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将很难理解。教师可利用教具进行教学,如利用三角尺、小黑板等教具为学生展示三角形、四边形,引导学生了解“角”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对“角”的认知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纸盒、糖果盒等作为教具开展教学,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的目标。
(四)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可以发现,教学内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为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教师可依据教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如在讲“千克、克、吨”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教学参与度,教师可依据称量过程开展教学活动,如可组织学生进行“量一量”小实验。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一个体重秤,要求学生利用体重秤称自己的体重,测量教室中书籍或书包等物品的重量。相较于“灌输式”教学模式,基于称量过程的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积極性。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因而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兴趣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从而提高其学习效果。只有学习兴趣较高,学生才会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主动思考问题,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