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与研究

2022-06-11江洁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辅导员

摘  要:在经济水平飞速提高的背景下,我国教育水平也呈现出了较快上升的趋势。如今,民众不仅关注学生接受的知识教育,而且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中,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是教育主体。所以,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频繁地沟通,根据院校的实际状况来落实协同育人机制,提高高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升高校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1-0098-04

高校要想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与各方面能力,必须根据本校状况来建设思政教育队伍,确保队伍中的成员均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丰富的思政知识。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均发挥着教育作用,承担着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以及政治素养的重任,对于学生的思政知识学习产生着重大影响。与思政课教师相同,辅导员也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责任。因此,高校要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思政素养与教育水平,促使辅导员队伍和思政教师队伍的融合,发挥协同育人机制的正面作用,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一、协同育人机制概述

协同育人机制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特征并涉及多个教育主体的教育模式,其要求多个教育主体进行合作,确保多个主体参与教育过程。利用多个教育主体进行协同发展,可大幅提升教育效果。协同育人机制要求院校做好组织领导工作以及规划协调工作,院校需根据教育的目标,促使需求方主动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需求方和院校进一步融合,从而使育人的质量得以提高[1]。

在进行高效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关系到思政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乃至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两者在落实协同育人机制时,必须关注学生自身的情况,确定更为具体的教学需要,以便为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效率。

二、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开展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一)辅导员工作与思政教学中育人实践的需要

从开展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协同育人有利于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效率提高,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更为坚定,促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但是,部分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质量并不满意。某些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过于呆板的缺点,教学手段过分单一,无法回应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无法让学生利用思政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因此,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思政知识毫无兴趣,无法让学生将思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今,辅导员在高校教育队伍中的地位有待提升。部分院校由于不重视辅导员的思政理论基础,导致辅导员不主动学习思政知识,出现了不熟悉思政教育理论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时缺乏理论依据,无法处理学生的思想问题,并且不能获得思政课教师的认同,以至协同育人机制无法落实。辅导员除了要承担思政教育的责任外,还要负责处理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导致辅导员自身对职业的认同感较低。

部分院校存在着辅导员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分离的问题,反映了其在思政教育中的薄弱之处,表明部分院校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一定问题。此类院校应积极加强两支队伍的建设,积极主动协调这两支队伍一同进行教学、育人的工作,促使两支队伍优势互补,通过推动辅导员工作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政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需要

思政教育是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必须联合多个子系统的力量,才能发挥整体育人的作用。目前,部分院校并未出现全体教职工关注、支持学生思政教育的现象,表明教育合力未形成,思政教育理念未达成共识,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等长效机制还未构建。面对教育合力还未形成的状况,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辅导员与思政教师更要意识到全员育人的重要性,促使全员育人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以及其他教师应当从多个层次发掘思政教育資源,加强思政教育效果,令思政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促使学生对思政知识学习及运用产生兴趣。若全员育人的目标得以实现,教育质量将大幅提升。然而,全员育人格局的构建并不容易,其构建不但需要漫长的时间,还需要院校投入大量资源以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构建全员育人格局的过程中,辅导员与思政教师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主体,应当做出表率,通过探索如何落实协同育人机制,再引导其他教师参与思政教育,以达成全员育人的目标,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内涵

(一)达成共识

要开展协同育人,必须达成理念共识。只有达成共识,约束力才能得以贯彻。要让辅导员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达成共识,首先要做到让两者认可对方。哈贝马斯认为,如果依靠外界影响来达成共识,将不会获得主体的认可,达成共识的前提是相互信服。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不多,导致对彼此不够了解,也就产生了互不认同的现象。某些思政教师认为辅导员主要负责事务性工作,在学校中是“打杂”的角色,而某些辅导员则认为思政教师的教学过于空洞,对学生没有强烈的说服力,并且时常发生“阵地重要还是渠道重要”的争论。虽然有关文件中已确定了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角色,但是一直无法让辅导员和思政教师达成共识,辅导员队伍和思政教师队伍仍然存在着较大分歧,对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所以,高校要建设辅导员队伍和思政教师队伍的沟通渠道,促使两者增强交流,令两者对彼此的认同度上升,共同进行协同育人工作[2]。

(二)共享资源

在推进协同育人工作时,高校应促使辅导员队伍、思政教师队伍进行资源共享,对现有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共享资源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分享自身可获取的资源。辅导员、思政教师可获取与对方不同的资源,而某些资源恰好是对方需要的。进行资源分享可推动思政教学工作,并让学生工作与思政教学尽快融合,呈现出协调、统一的趋势。相较于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基础更好,而且对国家政策的敏感度更高,发现思政教育热点的能力也更强。若思政课教师将自身资源同辅导员分享,必定可增强辅导员的理论基础,推进辅导员的教学工作。而同思政教师比较,辅导员因为长期近距离与学生相处,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以及心理特点,具有更多的学习管理经验。如果辅导员向思政教师分享自身的经验、学生思想变化,必定有助于思政教师从学生情况出发来开展教学,增强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并且让思政教师获得研究思政教育的素材。

第二,加强对校内资源的利用。校内资源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基础。目前,我国部分院校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确保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建设了实习基地、志愿服务基地,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可利用基地开展思政教育。对于校内资源的利用,辅导员应与思政教师携手合作,让实践育人的作用得以发挥,让学生对于社会、国家有正确的认知,增加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在争取更多教育资源上,辅导员应与思政教师合作,以便顺利争取到更多有利于开展教育工作的资源。

(三)共建队伍

高校应共建辅导员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辅导员、思政教师具有相同的价值主体以及一致的目标,且党和国家均要求提升两者的职业化程度、专业化程度。由于存在一致的价值主体以及目标,且党和国家对这两支队伍的要求相似,因此,院校必须从全局视角进行队伍建设,促使两支队伍开展协同育人。此外,出于互补的需要,两支队伍也必须要通过共建来加强能力,对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提升队伍的凝聚力。由辅导员担任思政教师,可以促使辅导员的工作吸收更多理论知识,更好地发挥以往经验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让辅导员实现自我发展,确保辅导员队伍具备高素质、高水平。而由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可为辅导员队伍带来新鲜血液,并且有利于教师发挥思政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加强思政课的实用性,形成受学生欢迎、令学生受益的思政教师队伍[3]。

四、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

(一)树立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当前辅导员的主要任务为进行日常管理与思想教育,而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为阐述思政理论知识,并且解答学生对于知识的疑惑。在工作任务方面,两者是存在区别的。而在育人目标上,两者却是一致的,均要负责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在日常的思政教育活动中,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均要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展开引导,以加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院校管理层应当主动协调辅导员队伍、思政教师队伍的整合,推动两支队伍的整体化进程,促使两支队伍共同探索思政教育的新举措,确保协同育人理念贯穿思政教育的全过程。

(二)促进思政教师和辅导员进行交流

要让协同育人理念深入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队伍,使协同育人理念贯穿教育过程,必须要加强两支队伍的交流。高校领导层应督促两支队伍寻找自身的不足,并且学习对方的优点,以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思政课教师一般是具有思政知识的教育人才,理论基础极为深厚,然而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难以让学生接受思政知识,思政教育效果受到影响。目前,一部分高校认为辅导员的主要任务为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因此,在招募辅导员时并未考察辅导员的思政素质。一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身主要任务为思政教育,无须参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因此,不注重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以至于无法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对辅导员的思政素质薄弱问题、思政教师的管理和引导能力不强问题,高校应给予重视,促使两者之间进行交流,并且就思政教育方面展开合作。

(三)加强思政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建设

想要让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度融合,高校应当根据本校情况来规划融合方案。首先,要高度重视本校教职工的思政教育,之后根据本校教学目标以及状况来确定协同育人的目标。在加强本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将辅导员与思政教师放置在同一组别,设置专门的教学组,分配思政教育工作的任务,并且确定奖惩举措。高校领导层应认识到协同育人的系统性特征,想要发挥协同育人在理论上的作用,必须让辅导员、思政教师一齐参与。对于思政教师教育队伍的建设,高校领导层一定要大力支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4]。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充分提升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化后,多数高校的辅导员由教师兼任。高校领导层在促使思政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融合时,可让思政教师兼任輔导员以推动融合进度。从道德、教学等多个方面看,思政教师适合兼任辅导员。某些思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只是单纯地讲解思政知识,没有深入探究学生的想法,也没有结合现实社会的情况,导致理论与学生对生活的实际感受脱节,学生完全无法理解思政理论,或者对思政理论的感受不深。而若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就会增加,与学生交流的频率也会上升,可以从近处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察觉学生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解决,例如开班会、进行团日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的做法慢慢改善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开展思政教学活动时,兼任辅导员的思政教师可结合现实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真切理解复杂难懂的思政知识,促使思政教学更具针对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加强协同育人的教育体制保障

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乃至个人发展。因此,要将协同育人贯彻教育过程,必须加强协同育人教育体制的保障。而在加强这一方面的保障时,高校领导层需结合本校的实际状况,可采用以下手段:一是设置管理思政教育工作的部门,以便更好地指导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进行融合、建设。在完善制度、资源投入、教职工晋升等方面,高校领导层应加大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各方面的保障力度来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的水平,并且加强对与思政教育工作相关教职工的培训。此外,管理思政教育工作的部门应统一管理辅导员队伍、思政教师队伍,以便让两者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有一致的思想、目标。二是根据本校实际教学需要以及现实状况进行融合机制的建设,保证辅导员队伍和思政教师队伍有机融合,让两支队伍能够参与到对方的工作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关于思政教学的真实事例[5]。三是加大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让有能力的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促使辅导员发挥其了解学生的优势,并联系现实进行思政教学,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四是定期开展辅导员队伍和思政教师队伍的思政工作交流,让交流变为一种常态,并且让两者根据实际教育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活动,以便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五)建立协同育人、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

推动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开展协同育人工作时,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况,并且对这两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采用前沿教育方法来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了实现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标,保证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工作时,应做好知行合一,搭建教学平台,而思政教师应积极督促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贯彻思政理论。辅导员在日常教育中,应当引入思政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思政教育活动。

五、结语

从各个角度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极为重要,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发展。在社会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高校领导层应想方设法地贯彻协同育人理念,促使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共同开展思政教学工作,推动两支队伍融合成一体化的思政教育队伍,进而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并且基于优势互补落实协同育人的目标。高校方面必须明确两支队伍进行协同育人的内容,探究两支队伍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的方式,以增加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亚敏,黄英.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19(02):157-158.

[2] 宗怡. 关于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9(07):36-38.

[3] 薛羿冰.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探析[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23-25.

[4] 胡绪明.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J]. 学术论坛,2018(04):180-186.

[5] 孙建. 论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及实践反思[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117.

(荐稿人:白静,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莫唯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与研究”(項目编号:2021 SJB1320);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高校辅导员视角下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SJB13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洁(1984—),女,硕士,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