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的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课赛训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6-10林,刘柳,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创竞赛创新能力

韦 林,刘 柳,黎 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引言

创新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高等教育法》 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责任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1]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生产第一线的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不仅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且需要能够不断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不仅要能够解决一般性的生产问题,还要能够以创新的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2]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定位不准确,职教类型特色不突出,认为创新就一定是搞发明创造,开几门与创新相关的课程就是开展了创新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技能轻创新。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重灌输轻引导、重传授轻训练、实践教学方法流于形式等问题,没有突出实践性、职业性等职教类型特征。

其次,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载体零散、不系统,缺乏来自企业真实生产的案例和实践,教师开发的创新项目大部分仅能实现预设的、可知的目标,为了创新而创新,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现象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缺乏整体的、顶层的设计,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实践训练以及科研项目实践等未能形成合力。

二、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课赛训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14年的探索中,针对以上问题,顶层设计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育教育体系,“课赛训研”一体化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图1 “课赛训研”一体化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课:构建双创教育“二维”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双创”“新技术课程”行动计划,开发融合创新能力培养、新技术课程。

赛:构建四级双创竞赛体系,直接对接企业一线“问题清单”,校企联办产业主题(汽车、柳州螺蛳粉)创新创业大赛。

训:改革实训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依托实训基地、产学研创工坊、创新工作室、众创空间和学生专业社团,开展创新实践。

研:立项大学生创新创造项目,依托大学生科技园和工程中心,校企导师引领,带领学生开展项目研究、技术研发。

“课赛训研”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比赛、实训、研发和创新的项目载体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企业一线真实问题,实训环节的实践项目根据解决企业一线真实问题的过程方法进行设计,创新创业比赛的项目来自企业一线的问题清单,学生的创新创造项目和教师的科研项目取材于企业一线问题。以企业一线真实问题为载体,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解、改造,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全方位、立体化、多途径地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二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团队发展和教师发展一体化。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类型和个性特点,根据企业一线问题类别和技术难度,形成学生自主创新团队、师生研究团队和校企专家+学生构成的技术攻关团队等不同的团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攻克技术难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分工协作,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攻克技术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指导水平和专业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创新团队在解决企业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成熟、发展壮大,形成一种良性的团队建设机制,学生、团队和教师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三是实践创新核心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基于企业一线真实问题的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通过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的学习,综合运用专业技能,在课程学习、技能竞赛、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中得到一体化的锻炼,从而实现实践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3]。

三、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课赛训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创新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与内容

1.构建课程体系“二维”模型,创新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整合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在基本素质、专业能力两个体系中系统设计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活动,两个体系相互促进渗透,两个课堂有机结合,构建了全员、全程、全环节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让双创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培养全过程、涵盖育人全环节。

图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双创课程体系“二维”模型

第一课堂面向所有师生,开设“云物大智基础”“精益生产管理”等通识类创新课程,开发“‘互联网+’创新创业应用与实践”“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与装调”等专业类创新课程,开展真实岗位的角色扮演,培养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开展基于企业一线问题清单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创新活动;立项大学生创新创造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2.实施“课程双创”和“新技术引领”行动计划,创新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

(1)实施“课程双创”行动计划

顶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全面融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每个专业至少有2门课程要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和知识,明确创新教育的目标、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项目创新实践和考核。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将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与装调、智能制造系统组建作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在课程中引入企业的小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组建和控制问题,让学生在查找资料、制定计划、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实施“新技术引领”行动计划

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为引领,每个专业设置不少于24 学分的新技术课程。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将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瓶颈问题、专业领域信息技术的最新应用纳入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创新创业新理念的408门新技术课程。校企合作开发基于企业一线问题清单的专创融合新型活页式教材20余部。

(二)创新教育融入竞赛,竞赛与双创相互促进

1.搭建专创融合的四级竞赛体系

制定实施《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经费管理和奖励办法》等办法,以创新创业和专业技能大赛为抓手,构建“国-省-市-校”四级竞赛体系,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参赛对象覆盖全体在校生。

专业技能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融合。专业技能竞赛项目与教学改革接轨、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在设计上聚焦企业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创新创造实践能力提升,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创新创业竞赛与专业教学融合。基于企业一线问题设计专业课程教学项目,实施项目式教学。将策划、实物、产品等课程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双创大赛与活动检验专业教学成果。比赛中通过路演、答辩等,检验教学成果、固化专业知识,实现“赛教互动、赛教相长”。

2.校企联办产业主题(汽车主题、柳州螺蛳粉主题)双创大赛

直接对接企业一线“问题清单”,设置汽车主题、柳州螺蛳粉主题赛道,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汽车主题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与柳州螺蛳粉企业联合举办“匠心杯”创新创业大赛,企业提供问题、评委和奖金,并遴选获奖项目入驻企业孵化园,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参赛项目直接对接企业真实生产问题及需求,使之产生良好的转化效益。

(三)创新教育融入专业实训教学,丰富实训教学的内涵

1.融入双创能力,改革教学模式

推广小班制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开展真实岗位的角色扮演,通过利用班组园地进行“头脑风暴”,将问题解决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等,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能力。“教学做”合一,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类通识课程推行“精益画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专业课将企业问题转化为教学项目,问题清单涉及的技术领域与专业实训结合,推行不设标准答案的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改革考核方式,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作为逻辑起点,对接行业企业标准,开展职业能力等级测试,构建“Steeli+”评价模型,设置6+N 考核评价维度,6 为必试维度,N 为可选维度,即至少从规范性(standardization)、合作性(teamwork)、经济性(economy)、环保性(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忠诚性(loyalty)、创新性(innovation) 6 个维度进行评价(评分),此外各专业还可根据专业特点增加如展示性、功能性等考核要求。

2.建设专创融合的实训基地和双创实践平台

坚持校企共建共管和专创教育融合原则,建设了一批覆盖所有专业的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实训基地、产学研创工坊和创新工作室,依托面向所有学生的众创空间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如柳职院-广西汽车集团青年创新实践基地、云·链众创空间、蜂鸟公社(柳职院)创新创业基地等。

3.依托专业社团,开展学生第二课堂双创实践活动

依托“博奥机械协会”“驰美汽车协会”等35个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如家电维修部的创新科技周,电子科技小组的作品展和创新科技周,大学生KAB 创业俱乐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柳职创客之夜,博奥机械协会的AutoCAD专题班、3D打印技术专题班、UG技术专题班等,形成了良好的双创氛围。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房车进校园”“双创实战项目招募活动”“创客马拉松”等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双创项目的水平。

(四)创新教育融入研究项目,培养双创精英

1.实施大学生创新创造项目计划

制定《大学生创新创造项目管理办法》,实施大学生创新创造项目计划,对解决企业一线真实问题,与新技术、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的项目优先立项,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创新与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意识和能力。

2.开办“天工班”,以科研项目培养技能精英

开展技术技能精英“天工班”试点。每年跨专业选拔品德优秀、学习实践能力强、技能突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组建“天工班”,开展“导师制”和现代学徒制培养。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制订“天工班”专门培养标准和学习项目,课程采用授课、讨论、实践、项目等方式相结合,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注重通过参与项目研发、专业实践活动来学习,依托学校工程技术中心、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基地,开展教学和训练,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创新创造活动,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造项目,通过研究性的项目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依托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攻关

以平台为依托,以实践项目为载体,针对企业具体的问题和技术需求,组建师生技术团队,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推广先进技术应用,实现产业与新技术对接。

四、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课赛训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经过14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教育在课程、师资、教材、基地、竞赛、学生社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教改成果。

(一)取得了系列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标志性成果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 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KAB 创业教育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获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2 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 个、全国十佳创业导师1人、全国高职高专创业教育先进个人4 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4 人,“就业与创业”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双创实践平台获得国家级协同创新研究院(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广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培育单位、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广西第五批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生KAB 创业俱乐部荣获“全国百优创业社团”“全国十佳优秀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称号。

(二)学生双创竞赛成绩突出

近五年,学生参加双创大赛累计37015 人次,共计9705 项,国家级竞赛获奖162 项,其中中国“互联网+”和“挑战杯”等大赛获特等奖、金奖、一等奖的项目15 项。与专业结合的双创项目210项,发明专利授权56项。如“焊匠——一站式工业机器人焊接引领者”项目,针对传统焊接易出现焊接成品瑕疵多、美观度差、柔性技术不高以及缺乏个性化解决方案等痛点问题,设计焊接机器人工装夹具,打破了智能焊接的壁垒,大大提高了焊接的质量和效率,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三)学生受益面广

校内所有专业近4万名学生受益,毕业生中全国、广西“五一劳动奖章”12人,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1人、“百强”5人。据麦可思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报告,近五年,用人单位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的满意度为96%,平均就业率为90%以上,高于全国高职水平,连续21年获“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广西高职唯一)。

五、结语

基于企业一线问题的“课赛训研”一体化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校企深度合作,企业一线问题进课程、进竞赛、进实训、进项目,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课赛训研”一体化推进,实现了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教学与工作对接,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双创竞赛创新能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