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服务我国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的策略研究
——以福建为例

2022-06-10彭建林章之文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福建办学

彭建林,章之文

(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 350108 2.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福州 350004)

引言

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促进我国优势产能“走出去”、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必须立足国内优势,结合当地需求,加快优势产能走出去步伐,提高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区域城市完善对外合作机制,创新商业运作模式,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福建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东盟是中国最大的区域贸易伙伴,双方产能合作潜力巨大。而职业院校在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理当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分析福建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一、产能合作:福建与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基础

(一)政府层面的合作

作为我国的近邻,东盟国家与中国经贸合作关系源远流长。目前,东盟是我国最大的区域贸易合作伙伴。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潜力巨大,东南亚是闽籍华人华侨的主要集中区。近年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采取系列措施,促进福建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2016年9月8 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加大了双方在优势行业领域开展产能合作的力度,明确了企业在开展贸易、投资和经贸合作园区等产能合作领域中的主导地位。2002年签订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使双方实现了大部分货物贸易进出口零关税,更加深入地扩大了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及中日韩等亚太15 国共同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一步改善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及投资环境,推进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三份文件的落实,将最大程度地拓展中国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福建加强与东盟国家港航合作,建立完善与东盟国家市场对接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鼓励双方航运企业互设分支机构,共同开辟新航线。2015年,福建沿海港口就具备了停靠30 万吨级散货船、20万吨级集装箱船的能力[1],在福州马尾建成了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推动企业在东盟国家建设产业园区。在缅甸建设了福隆盛(中柬)工业园,在马来西亚建立了旗滨集团马来西亚经贸合作园,2021年,商务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推动了福清元洪投资区印尼民丹工业园、阿维尔那工业园和巴塘工业园的两国双园产能合作项目;福建省每年派出经贸代表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推介会、福建东盟青年线上交流合作论坛以及福建-东盟友城大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

(二)产业层面合作

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福建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仍然快速增长。2020年,双方贸易额2831 亿元,同比增长13.82%,东盟国家占福建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0.2%,东盟已经成为福建最大的国际贸易伙伴[2]。据福建省商务厅数据,截至2019年,福建省投资东盟国家的企业和分支机构406 个,金额74.1 亿美元[3]。福建相对东盟国家的优势产业主要是化纤产业、海水养殖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福建在化学纤维生产等方面有着强大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东盟国家人力及土地资源优势,在越南西宁省福东工业区投资3.5亿美元,建设年产70万吨的聚酯工程。该工程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中越产能合作发展重点项目。

海水养殖是福建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东盟国家除老挝外,均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福建在印尼设立了“金马安渔业综合基地”和“阿丰那渔业综合基地”,还开展了对虾养殖项目,在印尼中爪哇省建设了淡海水鱼类、对虾生态养殖及精深加工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以中国武夷、中建海峡、福建建工为代表的福建企业广泛参与了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承建了老挝年产钾肥120万吨的生产设施、印尼垃圾焚烧发电厂和菲律宾中武亚太广场等项目。

截至2019年,东盟国家累计投资福建的项目达4313 个,合同外资157.2 亿美元[3]。闽籍华人企业在东盟特别是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投资福建的主要力量。东盟华人企业投资方向主要有原材料加工、地产及金融。印尼企业开发了福清技术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主要投资面粉、植物油、PTA、造纸及显示面板等加工业;马来西亚企业在福建多地兴建香格里拉大酒店;菲律宾企业在闽南地区开发了SM 购物广场;新加坡企业开发了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印尼企业投资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厦门国家银行,菲律宾联盟银行开办了外资独立的厦门商业银行。

二、福建高职院校服务我国与东盟产能合作的实践

(一)福建高职院校服务我国与东盟产能合作的现状

国际产能合作为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带来了新机遇[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提出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闽教职成〔2019〕22 号)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福建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吸引沿线国家学生来闽留学、在沿线国家建设海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与沿线国家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服务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5]。合作办学模式是福建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办学,学生在省内高职院校进行专科阶段学习后升入国外的本科大学。

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福建船政交通学院与马来西亚林登大学开设了3+2中外合作班;2018年,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曼谷职业教育中心、泰国因他猜商业学院、清莱职业学院和唐风汉语国际教育集团合作,四方共建中泰国际学院及海外分校,培养具有2年制技术学士学位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海外分校招收泰国留学生和短期研习生,成为福建建立海外分校的高职院校;同年,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在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协助下,与吉隆坡大学共建了鲁班学院,与马来西亚ISBAUK 学院共建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分校;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柬埔寨皇家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2018年9月,该校首批马来语专业学生赴马来西亚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换生学习,是福建省首家开展交换生项目的高职院校。

二是依托国内企业,与东盟国家教育机构开展联合办学。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遴选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电力金砖班”,由公司专家或工程师任教,培养企业需要的电气电力、土木建筑类专业人才,输送到公司在福建及东盟的项目部。该院还与中水十六局签订“闽江国际班”合作协议,广泛开展科研创新、技术攻关、实习实训、就业指导、 职工继续教育、教师实践培训等多领域、深层次的全面合作,为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水利电力承建项目输送大批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与曼谷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共建中泰鲁班学院,共同培养无人机和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与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开发“课证融通”的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培育“双师型”教学研发团队,开展国际学生学历教育,培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人才。

为对接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当地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国在东盟国家设立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福建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其中。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柬埔寨福建总商会、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在金边设立“中柬华文师资培训中心”,定期选拔优秀柬籍华校老师进行为期20天的培训,以提高华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其职业素养。2018-2021年,该中心在国内外共举办6 期培训班,累计培养337名基础教育华文教师,培训量达6735人日[6];黎明职业大学与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巴布亚省政府合作开设“海丝学院”,为印尼最为边远的巴布亚省培养熟练掌握汉语和旅游管理技能的职业人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动搭建双向推进海外华文启蒙教育的平台,在菲律宾建设海外华文教育基地,每年选派专家、骨干教师、志愿者赴菲律宾、文莱、印尼等国家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2018年,福建高等职业院校共有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人数109 人,招生院校有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学生主要来自包括东盟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习专业涵盖国际商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等[7]。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国际商务专业,招收来自东盟等地区的留学生。黎明职业大学开设“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国际生班,招收培养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开设“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国际生班,与钰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柬埔寨籍留学生。

福建高职院校服务中国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有4 个项目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见表1)

表1 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福建入围院校及项目

(二)福建高职院校服务我国与东盟产能合作的问题

合作办学、招收留学生以及赴东盟国家进行短期培训,有效地促进了福建高职院校服务我国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的开展。但是,现有的服务模式仍有待进一步扩展及优化。首先,海外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目前主要集中在汉语言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比重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以适应国际产能合作之需。每次培训的时长一般在20 天以内,对于学员熟练掌握汉语言及职业技能略显不足。合作办学模式以招收福建本地学生到东盟国家升学以及开设高职院校的国际班为主。升学模式下的收费标准较高,难以吸引到较为优质的生源,所招收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也较为优越。相对于留在东盟国家就业,此部分学生更愿意回到福建工作。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到福建学习是更好的选择。受限于办学层次,福建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数量较少,主要来自非洲、东欧等地,东盟国家留学生占比较低。其次,目前合作办学、招收留学生以及短期培训均以国内的教育、教学标准为出发点,培养适应国内企业“走出去”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类人才的职业资格、职务及薪酬的晋升均在国内企业完成。由于国内的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等并没有与东盟国家实现完全互认,以国内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培养的人才在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企业就业存在一定不便。

三、高职院校服务我国与东盟产能合作的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

要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一盘棋”的理念,做好高职院校向东盟“走出去”的整体规划,引导“双高”院校优质专业结合国内优势产能与东盟国家产业对接,避免高职院校的无序竞争或重复建设[8]。建设全国职业院校服务我国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的信息平台,将东盟国家的产业需求和中资企业的人才需求,将国内、东盟国家职业院校的办学需求发布在平台上,促进信息的快速流通、共享。

(二)加快与东盟国家标准的对接,实现资格互认

实现职业教育的学历互认、职业资格认证是高职院校与东盟国家进行合作办学、培训的前提条件,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则需要双方在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教师标准等方面进行有效对接。为促进东盟国家间劳动力的流动,东盟制定了东盟资格参照框架,使成员国颁发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互认,同时开发了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标准和企业培训师标准[9]。我国目前与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5个东盟国家实现学历证书互认,这为高职院校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2020年9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发布了190 个新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教育部已经完成了347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10]。政府行政部门可以考虑将地方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如福建的数字经济、海洋渔业、纺织化纤等行业技术标准移植或对接到东盟国家,参与东盟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开发职业技能标准,参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标准、教师标准等的制定工作。

(三)优化服务模式,融入中国经验

高等职业院校结合地方优势产业,寻找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及特色的“走出去”企业及华人企业,科学谋划职业教育合作的国家、产业及职业教育组织,与这些企业和职业教育组织一道,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职教集团”等培养模式以及“示范校建设”“双高校建设”等成熟经验融入职业教育标准中。对接东盟资格参考框架,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开发出符合当地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在服务模式方面,扩大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比例,尝试在办学条件较为成熟的东盟国家,与“走出去”企业合作,联合当地的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对口招收东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到中国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符合产能合作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通晓当地语言、习俗,适应当地环境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职业教育服务中国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大有可为。 双方职业教育的合作离不开政府、协会以及职业院校的共同努力。实现东盟与中国的学历、职业资格认证是高职院校与东盟国家进行合作办学、培训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和协会等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走出去”企业及行业要参与东盟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或进行现有标准的对接。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将中国成熟的职业教育经验和方法融入具体的合作办学中,开发符合双方需求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教师标准;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比例,联合当地教育机构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开展联合办学。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福建办学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