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与空间理论下近郊型乡村公共空间优化探析
——以山西省清徐县西怀远村为例
2022-06-10郑子群冯雅茹
高 静,郑子群, 冯雅茹
引言
近郊型乡村是指位于城镇近郊,与城镇在生产、生活上有紧密联系的村庄。如今国家大力提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公共空间作为村民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物质载体,其优化是乡村“留得住人”、提升乡村活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近郊型乡村公共空间具有空间形成多元、空间形式规整、空间功能复合的特征,同时也存在公共生活不断式微、公共空间活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以近郊型乡村节点空间为研究对象,借助交往与空间理论,站在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对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探寻针对性的空间优化措施和建议,以期促进近郊型乡村的社会交往,激发乡村空间活力。
1 公共空间定义及交往与空间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公共空间”出现于城市规划及设计领域。雅各布斯作为最早将“公共空间”引入的学者之一,认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是促进社会交往、恢复城市活力的要素,公共空间的价值在于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中人们的交流和社会的安定和谐。与之相对应,近郊型乡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价值,是促进社会交往、恢复乡村活力的平台,但在人群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受区位因素影响,近郊型乡村居民的公共生活既保留着传统生活的方式,又受现代化影响,呈现出“亦城亦乡”的特征。乡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相比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功能多样等特征,其类型包括村口、宅前屋后、田间地头、井台等节点空间和街巷空间。
交往与空间理论由丹麦建筑师扬·盖尔提出,主张通过研究人群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特征,探索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公共空间设计和活力提升的依据。其在实践研究中所提出的PSPL(全称Public space & Public life调研法)调研法是一种专门针对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品质的调研方法,通过观测和记录空间中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及使用规律,从而达到审视现状、分析需求和指导规划设计的目的。
在乡村公共空间优化设计中,如何从村民的角度出发,创建良好的乡村公共空间环境,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使用需求,对于激发乡村空间活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交往与空间理论,重点研究村民的行为活动特征和使用需求,从村民的角度对公共空间品质进行提升,对于促进村民社会交往、提升空间活力有着重要意义。
2 研究范围与方法
2.1 研究范围
西怀远村隶属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地处清徐县东南,东与太谷相邻,南与祁县接壤(图1)。在交通区位上,西怀远村向北距离太原市48 km,距清徐县徐沟镇8 km,向西北距清徐县城18 km,交通路网较为发达,是典型的近郊型乡村。本文以西怀远村为例,对其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探讨近郊型乡村公共空间的优化措施。
图1 西怀远村区位
2.2 研究方法与调研内容
本文以交往与空间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扬·盖尔的PSPL调研法,对西怀远村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进行分析,从而为公共空间优化提供依据。关于公共生活的调查分析主要通过PSPL调研法中的现场计数法、地图标记法,并辅以访谈法对乡村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中活动人群进行分析,其结果作为空间优化设计的依据。关于公共空间的调查分析主要采用扬·盖尔提供的关于公共空间品质“12个关键词”标准进行空间综合品质评价,分析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图2)。
图2 研究方法与内容
3 西怀远村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分析
3.1 行为活动和公共空间分类
3.1.1 行为活动类型
根据交往与空间理论,西怀远村公共空间中的活动类型可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不受环境影响,包括上班、上学、购物等。自发性活动是随着人们意愿而发生的活动,包括晒太阳、驻足观望、坐下休息等。社会性活动是依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聊天、打牌下棋、赶集等。这3类活动类型又可细分为生产性活动、生活性活动、公共事务性活动、娱乐性活动和仪式性活动(表1)。
表1 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类型
3.1.2 公共空间类型
以人的空间活动为依据,可将西怀远村公共空间划分为仪式性公共空间、娱乐性公共空间、公共事务性公共空间、生活性公共空间和生产性公共空间5类(图3,表2)。
图3 西怀远村公共空间位置
表2 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特征
3.2 公共生活分析
本次调研运用PSPL调研法中的现场计数法和地图标记法。为避免季节、气候因素对行为活动数据的干扰,笔者选择在气候较为适宜的春季进行调研,分别在工作日和周末选取庙前广场、棋牌室前空间、村委会前空间、学校前空间和田间地头5个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进行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
3.2.1 活动人群年龄特征
由于工作日期间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和求学,庙前广场、村委会前空间和棋牌室前空间的使用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学校前空间是为方便家长接送学生上下学所设立的场地,使用人群以年轻人和儿童为主。因多数年轻人更喜欢在外打工,生产空间中中年人比重较大,而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只有少部分能从事农业生产。综上所述,仪式性、娱乐性、公共事务性公共空间以老年人为主;生活性公共空间以年轻人和儿童为主;生产性公共空间多为中年人(图4)。
图4 活动人群年龄占比
3.2.2 活动人群时间特征
根据调查结果,棋牌室前空间和庙前广场的使用人数较多,且使用时间长、使用频率高,其中休息日的使用人数要多于工作日。村委会前空间虽然与棋牌室前空间相近,但使用人数较少。学校前空间的使用受上下学时间影响,主要集中在工作日11∶00—12∶00和16∶00—18∶00,且人流量较大。田间地头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0∶00—12∶00和14∶00—18∶00,由于从事农业生产者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都要工作,所以人数较为稳定。综合而言,仪式性、娱乐性公共空间使用人数多、使用时间长;生活性公共空间使用时间具有阵发性特征,且特定时段内人流量较大;生产性空间的使用时间和使用人数具有稳定性(图5—6)。
图5 活动人群时间特征
图6 公共空间活动总人数
3.2.3 活动人群行为特征
庙前广场不仅是举办大型民俗活动的主要场地,而且平日还承担着交往空间的作用。村委会前空间的活动为政策宣传、举办公民大会,平时偶尔有人闲坐交谈。棋牌室前空间的活动以闲坐、站立、聊天等静态活动为主,且具有聚集性特征。学校前空间的主要活动为接送孩童上下学,人口聚集较多时会引发驻足观望、交谈和儿童玩乐等行为。田间地头的活动主要为生产劳作,且伴随着休憩、聊天。整体可见,仪式性、娱乐性公共空间活动类型较为丰富,以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为主,其余类型公共空间的活动较为单一,以必要性活动为主(表3,图7)。
图7 公共空间活动类型
表3 公共空间活动类型
3.2.4 活动人群空间特征
公共空间中闲坐、站立、聊天等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主要分布在树下空间和边缘地带,而接送学生上下学、商业买卖和农业生产等必要性活动主要集中在空旷处。就生理层面而言,公共空间中的树下空间和边缘处拥有舒适宜人的小气候,既有台阶可供人闲坐,大树和背阴处也能遮挡阳光,是人静坐和交流的首选之地。从心理层面来说,这符合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所提出的边界效应(图8)。
图8 活动人群空间分布
3.2.5 总结
从分析结果来看,仪式性和娱乐性公共空间的使用人群以老年人为主,活动主要为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使用人数多、使用频率高,人群主要分布于空间边缘地带和树下。公共事务性公共空间的使用人群多为老人,主要活动类型为必要性活动。生活性公共空间以年轻人和儿童为主,生产性公共空间多为中年人,两者的活动类型主要为必要性活动,使用人群稳定,使用时间较为固定和规律。综合而言,除娱乐性公共空间活力程度较高之外,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活力均不足(表4)。
表4 不同公共空间类型行为特征
3.3 公共空间分析
3.3.1 活力影响因子选取
公共空间舒适度影响因子的选取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原则,在参考扬·盖尔的“公共空间品质的12个质量准则”的同时,对国内相关近郊型乡村空间活力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利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影响空间活力的因子进行统计、归纳(表5)。将出现次数少于10的要素去掉,最终选择出影响近郊型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要素为:防护性(场地安全、管理运行、不利环境防护)、舒适性(界面设计、可达性、设施)、愉悦性(景观绿化、尺度、地域文化)。
表5 街巷空间活力影响要素词频统计
3.3.2 公共空间品质评价结果
本文以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频数统计结果制成调查问卷。打分等级借鉴里克特量表,分为5个评价等级,从防护性、舒适性、愉悦性3个维度对公共空间进行分析。评分结果如下(图9):
图9 不同类型公共空间评价结果
从结果来看,除生产空间评分结果较高外,其余公共空间品质评价得分较低,且从低到高依次为愉悦性、防护性、舒适性。
(1)愉悦性缺乏
从评价结果可知,愉悦性评价中地域文化得分最低,其次为景观绿化。愉悦性是人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周围环境营造的氛围,再与自身的使用需求相结合转化而成的心理感受。经调查分析发现,村中公共空间多为新建,且均为水泥混凝土地面、白色墙面,空间中缺少具有乡村特色的景观小品和装饰。此外,虽然公共空间外部景观较为丰富,但空间内形态趋同、色彩混杂、绿植稀少,缺乏视觉享受(图10)。
图10 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2)防护性欠缺
公共空间中活动人群倾向于在空间边缘地带和树下空间活动,其原因之一是这些空间可以避免不利天气的影响。通过实地调查,西怀远村所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温度较高,太阳辐射强;冬季温度较低,东北风肆虐,而村中缺乏有效防护不利天气的公共空间,人群严重受太阳辐射、雨雪、风速和温度等自然条件干扰,空间舒适性体验较差,这也与公共空间品质评价中的结果相吻合。
(3)舒适性不足
评价结果显示,公共空间界面设计和可达性评分较高,但休憩与活动设施得分却低于平均值。经调查发现,由于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中活动人群和活动内容不同,对休憩活动设施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但公共空间中却存在休憩设施不完善、设施简陋、设施位置不当等问题,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导致空间的舒适度降低(图11)。
图11 公共空间设施现状
综上所述,西怀远村公共空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愉悦性缺乏、防护性欠缺、舒适性不足,具体表现在乡村特色缺失、视觉景观不丰富、不利天气防护性差、休憩活动设施不完善,导致公共空间使用率降低、空间活力减弱。
4 公共空间优化措施
扬·盖尔认为,当更多人在公共空间中步行和逗留时,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和强化空间活力,而人能否在空间中步行或驻足停留,无疑是一个关于仔细研究人性的维度,通过规划和设计手法来提升人在空间中的防护性、舒适性和愉悦性,从而作出诱人邀请的问题。同理,乡村公共空间的优化也应从人性化维度入手,满足人的防护性、舒适性和愉悦性要求。
4.1 愉悦性提升
若想提高西怀远村公共空间的愉悦性,需从人的感知入手,结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征,通过提供宜人景观、重塑乡村特色来营造令人愉悦的空间氛围。
(1)仪式性公共空间作为民俗活动的举办地,需营造良好的场所精神和文化氛围。墙面、地面铺装和景观小品是人们感受文化氛围的直观要素,在对空间进行优化时可将本村的显性文化要素和隐性文化要素(如装饰、材质和色彩等),融入墙面、地面铺装和景观小品设计中,营造具有乡土特色的空间氛围。
(2)娱乐性公共空间以老年人为主,应着重考虑空间色彩和氛围感。生理上,老年人视觉衰退,空间内应优先选择饱和度高的当地绿植和景观小品;在心理上,老年人容易产生失落、孤寂的情绪,为缓解老年人的负面情绪,可利用趣味小品、壁画等塑造有趣、明亮、温暖的空间氛围。
(3)公共事务性公共空间作为政策宣传、举办村民大会的场地,应以传递乡村文化信息、强化场所精神为主。在墙面设计方面,可结合村子的历史和相关政策,打造富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墙;在景观小品方面,可将村子的历史文化和神话传说以景观小品的方式呈现,活跃空间氛围、凸显空间特色。
(4)生活性公共空间设计需考虑年轻人和儿童的活动需求。年轻人闲暇时间少,希望可以放松心情、缓解精神压力;儿童则愿意亲近自然,喜爱鲜艳明亮的色彩和趣味性的景观。因此,空间的设施可选择较为明亮欢快的颜色,放置一些趣味景观小品,并根据植物的颜色、花期等生长特性,在空间边缘处进行栽种,营造四季有景的乡村景观。
(5)生产性公共空间的景观单调,应注重空间的趣味性。可在田间地头设置具有乡土特色的景观小品,并与农田中的油菜花、小麦相结合,设置休息观赏平台,赋予该空间生产性与休闲性相结合的功能。
4.2 防护性提升
西怀远村公共空间在防护性方面主要受温度、雨雪、风速和太阳辐射等气候要素的影响。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中影响人体的气候因子存在一定差异,其空间优化设计也应各有侧重。
(1)仪式性公共空间面积较大,设计中应减少风速、太阳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西怀远村冬季盛行东北风,北侧和东侧可种植常绿乔木和绿篱,以防冬季寒风肆虐。此外,仪式性公共空间地面所使用的水泥混凝土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会导致夏日空间温度升高,可更换为渗透性较好的材料,并在场地边缘覆盖土壤和灌木,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2)娱乐性公共空间以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为主,活动人群受温度、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影响较大。为减小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可在空间边缘设置小型遮阳棚,并结合休闲桌椅和乔木,为聊天、下棋、静坐等活动提供舒适的遮阳挡风环境。
(3)公共事务性公共空间应减小雨雪、太阳辐射和温度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时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可将政策宣传栏和小型风雨廊相结合,既能避免阳光照射在宣传栏表面所形成的眩光,又可作为临时的遮风避雨空间供村民使用;另一方面,还可在空间边缘种植树冠较大的落叶乔木,起到夏季遮荫降温、冬季增大太阳照射面积的作用。
(4)生活性公共空间以必要性活动为主,其活动在恶劣天气下仍会进行,应着重考虑高温、雨雪、大风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在进行空间优化设计时,可在空间边缘设置夏季遮荫、冬季防风的休息廊、暖亭等, 供村民休憩和交往。此外,地面铺装可换成渗水性较好的铺装材料,减少地表积水。
(5)生产性公共空间与生活性公共空间相似,在从事农业生产时易受高温、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的侵扰。为满足农民的遮荫避雨需求,可在田地和道路边缘设置适当数量的风雨长廊,并辅以休憩设施和绿植,创造出舒适的半围合空间。
4.3 舒适性提升
影响西怀远村公共空间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休憩活动设施的不完善,不同类型公共空间对休憩活动设施的需求存在差异。
(1)仪式性公共空间作为民俗活动的举办地,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场地需求,对场地进行灵活布置。平日可以使用可移动花坛对场地进行分隔,并在边缘处设置一定数量的座椅,满足村民的休憩交往需求,丰富空间层次;在举办大型活动时,可将花坛和座椅移除,确保有足够的空间。
(2)娱乐性公共空间的使用人群多为老人,活动为聊天、闲坐、打牌等,应设置适量的休憩设施,并注重其安全性。根据村民的空间分布特征,休闲桌椅可放置在空间边缘和树下空间,遮挡烈阳,提供良好的交往环境。同时,考虑到老年人在坐下和起身时都需要倚靠,空间内需提供一些带有靠背和扶手的座椅,并避免使用石材、金属等导热能力较强的材质。
(3)公共事务性公共空间以必要性活动为主,在设置休憩设施时需考虑人群活动的阵发性特征。可利用台阶、景观小品、花坛设置一定量的隐性休息设施,既能满足举办村民大会时的座椅需求,又不会因数量太多出现空置现象。此外,考虑到公共空间的使用群体以老人为主,座椅和台阶的设计要满足安全性要求。
(4)生活性公共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时应注重年轻人和儿童的活动需求。年轻人对休憩设施需求较高,但对座椅的形式要求较低,可将场地内花池边缘和台阶改造为隐性休息设施,以满足大量活动人群的休憩需求。儿童对游乐设施需求较高,可在场地中心设置木质儿童游乐设施,并尽量使用曲线型边缘,提供趣味性和安全性兼顾的娱乐环境。
(5)在生产性公共空间中,村民经常在劳动之余乘凉、聊天,在进行空间优化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休憩设施的设置。一方面,可在道路两侧布置一定数量的木质或石砌座椅,供村民在乘凉休息时使用;另一方面,可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小型休息区,满足村民交往避雨需求。
5 结语
近郊型乡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相比是促进社会交往、恢复乡村活力的平台,但在人群、空间类型上有所变化。面对乡村公共生活不断式微、乡村空间活力不断衰弱的问题,本文借助交往与空间理论,以西怀远村为研究对象,分析近郊型乡村村民在年龄构成、时间、空间和行为方面的特征,探究公共空间在愉悦性、防护性、舒适性3个层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村民行为特征为依据,通过创造宜人景观、重塑乡村特色、完善遮阳挡雨设施和休憩活动设施来提升公共空间愉悦性、防护性、舒适性,以期促进公共交往,为近郊型乡村的空间活力提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