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一主+两子”格局下南充子城市团的建构依据与发展对策

2022-06-10孟祥林

中国名城 2022年6期
关键词:腹地南充市主城区

孟祥林

引言

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构架只有进行前瞻性思考,才能更好地理顺城市间的关系,通过更好地构建多层次的中心地体系,提升全域城市化水平。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群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长株潭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在提升,兰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不断趋于完善,城市群的建构已经从传统思路下的规模扩展转化为质量提升。专家学者对城市群的研究也逐渐从重点关注区域中心城市转向关注县级城市或者乡镇级中心地,充分认识到“县级或乡镇中心地是城市体系的底层支撑”的问题,研究对象开始向西部地区倾斜,有关兰西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的研究文献开始增加。成渝城市群是将关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在关注西部城市群过程中,更需要加强对成渝城市群的研究。成渝城市群是一个体系,需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起跨行政区划的城市团,在西南地区强化以成都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的增长点,在此过程中强化成都市的拉动作用尤其重要。在有关以成都市为核心构建城市群的研究文献中,更多关注的是城市体系空间架构的搭建。但城市群的建设更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审视,通过分析不同层级中心地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中心地间的联系方式。以成都市为核心带动腹地发展,需要优先解决中心城市规模较小与腹地范围较大之间的矛盾。以成都市核心区域为中心,在腹地内划分出子片区,通过在腹地内建构子城市团和培养子核心的方式,能够有秩序地提升全域城市化水平,在连接关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过程中扮演节点角色。在研究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腹地内不同区域发展状况的差异,还要注意削弱这种差距的方法,前瞻性地思考中心地的空间布局,在城市的边界处通过构建跨行政区划的节点,在邻近的城市间更好地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在腹地内划分子片区并在子片区内培养次级核心,改变中心城市因拉动力不足和腹地面积广大而导致的“小马拉大车”问题,变“小马”为“大马”和“强马”,通过完善“一核+多次”的城市体系,变“一马拉车”为“多马拉车”,加快腹地的全域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进程。

1 四川省“一主+两子”发展格局下建构南充市子城市团的理论依据

1.1 中心地理论:依托中心城市构建多层次城市体系

克里斯塔勒基于德国南部地区的城市空间布局提出了正六边形中心地理论模型,在研究中考虑交通、市场和行政等因素的影响,得出3种不同情况下的中心地等级系统,认为3种影响因素下的高级别中心地能够直接控制的较低级别中心地的数量存在差别。从克氏中心地模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高级别中心地能够直接影响的低级别中心地的数量存在差异;较为完善的中心地等级体系需要依托经济规则建立,非经济的其他影响因素不应该成为构建中心地等级体系的约束因素;城市链是邻近中心地间提升对话质量的关键因素。克氏中心地理论为构建南充子城市团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腹地内将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绵阳市、遂宁市、广安市等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城市链整合在一起,构建起多层次中心地等级体系,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基于经济原则理顺各级中心地间的关系,提升全域城市化水平。

1.2 协同发展理论:从偏离平衡态到实现有序发展

协同理论关注的是偏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部环境存在能量和物质交换的前提下,通过进行内部调整以实现建构有序结构的目标。协同理论认为,每个系统为其他系统的存在提供条件,每个系统在集群发展进程中也会成为其他系统存在的约束。这就决定了每个系统都不能完全按照自身的愿望存在和发展,系统为了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在其他系统的发展预期内发展。协同论主要观点之一即“快变量服从慢变量、序参量支配子系统”,系统发展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序参量,序参量能够掌控系统演化的全过程。根据协同发展理论,在区域中心城市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包含了若干以中等城市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子城市团,这些子城市团间相互影响、互为发展条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城市系统自组织,能够突破发展不平衡的瓶颈,行政力量、交通条件和产业组织等都会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势态的序参量。

1.3 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趋于均衡发展势态

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取决于产业结构状况。当主导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创新阶段时,区域经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这样的区域处于高梯度状态,创业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地区。低梯度地区往往与高梯度地区相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生产活动会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产业梯度转移可以分为国家之间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之间的梯度转移两个层面。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要素禀赋差异、产业基础不同以及人为因素影响等总会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处于创新阶段的地区会领先邻近区域的经济发展。既定区域内的有限物理空间的资本容纳能力有限,随着资本密集程度逐渐提升,单位面积的获利空间变得狭窄,聚集经济转为聚集不经济。南充子城市团的完善遵循梯度转移理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起多层次的中心地体系,乡镇中心地在城市体系中的底层支撑作用得到彰显。

2 四川省“一主+两子”的发展格局与南充子城市团的发展对策

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核心引领作用,但在腹地范围较大时就会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四川省腹地面积广大,需要以成都市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形成以成都市为“一主”和以南充市、宜宾市为“两子”的“一主+两子”的中心地体系。依托既有发展基础、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邻近行政单元间进行产业耦合,以既有交通干线为依托构建城市链,带动中低级别中心地发展。沿“南充市—遂宁市—内江市—宜宾市”经济带成为成都市和重庆市广大腹地高效互动的纽带,进一步提升成都市与重庆市间的聚合整合程度,在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引擎作用。

2.1 四川省“一主+两子”主导的城市体系发展格局

四川省除攀枝花市以及阿坝、甘孜和凉山等自治州外的区域内中心城市分布相对集中,需要前瞻性地进一步完善城市间的联系,形成更加完善的多层次中心地体系(图1)。在四川东部地区需要以成都市为核心,逐步形成“一主+两子”的城市体系格局,“一主”即成都市,“两子”即南充市和宜宾市。在图1中,“一主”与重庆市通过资阳市连接在一起,构建起“成都市主城区—重庆市主城区”城市轴,以南充市为核心的城市团与以宜宾市核心的城市团成为该城市轴的两翼。“一主+两子”是在三个片区内发展的:以成都市为核心,通过整合“德阳市+资阳市+眉山市+雅安市”构成的成都片区,将南充市片区与宜宾市片区连接在一起,成为南充市与宜宾市的连接纽带;以南充市为核心,通过整合“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遂宁市+绵阳市”构成的南充子城市团,从成都市的东北侧呼应成都市城市团;以宜宾市为核心,通过整合“乐山市+内江市+自贡市+泸州市”构成的宜宾子城市团,从南侧呼应成都市城市团。在“一主+两子”构架下,需要形成两个城市链:其一是“宜宾市—乐山市—眉山市—成都市—衡阳市—绵阳市—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城市链;其二是“广安市—南充市—遂宁市—资阳市—内江市—自贡市—泸州市”城市链,两条城市链将“一主”与“两子”串联在一起。“两子”的发展不能离开重庆市“扇叶形”城市团中的西部扇叶的发展质量的提升,西部扇叶成为将南充市与宜宾市连接在一起的承接点。

图1 “一核+两次”示意

2.2 “一主+两子”格局下南充子城市团构架

南充子城市团是“一主+两子”格局下成都市城市团的东翼,以南充市为核心将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绵阳市、遂宁市整合在一起。在进一步完善南充子城市团过程中,要按照五边形发展构架,在南充市行政腹地内形成多个增长点,与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绵阳市和遂宁市对接,在子城市团内形成“多次团+多节点”的发展格局(图2)。五边形的发展构架将南充子城市团内的区域中心城市整合在了一起,在南充市与各区域中心城市间通过六条城市链连接:其一是“遂宁市—蓬溪县—南充市”城市链(“遂南链”);其二是“绵阳市—盐亭县—西充县—南充市”城市链(“绵南链”);其三是“广元市—苍溪县—阆中市—南部县—南充市”城市链(“元南链”);其四是“南江县—巴中市—仪陇县—蓬安县—南充市”城市链(“南南链”);其五是“达州市—营山县—南充市”城市链(“达南链”);其六是“广安市—南充市”城市链(“安南链”)。如上6条城市链为南充子城市团的进一步完善搭建起了基本框架。为了加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联系,在处理县级中心地间的关系时需要重点进行前瞻性考虑的区域主要包括:在广安市腹地内,理顺岳池县腹地内乡镇中心地间的关系;在达州市行政腹地内,优先考虑渠县和万源市;在巴中市行政腹地内,将平昌县与达州市连接在一起;在广元市行政腹地内,将剑阁县和苍溪县分别发展为与绵阳市、巴中市连接的节点;在绵阳市行政腹地内,将江油市、梓潼县和三台县拓展为主城区,梓潼县和三台县分别发展为绵阳市主城区西北侧和东南侧的增长点;在遂宁市行政腹地内,将射洪县和蓬溪县发展为增长点。根据如上思路,在南充子城市团进一步完善过程中,需要注意行政区划边界处县级行政单元的对接,要形成如下几个由县级行政单元形成的次级城市团,对五边形框架下的指状网络城市体系起到支撑作用:其一是在巴中市与广安市之间形成“渠县+营山县+仪陇县+平昌县”次级团(G1团);其二是在巴中市与广元市间形成“苍溪县+阆中市”次级团(G2团);其三是在广元市与绵阳市间形成“剑阁县+江油市+梓潼县”次级团(G3团);其四是在绵阳市与遂宁市间形成“三台县+射洪县”次级团(G4团);其五是将“蓬溪县+岳池县”发展为次级团(G5团),成为连接遂宁市与南充市、南充市与广安市的节点。

图2 南充子城市团示意

2.3 “一主+两子”格局下南充子城市团内县级中心地节点的发展对策

2.3.1 平昌县节点:“X”形主体框架下的多个微中心构架

平昌县是将巴中市和达州市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平昌县在进一步完善县域城市团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与巴中市和达州市对接,尽快形成“X”形主体框架下的多个微中心架构(图3)。“X”形主体架构由两条城市链构成:其一是“澌岸镇—兰草镇—同州街道—平昌县主城区—板庙镇—三十二梁镇”城市链(“澌三链”),“澌三链”上的澌岸镇对接巴中市、三十二梁镇对接达州市;其二是“镇隆镇—王京镇—笔山镇—泥龙镇—邱家镇—云台镇—平昌县主城区—金宝街道—岳家镇—西兴镇—土垭镇”城镇链(“镇土链”),“镇土链”沿东北至西南方向贯穿行政腹地。平昌县主城区是“澌三链”和“镇土链”的交会点。在“X”形构架上,要尽快形成王京镇、泥龙镇、三十二梁镇、澌岸镇、元山镇、岳家镇、土垭镇等节点,以这些节点为中心,将附近的乡镇整合在一起,在平昌县腹地内形成多个微中心:其一是以王京镇为中心,整合“镇龙镇+江家口镇+笔山镇”,形成王京镇微中心;其二是以泥龙镇为中心,整合“岩口镇+邱家镇”,形成泥龙镇微中心;其三是以元山镇为中心,整合“得胜镇+灵山镇+云台镇+土兴镇”,形成元山镇微中心;其四是以澌岸镇为中心,整合“粉壁镇+驷马镇+兰草镇+青云镇”,形成澌岸镇微中心;其五是以三十二梁镇为中心,整合“板庙镇+江口街道”,构建三十二梁镇微中心;其六是以岳家镇为中心,整合“大寨镇+响滩镇+白衣镇”,构建岳家镇微中心;其七是以土垭镇为中心,整合“西兴镇+龙岗镇+佛楼镇+涵水镇”,构成土垭镇微中心。在如上微中心中,澌岸镇、王京镇、三十二梁镇和土垭镇是平昌县主城区向腹地拓展的节点,澌岸镇和三十二梁镇将巴中市和达州市连接在一起,王京镇和土垭镇将万源市、仪陇县连接在一起,为平昌县发展拓展了空间。

图3 平昌县城市团示意

2.3.2 渠县节点:“两主链+两辅链+五微”的发展格局渠县是将达州市与广安市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在完善县域腹地内城市团发展构架过程中,首先需要形成纵贯南北的城市链,即“报恩乡—涌兴镇—土溪镇—李馥镇—渠北镇—渠县主城区—中滩镇—㶍渡镇”城市链(“报㶍链”),“报㶍链”北端以涌兴镇为核心构建微中心与达州市对接,“报渔羊链”南端以李渡镇为核心构建微中心与广安市对接(图4)。涌兴镇微中心是以涌兴镇为核心,通过整合“大义乡+报恩乡+安北乡+贵福镇+文崇镇+丰乐镇”而形成,成为“报㶍链”北段的增长点,李渡镇微中心以李渡镇为核心,通过整合“中滩镇+㶍渡镇+琅琊镇+望溪镇+卷硐镇+合力镇”,与渠县主城区连接在一起,成为“报㶍链”南端的增长点。其次要形成“静边镇—望江乡—青龙镇—渠县主城区—合力镇—卷硐镇”城市链(“静卷链”),这条城市链将营山县与大竹县连接在一起,通过G1团融入南充子城市团主体区域。“报㶍链”和“静卷链”是渠县城市团的主体城市链。在此基础上还要完善另外两条辅助城市链:其一是“三汇镇—土溪镇—三板镇—万寿镇—望江乡—清溪场镇—拱市乡—新市镇”城镇链(“三新链”),将涌兴镇微中心、三板镇微中心、清溪场镇微中心连接在一起;其二是“三汇镇—东安镇—临巴镇—渠北镇—青龙镇—清溪场镇”城镇链(“三清链”),“三清链”将涌兴镇微中心、东安镇微中心和清溪场镇微中心连接在一起,其中东安镇微中心由“土溪镇+东安镇+李馥镇+临巴镇”整合而成。根据如上发展思路,在渠县主城区腹地内,以渠县主城区为核心,在近域内构建起清溪场镇微中心、李渡镇微中心和李馥镇微中心,与渠县主城区高效互动,形成“一核+三微”的发展格局。李馥镇又成为将涌兴镇微中心与渠县主城区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在“报㶍链”上形成“李渡镇+渠县主城区+李馥镇+涌兴镇”串珠状城市链,同时在腹地内与微中心交织在一起形成涌兴镇微中心、三板镇微中心、李馥镇微中心、清溪场镇微中心、李渡镇微中心,从而形成“两主链+两辅链+五微”的发展格局。

图4 渠县城市团示意

2.3.3 苍溪县节点:“一主+一副+四节点+双弧链”

苍溪县是将广元市与巴中市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团过程中,需要将县域城市团的构建与在广元市与巴中市之间构建连接纽带相结合,尽快形成“一主+一副+四节点+双弧链”的发展构架(图5)。“一主”即苍溪县主城区,位于行政腹地西南端,需要在行政腹地中心构建副中心解决城市体系的对称性问题。“一副”即以歧坪镇为核心、通过整合“漓江镇+唤马镇+白驿镇”形成的微中心城市团。“四节点”即文昌镇节点、五龙镇节点、白桥镇节点、云峰镇节点。文昌镇节点通过整合“白山乡+石马镇+彭店乡+运山镇+岳东镇”形成,从东北方向呼应歧坪镇;五龙镇通过整合“三川镇+白鹤乡+鸳溪镇”形成,从西侧呼应歧坪镇;白桥镇通过整合“亭子镇+浙水乡+东青镇”形成,云峰镇通过整合“百利镇+云峰镇”形成,云峰镇和白桥镇成为苍溪县主城区的东西两翼。这样在整个腹地内形成两个承接点。苍溪县主城区是东西两翼的承接点,歧坪镇是五龙镇和文昌镇的承接点。“双弧链”即图5中展示的腹地内的两条主导城市链:其一是“永宁镇—五龙镇—三川镇—唤马镇—歧坪镇—河地镇—龙山镇”城镇链(“永龙链”);其二是“黄猫垭镇—白山乡—文昌镇—运山镇—歧坪镇—唤马镇—白鹤乡—浙水乡—白桥镇—东青镇—百利镇”城镇链(“黄百主链”)。“黄百主链”与“永龙链”在歧坪镇处交会,为将歧坪镇发展成为苍溪县的副中心奠定基础。“双弧链”将绝大多数乡镇中心地串联在一起。为了将腹地内更多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一起,还要构建“黄百主链”的两条辅链:其一是“黄猫垭镇—高坡镇—东溪镇—漓江镇—歧坪镇”城镇链(“黄岐链”);其二是“黄猫垭镇—石马镇—彭店乡—龙山镇—月山乡—元坝镇—陵江镇—苍溪县主城区—百利镇”城市链(“黄百辅链”)。“黄岐链”和“黄百辅链”进一步拓展了“黄百主链”的宽度,使行政腹地内的乡镇中心地依托“一主+一副+四节点”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城市体系。苍溪县城市团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面临县级行政中心向歧坪镇迁移的问题,行政中心迁移更能彰显歧坪镇在双弧链上的区位优势,也更能将“双弧链”“黄岐链”和“黄百辅链”整合在一起。

图5 苍溪县城市团示意

2.3.4 “剑阁县+梓潼县”节点:“日”字形构架下的“三心+四微”格局

“剑阁县+梓潼县”是连接绵阳市与广元市的节点,两个县级行政腹地需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起“日”字形构架下的“三心+四微”发展格局(图6)。“日”字形构架由三条城市链构成:其一是“剑阁县主城区—汉阳镇—普安镇—龙源镇—义兴镇—开封镇—梓潼县主城区—文昌镇—长卿镇—石牛镇”城市链(“剑石链”),“义兴镇+龙源镇”是城市链上的承接点;其二是“汉阳镇—木马镇—店子镇—樵店乡—杨村镇—王河镇—梓潼县主城区”城市链(“汉梓链”);其三是“义兴镇—杨村镇”城镇链(“义杨链”)。“日”字形构架的北端依托剑阁县主城区通过整合“清江镇+剑门关镇—汉阳镇”构成“日北团”,“日”字形构架的南端依托梓潼县主城区整合“宏仁镇+文昌镇+长卿镇+自强镇”构成“日南团”,拓展“剑阁县+梓潼县”节点向北和向南发展的张力。“日北团”“日南团”加上“义兴镇+龙源镇”构成“剑石链”上的“三心”,“义兴镇+龙源镇”作为剑阁县主城区与梓潼县主城区间的连接点,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会成为剑阁县的副中心,与苍溪县中心地的职能向歧坪镇迁移类似,剑阁县中心地的职能也会逐渐向“义兴镇+龙源镇”迁移,从而进一步提升“剑石链”的质量。在“日”字形发展构架中,以汉阳镇、杨村镇、王河镇、武连镇等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微中心,通过“义兴镇+龙源镇”整合在一起,形成“义兴镇+龙源镇”带动“四微”的发展格局。武连镇、王河镇和杨村镇成为剑阁县内的三个增长点,为了呼应“剑石链”,在“剑石链”西端还要形成两个C链:其一是“汉阳镇—姚家镇—盐店镇—秀钟乡—柳沟镇—义兴镇”城镇链;其二是“义兴镇—武连镇—许州镇—宏仁镇—梓潼县主城区”城市链。

图6 “剑阁县+梓潼县”节点示意

2.3.5 “三台县+射洪县”节点:“S”形城市链主导下的“双心+双次+多微”构架

“三台县+射洪县”是绵阳市与南充市连接的节点,在发展中要逐渐形成“双心+双次+多微”的发展构架。“双心+双次+多微”基于“S”形城市链建立起来,“S”形城市链即图7中的“立新镇—芦溪镇—刘营镇—灵兴镇—三台县主城区—断石乡—中新镇—金家镇—武安镇—射洪县主城区—大榆镇—青岗镇—曹碑镇”城市链。“双心”即三台县和射洪县两个县级中心地。“双次”即灵兴镇次级团和“中新镇+金家镇+景福镇”次级团。“多微”在将乡镇中心地分片基础上构建起来:塔山镇微中心=“永明镇+中太镇+塔山镇+龙树镇+忠孝乡”;新鲁镇微中心=“立新镇+芦溪镇+新鲁镇+金石镇+八洞镇”;灵兴镇微中心=“新德镇+石安镇+老马镇+刘营镇+建平镇”;古井镇微中心=“西坪镇+古井镇+鲁班镇”;富顺镇微中心=“三元镇+秋林镇”;中新镇微中心=“中新镇+断石乡+新生镇”;景福镇微中心=“景福镇+观桥镇+郪江镇+建中镇+紫河镇”;瞿河镇微中心=“瞿河镇+太乙镇+涪西镇+明星镇+沱牌镇+洋溪镇+官升镇”;东岳镇微中心=“复兴镇+天仙镇+仁和镇+文升镇+青岗镇+曹碑镇”;金家镇微中心=“金家镇+金华镇+香山镇+潼射镇”。中新镇、金家镇与景福镇3个微中心连接在一起,在射洪县与三台县行政区划边界处跨行政区划形成微中心组合,成为三台县与射洪县之间“S”形城市链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为了进一步提升“三台县+射洪县”城市化水平,需要沿“S”形城市链在邻近的微中心之间构建鼎足发展构架,加强微中心间的联系,构架主要包括:“新鲁镇—塔山镇—灵兴镇”三角形、“灵兴镇—古井镇—富顺镇”三角形、“古井镇—富顺镇—中新镇”三角形、“中新镇—景福镇—东岳镇”三角形、“景福镇—东岳镇—瞿河镇”三角形。

图7 “三台县+射洪县”节点示意

2.3.6 蓬溪县节点:“十”字形构架下的“两微”协同发展

蓬溪县是连接南充市与遂宁市间的节点。蓬溪县行政腹地南北狭长,且县级中心地布局在行政腹地东北端。在构建县级城市团过程中,既要在县域腹地的全域城市化水平提升方面做文章,也要在遂宁市与南充市之间构建起主导城市链。根据多方面因素考虑,要尽快形成“十”字形发展构架下的“两微”协同发展格局:“十”字形构架由图8中的两条城市链构成,其一是“文井镇—槐花镇—常乐镇—明月镇—大石镇—河沙镇—任隆镇—三凤镇—蓬南镇—群利镇”城镇链(“文群链”),这条链南北贯通,将明月镇、河沙镇和三凤镇三个微中心的核心串联在一起;其二是“遂宁市主城区—永兴镇—河沙镇—高升乡—盐溪乡—安平镇”城市链(“遂安链”),这是将遂宁市主城区与南充市主城区连接在一起的城市链。如上两条城市链在“河沙镇+高升乡”处交会,该交会点既是遂宁市主城区与南充市间的节点,也是明月镇微中心与三凤镇微中心间的节点。三凤镇微中心在“文群链”的南端,以三凤镇为核心通过整合“任隆镇+金桥镇+荷叶乡+蓬南镇”形成。蓬溪县南北狭长的行政腹地,中间区域狭窄,鸣凤镇和高升乡成为将明月镇微中心和三凤镇微中心连接在一起的纽带。“两微”以“遂安链”对称,成为河沙镇微中心的两翼。两翼能够有效促进河沙镇微中心发展,进一步推进遂安链发展,使得蓬溪县城市团在遂宁市与南充市间更好地扮演节点角色。

图8 蓬溪县节点示意

2.3.7 岳池县节点:“一核+五片+两链”主导的城市团岳池县是南充市与广安市间的节点(图9),在进一步完善岳池县节点过程中,首先要构建“高坪区—秦溪镇—兴隆镇—花园镇—龙安乡—广安区”城市链(“高广链”),这是将南充市与广安市连接在一起的主轴城市链;然后要在岳池县行政腹地内沿行政区划边缘形成一条主城镇链,即“田坪镇—苟角镇—花园镇—石垭镇—齐福镇—罗渡镇—中和镇—临溪镇”城镇链(“田临链”),与“高广链”并称为岳池县的“两链”。辅链即“高坪区—佛门乡—同兴镇—西板镇—龙孔镇—新场镇—乔家镇—普安镇—齐福镇”城市链(“高齐链”),呼应“两链”发展。如上发展构架需要将岳池县行政腹地划分为5个片区并形成“一核+五片”:“一核”即岳池县主城区,“五片”即以花园镇为核心的“鱼峰乡+田坪镇+顾县镇+苟角镇+花园镇”片区、以酉溪镇为核心的“黄龙乡+兴隆镇+秦溪镇+同兴镇+西板镇+镇裕镇”片区、以新场镇为核心的“坪滩镇+龙孔镇+白庙镇”片区、以齐福镇为核心的“石垭镇+乔家镇+普安镇+裕民镇”片区、以罗渡镇为核心的“中和镇+临溪镇+伏龙镇”片区。5个片区通过岳池县中心地得到协同发展。“酉溪镇—花园镇”通过白庙镇连接在一起,岳池县中心地成为将花园镇与新场镇、齐福镇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在“两链”与辅链之间形成“同兴镇—酉溪镇—白庙镇—花园镇”城镇链和“新场镇—岳池县主城区—花园镇”城镇链。齐福镇和罗渡镇两个片区连在一起,便于集中发展,基于辅链、“田临链”与新场镇、花园镇互动。花园镇位于“高广链”上,在将南充市主城区与广安市主城区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图9 岳池县节点示意

3 “一主+两次”格局下建构南充市子片区城市团应注意的问题

3.1 宏观框架的形成与微观发展相结合的问题

区域中心城市对腹地具有核心引领作用,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体系需要以县级中心地和乡镇中心地为支撑,所以将研究视角从大中城市转向小城市。在构建南充子城市团过程中,腹地内的县级中心地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发展基础不同以及区位优势的差异,赢得的发展机会也会存在差别。文中选择了在区域中心城市间扮演承接角色的县级中心地进行研究,并在县域城市团的构建以及在构建跨行政区划的城市团方面给出了初步思考,但随着各种条件发生变化,这些节点的发展条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思考问题时需要从协同发展角度出发,以提升中心地间的互动水平为准则,将城市团的宏观框架的形成与微观发展相结合。

3.2 优先构建连接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链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南充子城市团,将子城市团中的中等城市通过更为完善的城市链连接起来尤为关键。因此,在考虑城市团建构对策时集中讨论了渠县、平昌县、苍溪县、三台县、梓潼县、蓬溪县以及岳池县的城市团的发展问题,但是在建构更加完善的城市团过程中,仅仅关注这些县级中心地的建设仍然不够,还要以这些县级中心地为核心与邻近的县级中心地一起构建起次级城市团,必要时可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让腹地内的微中心发挥更好的作用,在南充子城市团内形成主次呼应、主辅呼应、主微呼应的发展格局。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相邻县域行政单元通过微中心连接在一起,构建起协同发展的城市体系,应该是构建县级城市团的持续发展思路。在考虑县域城市团建设问题时,为论述方便,仍以行政单元为思考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界线就是城市团的界线。

3.3 关于完善城市团过程中的行政区划调整问题

四川省对县域腹地内的乡镇中心地近两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归并,并在此基础上改乡设镇,使得乡镇行政单元间的联系更加顺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管理单元过于琐碎而不易凝聚优势力量重点发展的问题。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只是基于邻近原则对既有的乡镇行政腹地进行了归并,很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仍未解决,如某些镇过小问题和邻近行政单元产业集中度低,乡镇中心地围绕县级中心地构建城市环的发展预期并未实现等。因此,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仍然会继续进行。按照“软区划”思路,在行政区划边界处构建微中心,增强中心地跨行政区划的协同发展程度,提升不同层级中心地间的互动质量,将进一步理顺县域腹地内乡镇中心地间关系。

4 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在注重大城市引领作用的同时,城市发展的关注点需要尽快转向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南充子城市团与宜宾子城市团在提升成都市城市团发展质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南充子城市团是成都城市团“一主+两次”发展格局中的东翼,需要充分发挥子城市团内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绵阳市、广安市等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构建起以南充市主城区为核心的城市环,充分依托县级中心地,构建起区域中心城市间相互连接的节点,平昌县、渠县、苍溪县、剑阁县、梓潼县、三台县、射洪县、蓬溪县和岳池县等是首先需要进行重点发展的在区域中心城市间扮演节点角色的县级城市团。要将县域城市团的完善与连接区域中心城市的主轴城市链结合在一起,使二者质量同时得到提升。基于乡镇中心地划分片区是使县域城市团质量得到提升的重要步骤,每个片区内依托发展基础好和区位条件优越的乡镇中心地构建起微中心,在县域腹地内形成多个新的增长点,以县级中心地为核心形成“一核+多微”的发展格局,为邻近县域行政单元进行跨行政区划组合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腹地南充市主城区
徒步中国腹地,开启历史之旅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南充市:党建引领 促进社保高质量发展
有惊无险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台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西安主城区砂层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邯郸市主城区及周边地区降水量
“闽越国”腹地的神秘古城——城村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