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服务视角下城市历史街区业态重构的协同干预方法
——以平遥古城东南街区为例

2022-06-10齐才砚马春叶

中国名城 2022年6期
关键词:业态重构价值

肖 竞,齐才砚,马春叶,曹 珂

引言

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文物保存丰富,能够较为真实、完整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历史地段。与空间规模有限、价值等级高、保控管理严格的文保单位相比,历史街区的体验沉浸感强、资源活化门槛低、与民众日常文娱生活关联密切,具有更强的公共属性。随着城市化进程与消费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历史街区经历了从少数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到外地游客季节性观光的旅游目的地,再到城市居民日常文娱游憩公共场所的转型过程。其服务主体不断拓展、空间使用频次与强度不断提高,公共价值属性日趋显著。同时,在因信息化、全球化浪潮冲击导致现代文明文脉断层、审美趋同、归属感缺失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街区的上述公共价值对城市公共文化、公共审美、公共价值观的传承和育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基于形态特征延续目标和物质空间要素分类、分级保控的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方法体系,逐渐与其功能业态的公共化、市场化发展演变脱节,使历史街区保护流于形式,未能全面激发、活化其公共服务与公共文化价值。为此,本文在辩证继承既有形态保控方法论基础上,尝试从历史街区功能业态的内生逻辑出发,探索建构公共服务视角下城市历史街区业态重构的多维协同干预方法,以拓展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理论认知,推动我国历史街区空间治理研究的公共化升级。

1 公共服务视角下城市历史街区的业态重构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周期变化,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矛盾焦点正逐渐转向。其功能、空间的公共化趋势日趋显著,对街区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造成了新的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加以应对,以促进街区公共价值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

1.1 历史街区的公共化发展与业态重构

快速城镇化时期,扩张性建设和现代化冲击造成的历史街区物质空间损毁和传统功能衰败是其保护更新工作面对的主要问题。因此,该时期历史街区保护发展的理论、方法探索围绕空间遗产的“防御保控”和历史资源的“经营开发”等议题展开。但在空间生产动力衰减的后城市化时期,冲击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的外部威胁日益式微,街区内部空间、文化资源公共化利用的需求逐渐增强,导致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现实矛盾发生了微妙转变。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分别在《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书》和《关于维护与管理历史城镇与城区的瓦莱塔原则》中将历史城区、街区视作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资产,强调了其在服务公共文娱生活、提升公共文化审美、促进公共价值认同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2021年出台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也将包括历史街区在内的城乡遗产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和增进群众文化参与感、获得感的公共文化资源加以再认识,强调了以历史文化传承和与当代文化生活融合为目标的遗产保护公共化导向。在此背景下,新时代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实践逻辑将逐渐从对“存量遗产”的发掘、管控转向对“增量价值”的识别、激发,本着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原则与理念,以“业态重构”的方式全面提升其公共服务价值。

1.2 “形态延续”保护范式的方法局限

自20世纪80年代历史街区保护概念正式提出,成为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以来,经过30余年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我国建构出以类型学、形态学方法论为理论基础,以保护范围划定、街巷肌理延续、建筑风貌修复为抓手的“形态延续”保护范式。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对指导历史街区应对物质性衰退和城镇化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上述方法多基于街区历史形态和理想范式的考证分析,缺乏对其物质空间与功能逻辑关联机制的深入解析,违背街区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保护措施多流于空间形态表面特征,难以在利益复杂、多元的市场化和公共化环境中实质性解决街区风貌管控与文化传承的问题,治标不治本。为此,须从与街区内生动力相关的功能业态角度,提出与当代历史街区公共化转向相适应的空间更新、治理方法,促进街区公共价值的发挥,同时有效规避复杂利益主体博弈对街区历史文化传承造成的负面影响。

1.3 “业态重构”干预调节的现实意义

在历史街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更新干预对策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视角,对历史街区公共服务成本投入与质效产出以及多元主体利益平衡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探索。研究提出了税费减免、资金补贴、容积率奖励、开发权转移等政策措施,对拓展历史街区研究的理论视野、协调街区多元主体利益关系、促进街区公共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上述研究亦存在片面以发展为本位,未妥善考虑街区文化传承及其与城市整体发展协同的问题,难以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为此,本文遵循当代城市历史街区功能、业态在城市整体区域重构背景下的现实更新逻辑以及街区物质空间、文化价值与功能业态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以街区“业态—形态”的关联机制为指导,探索公共服务视角下历史街区业态重构的导控干预方法,以促进街区公共服务转型过程中遗产与文化的有效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历史街区业态重构协同目标与干预要素

公共服务导向的城市历史街区业态重构,本质上是街区通过对自身功能结构的调整,从传统工商业、居住型业态向现代旅游观光与休闲服务业态转变,重新激活内生动力、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更新方式。相较于“空间重构”而言,其可基本保障街区形态要素的保存和延续,并通过与多元化公共目标的协同实现其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图1)。

图1 公共服务视角下城市历史街区业态重构的多维协同干预要素框架

2.1 历史街区业态更新的协同目标

以空间利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作为历史街区公共服务的目标与宗旨,从街区与城市、保护与发展、主体与客体三方面拟定其业态重构的协同目标因子。

2.1.1 融入城市整体发展

就街区与城市的关系而言,历史街区是城市的功能单元,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两者间的这种结构性逻辑不会改变。因此,历史街区在任何时期都必须融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脉络,确保其空间、功能更新与城市整体功能结构的变化调节相协同、呼应,进而从区域重构的大势中获取有机动能和存在意义,自然、高效地保存自身和延续历史。从过往的失败经验中可以发现:城镇化进程中被拆毁或衰败的街区多数源于其传统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下孕育的物质空间、社会结构、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城市的功能发展脱节,进而导致功能衰竭、人口流失、空间衰败,亦或被新的城市功能单元所替代。由此可见,融入城市整体发展脉络应是公共服务视角下历史街区业态重构的首要原则。

2.1.2 传承历史文化价值

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历史街区是城市文明的核心遗产资源和城市历史文化展示、传承的重要空间媒介,其作为遗产对象的根本属性决定了街区更新发展应以价值保护传承为先导的实践逻辑。此外,街区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和延续也是其公共服务价值增值和发挥的必要前提。从以往过度商业化街区的教训中可以发现:如果不遵循文化价值保护传承原则,任由资本驱动肆意扩张商业空间规模,引入与地域、传统文化不相符的现代旅游服务业态和外来服务人员,会造成街区空间、社会、文化的异化,进而导致街区文化价值、公共价值的长期减损。为此,历史街区的业态重构还应以不破坏物质空间遗存和传统文化价值作为底线原则,做到与其自身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价值协同。

2.1.3 符合大众消费需求

从服务主体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文旅产业消费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历史街区将逐渐从服务原住居民的生活空间转变为服务外来游客文旅观光需求的消费空间和服务本地市民文化休闲需求的公共场所。并且,随着文化衍生产业的不断发展,游客文化消费的需求内容与形式也将不断迭代升级。从多数功能衰退、缺乏活力的街区案例中可以发现:街区经济萎缩、活力丧失的主要问题在于功能定位与服务对象的错位,在于与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脱节。为此,历史街区的业态重构还应契合城市发展与商业化进程,从传统人居空间向文旅观光、文化展示、文化体验等方向转型升级,与服务主体和主体需求的变化相协同。

2.2 历史街区业态重构的干预要素

在明确协同目标因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历史街区的业态布局、准入、构成三方面,梳理与前述目标因子相匹配的街区业态重构干预要素,以促进其业态有序更新和空间、文化资源高效配置。

2.2.1 业态布局调节

业态布局调节指通过对历史街区内部与外部空间功能、业态的调整,引导街区相关业态聚集、差异协作,促进街区与城市整体、周边地段的功能融合及其自身功能结构的优化。与街区融入城市整体发展的协同目标对应,针对街区在公共化过程中业态自组织更新可能造成的功能布局混乱、接待承载力不均等问题,通过对地段区域、街区周边、街区内部的多尺度分析,基于街区空间遗产资源分布现状与区域用地开发态势,确定上述不同空间尺度中公共节点与经营性项目的选址布局,将适宜的业态布置于合理的空间区位,将非必要和不恰当的业态向外部疏解,培育街区内外业态联动,促成其所在地区文旅产业的集约、高效发展。

2.2.2 业态准入管控

业态准入管控指通过业态类型与营业时间的管控,对历史街区内部服务型经营空间进行干预引导。在历史街区中,空间单元业态变更后会重塑其室内外环境,进而影响到街区的整体风貌与文化氛围。因此,在公共服务导向的更新进程中,为避免业态重构对街区原生物质、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冲击,须通过业态准入管控机制确保其空间风貌、文化价值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延续。具体可通过策划和引入具有文化兼容性、创新性的业态类型,利于消费者感知、体验街区的典型文化价值,并使其在时空分布上尽可能与街区特定空间对应的主题价值特征相呼应。

2.2.3 业态构成优化

业态构成优化指对街区中各类经营型空间的数量、面积配比构成进行优化调节。历史街区的商业收益和文化传承绩效与游客消费、感知街区文化空间的体验过程密切相关。因此,街区的业态调节不能只考虑遗产保护与价值传承的理想目标,还应兼顾消费主体的游憩偏好与体验需求,以文脉逻辑和市场规律两条线索为指引,避免文旅业态之间的恶性竞争。具体而言,应通过游客消费行为与需求调查,制定契合对象街区自身资源条件和主体需求目标的业态配比方案,以确保大类业态供需平衡和中小类业态多元化、差异化发展。

3 历史街区业态重构的多维协同干预方法

基于前文建构的街区业态重构干预原则、路径,本节以平遥古城东南街区保护更新为例,详细阐释其应用实施方法。平遥是我国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城区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于1997年共同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当地政府借此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使得平遥古城的发展进入到商业化、公共化的新阶段。20余年来,古城内的历史街区虽基本延续、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格局和传统风貌,但因业态干预滞后导致的保护发展问题亦不断显现。因区域投资的不平衡导致古城内外功能布局模糊、配套服务设施品质分化、内部街区业态向低端化演变。同时,古城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因遭受大量与本土传统文化相异的外来连锁业态的冲击而异化。并且,相对同质化的流量业态也难以满足游客观光、住民生活和市民休憩的多元文化消费需求,导致不同使用主体间的空间需求矛盾加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建构的业态干预方法,通过平遥古城东南街区的保护更新实践对相关内容进行阐释说明。

3.1 区域协同导向的业态布局多尺度优化

历史街区的业态重构与公共化更新不仅是对自身发展动力的重塑,也是一种对所在地段功能变化的能动响应。为此,历史街区的业态布局应立足更广域的空间范围,基于区域协同视角,考虑文化旅游、休闲服务等功能要素在区域范围中的布局和协作,从而充分发挥街区的土地区位价值和遗产资源价值,促进其所在地段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3.1.1 区域功能要素组构

区域功能要素即宏观尺度下历史街区所在区域的功能性特征要素,包括区域道路交通结构、公共设施布局、自然与文化资源分布、周边相邻地块的功能属性与建设情况等。从区域层面梳理、组构街区与周边地段功能要素的关系,有助于从宏观尺度加强街区与区域空间中其他功能单元的协同合作。

3.1.2 内外功能单元联动

内外功能单元即中观尺度下历史街区内部与外部空间中的历史与现状功能单元,包括街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职能单元、周边地段的现状功能单元以及在建和近远期规划中的功能单元。对于历史街区而言,上述功能单元既具有空间临近性,又具有功能矛盾性,需从广域时空视角,甄别、梳理相关功能单元的促抑机制,激活连接、规避矛盾,建立街区同周边既存环境和拟开发项目之间的联动关系。

3.1.3 内部功能结构优化

内部功能结构即微观尺度下街区历史核心区域范围内空间性功能要素的结构关系,包括街区内部道路交通结构以及遗产资源、公共空间、经营性空间的分布情况。对街区内部功能结构的优化,即以各类资源要素统筹的方式,结合游憩人群分布情况调查,对既有和拟植入的功能单元、街巷空间进行优化配置,明确街区内部功能板块定位,实现街区空间、功能与人群游憩分布的匹配融合。

以平遥古城东南街区保护更新为例,通过对街区所在区域范围内遗产资源和建设项目的系统调查,从不同空间尺度综合调节街区的业态布局:(1)宏观层面,明确了街区在平遥历史文化资源系统中的功能定位,梳理出镇国寺景区、双林寺景区、尹回水库等与古城历史街区文旅服务产业发展相关的区域功能版块,并建构了街区与各板块要素间的空间、功能组构关系。(2)中观层面,梳理出东南街区与古城内部其他片区遗产资源以及古城内外平遥电影宫、又见平遥剧场等已建、在建项目的功能协同关系。从平遥古城“大景区”的角度协调街区内外地块的功能组织,根据各功能单元的资源特色差异化布置相应业态空间。将观赏、纪念、体验、休闲等与东南街区文化关联度较高的业态集中于街区内部,将游憩、娱乐、展演、集散等与东南街区文化关联度较低的业态向周边其他区域疏解。(3)微观层面,结合街区内部遗产资源分布,增配相应文旅型业态空间,将街区线性游览系统优化为网状游线系统,以拓展街区内部文旅接待区域的空间范围,在缓解南大街等主要街巷游客接待压力的同时提高内部历史资源的利用效率(图2)。

图2 区域协同导向的平遥古城东南街区业态布局多尺度联动

3.2 价值协同导向的业态准入主题化管控

历史街区的业态重构会连带影响其风貌、文化和社会结构。为避免新业态植入对街区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异化,确保街区历史价值的延续和传承,需从功能业态与文化关联的角度对历史街区核心区域进行业态准入的管控引导。

3.2.1 街区核心价值梳理

街区核心价值即街区在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传承、延续的主导性和特色性文化价值。具体可以职能文化、人居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价值线索,结合对街区现状遗产资源要素的特征调查和价值考证,总结、归纳其价值脉络,并以此作为街区业态植入和更新的价值线索。

3.2.2 “价值—业态”关联建构

“价值—业态”关联即历史街区功能业态在立面风貌、空间氛围、功能内涵、品牌意义等方面与相关主题文化价值的关联性。在梳理、提炼出历史街区核心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可从上述方面对街区既存业态和拟规划业态的价值关联性进行核准,并据此甄别、筛选和统筹布置街区不同功能区域业态延续、更新和植入标准,确保历史街区核心区域的功能业态有利于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展示和传承。

3.2.3 主题业态准入管控

主题业态准入即对街区不同主题文化区域采取价值相关业态准入的管控机制。具体结合对街区核心文化价值线索的提炼确定以不同文化价值为导向的主题文化分区,并相应制定各区域业态类型、规模、营业时间等准入原则;将与主题文化相关的业态有序布置于对应空间区域,限制对主题文化呈显有负面影响的业态,形成街区文化展示的集群协同效应。

以平遥古城东南街区保护更新为例,通过对街区历史沿革、遗产资源与业态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价值协同为导向对街区业态进行准入管控:(1)梳理出晋商文化、仕学风尚、晋中民俗三条文化主线,作为街区职能文化、历史文化、人居文化的价值内核。(2)结合上述文化线索,在街区范围内规划建构出休闲体验、文旅观光、生活服务三大主题功能区,并逐一建立街区内508家店铺与上述文化主题的“价值—业态”关联。(3)根据街区三片主题文化区域的业态相关性,分别建立各片区业态准入的三阶梯度(优先、适宜、控制)标准,对街区内既有和规划的经营性空间进行业态匹配,引导各类业态有序集聚,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街巷、地段(图3)。

图3 价值协同导向的平遥古城东南街区业态准入主题化管控

3.3 需求协同导向的业态构成差异化配比

历史街区的业态重构与公共化更新还需尊重和适应其服务主体的消费需求,根据主体需求的动态变化调节、优化自身功能业态配比,充分服务游憩者文化体验、消费的多元诉求,避免同质业态的恶性竞争。

3.3.1 游客消费特征调查

游客消费特征即游客对历史街区内不同业态的消费倾向与意愿特征。具体将前述休闲体验、文旅观光、生活服务类功能进一步细分为零售、餐饮、民宿、休闲、文博、文创等六类业态,通过对街区本地、外地游客的需求与消费水平调查以及国内外其他商业化街区现状业态配比的比较研究进行特征刻画。

3.3.2 主体游憩需求预测

主体游憩需求预测即根据历史街区游憩消费主体的现状消费特征分析,对其潜在消费偏好与需求的预测。具体以空间特征、历史氛围、区位条件、景观风貌、体验方式为甄别要素,调查、分析游客在街区文化消费、体验过程中的业态偏好及影响因素。同时,结合街区游客接待量的调查数据,分析预测各类业态对应的空间需求规模,作为街区内各类业态配比的依据。

3.3.3 街区业态配比优化

综合前述调查分析与规模预测,确定街区核心区域内大类(3类)、中类(6类)业态的具体配比,以展现街区文化特色、满足游客体验需求为原则,结合游客承载容量计算与主题功能区划,对相应功能区进行业态规模的配比和各类业态的增减与置换。

以平遥古城东南街区保护更新为例,基于街区业态现状调查、游客消费行为调查和典型案例街区调查研究,对街区内业态配比与规模进行了如下预测与调节:(1)从前述划定的休闲体验、文旅观光、生活服务三大主题功能片区中选取城隍庙、迎薰门、贺兰桥三处具体街巷进行详细业态调查和优化设计。(2)结合北京南锣鼓巷、福州三坊七巷、成都宽窄巷子等相似街区业态构成分析和对象街区游客需求调查,以及平遥古城2010—2020年游客接待人数的统计分析、识别游客在三处街区中的消费特征,并据此预测街区未来的业态规模配比。(3)基于前述分析,对3处街区业态进行优化调节。其中,城隍庙片区以文旅观光为主导功能,采取缩减零售、餐饮类业态(从24%、21%下调至15%、15%),提升文创、文博类业态规模(从22%、7%上调至30%、10%)的措施;迎薰门片区以休闲体验为主导功能,采取缩减零售、文创类业态(从27%、13%下调至20%、10%),提升休闲、餐饮类业态规模(从7%、25%上调至15%、30%)的措施;贺兰桥片区以生活服务为主导功能,采取缩减文创、休闲类业态(从9%、20%下调至5%和15%),提升民宿、零售类业态规模(从21%、23%上调至25%、30%)的措施。通过上述业态构成调节,形成游客需求导向的街区业态配比优化格局(图4)。

图4 需求协同导向的平遥古城东南街区业态构成差异化调节

4 结语

综合全文分析,伴随现代城市功能变迁和消费经济发展,城市历史街区逐渐从少数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和外地游客季节性观光的旅游目的地转变为城市居民日常文娱游憩活动的公共场所。在此背景下,街区将通过职能、业态的结构性调整,实现从传统工商业、居住等业态向现代文旅服务业升级的公共化转型,以重新激活其内生动力,顺应时代发展,同时也对其遗产资源保护与文化价值传承带来新的要求。既有以“形态延续”为导向的保护方法因未建立街区物质空间与功能、价值逻辑的内生关联,难以在发展诉求日趋多元化的公共化转型过程中仅通过表层风貌修复实质性解决街区内在价值传承与功能活化的根本问题。

为此,本文结合平遥古城东南街区保护更新探索,从街区公共化更新与业态重构的角度,建构了城市历史街区业态更新的多维协同干预方法。该方法以融入城市整体发展、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契合大众消费需求为街区公共化更新的发展目标,以街区业态布局调节、业态准入管控、业态构成优化为其空间业态更新的干预手段。具体包括:(1)街区区域功能要素、内外功能单元、内部功能结构的多尺度优化措施。(2)基于核心价值梳理、“价值—业态”关联的街区业态主题化准入管控措施。(3)基于游客消费特征调查、主体游憩需求预测的街区业态差异化配比措施。

上述方法对平遥古城功能业态的合理配置、东南街区游憩线路与游客分布的优化、街区业态与历史价值的协同、业态配比与游客需求的匹配均具有指导意义,可拓展既有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理论范畴,实现我国历史街区空间治理研究的公共化、人本化升级。同时,对历史街区业态的干预调节还应注意依据法定规划和市场规律,研究、分析所获结论可作为街区空间治理的决策依据,但也不可过度强调其在街区业态更新中的绝对作用。

① 保护范围分为核心保护、建设控制、风貌协调3个层次划定;街巷肌理延续通过“点—线—面”的空间逻辑确定保护结构,或以类型学与形态学研究方法为街区肌理更新与保护提出依据;建筑整治以分析每幢建筑的信息为前提,确定其保存、整饬、更新、修景或重建;风貌协调主要控制建筑高度、景观视廊和界面特征等。

② 我国旅游消费人数从1984年的近2亿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60.06亿人次。

猜你喜欢

业态重构价值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长城叙事的重构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新业态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