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平肝熄风和血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2 例
2022-06-09余叶伟洪婷徐蒙辉
余叶伟,洪婷,徐蒙辉
1.鹰潭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鹰潭 335000;2.余江区中医院,江西 鹰潭 335000;3.鹰潭市中医院,江西 鹰潭 3350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是临床常见病,以眩晕为主要特征,可伴恶心、呕吐等,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约占中老年各种眩晕的60%以上[1]。随着近年来工作压力的增大,长期熬夜、暴饮暴食普遍存在,致使VBIV 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2]。现代医学针对VBIV 主要采用扩张脑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方式进行治疗,但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多。近年来,中医药在VBIV 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受到临床高度认可。在中医长期治疗经验中发现,VBIV 以肝肾阴虚阳亢证最为常见,治疗总则应以滋阴养血、镇肝清火、平衡阴阳为原则。鉴于此,本研究自拟平肝熄风和血汤,探讨其在VBIV 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鹰潭市妇幼保健院2018 年4 月至2021 年8月收治的84 例VBIV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62.45±4.06)岁,年龄范围45~80 岁;体质量指 数(BMI)(24.13±1.05)kg/m2,BMI 范 围18~29 kg/m2;病程(2.12±0.40)年,病程范围3 个月至5 年。观察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62.54±3.97)岁,年龄范围47~78 岁;BMI(24.22±1.10)kg/m2,BMI范围19~28 kg/m2;病程(2.20±0.43)年,病程范围5 个月至5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要求。
1.2 纳入标准
(1)VBIV 西医诊断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3]相关标准:伴眩晕、恶心、呕吐,在头位改变或体位改变时存在旋转性眩晕,有明确病因,如糖尿病、颈椎病等,头颅CT 或MRI 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2)VBIV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辨证为肝肾阴虚阳亢,眩晕耳鸣,少寐健忘,视力减退,神倦乏力,心烦口干,腰酸膝软,苔薄,舌红,脉弦细。(3)TCD 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4)语言、认知功能正常。(5)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精神疾病者。(2)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3)其他疾病引起眩晕者。(4)合并恶性肿瘤者。(5)入组前服用过抗眩晕药物者。
1.4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对症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207,规格:25 mg),75 mg/次,1 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江西京通美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3001,规格:5 mg),5 mg/次,1 次/d;静滴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4221,规 格:500 mL∶0.02 g∶4.5 g),500 mL/ 次,1 次/d。观察组加用自拟平肝熄风和血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自拟平肝熄风和血汤:黄芪30 g,丹参、川芎、当归、赤芍各15 g,天麻20 g,钩藤、白术、菊花各10 g。水煎取汁400 mL,200 mL/次,早晚温服,1剂/d。(2)穴位贴敷:取大椎、肝俞、太溪穴,取天南星、白芥子等比例混合,研磨成粉末,加生姜汁调和成膏状,敷于上述所选穴位,使用穴位贴敷贴固定,4~6 h/次,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 周。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TCD结果正常,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为痊愈;症状、体征及TCD 结果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60%~89%为显效;症状、体征及TCD 结果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59%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其中中医证候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证候进行评估,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症状分别计0、1、2、3 分,并相加各项症状积分。(2)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采用TCD 检查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Vm,检查时间点为治疗前和治疗2 周后。(3)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全自动血流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高切黏度(HBV)、血浆黏度(PV)和全血黏度(LBV)水平,检查时间点为治疗前和治疗2 周后。(4)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等。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椎基底动脉Vm
两组治疗后RVA、LVA、BA 的Vm 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椎基底动脉Vm比较(cm/s,)
表2 两组椎基底动脉Vm比较(cm/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两组治疗后HBV、PV、LBV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VBIV 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部血液循环,或增生的骨赘压迫椎动脉造成血管痉挛,导致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脑组织灌注减少,从而引发眩晕症状[5-6]。基于上述理论,VBIV 治疗应从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等方面入手,以缓解患者病情。阿司匹林的血小板抑制作用可促使血液粘滞性降低,阻碍血栓形成;氟桂利嗪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痉挛;倍他司汀可扩张椎底动脉系统,增加脑部血流量[7-8]。三药联合治疗VBIV 疗效较佳,但仍未达到预期效果。
中医学将VBIV 归属于“眩晕”的范畴,认为其多因久病劳伤、先天禀赋不足等导致肝肾阴亏,水不涵木,生风,风夹痰瘀,上扰清窍,发为本病,故治疗应以滋阴益肾、平肝熄风、祛瘀通络为基本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RVA、LVA、BA 的Vm 均较高,HBV、PV、LBV 水平较低,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在VBIV 患者中施以自拟平肝熄风和血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利于提高椎基底Vm,改善血液流变学,安全可靠。平肝熄风和血汤中黄芪益气活血;丹参养血安神、活血通经;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当归补血活血;赤芍平肝止痛、活血祛瘀;天麻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祛风通络;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白术补气健脾;菊花疏风清热。诸药配伍,共奏平肝熄风、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增加脑血流灌注;丹参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川芎可降低全血黏度,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9-10]。穴位贴敷融合传统中医证据和药物疗法,通过贴敷药物对穴位刺激,由经络传导,可发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之效,达到外治内效的目的[11]。本研究穴位贴敷中药用天南星通络止痛,白芥子疏经通络、温中散寒。大椎是人体阳气上升的重要途径,以其为主穴,并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配肝俞,具有疏肝理气、养肝明目的作用;配太溪可滋阴补肾,通过药物刺激可调整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协调阴阳,充分发挥药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现代研究表明,穴位贴敷可使药物经皮肤渗透至血液中,药性循经络直达脏腑,调整气机,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疾病恢复[12]。平肝熄风和血汤(内治)和穴位贴敷(外治)疗法相结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可发挥滋阴益肾、平肝熄风、祛瘀通络等多种作用,进而增强临床疗效,促进疾病恢复。
综上所述,在VBIV 患者中应用自拟平肝熄风和血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较佳,安全性高,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利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