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1〕
2022-06-09江珍林姗徐燕云叶春杰
江珍,林姗,徐燕云,叶春杰
(1.鹰潭市中医院,江西 鹰潭 335400;2.金溪县中医院,江西 抚州 344800)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为不孕、月经异常、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大部分EMs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抑郁和焦虑常使EMs患者自我认同感下降,机体免疫机能衰退,临床疗效欠佳。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整体理念及辨证施治,且中医治疗对于多脏腑多系统功能失调的慢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中药改善EMs临床病症及抑制复发等方面疗效显著,还具有调节患者情志正常化的作用[2]。本文旨在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EMs痛经及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90 例,随机分为中药口服组、中药外治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30 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患者均已成年;依从性好,能完成各量表的填写;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肌瘤大于4 cm;近一个月内服用孕、雌、雄性激素类药物和抗焦虑、抑郁药物等影响本研究的药物;易过敏体质;合并其他导致疼痛的疾病。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治疗方法
中药口服组:口服少腹逐瘀汤,方剂组成为合欢皮、钩藤、五灵脂、蒲黄、赤芍、桂枝、川芎、当归、没药、延胡索、干姜、官桂、小茴香各10 g,水煎服,1日1剂。
中药外治组:第一,中药热包外敷法。鸡血藤30 g,丹参20 g,红花15 g,艾叶9 g,乌头9 g。准备纱布和妇科特制布袋,纱布包裹好上述中药材并装入布袋,蒸锅蒸热,热敷下腹部约30 min,1日1次,经期避免热敷治疗,干净后继续治疗。第二,穴位贴敷法。生蒲黄、没药、乳香、莪术、三棱各15 g,干地龙、乌药、全蝎各9 g,研磨成粉,与生姜汁混合均匀,敷于中极、关元、神阙穴。第三,香囊佩戴法。合欢花10 g,沉香6 g,绿梅花、薄荷、玫瑰花各5 g,混合均匀,用透气袋包装,做成香囊。白天佩戴香囊至少8 h,且常佩戴在胸前,夜晚香囊置于枕边,白天和夜晚均以闻到气味而不刺激为宜,三日更换一次。
综合治疗组:同时采用中药口服法和中药外治法进行中医综合治疗。三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
1.4 观察指标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用于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最高分为10 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明显。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用于评价患者抑郁程度,HAMD总分≥35分为严重抑郁,总分<8分为没有抑郁症状,即总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用于评价患者焦虑程度,HAMA总分≥29分为严重焦虑,总分<7分为正常,即总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血清人糖抗原125(CA125)水平:治疗前后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避开经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均有所下降,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中药口服组和中医外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单位:分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中药口服组和中医外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治疗前后HAMA和HAMD评分比较单位:分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清CA125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中药口服组和中医外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比较单位:IU/mL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日久难愈的疾病,长期伴随的疼痛使患者处于精神压力大、情绪不稳定之中,随着病程的迁延,患者伴随出现抑郁、焦虑等情志障碍[4]。值得关注的是,EMs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可以一定程度上阻碍疾病的恢复及降低治疗的配合性,严重患者会拒绝治疗[5]。本研究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EMs患者痛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旨在寻求一种疗效更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焦虑抑郁属于中医的“郁症”范畴,如《灵枢·本神》言:“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肾气虚则厥,实则胀,肾藏精,精舍志”[6]。由此可知,EMs患者病情与情绪关系复杂交错、联系密切,且有研究表明[7]中医情志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抑郁心理状态。EMs患者当以“解郁活血”为治疗准则,兼以减轻疼痛及调畅情志为辅助作用,从两方面共同治疗EMs患者的病症与负面情绪。
对照组口服少腹逐瘀汤治疗。干姜、官桂、小茴香为君药,可通达下焦,温经散寒;没药、元胡、五灵脂、蒲黄为臣药,可散结止痛、散寒利气;五灵脂炒用止痛而不损胃气;蒲黄重在活血祛瘀;川芎、赤芍、当归为佐药,可养阴活血[8-9]。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用少腹逐瘀汤对于患者疼痛以及抑郁、焦虑症状的改善并不显著,因此联合应用中医外治法。中药穴位贴敷以温肾散寒、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发挥止痛效果;中药热包外敷散寒通络,消瘀散结。随着人们对中药香囊的认识,香囊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对焦虑、抑郁等引起失眠症状的患者,相关研究表明香囊还能促进sIgA和IgG等的分泌,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10-11];香囊佩戴可释放芳香因子,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至靶器官发挥作用,香囊中的合欢花、绿梅花、薄荷、玫瑰花等具有开窍安神、镇静助眠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12]。如合欢花中的槲皮苷和异槲皮苷等黄酮类物质具有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的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脑内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减少海马细胞凋亡有关[13]。另外合欢花的总黄酮物质能提高大鼠血液和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抑制胆碱酯酶(AchE)活性,发挥抗抑郁作用。薄荷是典型的芳香中药,其中含有的1,8-桉叶素、β-蒎烯、芳樟醇、α-蒎烯以及柠檬烯等成分,具有镇静安神、提高认知的功效[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综合治疗组VAS,HAMD,HAMA评分以及血清CA125水平明显低于中药口服组和中医外治组(P<0.05),表明多功效多途径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EMs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情况,调节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情况,有效调节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治病信心,且中医综合疗法简便、有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