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域下乡村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09梁秀萍连丽丽陈金枝

文教资料 2022年5期
关键词:乡村经济发展路径发展对策

梁秀萍 连丽丽 陈金枝

摘 要:我国脱贫攻坚战于2021年取得全面胜利,精准扶贫是这场“战役”的创新与关键之举。潮州市狮峰村与赤水村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发生众多变化,通过对比二者的发展来探析乡村经济发展路径的形成规律,并针对二者在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发展蓝本。经研究得出,在政府的規划引导下盘活乡村资源,走特色化产业发展道路,引进现代化人才与技术增厚产业发展实力,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如此在“政府+产业+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发展下,更能有效促进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 乡村经济 发展路径 发展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情况复杂多样,千村千貌,当下农村重点工作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挖掘当地的资源条件发展自身特色产业,走一条具有现实意义的、能促进当地百姓可持续增收的乡村发展路径。潮州市狮峰村与赤水村作为新时期的精准扶贫省定的扶贫村,二者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在2019年得以脱离贫困村之列,逐步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之路,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狮峰村、赤水村发展变化概况

(一)狮峰村的发展变化概况

1.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式发展

狮峰村在2016年被定位省级扶贫村后,提出“一湖一轴多节点”改造概念,顺利实现乡村大升级。一湖,即将往日的普通“大鱼塘”打造为集观赏与休闲于一体的“白鹭湖”。一轴,即围绕主村道进行打造,开展主村道修建、文化墙绘制等。多节点,即实施李厝祠堂、休闲活动场所、盛林书院等项目建设。狮峰村通过多方面多节点结合,成功蜕变为一个生态美丽宜居乡村。

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文发展

原是狮峰小学、具有潮派风格的特色建筑盛林书院于2019年转型发展为文化活动集中地,已建设有党群服务中心、新农村建设培训多功能室、妇女儿童之家、木偶戏“非遗”展示厅等,成为全市一个文化传习、党建培训集中点。

3. 从单一的农业经济逐步转向“双线”发展

狮峰村自2016年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 着力打造白鹭湖综合项目,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养殖模式,“观赏+文化+民宿”全线布局,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狮峰村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发展为集休闲、旅游、餐饮、度假为一体的田园乡村综合体。

(二)赤水村的发展变化概况

1.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赤水村此前的基础设施薄弱,许多硬件设施不足。在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赤水村坚持拆建并举,一体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目前已经建成停车场、党建公园、文化服务中心等14个项目,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2. 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婆姐岭古驿道,以及传统“闹热”民俗文化活动是赤水村悠远与浓厚的历史人文氛围的体现,重视传统“闹热”民俗活动,通过组建锣鼓队,定期举办培训班,增强村里的文化氛围。

3. 以单一农业经济为主,积极探索乡村经济发展道路

赤水村以单一农业经济为主,是镇上传统水果主产区和水稻高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橄榄等农作物,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赤水村加入了橄榄合作社,建设橄榄产业园,实现了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赤水村努力探索乡村特色旅游线路,利用村中的古驿道、村传统文化以及生态果林的资源,将赤水村旅游往深处拓展。

二、狮峰村、赤水村经济发展对比研究

(一)狮峰村与赤水村经济发展路径对比

狮峰村与赤水村共同以三农问题为抓手,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无缝衔接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村环境是基础,农业发展是关键,农民收益是根本。狮峰村与赤水村被评定为省级扶贫村之时,均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在乡村环境改造中做好发展的第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与生活条件,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石。面对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问题,两个村子根据自身农业情况挖掘重点投入与改造之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狮峰村利用1056亩淡水养殖资源,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大力发展渔业养殖。而拥有1706亩山地面积、以橄榄种植为祖业的赤水村,采用“公司+园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以合作社引领加强管理、改良嫁接、拓宽销路等措施将橄榄种植发展为特色产业,提高村民以及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使经济发展起来,实现产业兴旺,但需要打破“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农业的功能就是提供农产品”的传统思维模式,关键举措便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合的主体是与农业相关的一、二、三产业,并非将传统意义上的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简单转移到农村地区。这里讲的农村第一产业主要还是与农林畜牧渔业相关的大农业,第二产业主要是与农业相关的轻工业,第三产业主要是与农业相关的服务业。[1]

狮峰村在农村环境整改中充分结合自身区位优势、自然禀赋与古村落群优势,提出“一湖一轴多节点”整体性改造计划,为自身产业发展打下牢固基础。狮峰村凭借白鹭湖综合农业项目向农村二、三产业拓展。种植荷花的白鹭湖发挥观赏性与莲子种植价值的同时,完善莲子加工及销售这一产业链,极大增加了农业附加值,在2019年莲花文化旅游节期间,白鹭湖出产的1.5万斤莲子产品销售额达30万元。第三产业体现为由“白鹭湖休闲生态+盛林书院”一体化发展吸引人气而带来的经济消费需求,以美食中心与迎宾客栈为代表的乡村服务业,拓宽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渠道。相较于狮峰村快速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言,赤水村整体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逐步布局乡村发展。目前赤水村的农业稳步增长,虽然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但存在相当的潜力资源来推进产业融合。赤水村凭借天然淳朴的园林风光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潮安新农村茶乡之旅”,并拥有历史悠久的婆姐岭古驿道、独具规模的“闹热”民俗文化活动等文化资源。赤水村通过盘活以上乡村资源优势,精心规划“生态果林+历史驿道+民俗文化”乡村组合发展模式,探索乡村特色旅游线路,在种植水果的同时,利用沿路游客资源助力农副产品的销售,实现自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正如表2所示,狮峰村、赤水村通过盘活资源,根据自身特点布局发展,将农村一、二、三产业环环相扣,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乡村特色化发展道路,实现“千村千面”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发展。

(二)狮峰村与赤水村优势与局限比较

1. 发展条件比较

2. 发展规模比较

如图1所示,狮峰村和赤水村在2015年到2020年村集体年经济收入情况可知,狮峰村和赤水村的发展规模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赤水村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乡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而狮峰村作为一个相对发展成熟的乡村,如今面临着在发展之后如何再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3. 狮峰村与赤水村的发展局限

(1)狮峰村的发展局限。① 旅游景点单一,旅游经济收益较低。狮峰村的旅游景点单一,以观光为主,而娱乐项目缺少,其风土人情存在着相似性,游客以附近村镇人群为主,大多参观完狮峰村的盛林书院和白鹭湖便驾车离开,游客停留时间较短,餐饮和住宿收入较少。此外,狮峰村白鹭湖夏季莲花池与春季油菜花田观赏具有时节性,除节假日和文化节外的其他时间,游客量明显减少,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较少。② 旅游产业附加值低。狮峰村旅游产业较为单一、产业链短、产品推广力度低、未形成品牌效應等问题导致旅游产业附加值低。如,狮峰村的白鹭湖亲水乐园具有旅游观光和莲子种植的双重作用,但是莲子产业链短,加工制作简易,以真空打包和莲子甜汤售卖为主。周边商铺规模小,商品种类缺乏地方特色,未能满足游客的购买需要。③ 村民参与度问题。在扶贫经济建设中,贫困村民忙于生计,很难将精力放在旅游开发中,加上无充足资金投入旅游产业开发建设,故往往对旅游产业的参与热情不高。中等收入的村民参与程度多受发展扶贫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影响,景点周边商铺以村民自发独立经营为主,但经营具有极大不稳定性,商铺盈利情况极易受到观赏的时节性或疫情等因素的影响。

(2)赤水村发展局限。① 农业发展层面。橄榄种植面临品种改良问题。橄榄作为赤水村的“祖业”,有着久远的种植历史与大面积的橄榄种植地,但现有橄榄多为传统品种,橄榄树高大,采摘成本较高,整体使得产品价格优势不高。② 乡村旅游发展层面。未有直达的公交线路,给乡村旅游发展增加限制。当下公共交通工具并未在乡村间普及,由于赤水村地理位置远离市区,自驾出游是目前绝大部分游客前来的方式,因而限制了部分游客前往赤水村体验乡村旅游。③ 旅游资源的开发协调与保护。赤水村的古驿道连通另一村落,若要将古驿道开发为旅游资源,则涉及两个村落间的沟通协调。另一问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古驿道石头上刻画的各类样式的图案,有研究与观赏价值,但若将其开发为旅游资源会面临着潜在威胁,如石块上的图案可能会遭到人为的磨损,因而将古驿道开发为旅游资源将面临较大的挑战。④ 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思想接受程度。乡村振兴彰显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保护村民的核心利益。而发展乡村旅游,就必然需要开发乡村资源,或利用村级公共场所,或租借村民的场地,这些必然会对村民的生活有所影响。因而在旅游发展层面上,村民的意愿是需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沟通的问题。

三、乡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一)狮峰村发展对策

1. 积极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深度挖掘狮峰村的盛林书院的文化价值,丰富其文化内涵,开展相关文化节活动,开设以体验式为主的旅游模式,加大当地传统民艺,如木偶戏、潮绣和手拉壶等体验课程的宣传力度,如开展暑期夏令营教育活动、作品交流活动展等,宣传潮州文化的同时吸引游客,增加乡村旅游收益。进一步挖掘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推动农副产品转化为特色旅游产品,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2. 构建乡村旅游产业链

整合狮峰村旅游资源,构建农副产品销售、旅游观光、餐饮住宿这样一条完整闭合的旅游产业链,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打造乡村特色餐饮和住宿旅游服务体系,用良好的乡村体验留住游客。

根据以上对狮峰村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狮峰村已经具备发展旅游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基本条件,而狮峰村在快速发展后就如何更进一步发展存在问题,许多乡村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随着疫情导致线下实体经济的衰弱,基于“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直播经济作为直播和营销的融合产物在这段时间里发展迅速。[2]对于狮峰村来说,立足乡村特色风情与产品的直播正是突破城市界限的有效方法,山清水秀的乡村风景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是良好的基础。具体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发展乡村直播需要当地领导发挥带头作用,培养直播意识,积极引导村民为乡村助力,改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直播经济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特色农产品。

(2)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疫情的影响,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具有回乡创业、就业意向。要积极引导人才回乡,加强培训,不断壮大农产品直播带货的人才队伍。引进科技人员投身乡村建设,以科技助力农产品直播带货发展。同时,打造一批服务直播带货的人才,从党员干部、农村电商从业者中选取一批熟悉直播带货模式的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服务等,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帮助有意从事直播带货的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发挥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商品的品牌和质量。狮峰村的橄榄产业发达,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农产品作为乡村的一张名片,解决橄榄在当地供大于求的问题,打造特色农产品,向外地提供物美价廉的橄榄等多种作物。将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打造成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品牌,促进农产品直播带货提质增效。

(4)严格把控带货产品质量。狮峰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打造“观赏+文化+民宿”全线布局过程中,引导农民自觉生产优质产品,以质量为基石,追求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完善产品带货机制,通过多种手段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赤水村发展对策

相较于狮峰村具有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基础和知名度,赤水村不应完全参照其他村落的发展模式,而应找到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径。

1. 竭力打造精品农产品,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角色。乡村发展无论处于哪个阶段,作为乡村基础保障的农产品都是发展的重要前提。赤水村有着悠久的橄榄种植历史与较大的种植面积,可根据用途及市场需求,改善橄榄种植的品种质量,再按不同程序加工,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发挥橄榄合作社的管理与销售力量,探索更多发展潜能与方向,将作为“祖业”的橄榄产业壮大为自身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精品农产品,向农产品品牌化道路迈进。

2. 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

赤水村可以采用试点的方式探索乡村经济发展路径,鼓励有意向、有能力的村民参与旅游经济的发展项目,避免大刀阔斧、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发展出现问题。赤水村中的婆姐岭古驿道蕴含着历史与乡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变迁,其中深层的文化特色也需要专业人士来思考和分析利用。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个性,以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載体,通过旅游发展唤醒文化记忆,推动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3]应加大对古驿道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直播、参加文化活动等形式吸引更多关注,在保护文化的基础上探究其价值,以文化为起步,作为赤水村旅游经济的开端。

3. 合理规划乡村民俗文化活动,打造地方特色文旅项目

非遗乡村民俗文化“闹热”活动是赤水村极为重视的一项公共活动,具有凝聚乡民士气的作用。就经济维度而言,非遗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资源,为实现精准扶贫的物质富足提供了转化前提。[4]因而,通过合理规划赤水村的“闹热”活动,打造地方特色文旅项目,可为赤水村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提供活跃的内容动力。其间,可以衍生民俗纪念品、特色农产品,并进行销售。

4.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参考专家意见

在村落层面上,针对具有开发挑战的古驿道所连接的两个村落,应就双方顾虑与见解,积极沟通与协调。在村民层面上,在资源开发利用决策前,针对涉及村民自身利益或公共资源的时候,需要注重村民的接受意愿,考量村民的顾虑所在,尊重并与之真诚沟通,并加强教育引导。此外,在决策过程中,通过让村民代表参与其中等方式,让村民了解、参与村子的发展决策过程,在乡村建设中营造团结向上的乡村氛围。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层面上,咨询专家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权衡好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问题,科学规划乡村发展。

(三)中国乡村经济发展全局思路

狮峰村与赤水村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我国众多乡村的共通之处,针对乡村经济发展问题,总体上需围绕“政府+产业+人才”,以政府政策与规划为指引,以产业领头乡村经济发展,引进人才激活乡村发展。

发挥政府的主导规划力量,为乡村经济发展布局谋划。中国乡村千村千貌,不尽相同,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政府需要发挥统筹作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在不同村落因地制宜布局特色项目,打造乡村特色区域,实现区域经济资源共享,带动乡村合力联动发展,最大化发挥乡村的发展潜力。

坚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作为区域经济模式的首要一环,直接影响整个乡村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加入农民合作社、产业园等方式引进现代化企业技术帮扶带动产业经济增长,在发展好农业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开发与农业相关的轻工业与服务业,盘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生命力的乡村造血产业系统。

重视人才的作用,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让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乡村“空心化”是中国乡村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而需要尊重城乡发展规律,提供完善的政策软环境、人才发展硬环境,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契机引进产业技术人才,以乡村管理机会引导高素质基层干部,激励立足乡村发展的具有号召力的当地带头人,多方面组合搭建一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软设备。

四、结语

纵观狮峰村、赤水村从脱贫攻坚到走向乡村振兴之路,乡村愈加美丽、民俗文化的鲜活发展、乡村产业的创新发展、管理人才的组织筹备,皆体现了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带来的积极成效。乡村经济发展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自身资源,打造特色产业,使之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上级政府也要发挥宏观调控带动作用,驻村帮扶工作队应立足实际以激活乡村发展活力。在当地群众和政府的共同推动下,乡村良性、可持续发展,逐步发展为宜居宜业、产业稳定发展、当地百姓经济收入可持续提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谭明交.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2] 杜俐颖.基于电商平台的直播经济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J].老区建设,2021(4):37-40.

[3] 黄震方,俞肇元,黄振林,等.主题型文化旅游区的阶段性演进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无锡灵山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1(6):831-841.

[4] 高洋.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多彩非遗大有可为[N].中国民族报,2020-10-30.

基金项目:2020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Pdjh 2020b0379,指导老师:刘泽煊)。

猜你喜欢

乡村经济发展路径发展对策
以全域旅游带动河北乡村经济思考
以全域旅游带动河北乡村经济思考
以全域旅游带动河北乡村经济思考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近代乡村经济史和乡村金融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