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文化”冲击下的青少年德育现实困境及对策探究
2022-06-09田维飞杨婷
田维飞 杨婷
关键词:粉丝文化;青少年德育;自我教育;对话引导;网络监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1 — 0039 — 03
“粉丝文化”是消费社会的关键产物之一,同时也属于参与性文化中的一种,在现如今网络平台日益发展的背景下,“粉丝文化”得到了更大地发挥空间,已成为一股全球性的文化潮流。“粉丝文化”是指一个个体或者群体由于对自己内心虚拟的对象或者是现实存在的一个对象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造成的文化消费,由此生发的为了自己喜爱的对象过度消费和付出无偿劳动时间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传媒以及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1〕。“粉丝文化”普遍具有较高的情感、精力投入,“粉丝”不畏辛劳、不计付出,越来越多的文化热点被打上了“粉丝制造”的烙印,同时带来了一些话语暴力、流量造假、消费拜金、低俗趣味等不良认知和行为。“粉丝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娱乐消遣特征,容易导致粉丝沉浸在感性欲求里,满足于享乐主义,缺乏积极的价值信仰〔2〕。因此,在“粉丝文化”冲击之下,需要“多方合力”引导“粉丝文化”健康向上发展,共同构建青少年德育教育体系。
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问题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从年龄看,其中10至29岁网民群体占比高达41.5%;从职业看,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达26.0%。”因此,“粉丝文化”信息裂变式的传播对当前尚未形成完整网络体系的青少年德育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青少年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直接影响其道德动机的产生、道德情感的培育和道德行为的塑造。当前,青少年“粉丝”行为对其道德品质发展态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青少年对所崇拜的偶像缺乏客观的认知能力,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严重。他们经常在网络空间中自由发表言论,甚至还会出现网络语言暴力、相互谩骂和攻击等情形,这种粉丝之间的“掐架”行为与“粉丝骂战”,正是青少年粉丝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典型。另一方面,青少年“粉丝”行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监督,道德观念认知弱化。“粉丝文化”的虚拟性与隐蔽性,使青少年粉丝在网络中的行为缺乏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监督,这极易导致青少年网络道德意识淡化,更严重的情形还会直接出现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
当今被人们称为“娱乐至死”的时代,“粉丝文化”已经风靡全球,粉丝群体追星更加方便快捷,然而部分青少年对“粉丝文化”中不良认知或行为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智的选择。一方面,青少年对偶像过度崇拜与盲目追星过程中长期脱离现实生活,极易沉浸在虚拟和幻想世界里无法自拔,甚至个别青少年将追星视为生活的全部,把个人学习生活费用全部投入到追星活动中,完全被“粉丝文化”潮流所支配,这对青少年学习生活产生了一种“失序状态”。另一方面,青少年对所崇拜的明星偶像过分认同和依赖,使其在认知辨别过程中时常出现假象。粉丝产生不道德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对偶像的假象重构,正如粉丝“掐架”表面上是保护偶像,而实质上则是保护自己对偶像的这种假象重构的自我认知〔3〕。假如有一天偶像的美好形象一旦自毁或者随着青少年粉丝个人认知变化而彻底崩塌,他们就可能在过度“追星”过程中完全迷失自我。
从个人层面看,道德价值判断缺失可导致青少年粉丝个人行为失范;从社会层面看,道德价值判断缺失可导致道德水准下降,从而加剧青少年粉丝群体失去理性。青少年粉丝相互之间在交流过程中,往往把个人真实身份、文化背景匿藏起来,逐步被“粉丝文化”中的虚拟现象所操控,从而形成了缺乏自我个性的粉丝群氓。当前,有些社交平台为博大众眼球和赚取“流量”,刻意制造一些明星绯闻、发布假消息,从而导致青少年做出错误的价值选择与判断。根据调查显示,有超过65%以上的青少年所崇拜的偶像为娱乐明星,他们崇拜、追捧偶像更多是因为光鲜靓丽的外表带来了感官上的愉悦,而并非是追求深层次的内在涵养。此时,青少年的价值观受到更大的冲击在所难免,所以将德育介入青少年“粉丝”行为之中就愈加困难。
青少年粉丝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正值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期”,在大众媒介纷繁芜杂的信息冲击下或许会成为缺乏主体意识的“群氓”。青少年德育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应从青少年自身入手,同时借助偶像的正向力量,通过“榜样示范”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以“塑造”“粉丝文化”实现“德育”。
网络的互动性、便捷性、自主性,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阻隔。在对青少年粉丝德育教育过程中,尤其重点要选择矢志奋斗、顽强拼搏的偶像作为榜样,深入了解他们的奋斗足迹、成功事迹和优良共性,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百折不挠、为国争光等精神,让青少年粉丝群体不只是简单的追捧和模仿,更应深层次、理性地分析明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从而引导分析规范粉丝的行为。另外,大众媒介也要积极传播偶像的奋斗拼搏精神,以此激励青少年粉丝群体健康成长。因此,各类媒体在宣传播报中不仅仅只有娱乐明星,更应该有国家功勋、时代楷模、道德标兵等,形成各行各业学有榜样,以促进“粉丝文化”向好向前发展。
青少年德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青少年自我修养、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的德育教育方法。一是青少年要不断提高自我价值的选择能力、对纷繁芜杂的“粉丝文化”去伪存真的甄别能力,学会对是非、善恶、美丑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努力做到理智追星。二是青少年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要从心理上克服盲目追星而引发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对自身的行为加以约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三是青少年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在纷繁芜杂的“粉丝文化”系统中去搜寻健康向上的偶像讯息,自觉抵制不良的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违法活动,理性看待偶像负面新闻,进一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及时做好自我调节,以实现青少年自我心理需求的平衡。
传统的德育方法,针对一些盲目的、强烈的、疯狂的、非正常的“追星”行为是持“围追堵截”的态度。然而大多数的粉丝却为青少年,青少年叛逆的心理使其对偶像的崇拜感进一步加强,造成德育教育者与粉丝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对抗”问题。德育教育者应重新审视“粉丝文化”,用辩证眼光去分析“粉丝文化”现象,以“对话”方式合理引导,构建双向“对话”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德育。
新媒体平台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作为支撑,搭建粉丝与媒介源、粉丝与偶像、粉丝与粉丝之间的“对话”机制。一方面,通过开设青少年粉丝心理咨询平台,合理运用咨询与辅导的相关理论与技术,解决青少年粉丝群体的“信息疾病” “道德扭曲”等问题,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心理以及行为。比如基于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微博心理咨询“大V”号以及粉丝心理咨询微信公众平台,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从而对青少年的某些不正確的认知和行为进行引导、矫正。另一方面,各类网络媒体应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选树健康正向的明星偶像形象,及时与青少年粉丝群体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机制,寓教于乐,将“教育、娱乐、审美”三方面有机结合,把节目当作一种德育教育的新媒介,对症下药,全力做好青少年德育把关的“守门人”。
“粉丝文化”的参与者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学生群体,他们心智尚不成熟,甚至经常在“娱乐至上”中迷失自我。这就需要学校及时引导青少年在参与“粉丝文化”过程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以及判断,通过“对话”渠道达到青少年主动加入“粉丝”行为管理,从而实现学校与青少年双向“对话”机制。第一,学校要主动搭建与青少年粉丝的“对话”机制,创建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良好德育环境,教育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第二,学校还要创新德育引导方式,使青少年德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其进行思想沟通、意见交换、情感互动,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矛盾与困惑,消除网络媒介中负面消息的误导。例如,学校可开设偶像鉴赏课,通过偶像鉴赏课与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正确引导青少年对所崇拜偶像的辨别力,帮助青少年选择文明、健康、谦逊的偶像,及时纠正错误观念,趋利避害,汲取其积极因素和正面效应,规范“粉丝文化”在校园里的传播。
青少年成为“粉丝文化”中的一员,都离不开其成长环境,与家庭教育也是紧密相连。家庭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4〕。家长要给孩子更多地陪伴、关爱和引导,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和正确把握自己的能力。家庭是青少年接触偶像节目的主要场所,比如在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娱乐类节目类型丰富多样,家长对“粉丝文化”现象要有正确的辨别力,主动教授孩子正确的媒介使用行为,引导孩子树立正确合理、健康向上的偶像观,积极创建良好的家庭“追星”环境。家长也可以参与到青少年的追星活动当中,与孩子一起参与媒介使用行为,帮助孩子制订合理的媒介使用时间表,主动和孩子沟通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多元兴趣,避免出现青少年对偶像过度崇拜而占据了学习生活的主旋律。
当前,在如此强劲的“粉丝文化”冲击下,各类媒介平台要“自重自治”,媒介工作者更应当“自珍自爱”。然而,仅靠“自重自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强化“网络监管”,进一步为青少年德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预防”大于“治理”,方能让“粉丝文化”冲击下的青少年德育更加顺畅有序。
粉丝崇拜明星偶像已经成了当今社会比较正常的行为,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当然,青少年过度崇拜明星偶像固然不值得提倡,但社会对“粉丝”行为也应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偏见,共同引导青少年粉丝树立正向价值观。要想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必然需要“多方合力”,大力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正确引导舆论以及价值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学校要加强青少年美育,不断提升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辨别能力和鉴赏水平,在“粉丝文化”冲击下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审美判断。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平台自身要加强价值自觉,对网络媒体平台中的不良行为及时提醒和遏制,避免青少年失范行为出现或继续扩大。
众所周知,公安部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蔡徐坤1亿转发量的幕后APP被查,相关的法定代表也被批捕,“粉丝文化”的乱象政府持“零容忍”态度,也说明了营造健康“粉丝文化”的迫切性。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政府应继续加强“净网”专项行动。一是在政府主导下系统开发拦截过滤软件和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的技术手段,从技术层面实现青少年网络安全最大化。〔5〕二是要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引流低俗内容的网络行为,对一些网络中不道德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坚决持续打击流量造假、恶意炒作、伪造数据、非法营销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关停违法直播及聚合软件,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传播,尊重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自觉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持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为广大青少年粉丝构建良好的网络德育环境,以预防青少年道德失范行为出现。
在全民法治与公共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针对网络平台监管机制的构建,有助于网络环境的“自重自治”,从而让青少年粉丝在和谐的网络环境中良性互动、不逾规矩。第一,政府层面应建立相应的网络平台监管规范,要求网络平台必须规范“粉丝文化”,严厉打击毒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媒体和网络行为;第二,网络媒介层面要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快网络德育现代化进程,强化信息伦理道德修养教育,帮助青少年粉丝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创作精神,以技术规范青少年“粉丝”行为;第三,学校层面要加强校园网络媒体的管控,及时清理校园网络中存在的垃圾信息,净化校园网络平台,设置网络舆情监督员、网络“意见领袖”,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粉丝群体正面引导与教育,严防各类不良信息在校园网络中传播。
〔参 考 文 献〕
〔1〕黄婷婷,宋琴琴.微博视域下的粉丝文化传播〔J〕.编辑之友,2017,(10):50-58.
〔2〕姜明.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粉丝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3〕王思宁.网络时代粉丝文化的德育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9,(10):71-76.
〔4〕佘春梅.多方合力推进青少年德育建设〔J〕.人民论坛,2018,(28):120-121.
〔5〕程建春.全媒体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青年记者,2019,(26):31-32.
〔责任编辑:丁 冬〕
收稿日期:2022 — 01 — 03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0至2021年度重点课题,名称:智媒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编号:SSKLZDKT20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