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2016-12-12翟美荣

成才之路 2016年36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创新人才高校

翟美荣

摘 要:自我教育模式正是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它既是对他人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又是一种对教育主体的心理、认知、责任有更高要求的教育活动。因此,这一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发展的目标三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设定进行研究,以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校;自我教育;目标;设定;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01-02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教学目标,而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思维、行为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也必然使高校、社会对教育模式转变新的理念和视角,主要表现为设定既定的自我教育目标以满足当代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大学生自身发展目标(学生观)

1. 个人需求发展

虽然大学生还没有直接面临经济问题,但是根据大学生个人需求发展理论分析,大学生已在无形中有选择恋人、谈婚论嫁、建立家庭、承担责任的需求,他们需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在整个学习生涯、职业准备以及成家立业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以自我为主体来考虑和决定,确立目标、制订计划、控制干扰,最终实现自身预先设立的自身发展目标。总之,无论学生是要获得自尊感的满足,还是获得社会认同的自身价值感,都要有自我治理的意识和行动,更需要自我治理的终身发展。

2. 自我价值实现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还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如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背景、接受教育方式等。有资料显示,应用型高校的男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要显著高于女学生;高年级的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理工科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要远高于文科学生;来自省会城市家庭的高校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的学生;以放任方式教育的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高于其他教养方式学生的感知。所以,高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整合不同背景的学生,通过环境的熏陶,让他们感受到机会是均等的,树立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和决心。

3. 承担家庭责任

家庭责任是大学生应承担的主要责任之一,家庭责任意识的养成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然而,当前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加之过分溺爱以及隔代家庭教育的方式,导致他们个性化加强,也越来越表现出自私自利的行为,更不用提家庭责任感了。所以,强化大学生对亲人的责任感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进一步升华他们对社会、对职业、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加强对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不断完善人格与提升自身素质,做一个对家庭有责任心的有用之才。因此,大学生应该在自我治理、自我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家庭责任感,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终极目标的必经之路。

4. 服务社会

树立服务社会的远大目标,可为大学生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同时,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也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大学生要深刻理解社会、高校教育的目标,积极主动进行社会实践,如不定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扶贫帮困活动、维护社会环境活动、募捐慈善活动等,锻炼自己的意志、砥砺自身品格。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把校园中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在加深对书本知识理解和体会的同时,能尝试做到认识国情,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体察民意,关注民生,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使服务社会意识在大学阶段不断得到强化和升华。

5. 改变时代

不同的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也不同。21世纪的大学生被科技信息包围,互联网更为他们的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此,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不辜负时代,勇于承担改造世界、改变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成为创新人才,做时代的弄潮儿。大学生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更要使自己的梦想和时代的梦想紧密相连,以科技武装自己,以创新改变命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时代的设计师和规划师。

二、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教育观)

1. 更新教育观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剧,这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观念等发出了挑战,以往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都已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因此更新教育观念已是摆在高等教育改革前沿的重中之重。现代高校的教育,应该实现由教师监督为主向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转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高校应势推行大学生自我治理教育方式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标志。特别指出的是,设定应用型大学生自我治理的教学形式应该成为目前高校管理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可以先通过改变教育观念,调动学生自我治理的主动性、自觉性、主体能动性等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治理能力。

2. 优化目标教育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复兴中华、改造世界的使命,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目标建设和树立远大理想教育关乎整个人类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代大学生在这个插上互联网翅膀的科技信息时代,只有树立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才能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供求变化莫测的多元化背景下不至于迷失自我,失去方向。如今,人才市场出现了“僧多粥少”“供不应求”“就业难”等局面,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保持清醒和镇定,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所向以及自己人生的目标价值所在。时代要求高校必须真诚对待大学生目标教育问题,这不仅是影响以后就业的重要因素,而且关乎大学生一生的发展。树立恰当的目标,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选择、索取和输出以及自由合理地安排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立志把自己培养成为志向、见解、前程高远而伟大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人才。

3. 完成角色转换

高校除了是一个独特的思想孵化器外,还是一个角色修复和完善的摇篮。在这里,大学生的角色不再像中学时代那样,只是一个纯粹的知识的接受者。大学这个环境赋予了大学生丰富的角色,他们可以是学习标兵,可以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可以是新思想的发起者和践行者,更可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者和规划者。高校是连接学生、家庭和社会的立交桥,其就像一个充满多角度、多方位、多岔口的神秘的坐标,任何学生都可以在这里重新给自己定位,任何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实现角色修缮。高校这样一个特殊的殿堂,因学生自我觉悟、自我担当、自我崛起的转变而变得格外神圣而美丽。由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介入,学生开始有了家庭、社会责任感,自我约束的意识加强,并开始懂得如何理性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该成为谁等人生非常重要的问题,并自己尝试用行动去证明,开始各种角色的完善和转换。

4. 强化理想信念

要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就必须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前大学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淡化,有的甚至整天浑噩度日,对自己也不负责任,其本质就是缺乏理想和信念教育。所以,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世界梦中去。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需要一代代有理想、有抱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传承,需要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特别是在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和低年级教育中,要着重进行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人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不断强化和继续巩固教育成果,把教育内容内化为理想信念。

三、社会发展目标(人才观)

1. 科学发展人才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社会的发展要依赖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目标也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人类发展目标。所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要确立科学发展的人才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人才辈出,才能兴旺发达。古人云:“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人兴。”而纵观历史的发展,治国安邦,百业兴废,人才是根本。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而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任务。社会各领域要根据人才的多样性、广义性、层次性、相对性、发展性、群体性等特征,不拘一格造就人才、选拔人才,彻底改变以往单纯按资历、学历、职称、职务等论人才的片面观。

2. 尊重人才

新时期,要科学把关人才素质的标准和依据,划分人才的标准和类型,搞好人才的培养、考核、选拔和使用。同时,要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人才观。然而,纵观全国人才市场,会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各人才市场从市场需求、提供服务再到发展和完善服务等顺应市场变化趋势方面发展得非常顺利,但一旦触及市场体制,就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强大阻力,这种阻力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人为因素,如人才没有从根本上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这一方面是对人才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人才的极为不尊重。所以,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人才,让每一位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这一举措将会在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3. 全球化思维

世界新格局的到来,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普及和紧密,各高校之间、单独的人与人之间将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制约关系,国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会以人才的竞争与合作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高校把以后的目标升格为培养具备全球化思维能力的大学生将是高瞻远瞩的举措。当前,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等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为人类正确认识大自然,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新知识和强大的动力,打开了广阔的前景。如在物质科学领域已深入到基本粒子世界,在生命科学领域已深入到分子水平,数学与脑智科学的进步则拓展了思维科学领域,这一系列的成就无不显示科技劳动者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催化剂,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因此,只有具备世界格局思维的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认清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才能形成具有全球影响的力量或力量中心,才能参与国际之间的布局,进而揭示世界的发展、演变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向,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人类发展社会、改造世界的本质。

4. 协调多重关系

社会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种,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包括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要协调好各种关系,首先要学会协调好自己与自己即自我的精神因素与身体因素的关系,达到身心和谐,其次是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友好指正别人的失误,勇于承认自身的错误,五湖四海皆朋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靠智商打拼天下,靠情商维系天下,靠逆商分享天下,人与人的关键在于关系。

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就具备了整合各方力量的无穷魅力,它将像一张无形的网,使个人具有的综合能力远远大于各种具体能力的简单叠加。只有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社会才能幸福长久。这样,大学生也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傅美芳.试论自我教育目标的导向功能及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4).

[3]道格拉斯·戈登.自我管理与目标设定[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永明.自我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D].苏州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创新人才高校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职校班级管理中如何加强学生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