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
2022-06-08张鹤
张 鹤
(福州工商学院工学院,福建 福州 350715)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针、根本问题及目标任务等,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指南。当前,各高校正全面加强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实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状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形成“全校思政课一盘棋”的总格局,一体化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存问题
本课题组围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及有关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情况,面向各类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党群部门、教育管理机构和学生群体等发出了500份的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达96.2%。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归纳了5个方面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思政理论课的内容说服力不够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据问卷调查分析,50.12%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表示“关注度不够,满足不了个性需求”;32%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实生活贴合的不够紧密。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认知不深,教师解读不透,教学方法还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等。同时,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时,多存有刻板的死记硬背想法,没有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情理感召人。
(二)思政理论课的教师感召力不强
教师的感召力是集知识、行为与能力于一体的综合表现力。在问卷调查分析中得出,75.58%以上的教师认为,因当前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思政课不感兴趣,思维跳跃性强等诸多因素,困扰着教师如何上好一堂思政课,同时教师对此类问题的研究能力有限、时间有限、认知有限,加之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变化复杂的形势背景,高校对教师胜任思政课教学岗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极易形成疲于应付思政课教学的现象,致使教师的感召力强不起来。
(三)思政理论课的学生获得感不高
获得感的内在本质就是人的需求与目标相对统一、理想与实际相对一致、付出与收获相对平衡。在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谈获得感,49.58%的学生表示获得感良好,35%的学生表示获得感较少。归结原因,就是大学生思想认识中固定的思维认为,思政课对专业技能的提升帮助不大,对生活实际的指导性不强,对枯燥的理论接受程度不同,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指导能力不强等,加之大学生的主体价值观与个性观念的差异性,导致师生互动的频率不高、效果不显著,同时高校思政课普遍是以大班授课为主,难以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四)思政理论课的话语感染力不深
话语感染力,顾名思义就是有感染力的话语。一句话怎样说得既生动,又具有感染力,这是集结了“说这句话的主体和内容”与“听这句话的对象与理解”的综合因素形成的。从思政课的教学主体与对象看,归纳总结上述的问卷调查结果及笔者实践经验所得,教学主体与对象的不对称是削弱思政课话语感染力的关键问题之一,教学内容与理解能力的不同是削减思政课话语感染力的内在因素。所以如何提升思政课的话语感染力,还有待深入研究与对策建议。
(五)思政理论课的协同创新力不足
思政理论课的协同创新,主要体现在多主体、多因素的共同协作与融合,推进目标的贯彻落实,并取得实效。当前,各高校普遍认识到高校思政理论课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更多的是要从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做贡献,从全局中常抓不懈、营造氛围,进行潜移默化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多主体参与的主动性不够、协调性不强、能力不一致、机制不健全、成效不凸显等,其原因在于师资能力有限、支持力度不够、拓展平台不多等多因素的限制。
二、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的思路
纵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状问题,对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建设要求,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关键要聚焦在“配方陈旧”的老套问题,“工艺粗糙、包装不够时尚”的单一问题,“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问题,“素质短板、能力缺位”的根本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及结果导向的思维模式,总结归纳以下5个方面的解决思路。
(一)鲜活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内容说服力
要聚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鲜活性,就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根据思政课教学的热点、难点与重点问题,分类区别、差别对待,注重教学内容与当下社会热点和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课堂搬到现实的广阔天地中去,而不局限在教材上,力争从学理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和内容的充实性真正打动学生。
(二)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思政课教师感召力
要聚焦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就要选优配强,培优专职教师队伍,并以“1+N”的结对帮扶模式建好思政课兼职队伍;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交流及备课等制度,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加深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化;建立思政课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教学教案、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心得等宝贵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三)创新实践平台,增强思政课学习获得感
要聚焦增创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构建教师课内“面对面”、课外“学与研”的思政课堂、课题调研及科研项目的研究机制;构建师生“线上”辅助教学与“线下”自主学习的衔接与互动机制;构建“校外”见习实习平台与“校内”专业技能竞赛的协同机制。高校要做到“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理论指导为辅,学校创造平台为要”的一体化教学实践模式。
(四)改善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教学感染力
要聚焦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应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及教学规律,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沉浸式及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善用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各种网络平台及数字媒体的教学手段;注重教师讲课技巧的培养,如多用大白话、大实话进行互动交流,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学课堂气氛浓厚,极力增强教师课堂语言的感染力。
(五)建立联动机制,增强思政课协同创新力
要聚焦多方联动的思政课教学机制平台的搭建,应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学为主导,联合构建党委、学生处、教务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团委、社团组织机构等多部门的“全员育人”总格局,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解决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要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培根铸魂的作用,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就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和“六个要”的基本要领,突出政治引领、制度设计、阵地建设、评价激励,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举全党全社会及全校之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决扣好大学生的“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
(一)突出政治引领,全面筑牢思政生命线
一是要坚持不懈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精心培育一支懂政治、讲政治、爱政治、会做政治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兼合并,管在日常,并细化落实到个人;二是坚持不懈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在充分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基础上,要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伟大建党精神学习教育等,营造“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的浓厚氛围;三是坚持不懈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国家总体安全观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及风气的侵袭,着力培育“好学上进、文明有礼、健康生活、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在社会上争当好公民,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此,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二)突出制度设计,全面构建大思政格局
一是加强党对“三全育人”的全面领导,各高校要建立起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和教职工四级联动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形成各方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大思政”格局;二是贯通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手牵手”集体备课会的召开为契机,以大中小学合作共建项目为载体,促进大中小思政课有机衔接、螺旋上升,构建全社会、全校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三是不断健全大思政工作队伍,培养具有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优良、专兼结合数量稳定、教书育人情怀深的思政工作师资队伍,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教师等岗位大练兵、“最佳思政一堂课”及思政示范项目评选活动等。
(三)突出阵地建设,全面强化育人体系
一是强化关键阵地,坚持思政课程育人,实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案例汇编、论文著作汇集、师生座谈交流会等,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二是巩固核心阵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引领作用,遴选优秀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示范校等,建立“1+N”的共建模式,实施对接帮扶计划;三是守住前沿阵地,坚持在线德育育人,推行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有效运用线上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主题教育专栏、网上党校及党建之窗等,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拓展实践阵地,坚持社会课堂育人,积极引入社会大课堂平台,引导学生在抗疫斗争、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创造”平台、社会志愿服务行动等活动中主动作为,积极贡献。举全党全社会与全校之力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育人体系建设。
(四)突出评价激励,全面激发思政感召力
一是完善思政工作考评体系,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与考核制度的相统一,落实思政课教学工作量核算评价与结果评估相结合,将评价结果纳入高校年检、评估及思政教师职称评定等重要考核依据;二是建立“三全育人”评价标准,有效融合“五育并举”要求、“十大育人”体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标准等,有针对性地按照各阶段学生成长规律进行侧重培养,建立起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全方位评价体系与培养方案;三是创新立德树人评价制度改革,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抓基层党建、抓群体组织建设、抓思政教育工作、抓意识形态工作、抓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及依法办学治校等作为评价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教职工的重要评价指标体系,为推进“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框架设计
综上所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各部门、各单位、各主体联合运转,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其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框架图Fig1 Frame diagra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in-one education”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框架图,旨在坚持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逐步建立健全“全员”协同组织架构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全程”运行机制,加强“全方位”教育载体的保障力度,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运行模式,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和目的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鲜活性,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全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切实把立德树人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综合全面的“三全育人”教育格局,全力推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
(一)加强“五位一体”育人队伍,实现全员育人
1.建立健全校领导联系学生班级、学生社团及学生队伍等制度,实行校院领导、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制及专业课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制,规范培训指导后勤服务管理人员;抓牢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师及思政辅导员三支重点思政工作队伍,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定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分析研判,民主集中研究部署思政工作任务安排,做到常态化联系、制度化实施、长效化服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2.在教职工大会、学生思政大课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校领导要旗帜鲜明地加强宣传党的教育发展方针政策的解读及方向指引,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校友、地方党政干部等进校作宣讲,精心设计宣讲课程,有效融合大学生理想信念、学法用典、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等内容,引导师生学懂弄通新思想,形成“耳濡目染”的理论学习宣传氛围。
3.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遴选培育,师生党建工作“双创”单位负责人的沟通联系及共建,充分发挥教师党员教书育人和学生党员朋辈教育的模范引领作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传帮带”的引领模式。
4.建立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体的校党委理论宣讲讲师团,深入师生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知识,以讲促学,学讲结合,重在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和应用理论的能力,并择优遴选一批“思政课精品课堂”,进一步充实线上思政课教学资源,让学生从思政精品微课堂中主动汲取“好营养”。
5.建立健全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制,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上好思政课和形势政策报告课,带头走进班级关心指导思政课的建设与改革,讲求点面结合,扩大宣传效应,营造校园“人人讲三观,处处是三观”的氛围,引导学生向领袖看齐、向榜样学习,从细微处做起,从自己做起。
(二)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始终,实现全程育人
1.通过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有针对性地开展“开学第一课”“思政大讲堂”“大思政观影课”“爱国主题教育”等活动。邀请优秀校友、优秀毕业生参与新生开学交流会,让优秀的企业家和党政领导与学生面对面,共同分享优秀红色题材主题活动,把思政元素贯穿全学期,辐射全班级,带动全员参与。
2.通过“四史”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庆祝建党百年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有效发挥党建引领功能,让思政教育与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具有时代感、互动性好、覆盖面广的“永远跟党走”的信仰宣传教育,激励师生以自信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
3.发挥学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加强与地方共建,建立一批示范性强的思政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通过“打卡红色地标”的微生活圈、“红色文化调研”作品成果展、“红色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思政研学基地的红色教育,让红色故事永流传,红色精神我传承。
4.积极推动大思政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项目建设,把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志愿公益、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及社会工作等素质拓展项目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将素质拓展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学分,学生主管部门要对素质拓展(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登记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学生毕业资格进行终审。
5.在大学生毕业前,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党性、品性、德行等再教育、再强调,帮助学生扣好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第一粒扣子”,并建立长效沟通联系平台,必要时成立一个思政工作成效评价“数据库”,对标跟进分析和反馈思政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对日后的思政工作加以协商改进与解决。
(三)打造特色育人平台,实现全方位育人
1.主动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级网络教学资源,引入“学习强国”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用好人民网“数字马院”等平台,充分发挥各类网络备课资源的作用,有效整合并创新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2.充分挖掘专业教学、思政引领、辅导员管理、班主任监督和学生干部服务的职能要素,实现“教”与“学”、“管”与“服”的有效融通平台,形成良性的互动沟通交流机制,打造“一体化”或“一站式”的学生思政工作服务平台。
3.开展“1+N”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航计划,充分利用好结对共建的各高校优质思政课师资资源,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理论研讨、实践研修和调研考察等活动,以优秀理论导师的示范带动思政教师的全面进步。
4.积极探索专题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起来,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氛围“浓”起来。
五、结语
“三全育人”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调创新中的运用,既是新时代培育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抓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举旗定向、强基固本、选贤任能、凝心聚力、保驾护航、引领思潮的题中之意。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需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一支有情怀温度、有政治高度的思政师资队伍,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强大的人格魅力、广阔的学识视野等素质感召学生、带动学生、服务学生,实现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的共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的同频共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