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资助大学生感恩现状与建议
——以福州市6所本科高校为例
2022-06-08陈芳,章亮,莫凡
陈 芳,章 亮,莫 凡
(1.闽江学院学生工作部,福建 福州 350108;2.闽江学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福建 福州350108;3.闽江学院国际数字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建设发展型资助体系,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2],促进高校资助工作逐渐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重视培养受资助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感恩不仅是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和素质。研究表明,感恩的个体有更好的学业表现、更强的幸福感、更积极的助人行为和更少的破坏行为。[3-5]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关注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情况。
早期调查研究显示,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感恩意识薄弱、感恩行为不足等问题。[6-9]但近年来,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总体状况是良好的。李倩[10]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总体感恩意识是积极正向的;杜虹[11]面向全国5 005名大学生开展调查发现,高校受助家庭贫困生的感恩意识现状总体是好的;傅俏俏[12]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然而,上述研究对研究数据的分析不够全面。如李倩、傅俏俏对感恩情况的分析主要基于感恩量表总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未深入分析各维度的影响;杜虹的研究则主要关注感恩量表中每个题目选项百分比的差异分析,对整体感恩情况的数据分析不足。
综上所述,近些年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水平相对于之前有所改善,但这些研究分析都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本研究以福州市6所本科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深入探讨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状况和影响因素,充实新时代下受资助大学生感恩的特点,丰富大学生感恩情况的相关研究。同时,本研究将结合调查结果,为新时代的高校感恩教育建言献策,进一步激发受资助大学生的内生动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促进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福州6所本科高校的受资助大学生,共发放纸质问卷400份,回收346份,问卷回收率为86.5%,其中有效问卷322份,问卷有效率为93.06%。有效问卷中男性111人,女性211人;大一学生85人,大二学生116人,大三学生121人;文科生97人,理科生143人,工科生82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203人,特别困难的119人;仅受到国家资助的271 人,受到国家和社会等其他多项资助的 51人。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是《青少年感恩量表》(AGS)。AGS是何安明等人[13]基于感恩三维结构理论编制的,用于测量青少年的感恩特质,包含6个分量表: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因子1)、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因子2)、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因子3)、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因子4)、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因子5)、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因子6),共23道题目。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1~5分),分数越高感恩程度越高。通过分析本研究中的量表得分情况可知,AGS量表的总体 Cronbach α系数为 0. 90,6个因子分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2、0.74、0.76、0.76、0.72、0.86,表明AGS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高,信度良好。
调查数据运用SPSS 23.00 进行统计分析,对AGS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样本t检验,再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人口学变量和资助相关变量间的差异分析采用单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受资助大学生感恩的整体现状
将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总量表及其各因子的平均项目分与项目中值3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表1):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总量表及其各个因子均极其显著地高于项目中值,这表明受资助大学生的整体感恩水平高。各因子项目均分从高到低分别为: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样本t检验分析各因子项目均分间的差异,发现“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和“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两个因子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因子之间均差异显著,这表明受资助大学生的大部分感恩因子之间存在水平差异。
表1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二)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本研究以性别、独生子女、年级、学科、户籍、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和是否受社会等其他资助为分组变量,以感恩及其各因子项目均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2),结果表明:
性别方面,女生感恩总分(F=7.474,p<0.01)、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F=4.585,p<0.05)、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F=16.111,p<0.001)、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F=8.285,p<0.01)均显著高于男生。
独生子女方面,非独生子女的感恩总分(F=9.426,p<0.01)、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F=14.844,p<0.001)、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F=12.442,p<0.001)、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F=4.970,p<0.05)显著或极其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表2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各维度上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年级方面,不同年级的感恩总分(F=3.543,p<0.05)、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F=3.852,p<0.05)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多重检验结果显示,总体感恩水平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为:大一、大二、大三,其中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大一、大二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的事后分析结果显示,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大一和大三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学科方面,不同专业学生的感恩总分(F=16.065,p<0.001)、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F=17.061,p<0.001)、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F=9.000,p<0.001)、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F=7.869,p<0.001)、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F=14.436,p<0.001)、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F=12.683,p<0.001)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进一步进行事后多重检验发现,感恩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工科、理科、文科,其中工科和理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工科和理科学生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存在差异的因子进行事后检验分析的结果(LSD)与总体感恩水平相同。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在户籍、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和是否受社会等其他资助3个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体为:城镇和乡村大学生的感恩总分和各因子分数均无显著差异;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和特别困难学生的感恩总分及其各因子均无显著差异;仅受到国家资助与受到国家和社会等其他资助的学生在感恩总分及其各因子上均无显著差异。
四、受资助大学生感恩现状分析
(一)受资助大学生总体感恩水平高,但在感恩方式和感恩对象上存在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及其各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项目中值,即受资助大学生总体感恩水平较高,对自然、社会、他人恩惠的感恩情况较好,这与李倩、杜虹、傅俏俏等人[10-12]的调查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近年来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水平确有提升。这一提升离不开国家的大力资助和高校的感恩教育。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强、范围扩大,对他们的家庭进行精准帮扶,比如从2019年起,普通本科学生的国家助学金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 000元提高到3 3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提高10%等,让受助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恩惠的感受更加深刻。同时,高校在这一期间十分重视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直接促使其感恩水平的提升。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在感恩方式上的差异显示,他们的内在感恩意识比外在感恩行为弱。在各因子项目的均分排序中,对他人、自然和社会恩惠“表达和回报”因子分别排在第一、第二和第四位,相对“感知和体验”类因子有明显的优势,说明受资助大学生在感恩方式上更倾向于“表达和回报”类的感恩行为,乐于在自然、社会或别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回报,但内心感激却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行为不全是来自于感恩之心,有部分是在社会或他人的期待下展示出的印象整饰行为。受资助大学生感恩知行不一的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高校开展的感恩教育存在形式化等问题。高校感恩教育方式主要有主题教育、征文、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虽然这类活动可增强受资助大学生外显的感恩行为,却不能有效激发受资助大学生对外界恩惠的精神感知和切身体验。因此,对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在继续鼓励外显感恩行为的基础上,努力强化他们内在的感知和体验。
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在感恩对象上的差异显示,他们对他人的感恩强于对自然的感恩。在各因子项目均分排序中,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感知和体验分别高于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感知和体验,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感知和体验则相对居中。因为他人恩惠能给受资助大学生以明确、具体的感恩对象,易激发他们的感激之情;而抽象的感恩对象,例如国家、社会资助、自然恩惠等则表现不明显。同时,这也与受资助大学生受到的感恩教育有关。对父母、老师、亲友的感恩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受资助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对国家、社会、慈善人士等他人的感恩则是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重点,而对于自然的关注很少,缺乏培养和强化对自然感恩的环境。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对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加强对自然的关注,提高学生对自然恩惠的感恩水平。
(二)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在性别、独生子女、年级和学科方面存在差异
性别方面,本研究发现,受资助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有更高的感恩水平,这与近年来大学生感恩水平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10,12,14-15]基本相同。本研究中女生在对社会恩惠的感恩和自然恩惠的感恩表达与回报方面表现较好,一般认为是因为女生的情感更加丰富,情绪体验更加深刻,在情感表达上更具优势,使得她们能对比较抽象的社会和自然恩惠有更强的感恩水平。同时,女生在表达上的优势也有利于她们获得更多的资助,容易导致受资助大学生群体中女多男少,这一点也反映在本研究和多数其他相关研究调查对象中女性均多于男性。这从侧面提醒高校资助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男性大学生适当表达自己的感恩等方式,以加强高校资助工作的公平性。
独生子女方面,本研究发现受资助大学生中非独生子女的感恩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与傅俏俏[12]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非独生子女在感恩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恩惠的感恩和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方面。在多子女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容易使他们具有更强的情感感知和换位思考能力,更易感知抽象的社会和自然恩惠。而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忽视对社会和自然恩惠的感知,应重点加强他们的共情能力和感恩教育。
年级方面,本研究发现受资助大学生中大三学生的感恩水平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这一结果与前人对大学生群体中感恩水平的年级差异分析结果均不同。刘利才等[14]的研究显示,大一学生感恩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王婕[15]的研究表明,本科各年级学生的特质性感恩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中大三学生在呈现出更高的感恩水平,且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上,可能是因为高年级学生累计受到的资助和感恩教育更多,也拥有更高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这些都促使他们比低年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感恩水平。但是,本研究的调查样本缺乏大四学生,还不能充分证明受资助的高年级学生的感恩水平高于低年级学生。因此,年级因素对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学科方面,除了“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这一因子无差异之外,在感恩总分和其他因子上,文科学生都显著低于工科和理科学生。这和李倩[10]对某高校受助学生的调查结果刚好相反,但李倩的研究对象中理工科和文科人数相差显著,可能存在样本偏差。本研究的文科学生人数介于理科和工科之间,因此样本数量不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同时,本研究结果与祁若阳[16]关于当前大学生感恩现状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的学科差异和普通大学生相似。自古文人多悲秋,特别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受资助的文科学生,会更倾向于关注消极的信息,容易沉浸于负面情绪中,导致他们在感恩这一积极情感上的感知和体验不足,没有充分的内在驱动力进行感恩表达和回报。因此,感恩教育中要偏向关注受资助的文科学生,引导他们关注获得资助的积极影响,提升对他人、社会等的感恩之情。
(三)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受资助因素的影响不明确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和受资助类型对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水平无显著影响。在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方面,王婕在研究大学生感恩及其影响因子中发现,“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的感恩水平差异显著,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大学生感恩水平最高,家庭经济条件最差的大学生感恩水平较低”[15]。本研究和王婕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对研究对象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判定标准不同。王婕的调查群体是全体大学生,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并且对家庭经济情况的分类是由学生主观判定的。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受资助大学生,他们的家庭经济水平差异较小,并且在选择困难程度时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学校综合认定的结果填写,判定标准更精准、客观。而本研究中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对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水平无显著影响的原因可能是,特别困难的学生比一般困难的学生得到的资助更多,这两类学生认为学校根据困难程度给予了相应的资助,因而产生的感恩体验和表达相近。
受资助类型方面,杜虹的研究表明受社会资助、国家资助的大学生与未接受资助的大学生在识恩、记恩、谢恩、报恩、施恩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受国家资助的家庭贫困生在识同学(朋友)之恩方面较为理想,在识父母和教师之恩方面同其他同学没有差别”[11]。但在实际情况中,获得社会资助的学生往往也接受了国家的资助,这导致研究无法明确区分国家资助和社会资助对感恩水平的影响。因此,受资助类型对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的影响需要进一步验证。
五、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建议
2021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对脱贫人群的精神扶持、心理支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要更加重视培养受资助学生的精神品质,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感恩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受资助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品德。但目前,受资助大学生仍存在内在感恩意识比外在感恩行为弱、对自然的感恩较少、部分学生群体感恩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感恩教育是提升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全员、全程、全方位加强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一)构建感恩教育共同体,助力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水平的均衡发展
在学校内外发动全员参与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构建“校-院-班-家”感恩教育共同体,是助力受资助学生各类群体感恩水平均衡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已基本形成的“校-院-班”三级感恩教育路径的基础上,班级内部可以进一步引导不善表达的受资助男生用适宜的方式更充分地表达感恩之情;学院可以加强低年级学生的资助政策宣传,在给政策支持的同时加强感恩教育;学校要多关注受资助文科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体验和感恩之情。但是,目前高校对受资助学生家庭的作用较为忽视。家庭教育对个体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行为示范作用,在个体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及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家长对独生子女加强感恩教育,引导他们对社会和自然的感恩,将会大大提升他们的感恩水平。近年来,贫困家庭受到国家、社会的大力帮扶,怀有浓厚的感恩之情,这是家长参与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利条件。因此,高校在感恩教育中进一步完善“校-院-班-家”感恩教育共同体有重要意义和充分条件。
(二)全程丰富感恩教育方式,促进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协同并进
将感恩教育融入资助工作的全过程中,用丰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开展感恩活动的同时,从内心自发地产生感恩之情。传统的感恩教育主要是开展感恩专题讲座、征文、比赛等,通过单次、直观的方式将感恩理念灌输给学生,导致受资助大学生的外显感恩行为多,但内在的感恩意识水平却较低。新时代下,高校可在资助工作中采用全过程跟踪指导的方式开展感恩教育,形成常态化、系统化的长效感恩教育机制。在资助申报环节,可适当设置志愿时长等条件,要求学生日常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资助发放环节,可明确备注发放项目或给资助单位写一份感谢卡,让受资助学生知晓受助项目,有明确的感恩对象;在奖励表彰环节,可邀请受助学生中的励志人物进行事迹分享、感恩发言,发挥榜样示范引领的作用。此外,鼓励受资助学生在开学季、毕业季等重要时刻,通过参与资助政策宣讲、捐赠物资等活动,让他们在校期间体验感恩、实践感恩,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增强他们的内在感恩意识,促进感恩内在意识和外在行为同步协调发展。
(三)全方位开发资助育人阵地,营造高校感恩教育良好氛围
在感恩教育中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全方位开发资助育人阵地,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当今我国科技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因此,对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要充分运用宣传栏、电视广播站等传统的育人媒介,还应积极开发新媒体育人阵地,如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宣传内容方面,不仅要挖掘大学生的感恩案例,评选感恩典型人物进行宣传,还应播放社会感恩人物事迹和自然主题的公益广告等与社会、自然恩惠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浓厚的感恩氛围中通过榜样模仿、耳濡目染等隐性学习的方式提升感恩水平。其次,高校资助主管部门可以联合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为受资助大学生开展心理帮扶,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重要的心理品质。最后,感恩教育中还应该建立感恩监督和反馈机制,防止受资助学生中出现高消费、不诚信、只索取不回报等缺乏感恩之心的不当行为,教育引导和监督训导两手抓,全面提升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水平。
新时代下,我国国民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水平整体发展良好,这既是对国家资助工作的肯定,也是近年来各高校重视感恩教育,在资助过程中注重受资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高校应该进一步深化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完善感恩教育机制体制,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引导受资助大学生成为知恩、感恩、行恩的时代新人,促进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