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艺术在“仙作”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022-06-08郑庆伟
郑庆伟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莆田的“仙作”家具发源于唐宋时期,因其原料考究、款式典雅、工艺精湛,兼之巧妙地将中国绘画艺术、雕刻技艺和传统家具制作工艺相结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仙作”流派, 使之与古典家具的“京作”“苏作”“广作”齐名。当前,“仙作”家具面临着产业创新升级的困境,如仿古家具产能过剩导致“仙作”家具艺术品质停滞甚或降低,机械化生产中的流水线工艺影响并限制了设计师的审美品味等等。为摆脱当前萧条的行业发展现状,“仙作”家具应对设计和市场进行创新尝试,谋求新的发展。
一、木雕的艺术特征
中国木雕在史前就已出现,在距今6 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曾出土过诸多木雕器物。随着社会发展和政治、经济、伦理、信仰以及风俗等因素的影响,经战国、秦汉、唐宋到明清时期,中国木雕工艺达到了鼎盛。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材料质地的不同,中国木雕工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体系。从木雕分布的地域来看,北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山西、北京、天津等地,南方则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南、两湖以及东南沿海的福建、两广等地。由于木雕工艺的型制和功能不同,一般分为大木雕刻和小木雕刻两类。大木雕刻主要是指梁、枋、斗拱等构件上的装饰雕刻;小木雕刻则是指包括家具在内的细木工装饰雕刻。[1]根据木雕与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关联,本文聚焦于小木雕刻的审美特征与造型规律等艺术特点,并结合西方写实技能,对造型的比例和尺度的考究进行探究,旨在将木雕艺术的形态特征、意蕴特征和形象特征等借鉴运用到“仙作”家具设计当中。
(一)形态特征
艺术的形态特征主要是指艺术的感性特征,是以具体的、感性的形态诉诸人们的五官感觉,将鲜明生动的情景和事物呈现于人前。木雕艺术的形态特征建立在深厚的地域文化、民间信仰等诸多因素基础之上,体现出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和审美领悟。随着木雕工艺日益精湛,其艺术作品中结合了中国传统绘画写意性的表现形式和木质材料独有的形态特点,雕饰的内容意趣自然灵动,形成了木雕艺术的整体结构。将木雕材料的表面肌理(雕琢肌理)与整体造型所表达的题材内容有机融合,才能呈现出木雕艺术的形态特征。
(二)意蕴特征
艺术的意蕴渗透于艺术形态之中,其显露或发掘具有由浅入深的层次性。比如,一件优秀的木雕作品应该具备审美性、情感性、哲理性和历史性等四个基本条件。在创作一件木雕作品过程中,艺术家的审美意蕴是对客观世界主观心灵的整体观照、感性体验和审美领悟。工匠与木雕之间的情感无疑是艺术活动中艺术主体和现实世界客体、艺术家和艺术受众交融统一的重要枢纽。艺术既表现人的感情,也表现人的思想,这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正是这种表情达意、感情抒发和思想表达的统一,才使艺术作品渗透出理性的哲理意蕴。总之,艺术家的创作活动都脱离不了历史的和当下的条件及其影响,因而艺术具有历史性。
(三)形象特征
艺术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鲜明的形象性。艺术创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就是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接受艺术的过程也始终围绕着艺术形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指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说的就是艺术创作应强调形象性。木雕有着自身的天然质感,如形状、颜色、肌理、结疤等,与雕琢过程产生或留下的斧痕、凿印、刀痕、锯纹等印迹,一起构成了具有意味的材质与主题、肌理与造型的统一,加之材料表面所寄托的情感和个性表达,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形象和审美情趣。
二、“仙作”家具的工艺特色
仙游的传统家具行业起源于北宋,已发展了上千年,简称“仙作”,与“苏作”“京作”“广作”并称为中国家具业的四大流派。作为小木雕刻红木家具流派之一,“仙作”红木家具的风格既继承了中国经典的明清格调,又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美术、雕塑艺术以及现代家具制造技术,形成新中式红木家具风格。“仙作”新中式家具主要是沿用了“仙作”传统古典家具优秀的造型设计和工艺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注入新的设计理念和元素,产生了许多精美绝伦的“仙作”新中式家具,同时在材料的使用和结构的改良上也做了一些改进和设计。[2]“仙作”红木家具主要具有如下3大特点。
(一)型制传承有序
“仙作”红木家具继承了明清家具“外柔内刚”的风格。“仙作”家具历来以朴实为美、中和为尊,提倡型制严密的比例关系,适宜舒适的尺度,极力追求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讲究型制轮廓线的造型与内部装饰的和谐统一。这与中国传统的木雕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展现出高雅的艺术韵味。同时,也吸取传统民居建筑“收分有致”的木构架结构特点,特别是传统建筑中圆柱“侧脚”和“收分”两种建筑造型,外观稳定而舒展的艺术型制,在增加家具整体稳定性的同时又具有舒适的审美感受。“仙作”家具整体形象大气恢宏,但又善于在细小之处体现家具造型的不同气质与神韵。
(二)榫卯构造精湛
红木家具的结构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体系,该结构除具有稳定功能外还赋予了红木家具独特的形式美。榫卯结构极富科学性,工序之细致,扣合之严谨,构造之稳固,似有天衣无缝之感,很好地展示了古代匠人的妙创,这种结构方式至今依然为现代家具行业所称道。当代“仙作”家具造型构件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如平板以攒边加工,真实而优美,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上镶有圈口和矮老等加固构件,成三角形态,非常牢固;同时,通过严格的物理构造,利用经过细节处理的小构件,如矮老、圈口、枨子等小部分加以合理搭配,并进行了精雕细琢,美化装潢,使其实用与审美兼顾。“仙作”家具最大的特点在于双棕角榫(如图1)和独板45°封头(如图2),其独特的结构设计使“仙作”家具精湛而坚实牢固,构建起完善的实用功能。“仙作”家具结构以科学合理的榫卯相互组合,传承了中国木结构制造的精华。
图1 双棕角榫Fig.1 Double brown tenon
图2 独板45°封头Fig.2 Single plate 45°head
(三)雕刻装饰精美
雕刻是“仙作”家具的主要装饰形式,主要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装饰效果立体感更加丰富,而且又进一步发展了攒插加浮雕装饰工艺技术。其优势除了节约材料外,还弥补了木质纤维横向不及纵向剔雕、不够结实的缺陷,因此该工艺已被广泛应用。薄料雕刻是红木料质的一大特性,但通过透雕加浮雕的双面雕刻加工手段,使纹理更加圆润,视觉感受更加丰富。“仙作”家具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视觉差,在表现传统家具造型优美的同时,也极大地节省了耗材。首先,题材丰富是“仙作”家具雕刻装饰的特点,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其次,在色彩设计上通过大漆工艺“黑漆装金”塑造色彩鲜艳的华丽庄重装饰,也采用“五彩装金”表现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的效果;抑或采用“本色素雕”表现自然优雅的雕塑效果。在“仙作”传统家具雕饰工序中,装饰手段主要有留底雕饰和无底雕饰两大类。留底雕饰如吊顶构件雕刻室内装饰家具,空间的底板不去底镂空(如图3),这种工序也被称之为“着底雕”,其中包含线雕、浮雕、透雕和圆雕等,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红木家具最重要的装饰工序。线雕通常是用V字形的三棱刀在平面上起阴线的一种方式,雕琢出来的花卉或人物图像画面生动,活泼优美,曲线流畅自如。浮雕则是指花朵高度高出底面的各种雕塑形态,在古家具中使用得最多。按照花朵的水平程度又分为深浮雕和浅浮雕两类,这两类之间又有见底与不见底之分,而且见底又有平底与锦底之差别。透雕是指将底子镂空不留底的雕花方式,由于此类家具造型需要从两面看到,所以也称“双面雕”。镂空的加工方式先通过钢丝锯拉空后再加以雕琢,而圆雕的这种立体的雕塑形态(如图4),常见于宝座、书架、高面盆的两端等器物上。
图3 吊顶构件Fig.3 Suspended ceiling components
图4 荷花宝座Fig.4 Lotus throne
三、木雕艺术与“仙作”家具设计的关联性
木雕艺术与“仙作”家具之间是主客体关系,虽然“仙作”家具在产业发展上以仿古家具为基础,继承了雕刻艺术传统,但每个时代人们对家具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当代人的审美水平和生活需求既要求有实用功能又要求有收藏价值,这对家具设计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仙作”家具产品设计必须顺应时代需求,才能传承与发展。现代“仙作”家具设计上既要继承中国优良传统的木制工艺,又要满足产品所遵循的实用价值和舒适度的新标准。因此,“仙作”家具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必须在遵循时代审美性和实用性原则的同时,恰当地把传统木雕艺术的典型特征融入其中,根据地方特征和传统艺术审美形式,将材质、造型和装饰题材等相互渗透,提升产品设计理念和思想表达,力求设计方面有所突破与革新,从而使“仙作”家具拥有更顽强的生命力。木雕艺术与“仙作”家具设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关联性。
(一)形式上的共同点
木雕艺术和“仙作”家具在形式、题材内容和造型结构等方面都较为相似。“仙作”家具历来追求造型和形式上的美感,这就需要“仙作”家具在创新设计基础上,寻求个性化、差异化、创意化的设计理念。不管是从材质构成、图案含义上,还是从造型设计、表现手法上都需要独具特色。特别在题材内容上,雕刻装饰中常用一些具有文学寓意(如修饰、夸张、比喻、比拟和谐音等)的纹饰图案和各种祥瑞图案,体现出美好寓意,主要包括瑞兽类、动物类、花草类、文字类、几何图形类和物品类。“仙作”红木家具不仅运用了木雕图案艺术别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以及巧妙的造型技巧,还在造型上与雕刻艺术题材和图案紧密结合。
(二)工艺上的共同点
“仙作”家具中的木雕艺术表现形式已趋于“绘画性”,即在实体的造型空间进行“绘画性”工艺雕刻展示,产生了明显的空间感。《文昌君》木雕(如图5)绘画造型特征简练,线条流畅,与传统“仙作”家具(如图6)线条简练的型制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即从曲线的处理上能够体会到雕刻当中层层起伏和错落交织的景象,作品的整体造型极具视觉冲击力。“绘画性”工艺能够让木雕看上去更丰满,可以充分表达艺术作品的意蕴特征。在传统雕刻的木制门框、栏杆、家具和装饰品等上面一般都加以装饰图案雕琢,从工笔的花卉鱼虫到小桥流水,无论是装饰图案、色彩或是图案寓意都有相似的处理手法。“仙作”家具设计为了体现传统民俗文化神韵,在家具设计风格中往往借助木雕艺术的“绘画性”处理手法,以达到线条简练、造型饱满的效果,从而满足喜爱中国传统家具风格爱好者的需求,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图5 《文昌君》木雕Fig.5 Wood carving of Wenchang Jun
图6 传统“仙作”家具Fig.6 Traditional “Xianzuo” furniture
(三)产品属性上的共同点
产品对象是为了满足生活空间中的使用者。木雕艺术与“仙作”家具中雕凿痕迹、木纹纹理、艺术观念成为表现产品设计的主体情感,对情感设计来说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创作工具。“仙作”红木家具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灵体验,通过借鉴传统木雕设计元素,如从颜色、形状、肌理、材质、文化等各方面将之融于产品进行情感呈现,并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统筹考虑人们在简约、时尚等方面的个性化追求再进行合理简化重构,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所以说,“仙作”红木家具简约化处理主要体现在型制的重构方面。
四、木雕艺术在“仙作”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一)设计理念的创新
秉承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家具设计理念,“仙作”家具设计运用现代家具理论和艺术观念,适当借鉴古家具的造型、线条、用材、结构、型制、尺度以及制作工艺等进行设计创新,并运用现代生产技术,改进和创作形成新中式家具。新中式红木家具也是由中国传统家具向现代家具风格过渡的衍生品。[3]受木雕文化生态背景的深刻影响,“仙作”家具诞生了形式多样的家具风格。如郑元高先生设计的红木家具圈椅(如图7),正是以现代设计理念为指导,去除了传统圈椅装饰,以双头并齐榫卯构造确保结构稳定的同时,以简约的线条将圈椅的空灵意境表达出来。其在对传统圈椅加以解构、分割之后,表达出较为浓厚的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4],使之成为极具现代感的新座椅,在“仙作”家具设计新型制中崭露头角。
图7 红木家具圈椅1Fig.7 Mahogany furniture armchairs 1
(二)3D雕刻的应用
图8 钻灰阶图数控工艺Fig.8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of drill ash scale diagram
“仙作”家具从传统手作工艺到当下机床数控,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划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标准化,二是非标准化。标准化被机床数控取代,非标准化仍保留了传统手作。标准化体系制作在现代工业的红木家具生产市场环境中,可拆装榫卯结构在生产中被广泛运用。[5]榫卯工艺需要提升机械性技术水平以满足现代家居生产行业的快速节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需引进新工艺设备,完善现有设施,并加强对榫卯工艺机械的研究力度。运用3D雕刻和打印等新科技、新工艺,同时提升员工的专业化技术水平,可大大提高生产率。另外,红木家具创新设计还应考虑用户行为习惯的家具的搬迁和重复安装使用等方面需求,符合用户体验,同时家具制作采用可拆装结构也会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利润。雕刻工艺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传统的手工雕刻逐渐被机器加工所取代。红木家具市场上有不同型号的全自动数控雕刻加工机,可以适应各种型号家具的生产需要。机械加工雕刻可一次成形,快速切割,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艺准确度,同时还可以设置钻灰阶图数控,其工艺如图8所示。通过plc控制器全自动运行模式对家具造型进行加工雕刻,在操作上更加安全,工艺流程也更为简单。
(三)多元技艺的并存
数字信息时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品质有了新的追求,所需求的红木家具风格不仅仅满足于传统古典风雅的观赏性,更强调时代审美与实用性的统一。所以“仙作”家具产品的设计,在造型、色彩、工艺等型制运用上,不但要继承传统木制型制,还要与时俱进,在满足新时代红木家具设计所遵循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新标准之上,融入中国漆艺,不断提升现代家具设计的创新。“仙作”家具产品在设计理念上应突破传统小木雕刻的型制,正如设计大师郑元高所创作的红木家具圈椅(如图9),其造型的极简化及表面嵌入传统漆艺的设计,使整体设计的融合恰到好处,提升了红木家具的品质。
图9 红木家具圈椅2Fig.9 Mahogany furniture armchairs 2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木雕艺术的形态、意蕴和形象等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在“仙作”家具创新设计上,同时结合当下机床数控的数字化应用在型制、结构、工艺等方面所进行的较为系统的梳理,笔者认为,“仙作”家具的创新设计必须建立守正创新的新路径,并根据上述3方面创新理念,为现代“仙作”家具的文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方法与实践,让“仙作”红木家具走出一条符合莆田木雕民俗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