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天津市高校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2022-06-08天津中医药大学李瑞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话语辅导员价值观

文/天津中医药大学 李瑞

为科学把握新媒体时代天津市高校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现状,课题组针对辅导员和学生设计两套调查问卷,通过发放调研问卷、辅导员座谈、学生座谈、一对一交流等形式,在天津市六所高校开展广泛调研。

一、天津市高校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通过整理调研数据发现,在新媒体视域下,天津市各高校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整体积极向上,主流稳定,新媒体为师生交流沟通搭建了广阔平台,师生间能进行无障碍的语言沟通,也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辅导员和学生在新媒体平台选择上存在差异,对全面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带来一定困难;辅导员与学生在话语沟通内容上存在差异,辅导员对可能出现的隐患预判不足,会导致亡羊补牢式的补救;辅导员与学生在新媒体平台沟通效果不好,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引导实效;辅导员普遍感到在新媒体话语体系建设中存在本领恐慌和建设乏力情况;各高校在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工作的投入不同,重视程度不一。

二、高校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用话语进行个人意愿的表达。在一段时期内与特定对象进行语言沟通,会形成一定的思维规律和固有用语。新媒体视域下,强化辅导员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强化高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本遵循,是强化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加强高校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要把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细处深处,聚焦学生成长需求,丰富话语内容,柔化话语形式,在政治引领、爱国情怀、价值引导中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二)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是推动高校思政改革攻坚的重要内容。如果任由历史泛娱乐化、精致的利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颠覆学生三观,会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道而驰。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统计等功能,提高网络话语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宣传舆论引导的用户黏性和喜爱度。

(三)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是筑牢校园安全稳定底线的有力保障。高校是舆情重要集散地,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多元化,随着微信、微博、QQ、直播、微视频等各种新媒体平台用户不断增多,网上舆论生态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研究网络舆情发展特点,分析舆情发生变化规律,把握舆情处置时度效原则,对网络舆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牢牢把握网络舆论话语主动性和主导权,是新时代辅导员筑牢校园安全稳定底线的有力保障。

三、高校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的途径

课题组从6个方面探索新媒体视域下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途径,为推动新时代天津市高校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以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理论根基。高校辅导员的根本属性是思想政治辅导员。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科学的话语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高校辅导员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精神要义,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同时,将政治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在学生支部党建、日常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说服力、价值感召力、情感凝聚力和行动引领力。

(二)以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作为安全底线。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底线思维,守好工作底线。辅导员要毫不放松对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的管理,在新闻采写、编辑、发布等环节,提高准入门槛,把好“发源地”,守好“准入口”,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在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中,准确识别历史虚无主义、历史泛娱乐化、高级黑、低级红等现象,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有力防范各种可能被误读被放大的错误思想在校园内传播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筑牢校园安全稳定底线。

(三)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是新时代青年成长的价值遵循。新媒体视域下,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进一步凝练和宣传,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主题党团日活动中,以“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覆盖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用图文展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和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挖掘国学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以“我的国学、我的价值观”主题设计大赛等形式,展示国学经典魅力,传播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志愿服务中,以学雷锋活动、日常志愿服务、大型赛事志愿服务、青年文明号创建、西部计划、赴新疆支教等多种形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心中扎根发芽。

(四)以互联网思维提升作为重要内容。新时代辅导员要对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职责任务,本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挑起育人重担,在党团活动、评奖评优、助学助困、宿舍检查、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等工作中,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理念投入话语体系建设中。及时转变观念,培育“互联网+”思维,熟练掌握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大数据思维等,提高对网络信息的敏锐认知和对信息处理的细致感知。以内容为王,推出符合当前时事热点、语言生动活泼、内容贴合学生需求、形式受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原创内容,拓展语言传播范围,延伸传播广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指尖”教育,提高辅导员话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注重聚焦院校特色,挖掘专业优势。比如,在医学院校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中,适当加入讲述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案例,更容易打通与青年学生的话语沟通门槛。凝练工作品牌,尝试以个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以接地气的语言方式、活泼的语言风格、朴实的语言情感成为辅导员话语传播引导的有力阵地。

(五)以“以学生为本”理念创新作为人文内核。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新媒体时代,辅导员话语不再是专制的、自上而下的发号施令者,而成为与青年学生平等对话的主体。辅导员在做好深入宿舍谈心谈话基础上,主动熟悉新媒体话语机制,把握新媒体运营规律,运用各项新媒体技术做好学生思想状况动态调研,进行话语引导。同时,传统的宣传口号式语言失去了以往优势,青年学生更喜欢温情的、触及心灵的、有情感的话语体验。这就要求辅导员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建议,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关心学生学业困惑、就业难题、生活困难、思想困惑等,用真情实感打动内心,增加话语内容的情感成分,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提高话语表达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集各种宠爱于一身的青年学生,精神上更追求自由独立和自我存在,更容易被吸引,被打动,被感染。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时机,了解学生常用的APP,熟悉学生常用的网络语言,用青年学生听得进的语言互动沟通,潜移默化开展教育。

(六)以强化辅导员培训考核评价作为外在驱动。高校要以全校一盘棋的理念,高度重视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各部门牵头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对优化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提出具体举措,为辅导员话语体系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要注重对辅导员开展培训,搭建广阔的话语体系平台。以辅导员成长沙龙为抓手,开展理论讲坛、学术科研、素质拓展等活动,成为辅导员学术话语、政治话语、管理话语等综合话语体系培训品牌。强化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集中思考和深入研究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状况,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提升话语体系建设的实效性。注重以考核推动形成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的闭环效应。高校要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作为检验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效果的综合平台,并在辅导员年终测评中将话语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指标列入考核细则,并将其与辅导员职业发展、干部提拔、评奖评优等挂钩,通过学生对辅导员的广泛测评、领导对辅导员的专项测评和辅导员之间的互评等方式,促进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

四、结语

新媒体视域下,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六个维度开展建设,缺一不可。通过不断深化完善辅导员话语体系建设,引导高校辅导员深刻明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育人职责,在天津市高校思政育人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猜你喜欢

话语辅导员价值观
画与理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我的价值观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