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国际中文学习需求与期望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2022-06-06李燕
李 燕
(北方工业大学 国际学院,北京 100144)
一、引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世界各国对中文的学习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文的学习需求更是被推向了崭新的高度。在沿线60多个国家中,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较为突出:政治上,东南亚是周边外交的基础,是落实“亲、诚、惠、容”四字方针的核心区域;经贸领域,东南亚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从文化同根同源方面讲,东南亚华人占世界海外华人的80%以上,是中华文化圈最重要的辐射影响区域。与此同时,中国正在为东盟共同体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因素都极大刺激着东南亚地区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及东南亚,其华文教育可谓历史悠久,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东南亚地区的中文学习需求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其中既有以往华文教育的历史痕迹又融入了主流社会的汉语国际教育。鉴于东南亚地区重要和特殊的战略地位以及中文学习需求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客观现实,该地区国际中文学习需求的实际状况应该引起学者们的密切关注。
关于东南亚地区的国际中文教育,学者们多以宏观的视角从国际中文教育与传播的视角进行论证和阐释,学者们曾提出东南亚多国政策对中文国际传播的影响具有“波段共振性”和“国别差异性”(1)吴应辉,何洪霞.东南亚各国政策对汉语传播影响的历时国别比较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6,(4).,“一带一路”视阈下华文学校、孔子学院、主流学校、商业培训机构逐渐成为海外华文教育市场的“四驾马车”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2)王焕芝.“一带一路”视阈下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策略:以东南亚为中心的探讨[J].海外华文教育,2019,(3).,东南亚国家的中文教育政策取向、多语教育政策、中文教育政策落实是影响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3)李宝贵,吴晓文.东南亚各国中文教育政策对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而关于学习需求的研究,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来华留学生简明数据》《孔子学院年度报告》《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等年度报告等已有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了当前国际中文学习者学习需求的五大特征(4)陈莉,张吟.国际中文教育的学习者需求特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而针对东南亚地区的学习需求所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却相对匮乏,其研究的成果也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和影响力(5)李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J].海外华文教育,2017,(6).。鉴于此,文章将对东南亚地区的中文学习需求开展实证性研究,以此为基础对该地区乃至“一带一路”国家的中文国际传播提供规划建议。
二、期望价值理论
只有当人们认为学习一门语言能够使自己获益的时候才会积极付诸实践。何种因素诱发学习者学习中文的愿望?
关于行为选择的心理学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人们选择从事何种活动,取决于实现行为目标的可能性及其价值。实现目标的信念越强烈,目标的诱因价值越高,从事相应行为的动机倾向越大(6)伯纳德·韦纳.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M].孙煜明,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88.,由此产生了期望价值的概念。期望价值其实质是指对目标任务所能获益的预期。以汉语学习来说,期望价值就是对学习中文所能带来收益的总体判断(7)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的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由此可见,对于中文学习的期望价值构成了启动中文学习行为的深层动因。语言之所以具有价值,从本质来看源于语言是一种资源,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乃至经济资源”(8)李宇明.当今人类三大语言话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语言资源的价值表现为信息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政治价值。”(9)范俊军,肖自辉.语言资源论纲[J].南京社会科学,2008,(4).结合中文在世界范围的学习需求来看,中文的期望价值主要体现为经济期望价值、文化期望价值和社会期望价值(10)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的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经济期望价值:学习中文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具体表现为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个人的收入水平,降低交易成本等;
(2)文化期望价值:学习中文所带来的文化方面的价值收益。布迪厄指出了文化资本所具有的3种形式:体化形式,物化形式和体制形式(1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中文作为文化资本的内涵同样具备以上的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伴随中文学习过程的体化形式,表现为融入个体的气质、素养等精神内核;其二是以中文为载体的各类文化产品,如中国诗词、中国电影、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医典籍等;其三是被体制上认可的中文学术资格和能力证明,通常表现为HSK等级证书、中国的本科、研究生学历证书等。
(3)社会期望价值:学习中文可以获得的目的语社区成员的普遍认可,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现实或潜在的各种资源。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将具体回答以下2个问题:
(1)东南亚地区留学生的中文期望价值具有什么特点?
(2)期望价值对于留学生的中文学习过程、学习模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受试
研究选取了东南亚地区来华留学的中文学习者448人,国籍分布涉及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等8个国家,年龄分布集中于15~35岁;中文水平覆盖了HSK 3级到HSK6级。
3.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主要包括访谈和调查问卷。首先对某高校的5名东南亚留学生进行了访谈,初步了解他们学习中文的期望价值、学习方式和学习技能需求以及他们本国的汉语使用现状,在此基础上研制调查问卷。问卷基于Hutchinson 和 Water(12)Hutchinson T.&Water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1987,Cambridge:CUP.的理论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研制而成,问卷的形式为利克特(Likert)5级量表,涵盖中文学习期望价值、学习方式需求、中文技能需求三方面的内容。
模块1:中文学习期望价值。按照前文确立的标准,将中文学习期望价值分为经济、文化和社会三个类别。经济期望价值涉及学习汉语为了能够从事与中文有关系的工作、能够增加工作机会、能够提高收入水平;文化期望价值涉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获得本科或研究生的学历以及汉语水平考试(HSK);社会期望价值涉及用汉语与朋友的交流以及长期在中国生活融入中国社会等。
模块2:中文学习方式需求。课题将学习方式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统学习途径,包括语言课程、语言伙伴、朋友交流等;另一种是基于媒介的非人际交流途径,包括通过网络学习、通过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进行中文学习。
模块3:中文技能需求。语言学习按照技能划分可分为听、说、读、写、译五种,本课题涉及听汉语时的信息、语气需求,说汉语的词语、语法、流利度需求,读汉语的信息、词汇量需求,写汉语的词汇、语法需求以及翻译的相关需求等。
为保证留学生准确地理解问卷所调查的内容,研究者将问卷进行了东南亚国家相关语言的对照性翻译。
4. 问卷调查的实施和数据分析
为保证调查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问卷调查由汉语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填写,具体讲解填写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着重强调了调查的学术研究用途,保证了被调查的对象认真、客观填写。研究自2017~2019年度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华文学院等汉语课堂按照汉语水平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了发放和回收,经检测、核对有效问卷为448份,使用SPSS21.0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5. 研究数据分析
研究就留学生的中文期望价值、中文学习方式和中文学习技能需求进行了相关的数据探索,分析结果如下。
(1)中文期望价值
通过SPSS的统计分析发现,经济期望价值是东南亚学习者选择学习中文的最主要诱因,其次为社会和文化期望价值。东南亚留学生的中文学习期望价值强度按照均值排序,依次为经济 (4.1774)>文化(3.8473)>社会(3.4538)(详见表1)。
表1 中文期望价值均值比较
从学习者对中文学习的期望价值的态度来分析,认为经济价值最重要的比例高达44.77%,认为社会价值最重要的比例仅为5.79%;而认为社会价值不重要的比例高达15.14%,远高于经济价值的3.79%和文化价值的3.76%(见表2)。
表2 经济、文化和社会期望价值分布
东南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文的巨大学习市场被激活,许多东南亚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汉语能力,招聘会汉语的本国人是与中国贸易解决语言沟通问题最主要的方式”(13)陈颖.“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潜在语言市场研究——基于中国—东盟博览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7,(3).。在东南亚,绝大多数企业对中文人才都有长期的需求,而且需求面较广,需求类型丰富。正是由于东南亚地区的巨大市场需求,成为学习者选择学习中文的主要动因。因此经济期望价值成为东南亚地区人们选择学习中文的主要因素。
与经济价值相比,文化价值对于东南亚学习者的吸引力要薄弱很多,二者的差异性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8.487 (sig<0.000)(详见表3)。文化价值体现了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而文化态度与文化距离有密切的关系,国外学者Svanes曾进行过相关实证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距离与文化吸引呈现了较为一致的负相关性,文化距离远的亚洲学习者其态度优于文化距离近的欧洲和北美学习者(14)Svanes,B.Attitudes and Cultural Dista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pplied Linguistics,1988,9(4):357~371;Svanes,B.Motivation and Cultural Dista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anguage Learning,1987,37(3):341~359.。国内相关研究也表明文化距离远的学习者在态度上优于文化距离近的学习者(15)闻亭.不同文化距离下的态度与习得水平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3).。东南亚地区处于全球华语认同的核心地位,该地区的文化与中华文化具有同源同根性,文化价值对该地区留学生的吸引力显得并不那么强烈(具体详见表3)。
表3 经济、文化、社会期望价值的显著性检验
与经济、文化价值相比,中文的社会价值更是薄弱。中文的社会期望价值是学习者学习中文时所获得的汉文化言语社区成员的认同,以及由此带来的现实或潜在的资源。中文社会价值的薄弱则说明中文在国际上的声望不高,它所承载的资源与作为世界第一大语言的英语相比还显得十分匮乏。东南亚地区留学生的期望价值实证研究虽然只是一个个案,但却真实地折射出中文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2)中文学习途径
语言学习途径众多,课堂教学、语言伙伴、目的语国家的旅行学习、朋友交流等、看电影、看电视、听广播、互联网等都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渠道。对于中文学习而言,学习者认为哪些途径更有帮助?各种学习动机对语言学习途径具有何种倾向?为此,课题将具体的学习途径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统学习途径,包括语言课程、语言伙伴、朋友交流等;另一种是基于媒介的非人际交流途径,包括通过网络学习、通过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进行中文学习。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人际交流方式最重要的比例高达41.56%,而非人际交流比例仅为38.28%;认为人际交流方式不重要的比例仅为2.64%,而非人际交流比例高达5.49%,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人际与非人际交流的学习途径分布
从学习途径的分析情况看,东南亚学习者对于人际学习途径的需求强度(4.1814)高于非人际学习途径(3.9473)(见表5),且二者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见表6)。
表5 学习途径的显著性检验
表6 学习途径的成对样本检验
(3)中文运用技能需求
语言学习按照技能划分可分为听、说、读、写、译五种,学习者对五种技能的认可度可直接反映该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需求情况。东南亚留学生对于中文五种技能需求的均值得分情况详见下表(见表7)。
表7 五种技能需求的均值得分
图1 中文运用的技能(听、说、读、写、译)的需求得分差异
直方图1清晰地显示东南亚留学生对于五种技能需求的差异性,五种技能按需求强度排序依次为:听>说>译>读>写,可以说“听说能力”的需求遥遥领先于其他另外三种技能。听说能力即会话能力在语言获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Wagner-Gough&Hatch最早提出会话(conversation)在第二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认为语言学习源自如何开展对话和如何进行交流,会话互动是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方式和获得语言输出的机会(16)Wagner-Gough J,Hatch E.The importance of input data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Language Learning,1975,(2).。语言习得就是一个由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在理解输入信息的基础上,把可理解信息内化,并使之逐渐成为内隐的语言系统,最后才能达到输出。中文经济价值的凸显使得中文在工作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诸如商贸领域,因此学习者更多地表现为对“听说译”的需求,而对文化教育领域的“读写”能力需求不是特别强烈(详见直方图1)。
(4) 期望价值与学习需求的相关性研究
前文已对东南亚地区留学生的汉语期望价值特点、学习方式和技能需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期望价值在留学生的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期望价值对留学生的中文学习途径和技能需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寻求答案。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它整合了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与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两种统计方法,同时检验模型中包含的显性变量、潜在变量、干扰或误差变量间的关系,进而获得自变量对依变量影响的直接效果、间接效果或总效果(17)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1~2.。文章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结构方程对期望价值、学习途径、学习技能需求变量之间的关系建构了初步的模型图(详见下图),所采用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是Liseral的统计软件。
图2 期望价值与学习途径、技能需求的结构方程模型
期望价值作为启动认知因素发生作用的“发动机”,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的引擎作用,它可以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学习策略、学习毅力以及在目的语环境中的融入状况等。为此,研究将期望价值设定为一个潜在变量,由三个观察变量来表征,分别为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中文的学习模式主要涉及“学什么技能”和“怎么学技能”,因此通过技能需求和学习途径需求(可分为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和基于媒介的非人际学习方式)的变量来表征学习模式。由此,期望价值、技能需求、人际学习途径、非人际学习途径四大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直观地通过此模型图清晰地表现出来(见图2)。
模型图显示期望价值与技能需求、与学习途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期望价值对于学习技能的需求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686***;期望价值与传统的人际交流途径具有强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484***;与基于媒介的非人际学习途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12**。期望价值作为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于留学生的中文学习模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它催生了中文学习技能需求的产生,同时促使学习者选择特定的学习途径进行语言学习,可见,期望价值是学习需求的强大推动力。技能需求与非人际学习方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系数(0.274**)则说明在技能需求的驱动下,学习者更倾向寻求媒介的手段进行语言的学习。虽然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中文的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从而能够使用中文进行言语交际。但是不同的身份、职业或不同的学习目的,对于各项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在中文运用技能需求的调查中发现,学习者对于“听”的技能需求强度最大(均值为4.2845,见表7),前人研究调查发现各项内容能全部或基本上听懂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讲课(75.7%)>电话(72.1%)>讲座(53.3%)>电影、电视剧(37.8%)>广播电视新闻(31.6%),结果表明学习者在普遍接触的大众媒体内容(广播电视新闻、电影、电视剧)方面难度最大(18)高彦德.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一方面有技能需求的学习者倾向寻求媒介手段进行学习,而另一方面学习者在接受大众媒体内容方面却是感觉难度最大的,这应引起中文国际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
四、东南亚地区中文国际教育规划的启示
1. 深入挖掘中文经济价值,积极开展职业汉语教育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获得了质的飞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伴随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一步步走向世界,世界也越来越需要中国,中文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便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据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是东南亚地区,11个国家中就有菲律宾、老挝、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越南7个国家已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远远超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比例(38.45%)和全球的平均比例(30.04%)”(19)李宝贵,吴晓文.中文纳入东南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动因机制与推进策略[J].辽宁大学学报,2021,(1).。这与21世纪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发展契机密不可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经济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中文的经济价值在东南亚地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伴随海外中资企业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中文在东南亚地区的“使用地域和职场领域也在逐渐扩大”(20)李宝贵,吴晓文.中文纳入东南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动因机制与推进策略[J].辽宁大学学报,2021,(1).,中文学习者进入中资企业的就业需求十分旺盛。在泰国,随着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的推进,泰国对既懂铁路技术又懂中文的人才需求大增;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海关人员为更好地给中国游客提供服务对于“中文+海关”课程需求量很大…… “职业汉语”已然成为东南亚地区中文国际教育的新目标。面对“一带一路”建设所赋予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中文国际教育应做好顶层设计,积极谋划职业汉语教育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路径与策略,通过努力搭建“职业汉语”的教育平台,完善“职业汉语”教育的课程体系,保障“职业汉语”的师资队伍建设等,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既能熟练运用中文同时又具备相关职业技能的复合型语言人才,使国际中文教育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2. 努力提升中文的文化和社会期望价值
东南亚地区国际中文学习需求的实证性研究表明,与经济价值相比,中文在该地区的文化和社会期望薄弱很多。按照瑞士社会家者George Weber所提出的语言评价体系,中文在世界语种的排名仅排在第6位(见表8)。
表8 十大语种综合排名
按照母语人数的指标,全世界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数最多,与此同时世界上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使用人口和使用国家的数量也在大幅攀升,中文应当仁不让排在第1位,但是其在世界语种的排名反映出中文的文化和社会期望价值在国际社会的真实地位。
但语言的价值并非永恒不变,它会随着“语言使用者的人数、语言使用的空间、语言潜在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以及语言使用者的态度和情感的变化”(21)张治国.语言价值、语言选择和语言政策[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而变化。鉴于东南亚和中国所具有的特殊地缘和人缘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增强中文情感价值的文化传承视角提升中文在该地区的文化和社会期望价值。东南亚地区有3000多万的华人华侨,“东南亚华侨华人创办的华文学校是传承祖籍国语言文化、增强华侨华人认同的主要场所。中文已成为东南亚华人华侨和非华裔的语言规划内容,是推进中文纳入东南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直接动力。”(22)李宝贵,吴晓文.中文纳入东南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动因机制与推进策略[J].辽宁大学学报,2021,(1).在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与主流社会中文国际教育并行发展的今天,推进海外华文学校的转型升级,发挥华文学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增强华裔对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和认同,对提升中文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和期望价值具有独特而重大的意义。
3.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扩大中文的影响力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而提升语言交际能力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莫过于人际交流,因此传统的人际交流互动方式是语言获得的最重要途径,前文的实证研究已得到有效的证实。但同时我们看到,美国大片、BBC、VOA广播已经成为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了解西方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典籍、电影、电视、广播、杂志、网站等平面和多媒体资源向东南亚地区受众讲好中国故事,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知晓中国并认可中国。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常常希望子孙后代能够了解自己的根源,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常常借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道德礼仪等内容来教导子孙,这使中国文学典籍可以在东南亚地区得以广泛传播。以《三国演义》为例,早在 1802 年在泰国就有了第一个泰文译本。三国故事因此在泰国广泛流传,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三国人物形象在泰国更是家喻户晓。泰语中还因此产生了一些和三国相关的谚语。除了文学典籍,影视作品在东南亚也备受欢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至东南亚国家的电视剧,不论是总额还是数量都稳居首位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影视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主要在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23)陈晨.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以东南亚为例[J].声屏世界,2019,(11).。近年来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社交网络平台、融媒体开始成为中文国际传播的新途径,为中文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越南,中国大陆的电视剧受到了广泛认可,很多作品不仅被越南各大电视台安排在黄金时段播放,而且还通过社交媒体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以《楚乔传》为例,这部作品2017 年热播的时候,每天约有 2 万越南用户在 YouTube 上观看直播。在拥有5700 万社交媒体用户的越南,仅一部《楚乔传》的 Facebook 越南主页就拥有 22.6 万的关注者(24)陈晨.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以东南亚为例[J].声屏世界,2019,(11).,由此可见中国影视剧在越南的受众之广。文学典籍和中国影视作品对于东南亚受众所具有的强烈的文化吸引力,一方面是由于彼此的同源同根性,另一方面则是政策和地缘的优势,这是在欧美等世界其他地区所无法实现的。这种文化上的独特吸引力与影响力,能够有效提高受众对中文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的持久性,并由此提升了中文在东南亚当地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充分利用融媒体资源,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将文化典籍和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作为一个契机,可以让中文国际教育搭上文化海外传播的快车,助力中文国际教育逐步在地化,逐渐落地生根并持续发展。
五、结 语
东南亚地区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战略地位,与此同时该地区的中文学习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新特点,为此文章通过实证性研究调查了该地区国际中文学习需求的实际状况,集中分析了以下两大问题:东南亚地区留学生中文期望价值的特点以及期望价值对于留学生的中文学习过程、学习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价值是学习者选择学习中文的最主要诱因,其次为文化价值,最后为社会价值。学习者在中文学习途径方面对于人际学习途径的需求强度远高于非人际;语言学习的五种技能需求强度排序为:听>说>译>读>写。文章通过结构方程对期望价值、学习途径、学习技能需求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期望价值与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技能需求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学习需求的实证性研究对东南亚乃至“一带一路”地区的中文国际教育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深入挖掘中文经济价值,积极开展职业汉语教育;努力提升中文的文化和社会期望价值;中文国际教学领域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扩大中文的世界影响力。当前国际中文教育已呈现出中文学习当地化,中文学习者低龄化,地域差异特征显著,学习者需求层次多样化、立体化等新特点(25)陈莉,张吟.国际中文教育的学习者需求特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与此同时全球疫情的大爆发,使得国际中文教育的线上教学成为一个常态化的模式,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要有效满足全球中文学习者的多元化学习需求,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科技去赋能国际中文教育,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虚拟-现实、国内-国际相结合”(26)王春辉.历史大变局下的国际中文教育—语言与国家治理的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的国际中文语言学习平台,实现中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双向的文化交流,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成为惠及全球、沟通民心的全球文化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