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家国情怀培育现状及策略
2022-06-06邓莹
邓莹
当代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处于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从家国情怀中汲取精神养分。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以爱国主义提升政治认同、以家校联动提升高中教育品质,培育高中生家国情怀。
一、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情怀是对家乡的依恋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责任感的体现。当代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应当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对此,要将家国情怀融入语文教学、思想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力度,鼓励高中生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相联结,汇聚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永不流失的精神钙质,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历史上,家最初是指士大夫的封地,虽与诸侯的封地国互不相属,却又紧密关联。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家国理论,阐释了家庭既是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又是个人与国家的联结者。《礼记·大学》对二者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时“家”在“国家”概念中,被赋予了重要地位,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二、家国情怀是高中生的立德之源
高中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功能,培养家国情怀是着力点。我国自古就奉行“才者,德之资也”选才标准,即德才兼备,培育高中生家国情怀,有利于青年全面发展。中学教育,就是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让广大青年成国之栋梁。要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中学校就要将家国情怀融入各科教学,对学生思想教育,积极引导高中生将个人成才与国家富强相结合,进一步培育高中生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意识。引导青年以更宽广的视野把握一系列时代问题,以更加自信的心态,与世界平等交流对话。家国情怀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养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遭受深重苦难,一代代青年顺应国家需要前赴后继,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汇成了波澜壮阔的精神洪流。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现已进入“强起来”的重要关口,同时,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风险挑战。当代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处于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立足新时代,高中生需要继续从家国情怀中汲取精神养分,以家国天下为重,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工作、矢志建功立业,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三、当前高中生家国情怀培育现状与隐忧
当前,高中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实效性不容乐观,部分高中生漠视国情、家庭,甚至不关注社会公共事务,没有深刻理解国家、民族的概念,缺乏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还有个别高中生曲解爱国含义,形成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将“抵制外货”等同于爱国。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消解着高中生的家国情怀。与此同时,各种思潮渗入高中生思想,消解着高中生的国家认同感。部分高中学校未重视家国情怀的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然而部分高中学校,长期以来只注重对中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育,还是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中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效果不容乐观。高中学校要以家国情怀教育为重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主体责任弱化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个别教育主体全局意识模糊,只关注学生成绩、升学率等硬性指标,没有足够重视及支持开展家国情怀的教育活动。此外,部分高中学校教育者将家国情怀教育同学科教育割裂,教育方式停留在空洞说教上,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真正引导高中生将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部分高中生道德滑坡、行为失衡。家国情怀蕴含着中华儿女高尚的道德情操,尽管高中生整体道德素质逐渐提高,但部分高中生家国意识淡薄,出现了道德滑坡及行为失衡等现象,例如不尊重师长、父母,不讲诚信,等等。这些失诚失德现象不仅损害了高中生的形象,也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一些高中生愈发看重个人利益,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作处事标准。另外,部分高中生法治意识淡薄,甚至参与校园欺凌、打架斗殴,这些现象也暴露出部分高中生家国情怀淡薄的问题。
四、培育高中生家国情怀策略
以爱国主义提升政治认同、以家校联动提升教育品质。要用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高中生拧紧三观的“总开关”,并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认同,增强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首先,要培养高中生的法治观念。爱国体现在对国家的热爱和知法守法习惯上,要加强对高中生的法律知识教育,邀请知名人士举办讲座,讲解、剖析案例,让尊法守法成为高中生的自觉行为。其次,要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命脉,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注重在培育高中生家国情怀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爱国主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牢固树立高中生的家国意识。
以家校联动提升教育品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除了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政治、历史等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之外,还要发挥家庭教育作用。首先,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家校联动的目的在于提高思政教育质量,保证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效性,高中学校要尊重家长的主体地位,主动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从而形成强大合力。其次,为加强家庭与学校间的沟通与合作,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方式,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体现场会议,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引导高中生自觉担负起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
总之,高中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结合当前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家国情怀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高中生的直观感受,涵养高中生深沉的家国情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時代新人。FE24D114-9BE5-46B0-8B5E-7C3F920A9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