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生百病,谁才是它的克星
2022-06-05王月丹
王月丹
前段时间,因饰演“佐罗”而家喻户晓的法国著名影星阿兰·德龙准备在瑞士进行安乐死的新闻,引爆了娱乐圈。据报道,现年86岁的阿兰·德龙近些年一直遭受病痛的折磨。他先是在2014年因背痛而紧急入院手术,后是由于关节炎症导致脚踝疼痛,连起床都困难。此外,他还曾因中风两次入院治疗。对此,阿兰·德龙表示,这些折磨太痛苦了,而且他根本无力反抗,“如果生命要这些电源装置才能延续,我宁可拔掉电源,有尊严地离开”。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经勇敢潇洒的“佐罗”选择一条“死”路呢?这就是炎症引发的病痛。
炎症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听到的一个医学名词。很多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列举出很多炎症现象,例如脑炎、鼻炎、咽炎、肺炎、胃炎、肠炎、肾炎、关节炎等。对待炎症,人们的态度往往并不友好——炎症来袭,必消之。
其实,生理性炎症是人体的一种防御保护机制,可以帮助机体抵御损伤因素(例如病原体感染),并且修复各种组织细胞损伤。
在各种致炎因素中,病原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原因。当感染病原体时,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固有免疫细胞会被激活,产生和分泌IL-6、TNF等多种促炎因子,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吞噬、杀伤和清除病原体的能力。这个过程往往会引发全身性或者局部炎症,如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等。而当这些感染的病原体被消灭之后,相应的炎癥也会随之消失。所以,人们把能够消灭病原体的抗生素,形象地称为“消炎药”。由此可见,所谓“消炎药”并不是真的消除了炎症,而是消除了诱发炎症的因素——病原体感染。当然,人们对炎症的不友好,也不是没来由的。
组织细胞损伤后,突然死亡的细胞会快速释放出内部的致炎物质,引发损伤局部的炎症反应,招募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到损伤局部,溶解、吞噬和清除坏死损伤的组织细胞,并促进干细胞在损伤部位的固定、增殖和分化,修复损伤的组织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引起炎症部位的发红、发热、水肿和疼痛等不适症状。
长期迁延不愈的炎症,可导致局部免疫功能紊乱,还可以引发多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脂质代谢异常等可导致血管壁发生炎症性损伤,继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的病变,这是造成脑梗死、冠心病等致命性疾病的重要免疫病理学因素。感染或者肠道菌群失调等引发的体内炎症,可以使人体内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显著升高,并增加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表面的沉积,使神经突触的信号传导不畅并损伤神经元细胞,继而引发老年性痴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等因素可以引起人体脂肪组织发生炎症,继而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和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长期反复发生的慢性炎症,都是人体出现恶性肿瘤的重要原因。HBV和HPV等病毒感染,可以引发乙型肝炎和宫颈炎症,是导致肝癌和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接种HBV和HPV疫苗,能够预防肝脏和宫颈部位的炎症,减少相应癌症的发生。因此,它们是真正的抗癌疫苗。而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溃疡等胃部炎症、溃疡性结肠炎以及酒精性肝炎,也分别是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防炎、抗炎就是防癌、抗癌。
除此之外,反复性炎症可以导致组织细胞的长期损伤,加速人体组织器官功能衰老。而衰老又可能会加剧炎症的发展和损伤。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从而导致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快速下降。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地防炎和抗炎呢?
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例如阿司匹林和芬必得等)都具有非常良好的抗炎作用,可以迅速有效地发挥对抗和消除炎症的作用,使发热、疼痛等炎症的症状得到缓解。但是,如果长期大量服用这些抗炎药物,不仅有可能产生药物依赖,还容易发生消化道溃疡、凝血障碍和代谢紊乱性疾病等不良反应。因此,抗炎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成为日常生活中大家对抗炎症的常规保健方法。
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轴的功能,有效降低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发挥抗炎和防炎的作用。这才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简便易行的抗炎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