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05李秋燕
李秋燕
◆摘 要: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时,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导学法是一种互动、实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讨论、解答等过程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并在问题引导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问题导学;中职数学;教学应用
一、引言
问题导学法是我国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从实践结果来看,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情景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问题的有效实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通过建立问题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问题的要害,在老师的指导下,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深层次的可持续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确保问题的可操作性,又要与学生进行交互,并对其进行指导,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将问题导学法引入中职数学课堂,针对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数学知识理解困难等特点,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掌握数学问题的解题技巧,掌握数学的存在规律,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问题导学在中职教学中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培养
问题导学法是问题导学法的基础,它是问题导学法的基础,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讨论问题,然后由数学老师针对学生的分析讨论进行指点和说明,引导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从“灌输式”变成“启发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认知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数学课堂的学习内容。
(二)对打破传统教学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数学教学大都是“满堂灌”,以老师为中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在老师的预设下进行,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因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也不能有效地引导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技能,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思想发展。问题引导法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缺陷,让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变成了主动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不断设疑释疑的过程中逐渐进入深度学习,更加深刻地领会数学知识的内涵,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中职数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上。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以知识为基础、以实际为基础、以分数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而问题导学法,则是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用问题来思考问题,用问题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目的。
三、中等职业学校数学问题导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主动创造问题型教学环境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教学内容,明确问题导学的目的,精心地设置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为使教学目标更清晰,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不能仅限于课本,要有适当的扩展与扩展,要做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衔接,引导新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问题,问题的解决与否与数学教学的成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预设时,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预设问題的重点放在了教学目的、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上,并将学生的“近期发展区域”考虑在内,对问题的难度进行合理的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中职数学教师要重视问题的关系性、整体性、结构性,培养思维的延续性,指导学生的学习,使其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库。
中职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引入生活化的教学问题,使他们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认识到生活中有数学。例如,老师可以设定一个生动的问题情景,一个人沿斜坡行走14米,其相对高度为6米,若此人持续向上6米,其相对高度是多少?水平前进了多少米?当问题设定完毕后,老师会带著同学到操场上进行练习,并在纸上绘出简单的图形,清楚地说明问题的正弦和余弦。通过创造生动的问题教学环境,使学生的绘画技能得到了有效的强化,对学习的兴趣、逻辑思考、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营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问题导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需要,适当地设置问题情境,使问题的问题呈现在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和生活经历,创造生动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成生活问题,使他们能够在熟悉的情景中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初中数学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新的知识都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中职数学老师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重新的梳理,从而使新的知识与旧知识的结合。中职数学教师在情景创设上也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生动的视频、优美的音乐、绚丽的图画来营造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中职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教授“单数乘多项式”课程时,要围绕教学主线,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可以使用网络资讯科技,在网络上搜寻与本节课程有关之数学试题及数学兴趣之知识,并加以整理,于课堂前与同学进行互动与沟通,以启发学生之数学思考。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自己画出一个学案,并进行问题的推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问题。
(三)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是中职数学教学的一种资源,应充分发挥中职数学教师的作用,以问题为动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中职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严密的学科,其内容复杂,容易混淆,学生难以掌握。数学老师要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把握学生的学习困难,提前设定问题,在遇到问题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与指导,使他们能够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并使其在自己的努力中得到正确的结论,加强对数学的记忆与运用,减少重复的失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职数学教师可以在学生容易犯错误的知识点上,故意在课堂上设置“漏洞”,在教学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找出“漏洞”,让他们感受到问题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它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开放式问题,培养学生一道题多解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已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探索和尝试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維和逻辑思维。
(四)以学生生为本、因材施教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改革后的一项重要思想,它强调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学习体验与课堂话语权,明确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等个体差异,结合教学内容与大纲,围绕学生发展需求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以此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班级整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将问题导学法用于中职数学教学,应突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围绕教材内容,在适当的时间引入问题导学法,提高教学效果。首先,为了保证问题设置的有效性,中职数学老师要把教材的重点内容引入到教学中来,以防止引入问题和教学内容脱节,使问题导学法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成为一种形式。在此阶段,教师要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探索与之匹配的问题导学方案,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与调整,并使问题导学方案更加完善。
(五)加强数学实践活动的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动手”、“自主探究”、“协作”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师应重视问题导学的扩展,通过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生成与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导向是问题导向的核心,问题导向是问题导向的终极目标。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要使学生充分运用数学实践,达到问题导学的目标。“做”要比“知道”更重要,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探究,并鼓励他们自行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体会到问题的快乐,从而改变数学课堂的单调。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调查类问题,并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观察、走访了解等方式,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的实质是利用问题带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具体应用。这种教学法相较于以往的教学手段,更具互动性和实用性。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动和引导下,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逐步掌握解题的技巧与规律,实现学习效率和思考深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捷.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06):127-128.
[2]李华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A5):55-57.
[3]王世和.浅论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1(35):69-70.
[4]刘飞.探讨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35):31-32.
[5]刘彦利.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32):131-132.
[6]朱亦梅.问题导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