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工作项目评估存在问题的探析
2022-06-02王颖
王颖
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服务供给模式为各种社会工作机构蓬勃发展提供了机会与条件,让其能充分发挥机构服务的专业性的同时又能个根据目标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由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运行还处于处于摸索阶段,实践过程中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如何对社会服务项目进行监管,使项目成果评估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想通过归纳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出社会工作项目评估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飞速增长,新的环境需要新的模式,因专业化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更具针对性、灵活性、自助性、自治性、非营利性与公益性,作为新的管理模式蓬勃发展。为了保证社会工作项目最终的效益,秉承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态度,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了解项目具体服务的质量,需要对社会工作的相关项目进行评估。通过对评估对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摸排,促使服务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效率化。评估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种。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评估,对项目进行评估既是服务提供者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材料,便于各方对其进行评价的要求,也是促使社会工作机构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和机构专业水准推进,专业素质能力经验得到积累的前提。
目前与社会工作项目评估相关讨论的文献并不多,多是对评估方式、需求及效果的讨论上。如香港学者基于香港的评估实践总结了四种评估的模式:基于逻辑程序的模式,平衡记分卡模式,基于顾客满意的模式以及运用政策进行分析的模式。顾东辉强调对输入、输出及最终结果这几方面进行社会工作评估,综合考察社会工作项目整体的效益。吴伟东以人在情境中为框架,对社会工作项目进行深层次评估,分析介入的有效性;陈钟林、吴伟东认为在介入前,通过从情境、案主所能获得资源以及个人对环境做出的反应来对案主自身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制定适合案主自身情况的计划和服务方案,以上学者都重点关注了社会工作前期评估中的需求评估。库少雄在评估中引用了单样本设计,在介入前测量案主问题,确定介入的目标,测量从目标到结果的变化;李華伟则研究了基线评估法,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库少雄和李华伟都意识到了事前测量对于整个评估的重要性。
项目缺乏明确的目的
社会工作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社会群体的生存现状,提升案主能力,使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缓解社会矛盾。项目评估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也该以此为目标,不断对项目的运转状况进行监测修正,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工作机构自身对服务对象的需求界定不清,也未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评估,订立服务计划不切实际,服务过程中现有目标与实际目标相去甚远,半途修改服务计划使得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评估专业人才奇缺
从事评估工作的专业人员与社会工作机构少,对社会服务项目的大量的评估工作主要依靠非专业的人员进行,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使得评估过程流于形式,评估结果难以运用到后续工作中。
项目设计时,逻辑框架不清晰
有的项目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整个项目的逻辑框架,没有明确的项目的目标,不知道项目达成怎样的效果,为达成结果需要怎样的投入,以什么指标来衡量项目目标的达成,想到哪里做到哪里,项目设计及操作时的逻辑框架不清晰给后续评估带来了很大困难。
重事后评估轻事前评估,对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重视不平衡
国内学者在对项目进行评估时,通常关注社会工作项目是否适当、项目效果是否达成、该项目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项目是否能持续发展这几个方面,这种事后评估的取向成为了评估的主流。事后评估重点考虑了项目的效益,但却忽略了事前评估的合理性,事前事后评估存在着一定的失衡,且很多项目在介入前未进行基线调查,在项目结束后进行项目评估时,无基线数据,难以进行前后对比,无法准确说明干预效果,因而无法准确衡量项目的绩效。
在项目介入前加入前置评估,运用合适的评估模型
前置评估是一种证据为本的重要策略,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即针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分析问题紧急程度,尝试性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提供方式和资源配置方案,为服务决策者提供参考与建议。前置评估依托科学合理的论证,提出问题应对方法,分担决议风险,厘清社会组织的服务和职能,对服务开展后取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全面考量,加强服务项目的现实性。由此可见,在项目前加入前置评估,可增强对项目可行性的判断。
评估的过程中要运用合适的评估模型,在进行项目评估时可从评估以怎样的形式、评估达到了怎样的目的、评估的内容是什么、用怎样的评估方法、评估对象是什么、评估时间如何安排这几个方面提炼合理的评估模型,同时关注项目评估的各个环节与流程,将各评估环节如过程评估,效益评估与影响评估糅合到一起,既关注评估的效率又关注评估的效益,既关注评估的过程也注重评估结果。
运用好“第三方评估”,用好基线评估法
第三方评估被看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社会组织的考核方法,因“第三方”是置于各利益方之外的一方,所以其评估方式一度被认为是使得评估结果公正的前提,其因不受相关主体意志的约束的专业性而被认为是评估结果公正性的保证。“第三方”其因独立性以及具有的独特的专业属性而体现出权威性和可信赖性,且其在理念、主体、方法、功能和机制等方面与社会治理内在属性要求目标具有同构性,使评估效率大大增强。
基线评估法是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社会工作介入前对案主进行评估,通过辨别基线前后数据的差别,找到案主行为发生变化背后的关联,测量介入的效果。通过对项目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监测到项目进行期间案主的改变及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过程。基线评估因其优越的监控过程与反馈结果的功能,使得社会工作服务真实、可信,可为社会工作者做出决策提供直接依据。
运用定性与定量混合的评估法,将案主满意度加入到评估中去
社會工作项目效果评估实质上是一个科学的研究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运用各种不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检验服务与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将定性与定量混合的方法运用到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当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案主对一种服务项目感到满意,他们就会更愿意参与到项目的活动中来,也会更加坚持听取项目的指导建议,进而体验到项目的积极效益。评估过程中可以利用服务对象满意度问卷,服务满意度量表,社会项目的服务满意度量表对案主满意度进行评价,使评估更加全面。
(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邓国胜.中国公益项目评估的兴起及其问题[J].学会,2009(11):5-7+25.
[2]顾东辉:《社会工作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20-25 页.
[3]谷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果评估指标体系探讨——以“玉树灾后重建项目”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2):52-55.
[4]顾东辉. 试论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全面质量管理[J].社会福利,2004(7): 11-14.
[5]陈锦堂. 香港社会服务评估与审核[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5-235.
[6] 吴伟东:《社会工作评估:层次深入模型》,《社会工作》2004年第10 期,第 42-45 页.
[7] 陈钟林、吴伟东:《社会工作评估—— 一般性架构》,《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 年第 6 期,第59-60 页.
[8]库少雄:《社会工作评估——单样本设计》,《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 年第 9 期,第 6-9 页.
[9]李华伟:《基线评估法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应用》,《社会工作》2011 年第 3 期,第 59-60 页.
[10]刘江.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一个整合的评估模型[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03):51-56+90.
[11] 赵环等:《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逻辑起点与第三方评估机制创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 3期.
[12]刘江.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基于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混合评估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6):36-4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