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生职业生涯思政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

2022-06-02张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0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医学生思政

张妤

[摘           要]  在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阶段,社会各方聚焦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和效果,以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例,从培养基层医疗岗位需要具备的卫生健康从业者的职业能力(思想品质、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能力)出发,探索医学生职业生涯思政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路径,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    键   词]  思政教育;医学;职业生涯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0-0016-03

在国家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后,在“大健康观”的理念下,如何应对疫情对基层医疗机构从业者的影响,如何弥补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不足的缺口,如何让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转变为适合我国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精神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如何应对学生懒就业、慢就业的现象,引导高职医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岗位目标,制定切合个人实际的生涯发展计划,达到个人、用人单位和社会之间的互利共赢格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高职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正确的定位,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成为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医学生职业生涯思政教育体系

(一)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融合实践

1.课程建设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致的教育目的、交错的教育内容、互补的教育作用,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医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行业、岗位的就业形势,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合乎实际的职业目标,建立合理的就业预期,树立正确的职业选择观,增强就业竞争力,掌握求职的基本常识、简历书写和面试的技巧,把握医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提高医学生的择业、就业能力。在课程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尤其是将医学生的职业精神纳入课程培养的全过程。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情景演绎等实践方式,形成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融合路径。

2.课程建设内容

在了解用人单位基层医疗工作岗位最需要的思想品质、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在对用人单位注重的排名前5的职业精神进行重要度排序、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访谈中作为医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应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以及对一年级学生基础情况等开展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基层医疗岗位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合格的卫生健康从业者的思想品质以及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根据需求,将原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指导课程的四个学期扩展到五个学期,将职业指导课程贯穿在校期间三年的全过程,实现授课全程育人。充分挖掘职业指导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生涯规划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导向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

在课程整体安排上,从入学伊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医学生职业认知问卷调查,让师生更快地互相了解,讓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行业和岗位需求情况有比较全面的认知,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与实践规划[3]。

第一学年课程以职业认知为主,课程内容设计以就业、择业的心理指导为基础,通过优秀的毕业生服务基层就业案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缺点、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来分析,充分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缺点,建立正确的就业目标。在对自己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第二学年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准备内容,通过职业体验、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医患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以职场生涯规划目标分享、医患沟通角色扮演、简历讨论、模拟招聘会等实践项目,将职业素养、人文关怀融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过程,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解决问题、求职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终身学习等职业核心能力,以及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求职技能。

第三学年明确职业生涯目标,讲授就业政策,讲解国家、地方政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出台的政策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往年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展用人单位情况调研分享,引导学生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岗位工作现状和薪资待遇情况,学会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将等工作变为找工作,并逐步引导学生正确择业[4]。

通过对行业、用人单位调研,引发学生对行业需求和痛点思考,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服务实践,以服务基层、服务社区理念,对应一老一小,基于基层服务建设创新创业服务项目;以解决行业企业间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建立线上对接服务平台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践,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3.课程案例库建设

建设涵盖三个学年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将思政元素与医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效融合,涵盖中国传统医德、感动中国医生、医学生抗疫精神、优秀毕业生基层服务等的典型案例,突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过程,实现职业指导课程三学年全过程育人,实现在每一学期关键决策点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

(二)第二课堂实践

第二课堂活动建设,组织学生在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展开实践活动,以学生社团、健康教育基地实践、职业素质活动周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健康宣教、社区服务、幼儿园、敬老院、视力障碍学校服务、就业岗位调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职业、感受职业,提升职业自豪感。立足国家发展、行业需求的现状,在解决目前基层诊疗人才需求,找到自己的价值,将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统一,实现健康中国的梦想。DD504334-15EC-45E6-879B-FC3D9000587D

(三)第三课堂实践

第三课堂行业实践活动体系的构建。在行业实践活动中,立足第三课堂的作用,思政教师、就业专干、专业教师、社团指导老师、创新创业导师、实习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讲座、交流、招聘会体验、用人单位宣讲、自主创业实践、择业就业等活动,互相补充,逐步递进,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把握医疗行业的需求,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铸就学生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尊重患者的权利,做好医患沟通,提高个人修养和人文素养,做一名患者真正信赖的优秀医生。

(四)第四课堂实践

建立网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载体,将生涯教育从线下扩展到线上,通过线上宣讲、微信公众号,让生涯教育教学形式更加多样,环境更加宽松,学生参与度更高,建立更加完善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生涯教育实践体系[5]。增强师生线上线下互动,在多元文化的交流激荡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新就业观念,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延展和增强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6]。

(五)构建“四课堂”“三阶段”医学生职业生涯思政教育体系

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课程建设为基础,遵循职业规划的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准备、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的规律设置课程;以“第二课堂”(职业素质教育周、学生社团、志愿者活动)为抓手;以“第三、第四课堂”(社会服务、健康科普、宣教、创新创业项目)线上线下双途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有效融合[7],贯穿职业生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在四个课堂实践中,建设“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融入”三阶段路径,通过第一阶段“职业认知”的健康教育基地观摩,增强学生意识,自我探索,完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阶段“职业体验”,以职业素质教育周为基础,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传承创新教育,第三阶段“职业融入”,进行社会服务、健康科普宣教、生涯决策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一、二、三、四课堂联动,一、二、三阶段共建,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体系,生涯规划教育全过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最终达到“全员就业”。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学生职业精神为主线[8],以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系主任、专业教师、就业专干、辅导员、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领导为授课队伍,围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创新实践等内容,贯穿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单纯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内、课外、实习全流程教育,将课堂教育、课外指导、行业参与,构成职业生涯规划思政教育“三阶段”体系,将思政元素融入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横向四个课堂教育和纵向三个阶段的设计在生涯教育中自然融入价值导向和职业精神,结合职业生涯教育中思政元素的隐性教育与主渠道思政课的显性教育,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提升学生的获得感,让思政元素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真正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

二、医学生职业生涯思政教育体系师资队伍的建设

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就业专干、思政教师、辅导员、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领导等作为顾问和授课教师,将行业现状、岗位需求、专业情况、就业政策、心理指导、教育学、市场营销学等多方面内容纳入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提高课程的深度和高度。作为行业专家,掌握专业就业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作为专任教师,要熟悉专业典型人物案例;作为就业专干,要将专业就业情况、就业政策、就业误区等内容详细讲授;作为思政教师要将学生熟知的、贴切的思政元素融入四个课堂,通过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在基层建功立业;作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辅导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了解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需求;优秀的毕业生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具有激励教育的示范效应[9];用人单位领导对基层岗位能力、素质的需求有更大的说服力,将教师授课资源整合,用于职业生涯规划思政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有利于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叠加,创建一支多元化职业生涯与规划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互融共通的教师队伍。

三、医学生职业生涯思政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评价

通过毕业后就业跟踪调查,以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式,从实习单位、带教老师、毕业生、用人单位多角度评价学生职业生涯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效果,以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评价。

考虑各种因素对职业生涯教育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获得较为客观的评价、效果和反馈,持续应用于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应用和完善中。

反馈结果显示连续多年学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对口率99%,就业学生全部服务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相关岗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分别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和红旅赛道国赛铜奖。以红旅创新创业项目为基础,学生已成功注册企业,成为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案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帮助每一个学生顺利就业,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思政教育为职业生涯教育指明了方向,帮助学生坚定医学生的职业信仰、塑造医生的职业精神、提升职业岗位规划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自觉把个人理想、生涯规划融入全民健康的事业中,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0]。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切实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参考文献:

[1]陈春一,高培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2):77-78.

[2]汪恭敬,方文利,俞念胜,等.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0):47-49.

[3]李春根,廖毅敏,李建华.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28-32.

[4]李志飞,滕婉蓉.边疆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17):40-44.

[5]朱晓闻,孔沛球,朱剑,等.“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J].现代职业教育,2021(28):103-105.

[6]李明凤.基于“课程思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J].大学,2021(50):107-109.

[7]程显达.娱乐电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及启示:以周星驰电影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學,2015.

[8]韩丹妮,屠乐微,马煜欣,等.助产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 38(6):44-46.

[9]张远芝,谷军,管建华,等.大思政背景下优秀校友资源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机制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1):95-97.

[10]何艺宁,朱小亮,刘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

编辑 张 慧DD504334-15EC-45E6-879B-FC3D9000587D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医学生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