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昌县傈僳族高腔音乐传承人口述

2022-06-02余雁君汪荃彬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传承人

余雁君 汪荃彬

【摘要】德昌县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就有着“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德昌县傈僳族高腔音乐产生于傈僳族生活劳作、婚丧嫁娶中,是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高腔曲调高亢悠长、唱腔优美、节拍自由,韵味浓厚,2004年被列入四川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采访熊国秀、谷绍珍、李文華三位傈僳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旨在揭示德昌县傈僳族高腔音乐的音乐形态及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傈僳族高腔;传承人;口述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5-053-03

【本文著录格式】余雁君,汪荃彬.德昌县傈僳族高腔音乐传承人口述[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5):53-55.

基金项目: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项目“女性主义视角下四川省德昌县傈僳族婚俗仪式音乐研究”(项目编号:MYZC2019-10),项目负责人:余雁君;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普及项目)“踏歌田野:四川少数民族童谣”(项目编号:SC21KP001),项目负责人:余雁君;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德昌县傈僳族高腔传承人口述实录与研究”(项目编号:MJ20-27),项目负责人:余雁君。

熊国秀 女,傈僳族,1955年生,四川省德昌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长期致力于傈僳族民族文化的研究工作,积极收集傈僳族民间资料,参与整理、撰写傈僳族民间文学书籍。1971年,熊国秀分配到金沙乡中心校任教。在校任教过程中,她发现傈僳族的民族文化正逐渐流失。尤其是民间传唱的歌谣,演唱的人越来越少。1986年,德昌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熊国秀作为傈僳族文化的传播者,先后与德昌县文广局、史志办等单位一同走进全县傈僳村寨,挖掘、整理傈僳族民间故事、民间谚语以及民间歌谣。至此,熊国秀开启了传承和保护德昌县傈僳族文化的道路。之后的每年,每逢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熊国秀都会到全县各傈僳村寨走一趟,她不顾一切困难去寻传承人,请对方将傈僳故事、傈僳歌谣讲出来、唱出来。熊国秀就这样带着笔记本,一首一首将歌曲记录下来。她与丈夫合作翻译、整理了297篇(首)德昌傈僳族民间文学作品,包含了傈僳民歌、童谣等。2014年,在四川音乐学院老师的介绍下,熊国秀组织一批高腔音乐演唱者、葫芦笙演奏者走进录音棚,将灿烂的音乐文化以数字媒体的方式保留了下来。2016年,熊国秀成立的德昌县国秀傈僳火草麻布制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生产的火草麻布衣裙、挎包等物,制作的口弦、葫芦笙等民族乐器,形成了一条集制作、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如今产品不仅打开了本地市场,更外销至成都、广州、台湾等地,开辟了文产融合的双赢之路。致力于挖掘与保护傈僳族文化的熊国秀,一度被德昌傈僳族学会评为“先进个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荣获凉山卓越工匠奖。通过熊国秀的不懈努力,在岁月长河中逝去的德昌傈僳文化被一点点找回来。

谷绍珍 女,傈僳族,1966年生,德昌县南山乡小南山村人,德昌县傈僳族高腔音乐省级传承人。致力于傈僳族民歌的传承,尤其擅长演唱高腔音乐。谷绍珍曾多次代表德昌县参加对外交流活动,倡导用歌声讲好中国故事。2019年,赴泰国参加国际傈僳族可持续发展会,带领德昌傈僳族人民用民歌、舞蹈,交流两国的傈僳族民俗文化,获国内外各地傈僳族同胞的赞赏。在参加德昌县傈僳族学会成立十周年暨成果展示活动中,因演唱“喊魂歌”,被德昌傈僳族学会评为先进个人。在文化组织方面,谷绍珍利用节假日组织小南山村表演队开展文化活动。积极承担培养传承人的任务。她不辞辛苦地传授民歌的唱法与要领,在她的培养下,产生了张德秀等高腔传承人。在文化传播方面,谷绍珍参与德昌傈僳族文化宣传、录制,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栏目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纪录片《花季中国》,她用高腔将德昌傈僳族美妙的音乐传向全国。

李文华 男,傈僳族,1955年生,四川省德昌县人,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现任德昌县傈僳族学会会长,被誉为“填补傈僳族谚语空白的人”。曾获“民间文学先进个人”“民族文化发展先进个人”称号。1986年以来,与妻子熊国秀合作,搜集整理德昌傈僳族民间故事、歌谣297篇(首),先后参与、编写《德昌县傈僳族民间文学资料集》《德昌傈僳族民俗故事》《傈僳族文学简史》等书籍。1994年,与夏承政老师合作撰写民俗论文《德昌傈僳族丧葬礼仪》,获四川省民俗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民间传说文章《傈僳带红军过南山》获三等奖。主持出版的德昌傈僳族文学作品集《苏醒的大山》和德昌傈僳族歌谣谚语集《金花结果亮晶晶》二书。在影视方面,曾担任《凉山傈僳族风情录》民俗顾问,此片参加全国首届民俗文艺录像片汇映,被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三等奖。2010年自筹资金,策划、拍摄电视专题片《傈僳族的火草麻布衣裙》,2011年策划、拍摄《与马蜂共舞》——德昌傈僳人养殖马蜂传奇专题片。2012年协助中央电视台七频道“生活567”栏目拍摄电视片《猎蜂绝技》。2013年参与中央电视台七频道“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拍摄电视片《走进德昌》。李文华致力于德昌傈僳族文化的宣传推广,是德昌傈僳族优秀的文化传播使者。

采访时间:2020年8月29日

采访地点:四川省德昌县下翔街199号(德昌火草麻布合作社)

采 写:余雁君

摄 录:汪荃彬

余雁君(以下简称余):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德昌县傈僳族三位省级传承人。他们分别是熊国秀、谷绍珍、李文华老师。我们都知道,德昌县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就有着“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尤其是德昌县傈僳族高腔音乐,曲调高亢悠长、唱腔优美、节拍自由,韵味浓厚。2004年被列入第四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跟随三位老师的故事,一同走进傈僳族高腔音乐。谷老师,请问您是怎么学会高腔音乐的?

谷绍珍(以下简称谷):高腔音乐是我们祖辈流传下来的,通常在吃酒(意思:结婚)的时候演唱。小时候经常听长辈唱,我们跟着学、跟着唱就学会了。

余:是小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吗?

谷:是的,在我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那时候每逢过年、婚丧嫁娶,大家都会唱歌。结婚要唱结婚的曲调,葬礼要唱葬礼的曲调。总之,只要我们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会用唱歌的方式。我就这样听着老一辈的演唱,自己跟着唱就潜移默化地学会了。

熊国秀(以下简称熊):早些年傈僳族文化娱乐时间,只有腊月、正月、二月。因大家聚会时间少,所以遇亲戚结婚,即便不去吃饭,晚上都会去跳舞。那个年代家里房子少,也没有什么可以睡觉的地方,只能通宵达旦的跳舞、唱歌,就这样慢慢地学会了。

余:高腔音乐有哪些种类呢?

熊:高腔音乐通常在日常的劳作、婚丧嫁娶、节日庆典中演唱,有山歌、情歌、礼仪歌等。山歌有放牧、打猎、狩猎等一类,主要在山林中演唱;还有在农田里做农事一类的。情歌主要是男女对唱,内容以抒发情感为主;礼仪歌则是用在婚丧嫁娶中抒发感情。这几种类型主要的区别是歌词内容不同。如谷绍珍老师所提到婚礼中的礼仪歌,就是嘎妈与娃拿扒(领婚人)的对唱,歌词表达养儿育女的艰辛。

余:这是从歌词的内容对高腔音乐进行分类。那如果从曲调上,高腔音乐哪几种呢?

熊:有两种。一种是“啊咦……”,另一种是“啊咦滴哒咦……”。

谷:两种调子(旋律)基本一样、歌词内容不一样。如放羊、放牧的时候唱的歌词;结婚时唱结婚的歌词。

李文华(后面简称李):调子就是这两种。“啊咦……”现在唱得多,“啊咦滴哒咦……”是比较老的调子,原来喜欢用这种调子来唱,现在唱得少了。

余:刚刚唱的“啊咦……”的词,是属于傈僳语高腔里面的拖腔吗?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表达“哎”、“啊”感叹的意思吗?

熊:是一种拖腔。它是音乐的开端,后面才唱出歌词。包括第二种唱法前面的“啊咦滴哒咦……”,也是相同的,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表达感叹。

李:相当于引出后面的内容,像音乐的过门、衬词。

熊:如果不用这种拖腔,歌曲唱出来就像像说话一样,没有唱歌的旋律感觉。

余:在我近些年傈僳族音乐采风中确实听到“啊咦……”的唱法比较多。那这两种曲调是怎么变化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还是在原来基础上变化或者改编?

熊:我认为不是改编。主要还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慢慢就变成“啊咦……”的调子了。

余:最老的曲调是什么时候听到的?

谷: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左右。我记得当时唱最老曲调时还要拖着下巴唱,汉族人民看到我们这样唱,还笑话我们说:“傈僳族唱歌怎么‘下巴痛’,要拖着下巴”,后来这种曲调慢慢地就变少了。

熊:我们在拍摄《傈僳族四季风情片》(大概上世纪80、90年代)时,这种拖着下巴唱的动作就没出现过了,从那时候曲调就有了改变。

李:“啊咦……”的曲调,早在解放前男孩就是这样唱的,从没有变过。后面女孩子们觉得这种唱法较简单、顺口就变成这样唱。

余:我知道德昌县傈僳族不仅会唱歌,还会吹奏乐器,如葫芦笙。我之前也了解到关于葫芦笙中,吹奏葫芦笙的人必为男性的说法。那么在高腔音乐中,是不是演唱的人也只能是女性?

熊:高腔音乐的演唱一般是不分男女的,即男女都可以唱。只是要分场合的演唱。如在葬礼仪式上,演唱者如果父母双亲在世就不能跟着一起唱歌,只能由孝子一人演唱;反之,如果父母一个或者双亲都不在世就可以跟着唱。

余:高腔音乐通常是独唱、合唱还是伴随舞蹈演唱?

谷:山歌中放牧、狩猎等活动都是一个人进行的,所以这类歌曲主要是唱给自己听的,以独唱为多;情歌是以男女交流感情为目的,所以对唱的形式比较多。

熊:礼仪歌要分情况。例如:婚礼上的礼仪歌,有对唱的,也有独唱的。对唱出現在婚礼上娃拿扒和嘎妈的歌唱中,通常采用诙谐的语言表达对女儿的不舍。此外,还有歌伴舞的形式。其往往出现在送亲的路途上,内容以抒发路途的艰苦为主。

余:现在会唱高腔音乐的年轻人多吗?

熊:现在很少有年轻人会唱了,不管是在仪式还是庆典上都很难听到演唱高腔音乐的人。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还演唱得挺热闹,经常都会听到场坝里,人们有说有笑的唱歌。从2000年之后,这种热闹的气氛就慢慢变少了,唱歌的、吹葫芦笙的都变少了。我认为变少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余:那现在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让年轻人学会高腔呢?

熊:主要通过在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跟着视频学唱,也有人在日常生活中跟着老一辈学。

余:那德昌县傈僳族与攀枝花、云南的傈僳族有没有做交流?

熊:有交流。之前我们跟攀枝花傈僳族一起编写了一本关于四川地区傈僳族的书。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现在主要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除了与攀枝花、米易等邻近的地方交流以外,我们还能听见泰国、缅甸傈僳族的声音。

余:在高腔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中,你们采取了什么方式?成效如何?

李:首先是加强了傈僳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记得在成都录制嘎且且撒舞时,那时候我就发现很多人不唱“啊咦滴哒咦……”的调子。因为将近有二三十年没有唱过了,很多人都不会唱。当时就想着这种唱法应该被保留下来。为了保留这种唱法,每次(活动)我都要求他们把傈僳族最老的唱法唱出来,渐渐地最近开始有更多的人演唱。

熊:现在各类非遗文化培训,如火草麻、服饰、葫芦笙、高腔等培训中,都要求他们唱旧的调子。甚至在这些年,我还要求他们三个、四个人进行组合演唱。虽然只是初步的尝试,但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李:第一个目的是让更多人学会。第二个目的是希望唱的形式有所变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得到了文化界一些老师的认可。

余:你们认为在傈僳族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发展?

熊: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条件的变化,年轻人觉得学习传统的文化是没什么意义的。这种思想观念方面还是要转变,尽量要保护、要传承、要去学习,不然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在我们这里就失传了。

李:我认为应该从思想认识、民族文化意识上面去引导,多灌输、多培训,这样传承起来会好一些。

熊:可以以民族文化要进校园的方式进行传承。通过校园文化展演方式比农村头、乡坝头的教唱要好得多。因为孩子在学校里面上学,从小就灌输一点,他们的印象中也会多那么一点。

谷:我认为还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做非遗文化的研究。现在音乐方面,没有一个人来写曲子,也没有人来记录歌词。这样傈僳族高腔就只能停留在口耳相传的阶段。我希望政府部门、文化爱好者,多帮忙呼吁一下,多提供一点平台、条件,给傈僳族机会去发挥、去创造,让傈僳族音乐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采访总结:

德昌县傈僳族世居山地,大山是傈僳族的家,山地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这隔山隔水的环境炼就了傈僳族妇女婉转悠扬的歌喉。通常傈僳族出门、上山、走路,触景生情,即可信口而唱,这种无目的、信口而唱的民歌,形成了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以歌代言、以歌代答的传统喜好。

傈僳族高腔音乐享有傈僳族“川剧”的美誉,有字清、腔純、音高、大小腔互衬、刚柔相映等明显特征。傈僳族高腔音乐可一人自娱自乐,也可在几人的小环境中演唱,唱词取材于傈僳族民间传说或即兴赋辞。随着唱词的涵义和演唱者的心境变化,高腔拾级而上、顺流而下,发音领域和谐而酣畅,使听众从唱腔艺术中得到健康向上、积极乐观,或忧郁、伤感的美的享受,从而进入时而悲壮淋漓、时而缠绵含蓄、时而爽脆流利的美妙境界。有时音乐也以复调的形式出现在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的现场。

德昌县傈僳族高腔音乐主要特点高音、尖腔、假声、悠唱,一段一乐句,同一曲调稍加变化反复演唱,起腔多作五至八度式大跨,突然跳升至高音。以假声歌唱时,临末以原嗓音拖腔,然后以四至五度、甚或七至八度突作下跌,戛然而止,结束全句。在歌曲内容上,歌词有感而发,信手拈来,直接地反映了傈僳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田间劳作的欢欣,居家日子的恬美,喜庆祥和的祝愿,伤感悲痛的回忆,美满爱情的憧憬和幸福生活的向往等,涉及傈僳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广泛,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总之,长期居住在凉山德昌金沙乡和南山乡一带的花傈僳妇女,在生产劳动、生活、爱情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山歌演唱风格。德昌县傈僳族高腔音乐不仅是傈僳族民歌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也是祖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作者简介:余雁君(1993-),女,蒙古族,四川德昌县,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汪荃彬(1993-),女,汉族,四川喜德县,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

猜你喜欢

传承人
蔡李佛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生存现状研究
庐陵民俗体育传承人的现状发展
数字化保护视野下徽州民歌传承人的传承方式研究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赣西武宁“打鼓歌”传承人传习基本现状与人才培养对策思考
浅论“非遗”技艺传承中的现场培训
藤县牛歌戏的传承及生存状况
关于包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的思考
文化社会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