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外洗方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6-01张杰陈锦棠王梦威刘亚梅王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桡骨腕关节远端

张杰, 陈锦棠, 王梦威, 刘亚梅, 王斌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375)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3 cm以内的骨折,又称为桡骨下端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在50 岁以上女性中其发病率可达到39.7/10 000,占骨折联络服务(fracture liaison service,FLS)患者的30%[1],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所有骨折疾病中所占的比例也达到了26%~46%[2]。术后康复治疗为骨折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但临床上骨折术后患者在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时经常出现骨折复位丢失等现象,此时传统的夹板或石膏固定将难以维持复位,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切开复位行钢板内固定,从而增加了额外的骨折端愈合不佳的风险[3-4]。因此,选择更佳的治疗方式来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已成为当前临床康复研究的重点。目前,中医中药在治疗骨折方面的疾病中大多以内治法为主,且研究证实内服中药汤剂在治疗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5]。骨科外洗方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院内外洗制剂,临床用于治疗骨折术后患肢肿胀及活动性差等,疗效显著。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一步观察了中药骨科外洗方在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愈合方面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0 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2 例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X线或CT检查确诊为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且符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指征;②手术时间为受伤后1周内,且均为单发性骨折;③由同组主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手术操作;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1.5 h;⑤愿意行手术治疗且能配合后续治疗,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骨折伴有开放性损伤或皮肤破损的患者;②严重药物过敏的患者;③既往存在骨质疏松、糖尿病等骨骼及慢性疾病病史的患者;④因患有精神性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⑤依从性差,不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①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020177)10 mL 加入0.9%NaCl 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②日常饮食指导及氨基酸、维生素营养支持;③术后常规护理和中医情志护理。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骨科外洗方(为本院制剂,由威灵仙、宽筋藤、两面针、过岗龙、徐长卿等中药组成;规格:100 mL/包;用法:35~40°下外洗15~20 min,每日2 次)进行术区外洗。治疗均在术后8 h进行,规定由同组护理人员在对术区进行消毒后,用相同的药量、器具和时间进行局部外洗,外洗后予以相同的常规护理,每日2次,中间间隔时间为8 h,5 d 为1 个疗程,连续2 个疗程。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局部或全身异常、不适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对症处理(如对试验过程影响较大者,可予剔除)。

1.4 观察指标

1.4.1 腕关节周径 患者每天在行骨科外洗方外洗治疗前用同规格软尺测量健侧(用于肿胀缓解的对比)和患侧腕关节的周径(去除原敷料且进行局部清洁后测量),每日2 次。测量点选取腕关节最远端腕横纹以及前臂中点(肘横纹和远端腕横纹之间中点处),由同一组测量人员分别以软尺测量两处的周径并计算两处平均值,测量值均测3次并取最后平均值。根据所测量的患侧腕关节周径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

1.4.2 Cooney 腕关节评分及功能恢复情况 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法[6]进行术后愈合客观评价,分值为0~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腕关节功能越佳。根据Cooney 腕关节评分法,本研究将腕关节功能大致分级为4 级。1 级:解剖复位完全,功能状态恢复,无疼痛等不适,腕关节活动和握力与健侧对比有轻微下降。2级:功能状态有轻微损害,无疼痛等不适,腕关节活动度较正常减少约15°左右,握力较正常减少10%左右。3级:功能状态恢复不完全,有轻微麻木及疼痛等不适,存在明显的腕关节畸形,但对正常生活影响较少。4级:功能恢复差,疼痛或麻木感等不适感相对明显,腕关节存在明显畸形状态,且对正常生活影响较大。本研究将1、2 级定为腕关节功能恢复标准,即:恢复率=(1级例数+2级例数)/每组病例数×100%。

1.4.3 住院时间与满意度 比较2 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满意度根据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同一调查表进行测评,总分为100分,每个调查表由20个条目组成,满意度分为满意(5分)、较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0分)。满意度=每份调查表得分之和/调查表总分(100分)×100%。

1.5 统计方法应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脱落情况及基线资料比较研究过程中,有4 例患者脱落(中途意外退出),最终有48 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 例。对照组24 例患者中,男10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51.52 ± 12.25)岁。治疗组24 例患者中,男13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51.36 ±12.41)岁。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骨折分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 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腕关节周径变化情况比较表1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患侧腕关节周径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的患侧腕关节周径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组患侧腕关节周径数值的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腕关节周径变化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affected wrist circumferenc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fter surger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cm)

表1 2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腕关节周径变化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affected wrist circumferenc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fter surger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cm)

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差值7.32±0.36②6.24±0.45 15.690 0.000例数/例24 24治疗前23.56±0.65 23.35±0.71 0.964 0.348治疗后16.24±0.46①②17.74±0.52①-14.486 0.000

2. 3 2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根据Cooney腕关节评分法对2组患者进行持续追踪观察,于术后1个月对2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表2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恢复率为91.7%(22/24),对照组为62.5%(15/24),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腕关节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treatment functional recovery of wrist joi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fter surgery[例(%)]

2.4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满意度比较表3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为6~10 d,平均(7.48 ± 1.60)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约为9~14 d,平均(11.67±1.42)d。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追踪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满意度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fter surgery (±s)

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满意度/%90.14 97.23①例数/例24 24住院时间/d 11.67±1.42 7.48±1.60①

3 讨论

桡骨远端在解剖上处于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薄弱处,其与腕骨所形成的关节面、掌倾角(10°~15°)、尺偏角(20°~25°)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保证了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但在遭受一定程度的外力时,其复杂稳定性很容易遭到破坏,继而引发骨折。桡骨远端临床骨折分型较多,且骨折后骨折端移动幅度较大,其对位对线对后期腕关节功能影响较大,故目前临床上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方式进行[7],但手术治疗临床上常伴有外固定后的浅表感染、关节僵硬等术后风险[8]。而且有调查[9]表明:临床上大约1/3的桡骨远端骨折伴随腕部骨间韧带的损伤,且这些损伤只依靠X 线片检查往往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因此,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骨科外洗方可有效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减轻肢体肿胀程度,从而缩短骨折术后康复时间。

本研究所选取的骨科外洗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临床中常使用的协定方,应用于创伤疾病的术后治疗,疗效确切。骨科外洗方(威灵仙、宽筋藤、两面针、过岗龙、徐长卿等)针对创伤后导致的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的病因病机,通过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作用而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其所治疗的疾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筋伤”范畴,临床上以肿痛并见为其主要表现。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可通过骨科外洗方达到减轻肿痛,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本方中包含的威灵仙、宽筋藤、两面针、过岗龙、徐长卿等中药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功用著称,在古籍中多有记载。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南藤,山中多有之,或谓之搜山虎,盖言其疏风入筋络也[10]。”表明威灵仙疏风通络效力较强,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11]。明代《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则记载了两面针果实的药用价值,认为其用于治疗“久风湿痹症”,表明两面针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12]。《简易草药》指出徐长卿可“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论述了徐长卿具有祛风止痛、化湿、止痒的功效[13]。《本草纲目拾遗》描述过岗龙能“活血,暖腰膝,已风瘫”,说明过岗龙具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效[14]。现代研究表明,机体在创伤后由于周围软组织中毛细血管破裂,产生炎症反应,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增高[15];同时,机体的炎症反应会加剧疼痛[16]。研究证实,骨科外洗方通过药物透皮吸收作用于损伤部位深层,其中威灵仙水提物可通过抑制一氧化氮(NO)和环氧化酶(COX-2),减轻脂多糖(LPS)刺激小胶质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而且威灵仙所含有的乙酸乙酯部分及水提部分可对巨噬细胞所产生的NO、iNOS、TNF-α 等炎症因子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常用威灵仙治疗关节炎等炎症疾病[17]。宽筋藤、两面针、过岗龙、徐长卿等中药均已研究证实在临床上同样具有镇痛、抗炎、抗菌等治疗作用[18-21]。综上所述,骨科外洗方所含有的药物成分可通过在骨折术后发挥镇痛、抗炎、抑菌等治疗作用,达到促进肢体损伤后的恢复,减少肢体损伤后感染的风险,缩短术后康复时间等临床效应。

本研究结果表明,骨科外洗方能够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肢的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患者住院治疗的满意度。因此,临床上可通过骨科外洗方的辅助治疗,促进骨折术后的康复,且该方具有中医药治疗疾病经济、安全的优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桡骨腕关节远端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