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技性与叙事性的有机统一
2022-06-01高见亮
高见亮
摘 要:十七世纪早期到十八世纪中期的巴洛克音乐彻底结束了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迎来了西方音乐的第一个灿烂时期。“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文中的“Barroco”即形态不规则的珍珠,最早被应用于建筑方面用来批判建筑师在创作建筑师加入大量奢侈的装饰等新奇、怪异的风格。意大利歌曲的产生标志着巴洛克时期的诞生,同时,在巴洛克时期创作的一些意大利歌曲也成为流传至今的精品。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曲主题内容具有世俗性和叙事性,同时音乐节奏旋律强烈、跳跃带有炫技性,炫技性与叙事性的有机统一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的重要特征。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多角度探究如何把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特征应用到当今音乐教学之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的演唱。
关键词: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教学;炫技性;叙事性
“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是建筑和绘画的用语,意指一种打破均衡的状态表现为怪异、不自然的风格。“巴洛克”一词的含义也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十八世纪用来嘲笑一些奇怪的建筑,十九世纪不含贬义地用来形容一种风格,二十世纪用来指音乐历史中的时期。从以贬义地方式批判音乐到风格到音乐理论的形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们对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被认为从1600年(1580年前后)至1750年这150年间,从意大利歌曲家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菲欧》的诞生到巴赫和亨德尔的死亡,同时,约翰· 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世长辞标志着音乐领域第一个灿烂而又辉煌的巴洛克时期的终结。音乐的巴洛克时期也被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600年前后为1640年是巴洛克风格的形成期,中期1640年到1690年为巴洛克风格的定型期,晚期1690年到1750年为巴洛克的辉煌期。同时,在巴洛克时期的这150年里,西方的音乐风格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强调情感的表现、注重装饰的华丽、主题内容的人文性、艺术风格的宏伟性以及音乐节奏的炫技性等特征使得音乐发展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诞生了一种带有通奏低音伴奏的独唱世俗歌曲即清唱剧,它近乎语言的音乐风格带有抒情性和叙事性两种重要特征;17世纪中叶,意大利的歌剧出现了新的特征即把近似说话的宣述调和旋律性较强的咏叹调明确分离,同时把独唱居于主导地位,它带有娱乐性的倾向和炫技性的音乐特征。炫技性与叙事性的有机统一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发展的重大突破,将其应用到音樂教学之中成为一种教学策略对教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演唱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中国的音乐发展与繁荣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赦令”确立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基督教被确定为官方宗教。基督教的从地下转向公开使得基督教在欧洲多地广泛传播,同时,基督教的礼拜方式和圣咏音乐要求要更加完善和规范。基督教把音乐作为传播信仰的工具因此十分重视圣咏音乐,圣咏音乐快速发展使得出现了一批具有神职身份的音乐人才,这为以后巴洛克时期歌曲演唱提供专业人才基础。歌剧最早于诞生于意大利,而其产生拥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靠近海洋商业经济快速发展,萌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同时,市民阶级的不断壮大使得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这一切使得文艺复兴的爆发。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逐渐兴起并且广泛传播,不仅体现在空间上的广泛传播还体现在领域上的广泛传播,具体表现为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随后,宗教对人们的压迫引起了人们对宗教的不满,社会爆发的宗教改革使得人们对宗教的信任感降低。传统音乐歌曲中无不体现着对宗教的崇拜,于是人们迫切地需要改革发展一种适合当前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音乐形式——歌剧。这时,在佛罗伦萨一群以贵族、新兴阶级、诗人、作曲家为主的社会群体经常性地聚集在一起讨论音乐问题为歌剧的产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的特点
(一)主题内容的叙事性
文艺复兴以前,欧洲音乐以声乐演唱为主,声乐演唱以教会音乐为主,而教会音乐以圣咏为主。圣咏内容主要是反映宗教活动体现宗教色彩,积极的宣传教义从而更好地为宗教活动服务。耶稣的弟子保罗在圣书《以弗所书》中曾言:要以诗篇、圣书、灵歌进行对唱;要从内心地发出音乐,颂赞圣主,向他歌唱。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兴起,教会势力的压缩,在巴洛克时期这150年内欧洲的音乐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音乐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内容上:宗教内容在音乐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被改变,世俗性的故事被加入到音乐之中甚至出现了与宗教内容相持平的局面。同时,资本主义的萌芽使得社会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故事,人文意识的提高也使得出现了一批批判性质的故事内容。总之,这一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在主题内容上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叙事性。蒙特威尔第创作的一系列意大利牧歌和歌剧如《奥菲欧》、《乌利塞还乡记》、《波佩亚的加冕》等体现了其是集文艺复兴复调音乐大成,开巴洛克复调音乐先河[1]。
(二)音乐旋律的炫技性
中世纪的音乐活动仅仅只是声乐演唱,而乐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宗教徒认为器乐的使用会让人们产生世俗的欲望不利于宗教的统治,因此除了教会认为能产生声音宏大的管风琴以外其他乐器一切都被禁止使用。在巴洛克时期乐器被广泛地使用,乐器得到快速的发展。正如德国作曲家E.T.A.霍夫曼所言:器乐音乐是唯一真正浪漫的艺术,因其唯一表现的主题是无限。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演唱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音乐旋律的炫技性。这个时期彻底解放了乐器的演奏,许许多多的乐器类作品不断创作出引起人们的注意。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较多的旋律和通奏低音,同时,它也比较强调通过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引起曲子的起伏。器乐音乐的蓬勃发展改变了欧洲音乐以繁复的复调音乐为主调音乐转向为清晰的以旋律为主的主调音乐[2],也取代了声乐音乐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同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通过多样的节奏变化如交替节拍、变化曲调等形式适应主题内容上的变化,通过歌词与旋律紧密结合使旋律出现阶梯化的改变和炫技性的表现,更有利于表达歌曲内容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三、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应用于教学之中
音乐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情感這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家所公认的。塔兰托议会中明确指出歌曲与歌词的关系应是歌词被听众所理解,歌词与旋律的关系应是互相促进增强表达能力[3]。学习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应把歌词的叙事性和旋律的炫技性相统一,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一)歌词的叙事性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的歌词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即世俗化的故事内容。首先,在教授歌曲时要先要求学生自主预习该歌曲的歌词内容理解其主要内涵。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理论与音乐内容有了很大的革新,从而衍生出其特有的演唱风格,因此,要先学习其音乐理论与音乐内容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与爱恨情仇,从而更好地为演唱作品所服务。其次巴洛克时期音乐篇幅不长但节奏丰富,学生演唱时要体会把握作品的基本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为增强演唱的感染力所服务。
(二)旋律的炫技性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的旋律具有很强的炫技性,即绚丽精致的歌曲旋律。首先,巴洛克时期的歌词内容主要以爱情故事为主,这使得在演唱时声音应柔和细腻而不能粗暴宽广。同时,演唱时应具备较强的控制力即该强的适合强该弱的时候弱,要求学生要练习气息与声带之间的配合。同时,教授学生正确地控制呼吸为演唱歌曲提供气息支持。其次,巴洛克时期的歌曲较多地使用和音、装饰音、不协和音程等从而构成了其旋律的炫技性,这就要求学生持之以恒的、有耐心地练习声乐技术能达到灵活运用甚至成为一种肌肉记忆,然后才能做出一场精彩的演唱。
四、结语
巴洛克时期是一个特殊而十分重要的时期,它使得欧洲音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以后的人类留下丰富的音乐瑰宝。巴洛克时期的主题内容叙事性和旋律炫技性使得其在声乐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这一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也为今后的演唱教学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古至今,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演唱都为国内外的教育者提供着科学规范的教学策略,也促进了一代又一代的歌曲演唱者的培养,为世界音乐发展谱写了一首华美的乐章。
参考文献:
[1]马俊芳. 蒙特威尔第的剧作对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影响[J]. 史学月刊, 2002(9):2.
[2]苏振华.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小提琴音乐对欧洲器乐音乐发展的影响[J]. 艺术教育, 2012(10):2.
[3]陈继银.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探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