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实践
2022-05-31马德路胡一鸣
马德路,胡一鸣
(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呼唤“让教育家办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那么,如何培养专家型校长?名校长工作室为专家型校长的成长提供了适合的空间。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带领下,各成员间积极开展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在一次次交流合作的活动中,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
一、时代呼唤,顺势而行:成立校长工作室的背景
校长工作室的建立是顺应时代发展所需,而现有的条件优势为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时代要求
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指出:“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师生发展的重任;树立正确的学校发展观,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依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有特色地发展。”身为省级专家型校长、省级中小学领航校长,笔者有责任辐射教育思想,引领教育行动,打造本地区学习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现实条件
2016年7月,辽宁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授牌暨启动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中小学专家型校长在校长队伍建设中的示范、指导和引领作用。随后,辽阳市召开全市校长大会,为专家型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授牌,标志着我市的省级专家型校长工作室进入建设阶段。
马德路校长工作室是辽阳市省级专家型校长工作室之一,首批成员4名,跟进成员5名,均是当地学校的校长。工作室成员的构成具有地域代表性,包括一县二区和市直属学校,有城区学校,也有山区、平原农村学校;有独立中学,也有九年一贯制学校。马德路校长工作室的办公场地设置在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设施齐全、环境优雅,书香气息浓厚,为工作室成员开展日常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准确定位,科学统筹:明确校长工作室的目标
科学的规划和体系化的设计是工作室构建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明确发展宗旨是首要任务。
(一)规划蓝图,有的放矢
在思想上,马德路工作室以新高考下的学校管理为研究领域,以学校特色的建设与提升为研究方向,以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建设为研究重点,通过“专家引领、课题研究、实践考察、学术交流、总结提炼”的方式,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中青年校长向教育家型校长靠拢,逐步形成一支办学理念先进、领导风格成熟的校长队伍,建立培养中小学优秀管理干部的新机制,使名校长工作室成为未来中小学教育领军人才的摇篮。
(二)爱岗敬业,坚持不懈
马德路工作室在现有的资源配置条件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着力通过六个维度——追崇教育理想、引领教育改革、构建学校文化、关注课程教学、对接现实社会、打造人师楷模,把工作室打造成为自主发展的平台。工作室针对当前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充分发挥名校长在校长队伍建设中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培养一批有教育理想、有本土情怀、有先进办学理念、有担当作为的校长队伍,全面推动各个学校和辽阳市教育事业的特色发展。
三、多管齐下,立体打造:开展校长工作室的特色活动
(一)工作室定期举办理论学习研讨会
校长与教师相互的信任与引导,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成长。全市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建设启动大会后,马德路校长工作室的全体成员认真研修《辽宁省中小学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试行)》这一文件,深刻理解辽宁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建设的目标、职责和管理措施。成员们充分认识到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建设是当前引领我省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工作室成员校的重点工作,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为专家型校长工作室营造良好环境,把思想统一到提高我市乃至全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深刻领悟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内涵,明确专家型校长工作室与实现我市优质资源共享的关系,明确办好专家型校长工作室能促进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工作室成员主动进行充电式学习
主持人为工作室成员购买了《如何做一名好校长》《创建优质学校的6个原则》《一流学校的建设》《学生第一》《有效教学》《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等中外教育书籍。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个性发展、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人性化教育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自主学习。既有纯理论的研究,又有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极大地丰富了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思想与认识。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校长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教师的发展潜力,使其始终处于充满激情的研究状态,让教师感受到研究带给自己的变化。优质的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校长的重要工作就是鼓励教师找到生命成长的途径,使其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组织成员校校际联合教研、培训
1.开展多边教研活动
一个共同体里,成员可在为一个共同目标合作努力的过程中,习得共同做事的道理。马德路工作室成员校坚持统一教研活动,一是常态集备,步调一致,统一质量分析。二是学科联动,共同研讨。统一组织进行了语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和历史教材网络培训,各学科老师在我校参加了集体教研。三是课例展示,共同提升。开展教师示范课、研讨课和公开课,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四是强化沟通,资源共享。对成员校相对薄弱的学科进行专项视导,组织评课研讨活动。五是专题研讨,有的放矢。针对如何提高期末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率,召开各学科的专题研讨会,对一个年级只有一两个教学班的学校进行专门指导。
2.开设青年教师训练营
为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马德路工作室开设了青年教师训练营。一是提升理论素养。开展系列讲座,邀请国家督学、省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研训员、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特级教师等专家讲学。二是加强教学方法的指导。青年教师就教学中的困惑和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导师进行交流。三是青年教师互动。举办成员校部分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青年教师的成长需求和建议,鼓励青年教师抓住成长机会,健康发展,积极进取。四是拓展青年教师的展示平台。鼓励和推动工作室成员校教师“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城乡间听评课活动。
此外,为了对青年教师的阶段性培训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工作室成员校就青年教师训练营中教师汇报课的方式进行大胆尝试,开展了“同课异构展风采”活动。训练营汇报活动充分结合各校的优势学科,兼顾教学实际,重点通过听评课带动一次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从而带动各校形成以优势学科为范例、其他学科联动的教研风气。第一中学承担语文学科,第四中学承担生物、历史、思想政治学科,第六中学承担数学学科,第十一中学承担化学学科,首山农场学校承担地理学科,第五中学承担英语、物理学科。在此次活动中,工作室成员校的校长、主管校长、主任全部参与听课、评课。上课教师准备充分,课堂展示精彩,师生互动积极,评课教师点评精准,使听课教师深受启发。
(四)召开成员校发展经验交流会
校长们不断思考教育在什么状态下最有利于教育的发生,教师在什么状态下能做出最有教育味道的设计和工作。工作室的任务在于不断梳理自己的工作成果,不断完善办学理念。马德路工作室依据成员校的自身特点,逐步形成了自己学校的特色。
辽阳市第一高中开展音体美合班选项教学,全面推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快乐选择、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我选择,我喜欢”“我的课程我做主”;开展“汉藏一家亲”活动,学校的“家”文化建设得到教育部的认同。
宏伟区实验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开设家长讲堂,播放家庭教育系列剧,加强家校合作,为后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佟二堡镇第二初级中学以语文教学为载体,打造诗性校园,创立了“竹芽诗社”,教学生读诗、写诗,举办各种诗词活动,定期出版校园诗词刊物,让一个个农村孩子变得优雅大方,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一颗颗诗词的种子。该校“农村初中语文‘经典·导析·写作’教学实践与研究”获2022年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率先垂范,力争榜样:总结校长工作室的意义
(一)办学理念得到深化
工作室围绕核心目标,通过课题研究、专题讲座、考察学习、经验分享,开展多形式的教育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举办青年教师训练营等系列活动,拓展视野,搭建平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辽阳第一中学秉承“以人为本,让和谐校园成为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弘扬“雁阵精神”。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青年教师也是学校发展的未来。“雁阵精神”让成员校的青年教师充分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被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了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潜能,为未来教育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河栏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秉持“办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办学宗旨,承载“质量求生存,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修美德、健体魄、求真知”的育人目标,明晰特色学校创建思路。学校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诵读国学经典,知识与美德并重;二是魅力篮球操,健康与快乐并存;三是传统武术操,力量与健美并行;四是环境建设,视觉与感官共享;五是兴趣平台,素质与特长齐飞;六是协作化办学,教育与教学相长。
(二)课程建设更具特色
课程管理直接决定课程实施效果与教育教学的质量,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课程适应程度。只有建设丰富的、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发展。
辽阳第一中学开设了人文素养类(“关东才子王尔烈”“英语口语”“游遍中国”“汉藏节日习俗”等)、科学素养类(“有趣的数独”“物理小制作”“趣味拼图”“生活中的化学”“认识校园中的植物”等)、身心素养类(“践行《弟子规》”“篮球技巧”等)和艺术修养类(“吉他弹唱”“彩绘文化墙”“陶艺”“美食烘焙”)等三十多门课程。
此外,柳壕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国学”、河栏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中华武术”、首山农场学校的“农艺体验”“气象观测”“标本制作”,以及佟二堡镇第二初级中学“趣味小古文”等课程也独具特色。
(三)教学模式日趋成熟
辽阳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115”课堂教学模式,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探索与范式。“11”是指有效课堂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条线。第一条线是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及导学案预设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对学、群学、研讨、展示等学习方式来获得新知。第二条线是教师随时检查学情并对疑难问题及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点拨。“5”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五环节,即“预习引领—解读目标—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梳理检测”。
(四)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马德路校长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承担了更多的任务,在做好工作室成员校成员培训的同时,先后为辽阳市委党校县级干部培训班、辽阳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辽阳市中小学业务副校长培训班作了课改专题讲座。而工作室成员校的校长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储备和教育改革成功经验,提升了内在素质,部分校长还在全市作了经验介绍。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获得辽宁省“十三五”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断加强
马德路校长工作室充分利用辽阳市教育系统“三通两平台”资源,所有成员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同时搭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距离”缩短,节省了开销,加强了成员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召开网上视频会议,利用网络课堂实现优质课堂教学共享,充分用好大数据功能,阶段性诊断工作室成员校的教学效果。
五、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完善校长工作室的建议
为更好地发挥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紧跟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结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双减”背景下加强“五项管理”、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提升专家型校长以及工作室成员的素养。促进各成员校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形成办学特色。
(二)加强省内市际工作室的密切联系
我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众多,部分市先后启动了两批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不同工作室之间可彼此借鉴,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
(三)注重基础教育不同学段教育衔接的研究
随着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成员在不同学段岗位的调整,应尽快做出相应成员调整,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和加强工作室自身建设。
(四)为工作室成员提供多样的发展平台
工作室可以围绕核心目标,通过课题研究、专题讲座、考察学习、经验分享,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讨与交流,举办校长学术论坛、教师训练营等系列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未来,我们将紧紧围绕辽阳市教育质量提升、特色学校建设和协作化办学的中心工作,注重成员校之间的密切合作,注重特色共享、资源共用和理念互动,提升成员校的办学品质和教师的综合素养,开阔学生的成长空间;同时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为动力,以科学整合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缩小成员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