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干部胜任力模型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和因子分析

2022-05-31范小草

生产力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范畴胜任村干部

范小草,张 琳

(陕西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一、引言

村干部的胜任力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的政策方针能否落地,影响着乡村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有效回应[1]。村干部应具备哪些胜任能力?如何测评村干部是否具备应有的胜任力?各项胜任力的重要性是否有排序,程度如何?针对胜任力不足的情况,如何有效提升?提升之后,又根据哪些标准进行运用和测评?这些均是需要探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原始信息采集和编码,并运用因子分析对胜任要素进行检验,构建村干部胜任力模型,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并为后续村干部的选拔、培训、考核等村干部的开发和培养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

二、文献回顾和述评

作为近年来中国乡村发展的热点领域和乡村振兴实现的必经之路,村干部胜任力的研究逐年递增。田静(2020)[2]通过梳理文献和问卷,确定了6个二级指标以及29 个三级指标,运用AHP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构建村干部胜任力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采用加权系数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赵曼曼采用实地调查和非结构访谈等方法,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振兴对村干部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对比出村干部目前在素质上存在的差距[3];张萌和赵普光(2020)[4]基于文本分析对村级管理骨干各项能力素质指标提取和量化指标计算,得出了村级管理骨干胜任力模型;刘俊娜结合村主任、村民等访谈和实地调研,构建村主任胜任力模型,分别从基本能力、品德与态度、经验经历三个维度提取具体的村主任胜任力要素[5]。

目前学界对村干部胜任力的研究还相对滞后,数量和质量都还未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标准,无论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一,现有研究的数量与质量均不足,未能反映出我国村干部能力发展的困境与现状,对村干部队伍非优等化的关注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第二,研究方法缺乏创新,大多通过简单的指标体系构建和专家评估、主观推理等方式,缺乏不同层级指标之间的合理性分析,存在着指标内涵重复、逻辑关联性较差等问题,或是虽基于实证,但样本数量过少、覆盖群体单一,未能充分地说明村干部胜任力的构成、短板和提升策略。

三、研究过程

(一)基于扎根理论的胜任力维度探索

扎根理论是指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整理初始资料,找出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核心概念,将这些核心概念联系,在它们之间构建实质理论[6]。本文应用扎根理论,结合Nvivo12.0 质性材料分析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辅助编码。研究对象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委会成员、妇女主任。访谈于2021 年5 月10 日至5 月25 日进行,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对访谈内容进行手机音频和视频的录入,最终收集资料数据访谈音频6 740 分钟、文件36 份、笔记4 万字左右、视频229 分钟。每位研究对象访谈时间在90 分钟以上,准确详尽地记录细节。同时以非正式的交谈、会议记录本、上报材料和村民群众评价等作为辅助材料,目的是通过多元化的信息对研究结论进行补充与交叉验证。符合条件的60 位村干部自愿接受访谈,经过几轮谈话后,从第41 名受访者开始再无新观点,即达到了饱和状态,确定研究对象数量为41 人。

在借鉴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以下话题进行深度访谈:(1)哪些方面构成良好的村干部胜任力;(2)村干部胜任能力中哪些因素是关键点;(3)村干部胜任力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4)提升村干部胜任力方面的建议。本文从提取的41 份原始资料中随机找出34 份进行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将剩余的7 份研究资料用来检验是否达到饱和度。

(二)三级编码

1.开放编码。开放式编码是将原始资料、音频视频等信息充分打乱分解,逐步萃取出现频次高、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概念[7]。为减少访谈者的主观情感对访谈结果的影响,本文尽可能从受访者的原始话语中挖掘概念,再将各个初始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度整理,最终进行范畴化。在范畴化过程中,将重复次数极少的(<2 次)概念剔除,最终提炼出52 个原始概念和17 个初始范畴。开放式编码范畴化示例如表1 所示。

表1 村干部胜任力结构开放式编码范畴化

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二级编码)是将开放式编码得出的概念予以聚类,建立概念与范畴之间联系,并分辨出主范畴[8]。经探究各个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后,共得到5 个主范畴,如表2 所示。

表2 主轴编码形成的范畴关系

3.选择编码和理论饱和度验证。选择编码是将主轴编码抽象化,提出核心范畴,探索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9]。本文将主范畴结合原始资料反复研读,置于实际情景中分析,确立了村干部胜任力的5 个核心范畴(见表3)。

表3 典型关系结构及其内涵

理论饱和度验证检验结果显示,除了村干部胜任力结构的5 个主范畴(政治修养、基础知识、技能知识、工作能力、责任担当)外,未发现新的范畴,范畴内部也未发现新的初始概念。因此,确认在理论上通过饱和度验证。

(三)村干部胜任力维度特征分析

为探索并验证由扎根理论提出的观察变量是否可靠、稳定,运用Spss 24 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是探索多元观测变量的本质结构是什么,再进行降维处理的方法[10]。为验证访谈结果中要素的信度与效度,运用KMO 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如表4 所示。标准KMO 测量取样值为0.8,本次KMO 测量取样值为0.913,因0.913>0.8,则符合标准要求。在Bartlett's 球形检验中,卡方近似值为6 743.156,P值显著性为0.000,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4 KMO 和Bartlett 球形检验

1.探索性因子分析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如果因子载荷在0.45以下,则该题项应该被删除。条件宽松时最低标准值为0.3[11]。本文考虑了因子分析质量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以0.35 为临界值进行取舍,经过因子载荷值的筛选,保留了因子载荷值在0.6 以上的题项,如表5所示。

表5 因子载荷表

在因子载荷筛选的基础上,对上述26 个题项进行主成分分析,要求标准特征值大于1 且旋转后因子载荷系数大于0.5,根据该要求对数据降维处理并提取公因子。最终提取的公因子数为6 个,变量解释的总方差结果如表6 所示,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47%。表明所提取的公因子方差占样本数据方差的比重较大,降维后的公因子能较好反映原始胜任力要素的大部分信息。

表6 观测变量的累计贡献率

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在删除了3 个公因子上旋转载荷结果均小于0.5 的3 个胜任力要素后,所获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如表7 所示,根据载荷结果矩阵可确定6 个公因子及其所属胜任力要素。

表7 村干部胜任力结构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如表7 所示,公因子1 上载荷了前六项胜任力要素。前三项载荷系数大于0.8,后三项载荷系数在0.7 以上,运用现代化技术能力在公因子1 和公因子4 上均出现了大于0.5 的载荷系数,但由于在因子1 上的载荷系数大于公因子4 的载荷系数,所以将该要素归纳到公因子1 上。村需求供给能力的载荷系数在0.6~0.7 之间,通过载荷系数和高低值对比,这6 项要素需村干部拥有人格魅力、较高的行为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多方面能力,所以将公因子1 命名为“核心能力”。

公因子2 上载荷了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使命、对政策的正确理解、良好的政策执行、政策宣传5 个要素,其旋转载荷系数均在0.7~0.8 之间,此5 个要素均较好地反映了村干部需具备的政治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素养,体现了村干部应具备的政治层面的行为能力和特征,所以将公因子2 命名为“政治素养”。

公因子3 上载荷了服务意识、公平公正、吃苦耐劳精神、工作积极主动、大局意识和全盘思维、责任使命感6 个要素,前三者的载荷系数在0.8 以上,后三者的载荷系数在0.7 以上,该6 个要素均体现的是村干部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执行任务的行为动机和对工作持有的态度,是更深层次的个体行为特征,所以将公因子3 命名为“动机态度”。

公因子4 上载荷了法律、政治、财务和经济、管理、计算机知识5 项要素,法律和政治知识载荷系数大于0.8,说明这两者是一名合格村干部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财务、经济、管理知识次之,载荷系数大于0.7 小于0.8,是村干部知识体系的核心要素;计算机知识的载荷系数大于0.6。此5 项要素反映了村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解决乡村问题应具备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是任何岗位和职务都需具备的知识素养,所以将公因子4 命名为“基础知识”。

公因子5 上载荷了沟通交流、学习和创新、计划和领导、调查研究、引进产业共5 项技能要素。其中,沟通交流技能的载荷系数为0.835,说明属于核心要素;学习创新技能的载荷系数大于0.8,计划和领导技能在公因子1 和公因子5 上都出现了大于0.5 的载荷系数,但由于在公因子5 上的载荷系数大于公因子1 上的载荷系数,说明更重要的是个体技能的展示和体现,即将其划归于公因子5,其余的要素均大于0.6。鉴于此5 项要素均为村干部掌握各项技术和技能体现出来的个人能力,所以将公因子5 命名为“关键技能”。

公因子6 上的因素载荷了最后六项系数。奉献精神和廉洁务实、作风优良载荷系数大于0.8,说明这两项是村干部个人作风的核心要素。较强的集体观念、长远的眼光和魄力、诚实自律这三项要素的载荷系数在0.7~0.8 之间,说明乡村的发展需要村干部有发展的眼光和诚实、谦虚、严谨等高尚的品质。这6 项要素均为村干部与生俱来或成长环境中日渐形成的稳定且深层的品质和认知,对村干部的行为和思想有重大影响,所以将公因子6 命名为“品质和价值观”。

上述提取的6 个公因子能够解释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村干部胜任力的6 个要素“核心能力、政治素养、动机态度、基础知识、关键技能、品质和价值观”经过量化的验证可以被接受,基于扎根理论所构建的村干部胜任力结构维度得到了初步验证。

2.验证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指通过测试一个因子与对应测度项之间的关系,检验其与理论设计是否符合[12]。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软件AMOS24.0 检验样本数据的拟合度,以进一步检验其有效性和正确性。据此,分别提出如下3 个假设模型:

一是单因素模型:所有的测量项目均归属于同一个因素,即只负荷在一个整体的村干部胜任力因子上。

二是双因素模型:所有的测量项目按要素分为6 个因子,这6 个因子平行排行,两两相关,共同作用在村干部胜任力因子上。

三是三因素模型:双因素模型因子两两相关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共同的二阶因子:村干部胜任力。两两作用之后再与村干部胜任力相互作用,构成三因素模型。本文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来对假设模型进行评估和比较,验证模型的拟合度。

本文选取了卡方(x2)与自由度(df)各自的值与两者之比(x2/df)、比较拟合优度指数(CFI)、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递增拟合指数(IFI)7 个指标进行检验。一般情况下,x2值与自由度之比小于2,则认为因子之间的拟合度较高;x2值与自由度之比不大于5 是可接受的。RMSEA是近似误差指数,在0.01~0.05 区间表示拟合度很好,在0~0.01 区间表示非常出色,0 表示完全拟合。AGFI、IFI、CFI的值越接近1 表现越好,通常情况下较好值浮动于0.9 前后[13]。对上述三种假设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后,得到每个模型的相关指标(见表8),可见三因子模型各项指标拟合程度最好,是较理想的胜任力结构。

表8 假设模型的检验

3.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经过统计分析,访谈结果汇总的数据在总体一致性方面系数为0.81,核心能力、政治修养、动机态度、基础知识、关键技能、品质与价值观六要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0.76、0.80、0.82、0.79、0.69、0.71。所有因子的一致性系数均大于临界值0.6,这说明各维度和访谈结果一致性较高,信度属于较理想状态。

(2)结构效度。对六个因子及总量表之间相关性进行考察,结果如表9 所示。各因子之间属于中低度正相关,彼此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各因子与总量表之间高度正相关且相互关系较为紧密。

表9 各因子间、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性

4.村干部胜任力模型的确定

通过扎根理论对村干部胜任要素进行三级编码的提取,再经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了村干部胜任力的6 个维度,再对这六维度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的理论模型与因子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构建的胜任力模型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模型结构多维并具内部稳定关系,是能充分反映村干部个体特征和能力的综合性胜任力结构,两者均可通过二阶因子分析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如图1 所示。其中,基础知识、关键技能、核心能力属于外因,由后天培训或练习得到;动机与态度、个人品质和价值观以及由其催生的政治修养属于内因,是个人与生俱来或各方面日积月累的熏陶形成的稳固特质,内因很难通过培训、教育来提高,但却是激发和塑造外在胜任能力的关键,政治素养和基础知识又可以促进关键技能和核心能力的养成,最终作用于村干部胜任力的提高。

图1 村干部胜任力模型

四、村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本文依据扎根理论所提取的村干部胜任力包括六个主要范畴:核心能力、政治素养、动机态度、基础知识、关键技能、品质和价值观。从公共管理学视角,这六个方面的胜任力可分为职、权、责明确下的显性特征及职、权、责不明确下的隐性特征,而上述的六个维度中,村干部的核心能力、关键技能和基础知识是构成村干部职、权、责明确状态下的显性胜任特征;村干部的动机态度、政治修养、品质与价值观则是职、权、责不明确状态下的隐性胜任特征。该模型可以运用在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村干部职务调整和晋升、村干部考核培训以及薪酬激励等多方面。

1.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村组织及上级部门可根据该模型进行测评,侧重于村干部候选者解决问题能力、资金筹措能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能力、联系和带动群众能力等,或是注重该村干部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其工作的动机和态度,或者兼而有之。较显性特征,隐性特征在村干部职业生涯发挥着更为明显的作用。因此,上级组织和领导在选拔村干部时,可以注重考察村干部在政治方面的修养和人格品质方面的特征。

2.村干部的定期教育和知识培训。在对村干部进行相关教育和知识培训时,可依据该胜任力模型,改进和完善村干部培训和教育方式和内容,对于处理矛盾能力、资金筹措能力、村需求供给能力等显性的能力特征,可通过外出实地学习和考察,像优秀的村级集体和村干部交流经验、短期集中培训等方式得到加强。同时,要注重对村干部人格品质的锻造、政治修养的提升以及动机态度的修正,突出隐性特征在村干部胜任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3.村干部的考核管理。应对村干部的工作实行标准的台账式管理,制定可量化和规则化的指标,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指标的考核和测评,对村干部的年度工作进行鉴定。根据该胜任力模型,要强调政治原则,重点考察村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使命感。不断突出村干部的核心能力与关键技能在执行村务过程中的作用,注重树立村干部正确的动机和态度,不断加强隐性素质的建设,从根本上优化村干部队伍。

五、结语

在上述模型建立过程中,村干部的显性胜任力与隐性胜任力共处于胜任力模型中,是共生共长、彼此交融的作用关系。本文在充分阅读文献和相关书籍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和因子分析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涵盖核心能力、基础知识、关键技能等外显胜任力特征与动机态度、政治修养和品质与价值观等内隐胜任力特征的胜任力模型。模型展示了村干部的外显胜任力是由内隐胜任力经过个人思想的转变与内心修养的促进逐渐实现的,两者之间以内聚耦合方式实现相互作用和螺旋上升,并最终促进村干部胜任力全面提升的过程。此外,本研究在以下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胜任力要素的选取通过扎根分析为主要依据,深度访谈获取数据,但由于地域等限制,使得访谈的广度不够,这会间接影响编码的质量,也会对验证性因子检验的拟合度造成影响,在后续研究中,访谈的质量和广度应该提高,提取更加准确的维度和因子,使得研究的严谨性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范畴胜任村干部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