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研究
2022-05-31郑绪涛徐进茹
郑绪涛,徐进茹
(湖北经济学院 经贸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引言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有较大比重,在世界制造业出口贸易中也占有较大比重,自2001 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1 年中国制造业出口额为2 397.6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出口总量的4.3%;2019 年达到23 650.9 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出口总量的13.8%,年平均增长率为12.7%。中国制造业的出口额及其世界出口比重在不断增加,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1995 年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4.4%、85.6%、6.8%;2019年这三个比重分别为5.4%、94.6%、29.9%。这体现出中国制造业产品在逐步向中高端迈进,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在近40 年对外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在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许多学者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张凯竣和雷家骕(2013)[1]在对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后指出,中国光伏制造业在销售净利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劳动直接生产率等方面低于国外竞争对手,总体来看中国光伏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左云菲(2019)[2]利用国际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与主要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后,得出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大而不强的结论。王厚双和盛新宇(2020)[3]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发现,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品在德国、韩国、日本等11 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较弱,且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品在美国、日本等9 个主要出口市场中的产品市场渗透率较高但竞争力不强。田祖海和柳筱玥(2016)[4]在中墨制造业产品贸易结构及对美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发现,墨西哥制造业产品贸易结构优化程度高于中国,但中国制造业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强于墨西哥,且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基本完成了广度的升级。尹伟华(2016)[5]在对中日两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始终保持最高的竞争优势,而日本则保持最低的竞争劣势;中国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并由竞争劣势转为竞争优势,而日本则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总而言之,现有这些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竞争力水平在不断增强,但与欧美、日本等国家的高科技产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成为制造业的大国和强国。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本文将对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国际竞争力测度,选取12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在2005—2018 年的数据进行RCA、TC指数的测算,以期较为全面地反映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水平,接着以研发投入水平、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科研人员数、自主创新能力等因素实证分析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中国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竞争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本文根据SITC 分类标准,选取了制造业中的152 种产品,并将其划分为12 个细分行业进行贸易竞争力指数测度,以下为对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RCA指数、TC指数分析。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算方法为:RCA=(Xij/Xi)/(Wj/W),其中Xij表示该国某种商品出口额,Xi则表示该国总出口额;Wj表示该商品的世界出口额,而W则表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表1 根据UNCTAD 数据库2005—2018 年的数据计算的中国12 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RCA指数,由此来分析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竞争力。
由表1 中的数据可知,食品、饮料与烟草制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其历年来的RCA指数都小于0.8,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5 年的0.57下降至2018 年的0.37;纺织、服装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历年来的RCA指数均在2.5 以上,2011 年RCA指数达到了3.03,但2015 年以来,其RCA指数有所下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其RCA指数在0.65~0.7左右徘徊,均小于0.8;医药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历年来的RCA在0.25~0.36 之间,远远小于0.8;橡胶和塑料制品在2011 年以前的RCA指数均小于0.8,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2011年以后其RCA指数在0.9 以上,但低于1.25,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所增强;非金属矿物制品和金属制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历年来的RCA指数都在1.25 以上,但非金属矿物制品自2008 年以来的RCA指数大于金属制品业,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2007 年以前的国际竞争优势较弱,RCA指数小于0.8,但此后其RCA指数均在0.8 以上,保持着一般水平的竞争优势;电气及器材制造业的RCA指数在1.95~2.27之间波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较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很强,RCA指数均在2.6 以上,2005—2012 年其RCA指数稳定在3 左右,但2013 年以后有所下降;其他制造业只有少数年份的RCA指数在0.8 以上,其他年份均低于0.8,总体来说国际竞争优势不强。可见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集中在纺织、服装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业、电气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六个产业上。
表1 2005—2018 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RCA 指数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TC)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一国贸易差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简称TC指数,测算方法为:TC=(XM)/(X+M),其值可以反映一国产业的竞争力情况。下表2 为根据UNCTAD 数据库2005—2018 年的数据计算的中国12 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TC指数,由此来分析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竞争力。
由表2 可知,中国食品、饮料与烟草制品业在2017 年以前具有比较优势,2017 年其TC指数为0,2018 年为-0.06,竞争优势在逐渐消失;纺织与服装制造业的竞争力很强,除2005 年外,其TC 指数都在0.73 以上,2018 年达到了0.81;化学原料及其制品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其TC指数自2014 年起,一直保持在0.6 以上;医药制造业的TC指数在2011年以前为正数,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此后其TC指数均为负数,且有下降的趋势;橡胶和塑料制品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2015 年其TC指数为0.51,并呈现上升趋势;非金属矿物制品的竞争力较弱,其TC指数均为负数,历年来的指数都在-0.3~-0.2左右;金属制品业的竞争优势较强,历年来的TC指数都大于0.5,普通机械制造业的TC指数在2007年由负数转为正数,竞争力在逐渐增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逐渐降低,TC指数在2013 年由正数转为了负数;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历年来的TC指数均为负数,竞争力水平较弱;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很强,历年来的TC指数都在0.5 以上,2017 年达到0.79,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他制造业也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历年来的TC指数均在0.75 以上,最高值达0.87。在中国制造业中,纺织与服装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金属制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
表2 2005—2018 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TC 指数
综合以上对中国制造业各细分产业的RCA指数、TC指数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不高,在所研究12 个行业中,只有5 个产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而其他7个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甚至不具备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在我国制造业中,纺织与服装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其他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一般,还有待加强;食品、饮料与烟草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微弱,且食品、饮料与烟草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还有下降的趋势;而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一直很弱,未来需要大力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发展的内部差异较大,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发展较好,而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产业发展不足,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中低技术水平的产品上,而高端制造等高技术水平的产品竞争力明显不足,中国需要大力加强高端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竞争水平。
三、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为了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一些影响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水平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描述
本文采用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TC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时间为2005—2018 年期间。相比于RCA指数,贸易竞争力TC能够更客观地评价某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及其大小。
在现有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的解释变量为外商直接投资(FDI)、外贸开放度(OPEN)、研发投入(RD)、人民币汇率(RMBE)、每单位GDP 能耗(EN)。这些重要的解释变量将会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有必要实证检验它们的各自影响和综合影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外贸开放度(OPEN)、研发投入(RD)、人民币汇率(RMBE)、每单位GDP 能耗(EN)这些变量数据来源于2005—2019年期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
(二)模型构建与主成分回归分析
根据上文选取的相关指标,构建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型为:
本文运用Spss 22.0 软件对模型(1)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贸易竞争力指数RCA 回归结果
(三)主成分回归
对方程(1)进行降维分析,KMO=0.716>0.5,P=0.000,这表明回归方程适合做主成分分析,相关系数矩阵和方差贡献率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相关系数矩阵与方差贡献率求解结果
基于特征值大于1 的标准,系统提取了1 个主成分,该成分的特征值为6.452,方差贡献率为92.167%>85%(见表4),符合主成分提取规则。根据下图1 的因子载荷碎石图,可以看出该成分已经包含原始变量足够多的信息,因此本文只提取一个主成分F。
图1 因子载荷碎石图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对提取的主成分F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成分对各变量都有很高的载荷,基本可以反映各指标的信息。由因子载荷矩阵,进行主成分回归之后,模型的,系数值较高,F值为122.436,DW值为1.171,P=0.000,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常数项C和自变量的P值都在0.01 水平上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常数项和自变量F对因变量RCA都有显著性作用。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将自变量进行降维,消除多重共线性后,自变量的相关系数符号基本与预期相一致,模型最终结果的比较好。
根据本文模型的最终研究结果可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具有正面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出口贸易竞争力水平提高0.37%,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竞争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国外需求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有正面影响,国外需求每增加1%,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就提高3.62%。国外需求的增加,意味着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机会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企业扩大规模,产生规模效应,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服务贸易出口额每增加1%,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可提高3.66%。服务贸易与制造业贸易密不可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增加制造业产品贸易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制造业贸易的竞争力水平。研发投入水平对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研发投入每增加1%,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就提高3.68%。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能够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改善出口贸易结构,增强一国制造业贸易的竞争力。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有负面作用,人民币汇率每增加1%,我国制造业贸易的竞争力就降低3.32%。人民币汇率保持较低的水平,能够使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价格竞争优势,提升制造业贸易的出口竞争力。单位GDP 能耗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有负面作用,单位GDP 能耗增加1%,制造业贸易竞争力降低3.69%。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对能源需求大,耗能多,单位GDP 能耗越大,制造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越低,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越高,不利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贸易开放程度与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呈负相关关系,这是由于近十年来对外贸易额占GDP 的比重逐渐降低,我国贸易开放程度相对降低,从而对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有关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对2005—2018 年期间12 个制造业的RCA、TC指数的测算研究表明,中国出口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为纺织与服装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等劳动密集型、低端技术密集型行业,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医药等高端技术密集型行业则竞争力较弱,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高端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本文进一步运用2005—2018 年期间数据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外贸开放度、研发投入、人民币汇率、每单位GDP 能耗、服务业出口等重要因变量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水平,其研究结果显示,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水平,中国不仅需要大力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不利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同时研发投入水平的增加、每单位GDP 能耗的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水平;服务贸易出口的增加也有利于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水平进一步提升,这表明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总之,进一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增加、加强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提高制造业的能耗效率,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及其大力发展服务业,这些政策措施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进一步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变量,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竞争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