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观察

2022-05-31张现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斜颈胸锁乳突

秦 芳,张现云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先天性肌性斜颈为儿科多发性疾病,多因孕期胎位不正,导致患儿头部向一侧偏斜,影响颈部血液循环,导致颈部肌肉缺血性纤维病变,从而致使胸锁乳突肌挛缩,头部偏向患侧[1]。若不及时治疗,随着患儿年龄增长及骨骼发育,会导致畸形加重,颈部活动受限,甚至会导致脊柱弯曲,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2]。中医认为因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所致,临床常对患儿进行手法推拿治疗,但由于推拿手法不同,疗效差异较大[3]。本研究用颈部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6例,均为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诊治患儿,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1~12个月,平均(5.25±0.64)个月;病程0.5~6个月,平均(2.32±0.68)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2~11个月,平均(5.49±0.62)个月;病程0.5~5.5个月,平均(2.26±0.56)个月。本研究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实用小儿外科学》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标准[4]。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未接受过其他类似治疗。③家属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其他因素导致的肌性斜颈。②先天性心脏病。③炎性病变引发颈部疼痛。④基因缺陷遗传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手法推拿治疗。①揉:患儿呈仰卧位,以滑石粉为介质,医者来回揉推胸锁乳突肌胸骨端肌腱附着点至肌腹再至其颞骨乳突肌腱附着点,在肿块明显处加重力度,100次/min,揉推5min。②捏:医者对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进行反复捏拿,100次/min,捏拿5min。③弹拨:提拿弹拨增粗胸锁乳突肌及肿块,重点在肿块及肌肉挛缩处,提拉幅度及力量逐渐加大,100次/min,弹拨5min。1周5次。

观察组加用颈部功能训练。①旋转:患儿家属稍用力固定患儿身躯,医者双手分别夹捧于患儿头部两侧,以颈椎为纵轴,将面部缓缓向患侧旋转2~3次,旋转角度以正常生理范围内为宜。②侧扳:家长扶住患儿两侧肩锁部,医者一手托住患儿枕部,另一手托住下颌,将患儿头部向健侧肩部牵拉倾斜,使健侧耳廓与面颊尽量接触健肩,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注意动作和缓,反复3~4次。1周5次。

两组均治疗1个月。

3 疗效标准

患侧肿块消失,胸锁乳突肌无挛缩,头颈居中无偏斜,颈部左右活动正常为痊愈。患侧肿块缩小变软,胸锁乳突肌粗硬有所改善,颈部活动范围扩大,头颈偏斜减轻为好转。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患侧肿块无缩小,颈部左右活动受限为无效。

4 观察指标

颈部被动旋转度、侧屈活动度。

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及挛缩长度采用飞利浦HD11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及挛缩长度。

不同体位患侧胸锁乳突肌肌电信号均方根值,检测中立位、颈部牵伸、颈部旋转时患侧胸锁乳突肌肌电信号,应用FlexComp Infiniti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换算为均方根值。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颈部被动旋转度、侧屈活动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部被动旋转度、侧屈活动度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部被动旋转度、侧屈活动度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被动旋转度 侧屈活动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8 51.28±10.16 90.86±5.46*32.34±6.25 54.86±8.32*对照组 38 50.14± 9.62 76.52±6.74*31.52±6.12 43.17±7.26*t 0.502 10.191 0.578 6.526 P 0.617 <0.001 0.565 <0.001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及挛缩长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及挛缩长度比较 (mm,±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及挛缩长度比较 (m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 挛缩长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8 11.78±2.46 5.96±1.54*11.72±2.04 4.02±1.96*对照组 38 12.24±2.52 8.34±1.62*12.17±2.16 7.84±1.82*t 0.805 6.564 0.934 8.804 P 0.423 <0.001 0.354 <0.001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体位患侧胸锁乳突肌肌电信号均方根值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体位患侧胸锁乳突肌肌电信号均方根值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体位患侧胸锁乳突肌肌电信号均方根值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中立位 颈部牵伸 颈部旋转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8 9.46±4.62 12.28±4.12* 31.24±16.82 45.84±21.26* 36.52±22.46 48.42±24.02*对照组 38 8.92±4.54 10.16±4.02* 28.56±16.23 34.04±17.22* 32.27±20.24 36.21±21.17*t 0.514 2.270 0.707 2.659 0.867 2.351 P 0.609 0.026 0.482 <0.001 0.389 0.021

6 讨 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属中医“痉证”、“筋缩”范畴。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分娩过程气血逆乱、脉络不通所致。手法推拿出自《小儿推拿秘诀》,其可固本除邪、散瘀通经,从而达到舒筋活血、软坚散结的目的[5]。颈部功能训练可拉长、放松受累肌肉,改善患侧肌肉萎缩,旋转、侧扳可最大幅度牵拉患侧胸锁乳突肌,同时可协调整个颈项部肌群,使患儿症状得以改善[6]。研究表明,对胸锁乳突肌进行揉捏可使局部肌肉、筋膜组织发热,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加速肌肉内部代谢废物排除,弹拨胸锁乳突肌,可以改善营养不良肌群的血液供应,消除炎症,还可分散局部挛缩肿块,缓解肌肉紧张状态,旋转、侧扳可改善患儿局部肌肉痉挛状态,松解粘连肌肉,以恢复颈部活动功能,矫正颈部畸形[7]。

颈部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可有效改善颈部活动功能,消除患侧肿块,显著提高患侧胸锁乳突肌兴奋性,促进康复。

猜你喜欢

斜颈胸锁乳突
自体延长乳突肌骨膜瓣及骨粉在乳突切除术后修复中应用的长期观察
造成小儿斜颈的原因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
超声诊断以肌肉萎缩合并胸锁关节肿大为表现的副神经损伤1例报道*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两步缓解颈肩痛
宝宝总是歪脖子怎么办
孕期缺乏运动、胎位不正可能引起宝宝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二次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