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评估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及椎体发育情况

2022-05-31泳,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符合率灵敏度椎体

张 泳,王 旭

1.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00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作为造成新生儿死亡及残疾的主要原因,是胎儿畸形常见类型[1]。生育政策的放开使得高龄二胎甚至三胎孕妇数量日益增多,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超声是目前已知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公认的首要筛查方法,但产前超声多因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复杂性以及孕期表现的差异性而出现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2]。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磁共振成像(MRI)空间分辨率高,能够多方位、多平面成像,可克服羊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并具有比超声更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因此在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方面应用潜力受到临床重视[3]。故而,本研究探讨产前采用MRI技术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及椎体发育畸形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和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优势方法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初步诊断可能出现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及椎体发育畸形的336例孕妇进行本研究,研究方案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评审后实施。纳入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孕妇均在我院建立产前登记并接受产前检查,年龄范围26~39岁;因孕前超声、家族遗传病史、孕妇年龄等因素高度怀疑其胎儿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接受MRI检查时孕周≥20周且为活胎;所有孕妇分娩新生儿或流产胎儿均接受相关检查或病理学检查;孕妇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多胎妊娠;MRI检查禁忌证;阴道大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等;合并子宫肌瘤等。

1.2 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生产,型号E8)进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为3.5 MHz,取仰卧位进行扫描,根据扫描要求可选择侧卧位,横切扫查孕妇的腹部并重点扫查胎儿头部,对胎儿的侧脑室、双顶径及小脑三切面扫查,连续详细检查胎儿的面部、胸腔、心脏、脊柱、四肢等,如有异常需记录异常部位超声特征并保留检查图像。图像采集由2名具有副主任及以上级别影像科医师审阅,不同意见时商议后给出统一结论。

使用西门子公司MRI检查仪(3.0T)进行MRI检查。8通道相控阵体线圈,层厚3~5 mm,层间距0.5 mm,孕妇平卧位及平静呼吸,扫描孕妇子宫并以抬头为中心,依次进行胎儿盆腔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1WI及T2WI序列检查,超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TR 145 ms,TE 4.8 ms,扫描19 s;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TR 1350 ms,TE 67 ms。图像采集由2名具有副主任及以上级别影像科医师审阅,不同意见时商议后给出统一结论。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与产前彩超的对比

336例初步诊断具有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或椎体畸形的孕妇,年龄范围26~39岁,平均年龄(32.8±3.8)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14±0.60)次;其中初产妇261例、经产妇75例;孕周20~28周,平均孕周(23.8±1.4)周。336例胎儿,分娩后或终止妊娠后胎儿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72例,主要为侧脑室扩张、后颅窝池增宽、不典型的Dandy-Walker畸形;MRI与产前彩超诊断胎儿各种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诊断的总符合率(87.50%)高于产前彩超(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与产前彩超的对比

2.2 MRI和彩超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的诊断结果

以分娩后或终止妊娠后胎儿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分别与MRI、彩超建立四格表,结果显示,MRI诊断胎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6.36%、AUC值为0.869;彩超诊断胎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灵敏度为69.44%、特异度为81.82%、AUC值为0.756。见表2。

表2 MRI和彩超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结果

2.3 MRI和彩超诊断胎儿椎体发育畸形的符合率情况

最终确诊椎体发育异常胎儿22例,MRI诊断脊柱侧弯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彩超(P<0.05),总体上看,MRI诊断胎儿椎体畸形的符合率为86.36%,显著高于彩超的50.00%(P<0.05)。见表3。

表3 MRI和彩超诊断胎儿椎体发育畸形的符合率对比

2.4 MRI和彩超诊断胎儿椎体畸形的价值

以最终确诊的椎体畸形作为标准,分别与MRI、彩超建立四格表,结果显示,MRI诊断胎儿椎体畸形的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97.45%、AUC值为0.919;彩超诊断胎儿发生椎体畸形的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81.53%、AUC值为0.658。见表4。

表4 MRI和彩超诊断胎儿椎体畸形的四格表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作为胎儿最常见畸形类型,既往首选产前超声检测,该方法对胎儿及产妇无致畸、无创伤,可通过多平面扫查成像方式获得胎儿器官的图像,图像清晰且检查方式安全方便[4-6]。但因超声空间分辨力及组织分辨力相对较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低,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超声成像较差,故而,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

随着磁共振设备的不断升级和快速进步,成像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相关研究[7-9]提示双胎较大时MRI明显优于超声检査,特别是孕晩期胎头入盆或胎儿颅骨骨化时,对胎儿疾病的定性更好,便于保存和会诊。本研究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与产前彩超的对比结果显示:MRI诊断的符合率为87.50%,高于产前彩超的69.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是因为MRI可以选择任意的扫描切面,软组织分辨率高,视野大,不存在电离辐射;此外,不受胎儿骨骼及羊水量影响,在其他部位图像有良好的直观性和分辨率,因而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将分娩或流产后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MRI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MRI诊断胎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彩超检查。考虑可能是因为MRI不受孕妇体格、羊水量、胎位、颅骨等的影响,可进行多切面的扫描,同一切面可对胎儿的全貌进行显示,对胎儿的组织定位性优于超声[10,11]。同类研究[12]提示MRI不仅能通过信号的强弱程度来分析各组织的成分,还可直接显示对胎儿的正常脑发育和髓鞘形成过程,因此对于检测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具有潜在优势。

研究[13]表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畸形常伴有脊柱的异常,而超声对骨质的显示尚欠满意。本研究采用MRI对胎儿椎体发育畸形的符合率比较发现MRI诊断脊柱侧弯及胎儿椎体发育畸形的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彩超检查。MRI和彩超诊断胎儿椎体畸形的价值结果显示MRI诊断胎儿椎体畸形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彩超检查。SWI可同时获得磁距图像和相位图像两组原始图像,二者成对出现,所对应的解剖位置完全一,有助于提高椎体诊断准确率[14]。在本研究中SWI成像采用3D采集模式,同时运用了流动补偿技术,新的SWI序列还采用了多回波采集提高了空间分辨率。此外,SWI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的差异成像并将其放大,通过检测病灶中的静脉分布、出血灶和矿物质沉积等,有效改善了相关疾病的诊断[3]。

需要注意的是胎儿MRI检查时噪声较大,孕早期检查时胎动更明显,因而胎儿MRI检查时,孕妇应当尽量避免孕早期扫描。综上所述,MRI技术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及椎体发育畸形较产前彩超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符合率灵敏度椎体
基于等效简化的流体网络灵敏度集成计算方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民用飞机平尾载荷的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数值越高,音箱越好?走出灵敏度与信噪比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