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教材插图 提高教学效率

2022-05-31姜美艳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材插图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姜美艳

摘 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课本中运用了大量的插图。这些图片鲜艳美观,直观性、形象性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图片承载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思想内容,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那么,教师如何利用这些插图,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材的“有效”用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只是笔者粗浅的想法和尝试,期盼各位同行指正。

关键词:教材插图;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一、以图导入,激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上课伊始教师迅速地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趣相融洽的课堂氛围,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诱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学习动机。

案例: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的教学。在导入阶段,师生先聊天,教师问学生,“如果再评选第五大文明古国你们会选谁?”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接着投影了“雅典卫城”“特洛伊木马”“古罗马的竞技场”三幅图画。在学生回答出古希腊或古罗马可以评选为第五大文明古国之后,用这三幅有代表性的插图来印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出来,自然地引入到新课中。

简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雅典卫城”“特洛伊木马”“古罗马的竞技场”三幅图为载体,创设情境,将文字形象直接诉诸视觉,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受。由图引出课文,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通过文图的衔接点为学生迅速有效地进入文本打开了方便之门。

启示:初中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看图画。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以图代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求知欲。在课堂导入阶段把枯燥的历史文字叙述转换成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把学生引入课堂的情境,对引起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很大帮助。

二、以图深入,掀高潮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也如此。课堂也需要高潮波澜,忌讳沉闷平淡。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单靠知识的本身去吸引学生,可能力不从心。教师可用合适的插图创设情境,使学生神思飞跃、情绪激荡,唤起情感的共鸣。

案例:例如对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传统城市的新气象》中的《清明上河图》的运用。教师大屏幕滚动展现《清明上河图》,播放中国古典音乐,创设情境。学生一看到这幅图就呼出了“好热闹啊! ”教师随即向学生提问:“热闹在哪里?”(学生纷纷抢着回答:人很多。穿着各种各样衣服的人很多。店铺、摊贩很多。船很多。车很多交通很繁忙……) 教师乘势再问:“人确实很多,你们分分类看,有哪几类人?”(商贾、官吏、士绅、大家眷属、轿夫、挑夫……)“我们怎么来判断出这些人的身份和职业的呢?”(衣着服饰、神态、使用的交通工具等)“我们在东京看到了哪几类交通工具?”[船;车(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轿子(二人小轿、花轿、驳轿、官轿);骆驼;骡;马;驴。] 这时教师当讲解员(繁忙的汴河码头:沿着波光粼粼的汴河逆流而上,人烟渐渐稠密,屋宇错落,古树参差。人们有的在临河的茶肆中吃茶休息,有的在饭铺里进餐。河里船只来来往往,首尾相接,有的停泊在岸边,正紧张地卸货,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纤夫们吃力地拉着纤,船工们奋力摇着橹……),學生沉浸在其中。教师再提问:“游览到这里,老师想请大家谈谈感受:你们从汴河码头的繁忙景象中,从河里来来往往的船只上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抢着回答说:“老师,这幅图说明了北宋社会经济发达,尤其是商业特别繁荣”……

简析: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画面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表现了北宋政治经济中心东京繁盛热闹的城乡、车水马龙的街市、百舸争流的水上运输等,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清明上河图》场景的探究,了解北宋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及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但宋代的生活毕竟与学生今天的生活相差很远,让学生完全融入历史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宋代生活的场景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启示: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清明上河图》为载体,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以“东京一日游”的形式,用生动亲切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带着兴趣、怀着好奇进行学习,在《清明上河图》上去查找、辨识、分析,感受宋代社会生活的场景,同时还与今天的生活相联系,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轻松、活泼,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掀起了这节课的高潮。

三、以图收尾,回余味

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描龙画风,贵在点睛。”说明结尾对上好一堂课具有重要作用。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结尾,而教材插图也具有这个功能。教师运用插图,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增加课的吸引力,深化主题,意犹未尽。

案例: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新航路的开辟》中图5-32的运用,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为了纪念四位航海家的历史成就举行“追寻历史足迹的远航活动”,请各位船长带领自己的水手远航,稍后将举行“追寻历史足迹远航活动”新闻发布会。

简析:教师依托图片,基于学生的知识背景、探究能力创设了新颖的情境,并采取温馨提示的方式给予适当的点拨,在课堂上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又兼顾了知识性的要求,学生的自主性得以调动起来,到下课了还余兴未尽。

参考文献:

[1]张静.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刚平.初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马卫东.历史比较教育.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4]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教材插图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的有效性
小议如何利用教材插图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