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022-05-30许东海
许东海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的同时,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以此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文章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探究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渗透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思维;巧设问题情境,促进思维发展;紧扣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微课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数学思想;问题情境;生活素养;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1-0090-0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互探究等学习方式的构建,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等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上,部分教师采用“复习引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测验评价”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要树立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积极优化教学模式,营造教学相长、互动良好、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一、渗透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思维
为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切实有效地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运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把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理解、领悟知识内容,形成主动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现以方程思想的应用为例加以说明。例1:某企业2016年至2020年具体营业收入如表1所示。在这5年中,该企业营业总收入是269万元,由于某位工作人员疏忽,没有登记2017年、2020年的相关数据。现已知2020年的营业收入额为2017年收入额的6倍,依据给出的信息,求解2017年、2020年该企业的营业收入额。
又如函数思想的应用。例2:已知某一测温计测量的温度劐(℃)和水银长度x(cm)之间的关系为一次函数。但此测温计磨损严重,部分刻度线不完整,如图1所示。表2中的数值为测温计的部分刻度线以及水银柱长度数据。
二、巧设问题情境,促进思维发展
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少探究思考的时间。另外,课堂授课时间相对有限,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更多的数学基本技能,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而这些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断优化数学教学模式,精心创设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日常教学中,促进教学效率及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步提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立足于学生的整体认知特点设计问题,并将形象生动的问题有机渗透于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并探究。在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借助归纳法、演绎法等,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并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什么形状的纸片能够刚好合围折叠成正方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知识的延伸。在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透明胶带和6个大小、形状一样的正方形纸片。在课堂上,教师首先用胶带将6个正方形纸片粘成图2形状,然后将其各面合圍折叠,构成一个正方体,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能想出其他能合围折叠成正方体的纸片形状吗?学生利用手中的胶带和6个正方形纸片自由组合形状,将能够合围折叠成正方体的形状粘贴到黑板上,最后总结出图3所示的11种纸片形状。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出“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概念。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活动,总体设计恰当,教学环节合理,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同程度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又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现象。
三、紧扣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现以初中阶段的函数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形结合”内涵,透彻理解函数概念,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同时,积极挖掘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课程资源,再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接受能力等个体差异,优化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把函数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数形结合”作为切入点,以生活问题为突破口,将抽象、复杂的函数知识具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例3:圖4为某条隧道剖面示意图,其进口形状类似一条抛物线,AB是隧道进口底部,其宽度为AB=4m,隧道进口顶部为点C,且C点至AB之间距离为4.4m。有一辆满载货物的车辆要通过隧道,已知货物的宽度为2.4m,且其顶部距地面2.7m。请问满载货车能顺利通过隧道吗?这道题是典型的函数问题,由于隧道剖面图近似于二次函数图像(如图5所示),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隧道剖面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解析:根据题中条件可得出点A的坐标是(-2,0)、C的坐标是(0,4.4),然后通过待定系数法,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x+2),将C点(0,4.4)代入,求出a=-1.1,因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1. 1x2+4.4,当x=1.2时,y=2.816,因为2.816>2.7,所以满载的货车能够顺利通过隧道。点评:本例题为数学建模的应用实例,首先将实际生活问题建立二次函数数学模型,依据题意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再进一步思考,不难求出当x=1.2时对应y的值,于是问题便迎刃而解。显然,通过这种解题方式,学生可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有效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微课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微课呈现的学习任务单,在复习阶段可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充分利用微视频和学习任务单相结合的教学优势,详细介绍重点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探究,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设计“等腰三角形微课学习任务单”,列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然后把数学基本知识、数学概念制作成PPT课件或微视频,将原本枯燥且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易懂。这样,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听讲,积极建构数学知识网络,促进各个知识点的有效衔接,准确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相关数学知识。点评:微课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益实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创新举措。教学实践表明,微课辅助教学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学趣味性,解决学习及教学难点,并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结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秉持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这样,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断提高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文锋.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20(23).
[2]康学炜.核心素养下如何有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4).
[3]章震宇.浅析核心素养下如何有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理化学习,2020(11).
Gather the Core Competenc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o Build an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Xu Donghai
(Xiamen Xiangcheng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Xiamen 361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ining goal of core competenc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optimize the teaching mode, carefully design each teaching link, improve the interest and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enabl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knowledge while mastering basic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methods, so as to build an efficient mathematics classroo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mathematics core competence and explore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building an efficient classroom: infiltrating mathematics thought and cultivating logical thinking; skillfully set up problem situa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close to life materials to 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 optimize microlecture teaching and create an efficient classroom.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ore competence; efficient classroom; mathematical thought; problem situation;qualityoflife; microl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