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论
2022-05-30李燕梅
李燕梅
摘要:快乐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化发展。在快乐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都能得到调动、激发。文章简析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快乐教育理念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重点从教学语言激励化、教学情境生活化、学习任务驱动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活动趣味化、课后作业实践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等方面探究语文课堂教学应用快乐教育理念的策略,以期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育;课堂教学;理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1-0142-03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情绪和思维发展。而对语文课堂引入快乐教育理念的策略展开分析、探讨,是探寻与素质教育相对应的语文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构建以学生为本位的高效语文课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语文课堂应用快乐教育理念的意义,重点探究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
从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况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向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整体教学效果尚未达到既定标准,快乐教育的目标也没有实现,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具体如下。
1.教学理念陈旧
在语文课堂,部分教师的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导致语文课堂呈现出趣味不足、形式僵化的状态,这与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不符。青少年学生的自控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面对枯燥、无趣的语文课堂难免会产生倦怠感,而这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
2.教学模式固化
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课堂的前半段讲解语文基础知识或文本内容,在后半段让学生反复练习生字词、背诵课文。在如此固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难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和参与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很显然,这违背了快乐教育的初衷。
3.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评价方式不合理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比较突出的问题。部分教师以学生的课堂测验成绩和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此模式下,学生只能了解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无法全面感知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成长情况。
总体来说,在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快乐教育理念尚未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动力不足。
二、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快乐教育理念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引入快乐教育理念,对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具有积极意义。第一,在快乐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会分析、解读学生的实际需求,基于其形象思维强、自控力差等特点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态化的语文课堂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据此建设学生参与度高、能动性强的语文课堂。第二,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教学环境息息相关。在快乐教育理念的支持下,语文课堂的氛围活跃、轻松,在此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升,而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第三,提升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与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密切相关,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优质教学内容、创建的轻松学习环境,与快乐教育理念契合,因此,在快乐教育的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会不断提升。
三、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快乐教育理念的有效策略
为建构以快乐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高效课堂,促进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教师应掌握快乐教育的内涵,将其合理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由此,学生既能在语文课堂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能接触到大量优质的学习内容,进而达成高质量学习的目标。
1.教学语言激励化,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只有具備应对困难和学习难点的信心,才能勇于开启实践探究,不断拓展学习深度。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树立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信心。教师可运用激励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如沐春风的语言环境中,增强解决语文问题、突破学习难点的信心,进而主动开启深度学习模式。具体来说,教师可在课前导入、学生回答问题、课后总结等阶段,利用激励式的语言或者肢体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认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会激发出主动学习、探究的热情,而这有助于构建快乐语文课堂。例如,在《曹冲称象》的教学中,为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在导入阶段,教师以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若学生了解《三国演义》,教师可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行名著阅读。针对不了解《三国演义》的学生,教师可为其简述《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并教授阅读名著的方法,而不是急于批评或指正学生。由此,学生就能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树立语文学习信心。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践行快乐教育的理念,又有助于建立互动、民主的师生关系。
2.教学情境生活化,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学生的感悟能力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感悟能力强,就能准确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和主题,反之则会降低其学习实效。在快乐教育模式下,为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现实生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调动生活经验,回忆生活片段。这样,学生对语文阅读、写作等版块的教学要求理解得会更加全面、透彻,也能在具象化的教学模式中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详细地说,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找准其与语文教学内容的连接点,进而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而这样的方式恰好契合快乐教育的要求。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词教学中,为践行快乐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可以语言引导的方式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在阖家团聚的日子里,如果你一人远离家乡,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据此,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对问题展开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诗词传递的真情实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由此,以学生主观体验为主的快乐教育模式顺利构建起来。
3.学习任务驱动化,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基于快乐教育理念,教师可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作为教学目标和方向之一,设置驱动化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找准学习和探究的方向。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不但会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增强学习的满足感。具体而言,在设置驱动性学习任务时,教师首先要解读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真实学情的学习任务,保证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巩固现有的知识,并灵活运用阅读、写作等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学中,针对文本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立体饱满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设置具有较强驱动性的学习任务:在文章的末尾,“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同学们是否能从文本出发,找出诸葛亮“神机妙算”之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精读文本,探索问题的答案,即“知晓天气变化”“了解曹操心理”“准确计算草船的受箭数量”等。
4.教学手段现代化,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快乐教育理念对语文教学的创新性要求较高,而只有真正实现创新,快乐教育的目标才能达成。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科技化的语文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跟随教师的脚步主动展开思考。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具体应用流程如下。首先,教师要分析课堂教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寻找完成此目标的教学资源,制定课堂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现代化的课堂上深化知识认知,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按照既定方案实施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从创新的角度思考和论证问题,以直观化、动态化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司马光》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感受到司马光临危不惧、智慧勇敢的品质,教师可让学生探究司马光在应对危机事件时采取的措施。基于这一目的,教师通过动画软件提前制作视频,还原文本“司马光砸缸”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体会司马光小小年纪英勇无畏的品质,进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学生既完成了基础的学习任务,还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5.教学活动趣味化,增强学生主观体验
在快乐教育模式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为依据,应用相应策略丰富学生的主观体验。据此,教师可以开展趣味化的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说,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可开展趣味辩论、趣味表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既能应用语文知识,又能丰富自身主观体验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大象的耳朵》的教学中,针对童话故事情节生动的特点,为丰富学生阅读和学习童话故事的主观体验,教师可以开展趣味化的角色表演活动,根据故事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创剧本,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大象、小兔子、小鹿、小马和小老鼠等角色。在编创剧本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故事文本的具体内容,还能体会到文本形象的感情色彩,进而深入理解文本的主旨和其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并在快乐教育模式中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6.课后作业实践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构建快乐教育模式离不开实践教育活动的支持,而只有落实于实践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以提升。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实践化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提升语文作业质量。具体来说,在布置实践性的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着手构建家校协同教育机制,让家长辅助孩子开展实践活动,进而提升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效果。例如,在《我的植物朋友》的写作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其实现综合发展,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等线上互動软件发布课后作业,要求家长与学生共同种植一种植物,并将其成长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写一篇以植物为主题的作文。这样的课后作业既强化了学生的写作技能,又能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等能力,进而达到促进学生综合成长的目标。
7.教学评价多元化,推动语文教学发展
教学评价多元化是快乐教育理念的主要特征之一。对此,教师在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时,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向着创新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迈进,即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态度、进步程度、思维发展等作为评价要素,从综合性、全面化的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具体来说,教师应彻底摒弃传统评价模式,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最基础的内容,引进诸如学习态度等评价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启分层评价模式,即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引进不同的评价内容。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将学生视为评价主体,引导他们开展自我反思,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不足,以此践行快乐教育理念。
四、结语
在语文课堂引入快乐教育理念,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才能凸显其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大幅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而在引入和践行快乐教育理念时,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其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构建以快乐教育为特征的高质量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翠芳.快乐教育理念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2020(18).
[2]田小琴.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考[J].天津教育,2020(15).
[3]杨爱平.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20(12).
[4]姚多清.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江西教育,2016(33).
Discus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appy Education
Li Yanmei
(Gutian No.2 Primary School,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Gutian 3522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happy education emphasizes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happy education, students learning emotion and interest can be mobilized and stimulated.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happy education to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focusing on the incentive of teaching language, the life of teaching situation, the driving of learning task, the modernization of teaching means, the interest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practice of after-school homework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other aspects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happy education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order to build an efficient Chinese classroom and improv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of Chinese discipline.
Key words: primaryschoolChinese;happyeducation;classroomteaching;idea;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