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解与重构:媒介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

2022-05-30吴海荣银舒豫

新闻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媒介技术仫佬族民族文化

吴海荣 银舒豫

【内容提要】走坡节是仫佬族青年男女恋爱交友的传统习俗,倚歌择配是走坡节的主要特征。仫佬族未婚的青年男女以歌为媒,传递男女情愫,达到选择配偶的最终目的。经过历史的积淀,走坡节已经成为仫佬族一项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它同时满足了仫佬族人民的社交需要和审美需要。但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兴起,仫佬族人民的交流习惯被手机、电脑等媒介技术改变,走坡这种具有较强现场感的交流方式逐渐没落,走坡文化面临无人继承的窘境。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仫佬族走坡节为例,分析民族文化在当前媒介环境中的生存和传播现状,并尝试针对其遭遇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媒介技术  民族文化  仫佬族  走坡节

一、走坡:仫佬族旧时重要的社交方式

仫佬族是广西12个世居民族之一。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依饭节,但是最具特色的当属走坡节。仫佬族未婚的青年男女通过走坡来交友恋爱,以歌交情是仫佬族走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仫佬族走坡习俗约源于汉代,成形于隋唐时期,成熟于宋代,为古骆越文化的积淀。①2013年,仫佬族走坡节被列为第四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走坡节是仫佬族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承担着仫佬族人民交流信息和娱乐生活的重要任务。每逢春节和中秋等节日,仫佬族的青年男女们盛装打扮,相聚山坡或者草场,以歌觅友。作为大型的社交活动,走坡节也兼具了信息交流平台的作用,人们通过参加走坡节来完成信息交换活动,在当时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交流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仫佬族人民获取信息的需求,弥合了人们的信息差距。同时,以民族歌曲作为节日的特定话语,增加了交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千百年来一直是仫佬族人民调节生活的重要方式。

走坡是百越文化的历史产物,明代以后,仫佬族从其他民族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民族,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大量吸收汉文化,逐渐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性。走坡文化发展到现代,其内在价值、服务功能都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恋爱择配变成了单纯的社交娱乐,参加走坡的也不再是以青年人为主,大部分是中老年人。技术发展和消费文化盛行不断弱化和削减民族文化在年轻人心中的记忆,因为在年轻人当中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走坡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走坡文化一度进走入穷巷。

二、困境:媒介技术对走坡文化的消解

(一)从古老到潮流:被技术改变的文化审美

网络相对于以前的技术,具有强大的改造世界的功能。②新媒体的兴起消弭了主流文化与小众文化的边界,不断拉扯和压缩小众文化的生存空间。新媒体来势汹汹,迅速打破了各民族的物理屏障,给民族地区带来了外界文化的火种。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拉近了人与外界的距离,仫佬族原本封闭的生活观念与审美趣味随着与现代信息的接触变多而变得现代化。须臾之间,民族文化被以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文学、网络动漫为代表的网络文化包围,社交媒体塑造出来的丧文化、佛文化、萌文化等亚文化不断蚕食着民族文化的光谱。这些文化都具有流变特质,随着新媒介的发展革新而变化。③不断更新的网络文化和亚文化容易使人沉溺其中,难以抽身。于是在追求大众时尚的潮流中,相较小众的民族文化顯得过于老旧和传统,被逐渐遗忘在古老的村寨里。

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原本就处在弱势的民族文化被外界文化同化的过程。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离其民族特色渐行渐远。④例如,现在很多仫佬族的年轻人听不懂走坡时的对歌,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流行歌曲。一些歌词的创作者认为在写歌时应该淡化“送草鞋”“送信物”等传统习俗,把更多的笔墨用于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如今,很多仫佬族人不会说仫佬语,更遑论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人们对现代大众文化的追捧导致传统的民族文化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二)从现实到虚拟:被技术改变的交往模式

爱尔兰的网络心理学家玛丽·艾肯曾表示,互联网正在塑造着我们的发展、行为和社会规范。网络技术以惊人的迭代速度更新着人们的生活,培养着人们新的生活习惯。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习惯;微博、知乎、豆瓣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淘宝、京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支付宝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陌陌、探探等软件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友习惯。走坡的主要目的是交友,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歌传情,以物定情。这一交友模式已经被媒介技术颠覆。如今,人们向心仪之人发出的不是对歌邀请,而是添加微信好友申请。“送草鞋”“送信物”等老旧的定情方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由信号传递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介技术简化甚至取代了这一古老的交友模式,让在年轻人当中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走坡文化再一次受到冲击。

戈夫曼在其著作《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著名的拟剧理论,他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可认为是一种在特定场景,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观众的注视下进行的角色呈现。媒介技术赋予了人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权利,也给了人们更多进行自我形象管理的机会。相比于面对面的走坡交友,在社交媒体上由文字、视频、图片树立起来的形象使交友活动更具理想化和神秘化。借助于网络这个载体,人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把生活的“后台”前置,通过线上的展示吸引人,通过虚拟的交流了解人,人际交流被数字化和电子化。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借助媒介技术,人们已经不需要亲身经历去获取信息和结交人群,长期隐身在技术的背后,养成了人们不愿意通过在现实中表演自己来获取交流机会的习惯。

(三)从草坡到云间:被技术模糊的交往场域

歌场是仫佬族乡村生活空间结构中人际交往的重要场域,作为空间结构的歌场,既是空间化的时间,也是意义化的空间,更是仫佬族人民交往的具体语境。⑤媒介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强行打开了仫佬族自古以来基于自然地理因素而建构起来的走坡文化的大门。以往的走坡对歌是需要特定的场地的,可以是街头巷尾,也可以是田间地头,或许是广场,也或许是草坪。人们约定地点聚在一起对歌,更增加对歌仪式感和氛围感,也更便于交友。在罗城东门、黄金、小长安三地交界处,有一个名叫花源洞的地方,是改革开放前仫佬族人民举行走坡对歌较为频繁的歌场,也是罗城最大的走坡场地。花源洞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而深受仫佬族人民的喜爱。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花源洞逐渐被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取代。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微信、QQ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构建出来的虚拟空间又取代了实体的公共设施。人们在对歌的时候,不必打扮,不必盛装,只需要对着屏幕唱出来就可以让原本飘荡于山水之间的歌声变成一条条语音,借由云端的服务器通过信号传达给对方。在网络视频、网络社区大行其道的时候,传统的走坡失去了承载其意义的空间,不断从民间走向官方,最终被供养在文化保护基地,只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才能与观众见面。媒介技术的力量在仫佬山区被不断放大,催化了走坡语境的改变,营造了一种可以身不在场的情景。而走坡恰恰需要人们通过身体实践,通过在场的交流和互动来增加体验和共情,以达到凝聚记忆与情感价值的目的。走坡文化的传承需要时间秩序和空间秩序,当两者同时遭到破坏,会降低走坡节在人们心中的仪式感和趣味性,消磨对其的认同感。

三、策略:利用技术重构走坡文化认同

(一)回归:破除技术迷思,放下审美偏见

媒介技术为边远封闭的仫佬山乡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犹如黑洞一般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改变着人们的习惯和审美,导致走坡文化在年轻人的眼中是古老的、过时的、保守的。人们沉溺于媒介技术所营造的幻境中,它犹如一个心理学家,总是能在人们无聊的时候推出新产品和新玩法。网红歌曲、网络游戏、短视频等成为人們日常生活中谈论的话题,微信、QQ、微博以及各类层出不穷的社交软件被认为是潮流。基于心理代入的感官沉浸让人们毫不犹豫地拥抱被技术简化了的社交方式,放弃了繁琐复杂的走坡交友;接受了被动输入的各种新事物,放弃了主动输出的走坡对歌;迎合了潮流的网络文化,遗忘了守旧的走坡文化。媒介技术已经从底层更改了仫佬族人民的价值观念。

走坡是仫佬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背后体现了仫佬族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优良品质。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往往只看到走坡的繁琐复杂,忽略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媒介技术既可以掩盖民族文化,也可以呈现民族文化。故宫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着力于利用媒介技术向年轻人讲述传统文化,通过开发年轻人喜爱的系列APP、手游、漫画、文创产品等新颖的方式解读和呈现故宫文化。故宫模式对于如何让走坡文化重新回归民众视野有一定的启示。例如可以创新对歌的歌词,融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转化艺术语言和形式,使其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再者,可以制作走坡文化周边产品,通过生动多元的文创产品在年轻人心里建立起走坡文化的视觉形象,使其更加具象化和立体化。打破年轻人对民族文化的刻板印象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方位、多角度地把民族文化呈现出来;让人们放下审美偏见,就要平衡好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新兴的网络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比例,通过媒介技术加速民族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碰撞,促进两者相互融合,在年轻人心中构建起新的文化认同。

(二)赋能:把握技术特点,再现文化盛景

新媒体时代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蕴含着机遇。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个性化、交互性、超时空性等特点,利用AR、VR等技术可以生成实时的三维场景,强化走坡节日的互动感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深化观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近年来,网络直播以其特殊的真实感和代入感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社交方式,民族文化可以借助网络直播构建多元场景,满足未到场观众交流和互动的需要。网络直播技术极大拓展了民族文化传播的边界,提高了受众的覆盖面。2020年4月,故宫联合人民网、抖音、快手、腾讯视频等20余家网络平台举办了云游故宫的直播活动,据统计,仅一下午各网络平台的观看量就达到了1100多万人次,讨论度和浏览量均以亿计。网络直播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迅速召集具有相同爱好的观众,在节约观看成本的同时,还能形成网络社区,增加话题度。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短视频也成为了让传统民族文化年轻化和时尚化的重要载体。根据抖音2021年发布的数据报告,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抖音的覆盖率达97.94%,相关视频数量超过1.4亿个,吸引了众多00后、90后用户参与创作和观看。各地的传统文化名片正在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被传递。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媒介形象的塑造正在向可视化、虚拟化、娱乐化、轻量化转型。⑥《我到新疆去》是“中国第一部360度全景‘3D+VR技术为基础拍摄制作的新疆题材系列纪录片。⑦影片通过虚拟技术将新疆的人文风情、民族符号倒入导演设计的情景中,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让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产生具体可感的心理体验,无形中促使人们在影片中形成对新疆民族文化的认同。媒介技术的发展,给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呈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不同媒介有不同的特点,根据新媒介的特点创新民族文化的展现形式,找到传统文化与新兴载体间的切入点,打破传统文化的认知局限,才能增强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民族文化传承连续性的关键是实现民族文化与新媒介之间的无缝对接。

(三)重构:布局媒体矩阵,实现多元传播

弘扬仫佬族走坡文化,缺的不是内容,而是创新的传播形式。笔者以“走坡”为关键词在政府官网、媒体网站、抖音、快手、B站、微信、微博等各个平台上搜索,得到关于仫佬族走坡文化的文章或者视频少之又少,即使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府网站对走坡节的介绍也只是区区几笔,不过百余字。每年临近走坡节的时候,“三尖罗城”“罗城那些事”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的内容与往年的几乎没有区别。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上也没有官方报道,只有观众现场录像的只言片语。传播渠道不畅是走坡文化传承受阻的重要原因。

新媒体时代为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传播渠道,树立利用新媒体传播民族文化的思维意识,布局媒体矩阵,实现多元传播是增加民族文化知名度的必经之路。首先,布局新旧媒体,实现平台联动,提高受众的覆盖面。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在老一辈人心里依旧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抖音、B站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具吸引力。传统媒体致力于线下交流,新媒体则着力于线上互动,通过新旧媒体的联动,拓宽传播渠道,达到同频共振的目的。第二,创新官方传播形式,吸引民间自媒体参与创作。官方掌握先进的技术设备,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多维度传播。比如运用AR/VR技术重现文化场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角色设计、游戏设计等。而民间自媒体创作更具接近性,更贴合受众的心理,结合民间传播可以让官方话语更快下沉和落地。第三,抓住移动媒体,占领碎片时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092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移动媒体的快速普及,形成了“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的模式。当前各媒体信息发布都坚持移动优先策略,民族文化传播也要抢占移动媒体这块高地,利用碎片时间让民族文化信息深入人们的生活,真正实现深度传播。

四、结语

媒介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古老的民族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会从此没落。新媒体时代孕育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机遇,搭建了民族文化展示的平台,提供了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机会和资源。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民族文化传播要把握媒介技术的特点,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同时注入新的活力。此外,要找到适应媒介技术发展的切入点,拓宽传播途径,使用多元的技术手段把民族文化的价值更好地展现出来。

注释:

①苏沙宁.仫佬族“走坡”习俗及其历史渊源[J].民族艺术,1997(04):132-138.

②赵岚,刘家肇.再媒介化视域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与传播研究[J].民族学刊,2021,12(07):68-74+109.

③李欣,彭毅.符号化表演:网络空间丧文化的批判话语建构[J].国际新闻界,2020,42(12):50-67.

④李达.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02):113-117.

⑤张春.基于“地方空间理论”的集市空间建构研究——以鲁中地区周村大集为例[J].民俗研究,2021(02):138-146.

⑥王秀丽.新媒体视阈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可视化媒介形象[J].当代传播,2019(05):103-105.

⑦张锐、刘晓红. 中国“VR+影视”产业发展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121.

作者简介:吴海荣,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银舒豫,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猜你喜欢

媒介技术仫佬族民族文化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展望泛媒体时代下媒介技术的进化趋势
技术决定论:浅谈对媒介环境学的认识
数据新闻的品格特征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德里罗早期小说中的媒介技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