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语言视点,“边读边想象画面”

2022-05-30时守礼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视点景物想象

时守礼

“边读边想象画面”是重要的图像化阅读策略,教材主要通过三个单元教学来落实,见下表:

从表格中不难发现,随着年级升高,语文要素要求呈梯度进阶,课文也由写景状物类过渡到写人叙事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策略顺利实施,其头脑中首先要有文本描绘的景物的表象和相关生活体验、百科知识经验,方能理解文本,进而再造或创造新形象。

“边读边想象画面”即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遵循作者语言视点,借助文本关键语言(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生成心理表象,即“内图像”,并通过朗读、图画、体态等多模态手段将其转换为可视的“外图像”,最终实现对文本言语内容及形式的立体建构,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见物—— 明特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艺术)之美”,首先要眼观文字,心“見”景物: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薛法根老师曾提出:“事实上,学生对景象或景物的阅读,往往停留在粗略感受阶段,大体有一个‘很美‘壮观之类的笼统印象,至于究竟美在何处、壮观在哪里,尚未有清晰的体认。因此,教学须在景物描写的细处着力,锻炼学生的阅读眼力。”

在阅读中,读者主要注意的是实词,通过对句段中的实词加工获取意义。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实词,边读边想象景物,感受景物特点。如《月光曲》的艺术之美首先体现在乐曲描绘的意境,作者先通过形容词对“海面(微波粼粼)、微云(轻纱似的)、海浪(雪亮)”等具体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展现月夜海面的辽阔柔美;再运用动词描绘月亮“升起来”、海面“洒满银光”、月亮“穿过微云”、海面“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朝着岸边涌过来”四个场景变化,选用“升、洒、穿、刮、卷、涌”六个动词所体现的力度、幅度渐强的变化,也有力地传达了乐曲由舒缓静谧到热烈奔放的节奏变化。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想象,从这些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细微处体会景物特点。

二、见景—— 读画面

1.合物成景,随视点生成。在写景状物类文本中,作者叙述常常表现为物理视点转换,主要体现为视点主体与客体的时空位置变化。其次是视点客体(景、事)在变化中被观察。常见的有动态变化,其次是景物数量、声音等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体现视点转换的关键词句,随作者“视线”一同去合物成景。如《观潮》一文中“潮来时”教学:

(1)读读下面两组短语,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一组: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大地震颤

第二组:一条白线 拉长变粗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浩浩荡荡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第一组四个短语写了潮来时,潮声越来越响,第二组六个短语写了潮水形状越来越壮观;“隆隆响声”是听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大地震颤”是感受到;第二组前面五个短语是见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是想到。

(2)把两组短语放进段落中,边读边想象潮来时潮水的变化。

(3)可不可以把文中描写作者感受、想象的句子去掉?读一读,体会一下。

不可以。读者通过作者观潮时感受、想象的句子,更能真切体会到潮来时的壮观、宏伟。

语言视点转换通常藏在关键词句中,教学中,教师将零散的“关键词句”组合成更大的单位,形成“语言相似块”,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组景成画,进而感受画面特点,并发现文本内在语言视点的转换逻辑。在此基础上,通过删除关键句再与原文比较,体会作者心理视点描写对凸显景物特点的作用。

2.演读描摹,多模态再现。我们采取的阅读方式是加上动作、表情演读,描摹内心所见画面,抒发阅读感受,趣化阅读过程。

(1)朗读再现画面。通过朗读让学生内感于心,外化于行,有效贯通身体与心理通道,连接文本世界与经验世界,在朗读中进入“无我”之境。

如《燕子》一文描写景物的词句有如下特点:一是都用了偏正式短语突出景物特点,如“轻快有力的翅膀”。二是子句多为短句并列式组合,如“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如此语言节奏明快,进而更好地表现燕子的机灵,表达出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三是动静结合,作者写燕子的外形、休憩是静的,写“飞”是动的,读起来节奏缓急有变化。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节奏、语气、语速等变化,描摹心中想象到的画面。节奏能够表达感受,语速、语气能够喻示方位变化。而在教学中,切忌告诉学生具体的朗读技巧,进行生硬朗读。教师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结合学生的读,或示范,或巧妙点拨评价,指导学生读出心中感受,用声音描绘画面。

(2)动作描摹画面。“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三年级学生思维属于动作形象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朗读时加上动作、表情,在表演读中想象画面。在表演读中,学生要想真正发挥动作助力想象画面的效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动作的方向、力度、幅度、速度、频率等方面细细推敲。如读“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一句,学生伸直右手臂,以右手比拟燕子,模仿“斜飞”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下文思考“斜飞”的方向。

学生表演读的过程也是对文本深入理解的过程,动作细节越是精准,学生内心生成的心理表象越是清晰。

(3)情境细化画面。首先要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如读“外形”时,教师示范表演,读后,让学生说说哪一个动作做得最好?结果,有的学生就认为教师“读‘一身时,双手沿着头部向下把全身拂过,让人感觉到燕子全身都是乌黑的,没有一处不是。”其次,教师要通过情境化评价,丰富朗读情境。如一个学生读“赶集似的聚拢来”时,做了双臂拥抱的动作,笔者的评价是“老师仿佛看到了各色鲜艳的花在阳光下盛开,蝴蝶翩翩起舞”。最后,通过学生之间互读互评,给予每个人展示表演读的机会,同时发挥同伴助学作用。

三、见人—— 悟情感

在读出“画面”之后,还要能够读出画面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情感除了藏在关键词句中,有时还藏在作者心理视点拓展之中。

如叶圣陶《荷花》中“我”变身为荷花一段的描写,蕴含着两处心理视点变化。一是作者感受转换——从静态到动态,再到静态;另一处是作者心理视点扩展——从“一朵”到“一池”,再到“蜻蜓”“小鱼”。

作者通过对自己心理想象的具体生动地描述,极力要表达“自己陶醉于这美妙的荷塘景色”之中,而且这种陶醉是逐步沉潜,以至于物我两忘。心理视点逐步扩展就有力地传达了这一意图。细细品味,第二个静态描写给读者感觉到的“静”,与第一个静态描写的“静”意味一样吗?显然,第二个“静”更丰富、更深入。随着作者心理视点的扩展,丰盈幻想情境的同时,也丰富了语境,更好地展现了作者的沉醉逐渐深入的过程。

文本语言表述趋向具象、精准的过程,也是作者内心情感不断细腻、心境不断沉潜的过程。这个过程亦能体现文本的主旨情感。

更多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去想象体会。如引领学生体会《月光曲》的艺术之美时,教师不能够只停留在“听曲读文想画面”的层面,只有深刻理解其创作背景,才能够体会优美旋律之后的意蕴之美。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批注,看看能够发现课文中哪些“美”。结合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归纳:兄妹之间体贴亲情美、清幽夜晚环境美、贝多芬乐于助人人格美……在此基础上,重点感悟贝多芬音乐的人格之美—— 默读课文并思考:假如你就是贝多芬,那个夜晚的所见所闻会让你想到什么?心情分别会是怎样的?完成表格。

在学生欣赏《月光曲》旋律变化、想象场景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借助表格,联系贝多芬那一晚的经历,谈谈发现:乐曲由舒缓静谧到热烈奔放的节奏变化,与那一晚贝多芬的心情由舒适到兴奋变化吻合。至此,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真切感受到乐曲背后创作者的人性之美,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乐曲优美旋律中传达出的艺术之美。

四、见法—— 能运用

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确景物特点,并在描摹画面,体悟情感之后,还要引领学生探究:作者用了怎样的方式描摹叙述、抒发情感的。作者通常会采取物理视点与心理视点叠加的方式描述,达到写景抒情的目的。

1.眼睛看“这景”与心里想“那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5自然段以俯视视角实写落在水泥道上的梧桐叶——“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紧紧地贴在”;第6自然段以平视视角虚写联想到的地毯——“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铺到很远很远……”第7自然段實写落叶的排列自然之美——“并不规则、凌乱”;第8自然段虚写联想到的小鸟——“愉快地蹦跳、歌唱”。视点叠加,虚实结合,由景及人,行文有了变化,有了情趣,联想到的景物更能够衬托落满梧桐树叶水泥道的美与“我”行走在水泥道上的愉悦之情。

2.感官感“景”与心里想“事”。如《走月亮》一文中写“我们”在“果园、溪边”走月亮时,先写了闻到果子的“甜香”,再写听到的“沟水汩汩”。作者没有写视觉,符合夜晚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最后,再由“沟水汩汩”想到“我”和阿妈种油菜、种蚕豆、找兔草、栽水稻等农事。由“景美”想到“人勤”,景中饱含着作者对阿妈浓浓的思念之情,突出了文章主旨。

3.眼睛看“景”与心里生“情”。如《草原》第1自然段按照由高到低的视角变化描述了作者初到草原时看到的景色。这其中穿插了对作者内心感受的描写:天空高远、空气清新——“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羊群白而自由,小丘绿而柔美——“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老舍先生通过在这种境界里“想干什么”的具体叙述,充分表达其初见草原时的兴奋之情,避免空泛抒情。同时,这样描写也体现出草原空阔辽远、碧绿柔和之特点。

4.眼睛看“景”与心里思“因”。如《金色的草地》第3自然段,首先从时间推移的视点描述草地早中晚“绿—金—绿”的变化,接着通过观察阐释了变化的原因。这种从儿童心理出发的阐释性描写,更能够体现“我”对大自然的喜爱、好奇之情,也符合儿童好奇的天性,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此法观察自然、描写自然提供思维方法支持。课后习题“观察一种事物变化,并和同学交流”就体现了编者这一意图。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言视点出发“边读边想象画面”,明白作者通过怎样的想象方式衔接组合画面,并发现这种想象方式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因字生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的内在逻辑,进而帮助学生有效积累言语表达图式。※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第十三期立项课题“互构理念下的文本分类教学实践与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Jk13-L088]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视点景物想象
四时景物皆成趣
快乐的想象
写写冬天的景物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景物描写要准确
视点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两会视点